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皇家儿媳妇 >

第140部分

皇家儿媳妇-第140部分

小说: 皇家儿媳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的意思。”皇帝强忍了心头的怒气,细细道:“母后这把年纪,已经是年逾古稀知天命,就应该安享尊荣,每日修身养性、含饴弄孙,而不是成天搅和到是非里面去,那不是养生之道。”

    “你说自己母亲搬弄是非?!”秦太后拔高了声调,不满道:“哀家搬弄什么是非了?本来就是历书上说的,属虎和属兔的人今年流年相克不利,又不是哀家说的!偏生赶上恭嫔那边起火,哀家……,哀家也是想破一破不吉利的灾厄。”

    这纯粹就是强词夺理!

    皇帝便是再好的耐心也破功了,沉声道:“母后怎地不替儿子想一想?今儿端午佳节大喜的日子,闹出灾厄,难道是儿子这个皇帝做得不好,得罪了上天吗?!”他忍不住带出几分埋怨,“这种时候,母后就应该赶紧抚平后宫才是,而不是一点小乱子都要闹大,弄得朝堂上下都不安稳!”

    秦太后被质问的一愣,“可是……”

    可是这么一个收拾凤氏的大好机会,自己哪里舍得放过?只这话不好说,说出来未免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只往旁的扯,“那这也是恭嫔管理不严之过!还有……,你不是说已经抓到纵火之人,到底是谁?赶紧拖出来打死。”

    皇帝没有回答,而是缓和气息,“母后,这事儿你别管了。”起身道:“好好在永寿宫里过端午节罢。”

    “皇上,纵火的人到底是谁?”秦太后不甘心的追问道。

    皇帝已经起身出去,立在门口,对着迎面赶来的秦德妃喝斥道:“好好陪着太后她老人家,要是再有下次,让母后为了宫里的事四下操心。”一声冷哼,“那你这个德妃就别做了!”

    秦德妃面色一白,皇帝这是……,不好发作母亲,发作起自己来了。

    皇帝拂袖下了台阶,上御辇,旋即离开了永寿宫。

    萧湛快速跟了上去。

    再度回到蒋恭嫔这边,大殿内还是满满的人,满满的静默,一个个都是垂着眼帘只看脚下,像是木头桩子似的一动不动,气氛古怪极了。

    “好了,没事了。”皇帝步伐沉稳走进来,平静道:“今儿是端午佳节,大家正该热热闹闹吃粽子的时候,既然恭嫔这边只是不小心走水,又没有人员伤亡,大家还是各自先过节罢。”

    众人齐声应道:“是。”

    皇帝又看向蒋恭嫔,说道:“桂美人你暂时安排一下,西配殿被烧,朕已经让人先行封锁了。”

    “是,臣妾领旨。”蒋恭嫔心头一跳,自己似乎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而能让皇帝对太后露出不满,急着送人,而不发作凤氏的阴谋,背后到底会牵扯出什么?有人故意纵火?下手的人又会是谁?瞅着皇帝看自己的脸色还算和善,那么应该是和自己不相干了。

    想到此,不由悄悄松了一口气。

    “走罢。”皇帝领着众位皇子一起出殿,不再多说。

    萧铎跟着来了一趟,一句话都没有跟凤鸾说上,临走前,只来得及先跟母亲和端王妃点了点头,示意没事。然后匆匆看了凤鸾一眼,悄悄跟她摆了摆手。

    凤鸾也不便说话,轻轻点头。

    太后走了,皇帝也领着众人走了,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和刚才那种紧张诡异的安静不同,这会儿气氛缓和,大家都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色。

    只有桂美人一脸失望,皇帝他……,根本就没有多看自己一眼。

    合着今儿是白摔了?早知如此,自己还不如好生生的走出来,折腾这一番到底图个啥啊?咝……,脚踝还怪疼的呢。

    蒋恭嫔扫了她一眼,这会儿没工夫去琢磨她心里的小九九,吩咐道:“先将桂美人安置在后面偏殿,过去歇着罢。”

    “是。”桂美人委委屈屈的福了福,无奈的走了。

    蒋恭嫔撵了身边服侍的人,带了几分疑惑,朝王诩问道:“王公公,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西配殿的事儿……,是不是有人私下故意纵火?”

