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圣之业火 >

第271部分

神圣之业火-第271部分

小说: 神圣之业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兰西暗流汹涌

    未来的法王查理七世此时的废太子查尔斯

    然而,英国人对诺曼底的统治远非高枕无忧。法国主战派的领袖,国王查理七世仍然控制着卢瓦尔河以南的地区,并有众多的法国人向他效忠。

    出于对特鲁瓦条约的深感耻辱,查理七世对法国摄政贝德福德公爵极为不满。他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扩充军队,重振法军士气。此外,查理七世还努力寻求英格兰人的宿敌苏格兰人的帮助。

    1419年,6000名苏格兰人在巴肯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的率领下来到法国,成为法王直属的部队。这支苏格兰军队也在1421年的博热之战中为法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杀死了亨利五世的弟弟,王位继承人克拉伦斯公爵。1424年时,巴肯伯爵又与道格拉斯伯爵阿奇巴尔德率领6500名苏格兰士兵卷土重来。这支由4000名弓箭手和2500名重甲武士组成的苏格兰军队,极大增强了法军的力量。

    巴肯伯爵约翰斯图尔特

    此外,性情多变的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腓力三世)也令英国人深感担忧。虽然腓力相貌英俊,还有骑士精神支柱的美名,但他实际上是一位暴躁易怒、反复无常的统治者。他对英法两国的立场也极为微妙。一方面,腓力与法国王室有着杀父之仇。因此他极力渴望借助英国的力量增强国力,摆脱法国的控制。另一方面,有着瓦卢瓦王朝血统的腓力对英国人又十分抵触,绝不容忍法国全境被英国统治。

    亨利五世逝世后不久,腓力眼见继位的亨利六世年幼,便开始暗中与查理七世联系。一度拒绝向英国人宣誓效忠。为了防止腓力倒戈,贝德福德公爵也使出浑身解数。1423年4月,贝德福德公爵与腓力在亚眠会面,重新签署了同盟协议。一个月后,贝德福德公爵又与腓力的妹妹……勃艮第的安妮结婚。幸运的是,这桩婚姻非常美满,安妮也成功地维系着她的丈夫与兄长的同盟。

    传统的勃艮第军队

    待英格兰…勃艮第同盟重新巩固之后,贝德福德公爵认为重新挥军南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开始集结部队,准备对法军发起全面进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更加急于收复失地的查理七世已经率先出击。重整旗鼓的法军,将他的目标瞄准了诺曼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国人和勃艮第人的外交关系变动频繁,但双方的军事合作仍然十分密切。

    1423年时,英格兰…勃艮第联军曾两次击败查理七世的军队。他们还对法王领地频繁发起袭击,令法军感到不胜其烦。在此情况下,查理七世派出巴肯伯爵和旺多姆伯爵,率领一支8000人的生力军对勃艮第公国的克拉旺要塞发起进攻。查理七世的意图十分明确,若能凭借兵力优势迅速攻占克拉旺,法军将能直接威胁勃艮第公国的首府第戎。随后他也能利用这一军事威胁迫使腓力做出让步,迫使后者中止与英国人的同盟。

    很快,数量占据上风的法兰西…苏格兰联军围困了克拉旺。但当地守军的顽强抵抗令他们速战速决的计划未能实现。贝德福德公爵闻讯之后,迅速派出骁将索尔兹伯里伯爵率部驰援。索尔兹伯里伯爵不敢怠慢,率领着4000人的英格兰…勃艮第联军从欧塞尔赶赴克拉旺。联军包括1500名重甲武士、2000名长弓手和500名勃艮第轻步兵。据勃艮第编年史家让德瓦夫(jeandewavrin)记载,联军在开拔之前还签订了一份规范行动的联合协议:

    为确保双方和谐相处,英军和勃艮第军应各推举一名执法官,由这两名执法官共同规制联军士兵的行为和纪律。

    每名士兵都必须携带两日口粮。

    每名弓箭手都应该携带一根两头都削尖的木桩用于防御骑兵。

    每名士兵必须严格遵守军令,违背军令者将处极刑。

    英军和勃艮第军应各自提供60名重甲武士担任前锋部队、并负责侦察任务。

    在将要与敌军交战时,所有人必须下马步行。马匹将被安置在军队后方、紧随部队行进。

    在战斗彻底结束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抓捕俘虏。

    在这份协议的约束下,英格兰…勃艮第联军的进军十分顺利,在7月29日抵达克拉旺。随后,索尔兹伯里伯爵乘敌军措手不及之时发起突袭,击退了围城的苏格兰部队。城内的守军也主动出击,与援军内外夹攻。交战不久后就将法兰西…苏格兰联军打得落荒而逃。就这样,克拉旺之战以英格兰…勃艮第联军的胜利告终。法兰西…苏格兰联军的损失则高达5000余人。

