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事如易 >

第258部分

万事如易-第258部分

小说: 万事如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睿知她读书不多,难免有此一问,于是笑道:《尔雅释天》有载,太岁辛,曰为重光。这‘辛’是天干第八位,你该不会不晓得吧。”

    余舒失笑:这我当然知道,只是拿这个当成招牌,我就不明白了。”

    薛睿轻咳一声,稍微凑近她,低声道:百年世家,自然要有个正大名头,就是让人瞧不明白才好。”

    “”好好一块牌匾,被薛睿这么一解释,竟然成了故弄玄虚,实让余舒哭笑不得,才发现薛睿也有这样不正经时候。

    “我们进去吧。”余舒看到易馆门口值守两个侍者不停地瞅他们,怕是他们站这里挡了大门。

    “嗯。”

    能称上是“大易馆”,必须够得上一定规格,首先这易馆里至少要有五位正经易师坐堂帮人问卜,其次是要有一间容纳,再来是要有一层珍宝阁,提供给有身份客人上等驱邪避凶之物。

    这后嘛,就是必须有一位大易师坐镇,保证大易馆名头。

    这且只是“大易馆”标准,然而能够排上京城五大易馆,哪一家背后不是有一位司天监高官力撑。

    像这辛家,司天监左判官,正是辛家三老爷,也是余舒认识辛六小姐亲祖父。

    余舒头一回来辛家大易馆,进去后就摸不着南北,一楼大厅人来人往,两面楼梯,也不知是通往哪儿。

    薛睿倒是熟门熟路,招手叫过来一名侍者询问:今日哪一位管事?”

    “是周管事。”

    “请他过来。”

    侍者一听他要找管事,便打起了精神不敢怠慢:请问公子是?”

    “你就说我姓薛,去吧。”

    “公子稍等。”

    余舒听到薛睿吩咐那名侍者去找人,有些狐疑地转过头问他,“怎么你认得这里管事?”

    薛睿但笑不语,就原地等候了一会儿,余舒就见到刚才那名侍者领着一个中年人匆匆过来,还没走近,就堆起了一脸笑,朝薛睿躬身道:

    “小周群见过大公子。”

    薛睿点了下头,问余舒要了那张清单递给这管事,吩咐道:将上头东西准备齐全。”

    对方二话不说接过单子,转头吩咐侍者:带薛公子和这位姑娘上三楼茶室休息,让卫二将珍宝阁来好玩意儿挑拣几样拿给薛公子过过眼。”

    侍者正要应答,就听薛睿打断:不必,我们就楼里逛逛,你且去吧。”

    周群连忙答是,留下那名侍者跟随,揣着单子步走了。

    等他走后,余舒似笑非笑看着薛睿,“大哥名头还真是到了哪里都管用。”

    被她调侃,薛睿这才告诉她实情:哪里,我二婶原是辛府千金,所以这里管事才认得我,你不是知道辛六小姐吗,论辈分,她要问二婶喊一声姑母。”

    余舒弄清楚这层关系,不免讶异,原来薛家还有辛家这么一门姻亲,难怪刚才那个管事对薛睿特别恭敬。

    “这一楼没什么好看,二楼珍宝阁倒是有不少稀奇古怪玩意儿,我偶尔过来坐坐,淘出过几样好东西,走,带你瞧一瞧。”

    说话间,薛睿就领着余舒上了二楼,穿过一条隔空过道,进了另外一座阁楼,垂花门前挺立着两台粉陶大花瓶,全插一株翠绿望岁杆子,一进到室内,便嗅到一股檀香。

    抬头一道道珠帘遮挡了视线,西投白墙下一横排八宝格子,方方圆圆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玉石铜木器具,隔着一层琉璃纱,除了两个眼神精炼看守外,就只有一名满头霜白老人坐一张藤椅上把玩什么器具,旁边无人打扰。

    远处东窗,散开搁着几张茶座,偶有三两个客人坐那里喝茶,人声喁喁。

    余舒左顾右盼,随便架子上瞄见一样东西,估价都千两白银之上,琳琅满目奇珍,让她这没见过世面乡巴佬看眼花缭乱,暗暗惊叹于这京城易学豪门财力底蕴。

    亏她曾经和余小修两人憧憬,将来要京城开一家大易馆,现看来真是有够托大,把她论斤卖了,都比不上这里一个架子。

    当然她也不是能够论斤卖就是。

    “咦,”薛睿望见坐藤椅上老人,惊讶一声,侧头对余舒道:咱们今日倒是好运气,竟遇上辛老先生。”

    说着便要带余舒上前问候,余舒起初以为那位老人就是司天监辛左判。

    可是等他们到了跟前,却听薛睿抬手称呼道:老院士有礼了。”

    院士?这是什么官衔?

    辛老先生慢腾腾放下手中那串破损念珠,抬起头眯起眼睛端详了薛睿一会儿,似乎才认出来:

    “哦是薛尚书家少爷。”

    “是晚辈,”薛睿见过礼,又侧身露出余舒,指给这年过古稀老人认识,“这位是余姑娘,今岁大衍奇术一科秀元,不久就要到太史书苑修学,今日是来采买。”

    余舒极有眼色地上前行礼,“学生余舒拜见。”

    辛老先生又眯起眼睛看了余舒一会儿,慢慢点了下头,道:太史书苑是个好去处勤能补拙,上未必佳,小姑娘好好学着吧。”

    余舒虽然觉得这老人家说话奇奇怪怪,面上却认真受教:学生记下。”

    薛睿有意和辛老先生聊话,看到他拿膝上念珠,笑着问道:不知院士这回是从来得来古物,晚辈是否有幸听一听故事?”