    王诩微笑回道:“娘娘,皇上说了,西配殿是不小心走水的。”

    意思是,不要没事儿再搅和进来了。

    蒋恭嫔被他噎了一下,但是顾及皇帝,没敢再问,也没有对王诩发作。只是心下不停琢磨,会是谁呢?能让皇帝都有所顾及的人,只怕来头不小。

    郦邑长公主揉了揉肩膀,悠悠道:“哎……,今儿可真是累得慌,先回去了。”招手拉了凤鸾,“阿鸾,走,到我府里吃好粽子去。”

    凤鸾便朝蒋恭嫔福了福,“娘娘,妾身先告退了。”又对端王妃告了个假,“我先去一趟长公主府,稍后便回。”

    蒋恭嫔和端王妃哪敢留她?不是怕她,实在是长公主殿下惹不起。

    一个道:“去吧,去吧,好好陪着长公主说话。”

    另一个道:“没事,晚点回来也没关系。”

    凤鸾今儿无故被秦太后泼了污水,虽说没被沾上,可也烦,因而多加客套便跟着郦邑长公主出去了。到了门外,虽然不方便去询问王诩内幕,但还是跟他道了声谢,“今儿多谢王公公辛苦走动,替我解了围。”

    王诩抬头看了她一眼,目光闪烁,但是旋即道:“不敢当,这是奴才份内的事。”弯腰替她掀起了车帘子,“今儿进宫之前,端王殿下就怕侧妃身边会出事,一早就安排了人守在宫门口,防止闲杂人等出入,所以才能顺利摸清事实。”

    他垂下眼帘,“侧妃要谢,还是回去多谢端王殿下罢。”

    凤鸾听着他那语调,平平的,但却有一种千回百转的曲折韵味儿,仿佛蕴含了别样情绪,……是什么?不由抬眸,想要看清楚他眼里的表情,下一瞬,车帘子却被他给合上了。

    马车开始“嘚嘚”往前行进,摇晃不定。

    凤鸾心思一阵漂浮。

    自己给他道谢,他自谦不敢当还算平常,但……,为何突然说起萧铎的安排?还让自己感谢萧铎呢?王诩好像不希望自己感激他,但是他办事得力,为自己解决了秦太后的麻烦,自己感谢他也是应该的啊。

    他怕什么?为何要突然转移到萧铎身上?

    恍惚间,心头忽然猛地一跳,不由想起之前宁国公主的那番混账话,以及萧铎对他的隐隐醋意。所以他这是……,怕自己太过感激他,对他示好,会惹得萧铎不满?于是宁愿不居其功,也要韬光养晦。

    是怕惹事,为了他自己的安危着想吗?

    可是刚才有一瞬,分明在他眼里看到了对自己的担忧,……和怜悯。

    那目光像是在水底绽放盛开的清莲,清澈而晶莹。

    凤鸾微微蹙眉,心中一点懵懵懂懂的迷惑,又有一点了悟,但仿佛隔了一层白雾蒙蒙的薄烟,只需要在靠近一些,拨开,就可以看清楚了。

    她摇摇头,打断了这份不合时宜的思绪。

    ******

    这是凤鸾第一次来到郦邑长公主府,久闻盛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非凡!

    府邸正中是先帝御笔亲书的匾额,左右各自矗立一尊狰狞威武的石狮子。跟着往里走进去,那气势十足的百鸟飞天高大影壁,九曲十八折丹青描绘回廊,每一处都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整个公主府布置的恍若一座仙宫!

    到了内院,一路上都是琼枝玉树、纱罗缥缈景象。

    凤鸾感受着一阵阵的袭人幽香,心下默默赞叹,对比之下,别说端王府的那中含蓄内敛风格,就是母亲一贯奢华精致的海棠春坞,也是没法比拟的啊。

    这个缘由就要追溯先帝身上去了。

    因为他对女儿的愧疚,加上女儿不是皇子,没有许多规矩上的限制,因而在郦邑长公主再次回到中原之前,便让人修筑了这所带有愧疚意味的公主府,金碧辉煌、气势巍峨,别说寻常皇子,便是英亲王、襄亲王的府邸,亦是远远不及。

    难怪郦邑长公主去哪儿都看不上,难怪了。

    凤鸾忍不住这样想道。

    “来,坐下说话。”郦邑长公主不像在外面那样目光凌厉,气势十足,目光很是慈爱柔和,笑道:“我年纪大了,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就爱享受,所以有什么好东西都拿来用,布置的比较奢华。你瞧了,只怕要在心里笑话我的。”

    凤鸾忙道:“岂敢?”继而浅浅一笑,“就是这一屋子好东西太多,看得我眼花缭乱的,样样都好看,眼睛都不知道该落在哪一处了。”

    郦邑长公主大方道:“你喜欢什么?等下拿走。”

    “不不,不用。”凤鸾有点发窘,自己只是客套而已,哪能见了好东西就想着要搬走?连连摆手,笑道:“我看看就好了。”

    “你当我说笑?舍不得?”郦邑长公主哼了一声,像孩子似的,拉了她,“我带你到里面看看,那才全都是好东西呢。”又道:“今儿你要是不拣几样走,那就是嫌弃我小气,看不上我!”