    虽然法军在克拉旺的失败令查理七世暂时退却,双方重归平静。但贝德福德公爵深知,查理七世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双方期待中的主力决战终将到来。

    1424年8月,查理七世重新展开攻势。在得到新的苏格兰援军后,法兰西…苏格兰联军重新出征,并攻占了英军据守的伊夫里城。然而,贝德福德公爵迅速予以还击、将伊夫里重新夺回。

    再次受挫的法军上下士气低落,阿朗松公爵约翰、纳博纳子爵威廉等统帅表示不愿再战。但两位苏格兰贵族——巴肯伯爵和道格拉斯伯爵却坚持继续战斗。最终,几位法军统帅与苏格兰人达成妥协:双方决定继续向诺曼底边境的英军据点进攻,但应尽量避免与英军主力决战。

    8月14日,法苏联军抵达韦尔讷伊,略施小计便占领了这座小城。一部分苏格兰人化装成英军俘虏,宣称贝德福德公爵已经战败。韦尔讷伊居民见状信以为真,便立刻开门投降。事后他们才发现,这些“俘虏”全都是苏格兰人假扮的。

第564章 灰烬墓地() 
8月15日,贝德福德公爵得知韦尔讷伊失守后,决定率军将其重新夺回。此时贝德福德公爵麾下约有1。2万人,其中有3000勃艮第军队。然而战前贝德福德公爵出乎意料地采取了分兵策略,让勃艮第名将利斯勒…阿当领主

    韦尔讷伊城下的两军对峙形势

    让二世德维勒斯,带着3000勃艮第人离开主力部队,围攻内勒地区。

    按照常理,大敌当前时分兵作战本就是大忌,何况敌军还占有数量优势。或许是由于贝德福德公爵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打算多线作战扩大战果。也可能是由于公爵并不信任这位曾与法国人密谋的勃艮第名将,因此不愿意让他们与自己并肩作战。

    贝德福德公爵的真实想法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向韦尔讷伊进发的英军主力尚有约9000人,包括2000名重甲武士和7000名长弓手。英军出征次日,贝德福德公爵得到情报,法苏联军已在韦尔纳伊前方的开阔地带部署完毕,准备与英军决一死战。于是,公爵率领英军穿过森林,来到平地布下阵型严阵以待。

    英军分为左右两翼:

    左翼由索尔兹伯里伯爵指挥,右翼则由贝德福德公爵指挥。

    左右两翼的兵种配置也完全相同。

    每翼各3500人,中央为1000名重甲武士,两侧为2500名长弓手。

    剩下的2000长弓手则作为预备队,让他们在主力部队约四分之一英里(402米)远处待命。

    另外,贝德福德公爵还用马车围住辎重,跟在预备队后方。将这些马车首尾相连,又组成一道新的防线,以防敌军偷袭。

    习惯于步战的英格兰骑士

    约1。7万人的法苏联军同样分为左右两翼:

    左翼是由欧马勒伯爵率领的法军,总计1万余人,他们的对手是英军主帅贝德福德公爵。

    右翼则是由巴肯伯爵和道格拉斯伯爵率领的6000名苏格兰军,他们的对手是索尔兹伯里伯爵。

    与英军不同的是,联军将弓箭手置于中央,将重甲武士置于弓箭手的两侧。这主要是因为苏格兰的重装部队以长矛方阵为主,而法国人则习惯传统的步战与骑马冲锋。所以,联军的弓箭手,实际上是链接两支重装部队的纽带。

    15世纪前期的意大利骑士

    另外,为了压制英军侧翼的长弓手,联军战前还特地雇佣了伦巴第骑士和米兰骑士加入己方。米兰骑士被布置在法军左翼、伦巴第骑士则位于苏格兰军右翼。

    双方在布阵完毕之后都不愿意率先发动进攻。到下午4点时,按捺不住的英军终于率先出击。贝德福德公爵一声令下,英军全体跪下亲吻大地,并发出“圣乔治!贝德福德!”的喊声,缓缓向前推进。