    凤鸾差点呛住,长公主这都是啥脾气啊?还非得送自己东西,自己不要就是看不起她?要是来一个人,就这么送一回,那还了得?因而迟疑道:“不好吧,要是每个人都来拿一点,屋子不都搬空了?”

    郦邑长公主“哧”的一笑,“傻丫头!别人那里会拿得到我的东西?连我这公主府的大门都进不了呢。”说着,拿了一个海蓝色琉璃掐丝双耳瓶,“这个好不好看?你回去插点白颜色的花,不用花哨,摆在屋子里就足够漂亮了。”

    凤鸾点点头,“嗯,是很漂亮。”

    “这个呢?”郦邑长公主又拿了一个桃子形翡翠水洗,“你瞧瞧这颜色,这通透的水头,还有这个头,往常没见过这么好的吧?”有点骄傲,“我虽不爱写字,可是看着这个摆件就喜欢,平时放在屋里做个摆设,好似自己也沾了书卷气似的。”

    “嗯,颜色料子都很不错,难得又大,一整片的老辣艳绿之色。”

    “行,这个你也拿走。”

    “啊?!”凤鸾瞪圆了眼睛,连连摆手,“不是,我只觉得好夸一夸,不是想自己要的意思。”有点急了,“长公主,我们还是去外面吃粽子吧。”

    “还没看完呢。”郦邑长公主跟小孩子献宝似的,把自己的爱物,一件一件的搬到书案上面,一样样介绍,“这个紫水晶的摆件,说是招财运的,我虽不稀罕银子,可是瞧着好看……”又拿起一个蜜蜡镇纸,“你瞧瞧,是不是一点瑕疵都没有?”

    凤鸾一头冷汗,这……,不会打算都给自己吧?

    郦邑长公主见她小脸紧绷绷的,琢磨了下,“算了,你小姑娘家家的,肯定是不爱这些笨重的东西。”去了里面,“你等等,我去给你拿别的轻巧之物。”

    凤鸾扶额松了一口气。

    心下琢磨着,等下还是吃了粽子赶紧走吧。

    难不成,还真的要从长公主府里搬一堆东西走啊?又不是添嫁妆。

    等人之际,不由四下环顾了一圈儿。

    往前看,是一副足足十六扇的绡纱刺绣屏风,隔断了后面视线。

    从屏风的缝隙里,隐隐透出一些琉璃材质的明丽之物,在阳光下,折出烁烁生辉的刺眼光芒。甚至透过绡纱,还能分辨出明蓝色、嫣红色、金色,五彩缤纷,却又错落有致,让人一点都不觉得凌乱,而是迷离的美。

    真是太耀眼了。

    凤鸾摇摇头,继而收回了视线。

    自己身边是一个高高的香案,正中墙上挂着悲天悯人的观世音菩萨像,下面是一座小小的赤金观音真身,面前一个鎏金小香炉,里面不合时宜的燃着百合香,心下不由好笑,长公主殿下这是请了神佛装点门脸,又嫌佛香不好闻吧。

    倒是旁边放着一个红光油亮的木鱼,光滑可鉴,十分可爱。

    甚至就连木鱼下面的布垫子,都是用蹙金线绣出的清莲盛开图案,宝相庄严中,透着掩盖不住的隐隐奢华。等等……,为何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眼熟?不由仔细的寻找过去,刚才是什么在自己脑海里一晃而过,和记忆重叠了。

    “阿鸾。”郦邑长公主一脸笑容走出来,捧了一个大盒子,放在书案上,“你过来瞧瞧,这些首饰你喜不喜欢?都是我年轻的时候留下的,现在老了,太花哨的东西实在戴不住,正好今儿你来,等下都搬回去罢。”

    凤鸾想要往香案那边细看,又怕她疑心,只得打起精神来看首饰。

    郦邑长公主拉开一层层的抽屉,里面的红丝绒上面,躺着五光十色的宝石钗,莲子米大小的珍珠耳坠,没有一丝杂色的翡翠长簪,殷红宛若鲜血一般的珊瑚手串,每一样都是千金难求。

    可在长公主这儿,就好像大白菜似的一起成堆出现。

    凤鸾一腔心思都被记忆勾走,拿了一支金箔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