    左翼的法军主帅欧马勒伯爵,见英军开始进军,便打算趁英军尚未布阵之时打击他们薄弱的侧翼。于是,伯爵下令米兰骑士向贝德福德公爵右翼的长弓手发起冲击。这次冲击取得了应有的效果,约500名长弓手被法军的第一波攻击击溃,而联军右侧的伦巴第骑士也开始趁机攻击英军的辎重。

    贝德福德公爵见状,下令部队停止进军,让长弓手们布下用于防御的木桩,试图以箭雨齐射压制联军。法军主帅见状,下令联军全线压上,试图扩大战果。很快,呐喊着“蒙茹瓦!圣德尼!”的法军便和英军厮杀在一起,双方展开了极为激烈的厮杀。

    亲身经历了这场战斗的编年史家让德瓦夫声称:死伤者的鲜血洒满大地,如溪水般绵延不绝。

    学习英格兰进行步战的法国骑士

    英法两军激战了45分钟后,仍然未分胜负。英军战阵中最为勇猛的莫过于贝德福德公爵。他挥舞着沉重的双手战斧杀死了许多敌军,令人闻风丧胆。最终,法军的纳博纳子爵所部开始动摇,向韦尔讷伊后撤。这一举动导致了法军的大溃败,随后贝德福德公爵开始乘胜追击。最终,包括欧马勒伯爵、纳博纳子爵在内的众多贵族在溃逃时淹死在沼泽地里。

    当左翼的法军溃不成军时,右翼的苏格兰人仍在鏖战。他们甚至几乎就要将索尔兹伯里伯爵击败。守护辎重的英军预备队先是与600名伦巴第骑士展开了殊死搏斗,并将他们成功击退。随后,预备队又开始对苏格兰人缺乏掩护的右翼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贝德福德公爵聚拢起已经疲惫不堪的右翼英军,开始从后方包围顽抗的苏格兰人,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对苏格兰人极为憎恨的英国人高喊着克拉伦斯公爵的名字,毫不留情地大开杀戒。巴肯伯爵、道格拉斯伯爵等苏格兰贵族均战死沙场。随着苏格兰人的全军覆没,韦尔讷伊之战在夜幕降临时宣告结束,英军再一次赢得了胜利。

    厮杀成一片的英法两国骑士

    韦尔讷伊之战堪称百年战争中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双方在数小时的交战中便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据统计,法苏联军仅战死者就有7262人,其中包括4000名苏格兰人。贝德福德公爵战后便宣称,英国人在战场上缴获了1700多种苏格兰人的家族纹章。此外还有数千人被英军俘虏,联军总损失应在1万人以上。

    英军则只损失了1600人。但这相对于他们在克雷西、普瓦捷和阿金库尔的损失来说,已算是十分惨重了。因此瓦夫写道:我曾目睹阿金库尔和克拉旺的作战景象,相较而言,韦尔讷伊之战堪称双方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势均力敌的一场战役了。

    英军的胜利,重甲武士和长弓的经典配合当然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贝德福德公爵的出色指挥同样可圈可点。战前他布置的预备队成功地抵挡了联军骑兵对后方的迂回攻击,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及时支援索尔兹伯里伯爵的左翼部队,防止了英军左翼的失败。

    另外,他有着更为长远的战略眼光,并未放任部下追赶已经溃败的法军,而是将他们重新集结,掉头对苏格兰军队发起围攻。这一举措使他成功地锁定胜局,赢得了一场更为伟大的胜利。此战也彻底消除了苏格兰对英法战争的威胁。

第565章 传火祭祀场() 
但平心而论,法苏联军的部署也并无不妥。他们不仅以逸待劳,还抢占了对己方较为有利的地形布阵,成功地实行了战前既定的骑兵包抄战术。为了压制侧翼的英军长弓手,他们事先还雇佣了装备精良的意大利骑兵。这些意大利骑兵在交战初期的攻势也打乱了英军的阵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吃遍长弓苦头的法军仍然对长弓手的威力估计不足。法军轻步兵再次被完全压制,以至于作为联军主力的法军未能承受住长弓的压力提前溃退。这也成为韦尔讷伊之战的重要转折点。法军的正面防线既然已经崩溃,那么少数骑兵的包抄战术自然也难以成功。

    一直被英军压制的法国弓弩手

    当然,我们也应对死战不退的苏格兰人致敬。纵观韦尔讷伊之战始末,苏格兰人的表现令人敬佩。他们不仅成功坚守阵地,捍卫了联军的右翼。在与英军左翼的交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