    “哈哈,”提起所爱,辛老先生突然有了精神,招手让薛睿和余舒旁边圆凳上坐下,直起了腰,将手里那串念珠十分爱惜地拨捻了几下,神秘兮兮地对他们讲道:

    “这是串佛珠,来路不怎么光明,论年头少说有四百多载了。你们看这十九枚珠子,这个头大叫主珠,其他十八枚小珠子,每一个上头都刻着一道梵文,巧夺天工,奇怪是这串佛珠掂量起来要比寻常木槵子沉重,我琢磨了几日,原来这里头竟包藏着东西,我正犹豫要不要切开来看,又怕毁了宝物,薛家小子来刚好,常听菁菁夸你如何聪明,给我出出主意。”

    辛老先生给薛睿出了个难题,四百年佛珠,这等文物之贵重,可想而知,他却要薛睿帮他拿主意,薛睿要是出主意让他切开,万一毁坏责任岂不薛睿?又或者薛睿拦着不让他切,就显得他没主意,人蠢笨了。

    余舒旁边看出薛睿脸上一闪而过僵硬,扭头偷笑,暗说让他好事,这下撞个正着。

    薛睿耳尖听到余舒窃笑声,转头假瞪她一眼,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对辛老先生道:

    “晚辈不好轻易下结论,不如老院士将这串佛珠借我回去观看几日,才好拿捏。”

    闻言,辛老先生立刻将手里那串珠子捏紧了,满脸不舍地看着薛睿,犹犹豫豫地问道:要借几日?”

    薛睿笑眯眯地伸出一根手指:就借一个月吧,一个月后我必定帮您出个好主意。”

    等着薛睿伸出那一根手指头,辛老先生胡子抽了抽,舍不得宝贝寄给别人,一改方才热情,态度坚决地摇头道:

    “算了算了,还是老头子我自己拿主意吧。”

    余舒看着薛睿一招以进为退,成功地糊弄住老人,不由得撇嘴,心说他狡猾。

    盯着老人手里那串堪称古董佛珠,余舒心中动了动,忍不住张口问道:

    “老人家,您对古时兵器可有研究?我见过一把古剑,看起来像是从地下出土,就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辛老先生白眉抖动,扬着下巴道:老夫活了八十岁,当中有六十年醉心古物,莫说是兵器,但凡是小辈你见过,恐怕还没有老人家喊不上名字,小姑娘说来听听。”

    余舒眼睛一亮,当初她义阳,从一个妖道士手中得到一把锈迹斑斑古剑,带来景尘,起初是想着找位高人辨识,后来赠给景尘,也就不了了之,可是始终存了一件心事。

    如今有机会知道那把剑来历,她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于是回忆了一番,一边用手指比划,一边形容道:

    “那把剑,身长总有一尺八寸,剑身上头密布绿锈,黑夜灯下观之,隐有红光泛泛,疑似是铜器。手柄是这个形状,剑头窄小,哦,对了,那手柄上还刻有标记,像是古字,我认不得,写给您看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探问古剑

    第三百七十一章探问古剑*

    隆重推荐

第三百七十二章 那不是剑() 
收费章节

    第三百七十二章 那不是剑

    余舒描述着那把古剑特点,讲到上面古字,手指沾着茶水面前小茶几上“画”出来,辛老先生眼神儿不好,弯腰凑近了看,待余舒将那个字写全了,眼中狐疑一闪一闪,伸出一根满是皱褶指头余舒“画”出来水字旁边隔空比划,嘴里念念叨叨。

    余舒见老人一脸沉思状,不敢打扰他回想,正想要往旁边退一退,耳边但听倒吸气声,手腕子便被辛老先生死死给抓住了——

    “啪嗒”一下,刚才还被老人家紧抓手里那串宝贝佛珠掉地上。

    “你再说说,那把剑是个什么样子?”辛老先生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从中透出惊喜莫辨光芒,看着余舒满是急切,声音都有些抖了。

    薛睿见状,忙道:老院士您——”

    “别插话,”辛老先生不耐烦地朝薛睿挥了下手,拽着余舒手劲大像是能把她胳膊拧下来。

    余舒疼呲了下牙,不敢挥开老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劝说:您先松开我,我才能比划啊。”

    “好好好,你说你说。”辛老先生赶紧松开她手,两眼殷切地望着她。

    余舒揉了揉手腕,又将那把古剑样子描述了一遍:这么长,这么宽,上头都是绿锈,剑柄是这样,剑头是这样。”

    辛老先生听完了,两眼“嗖”地一下就亮了,果断地一拍茶几,肩膀震动,几乎从藤椅上跳起来,失声道:

    “是它、是它,告诉老夫,这把剑如今哪儿!?”

    显然老人家认得那把古剑,余舒先是一喜,暗道那锈剑果然是个真宝贝,正要口回答,却又迟疑起来,打量着辛老先生神情,心里忽然多了一丝忐忑,她舔了下嘴唇,到嘴边话又咽回去,摇摇头道:

    “这我就不清楚了,只是一年前见过,印象颇深,听拿剑人炫耀是把价值连城古剑,所以记住了。老先生,那究竟是什么剑啊,可有名头吗?”不跳字。

    辛老先生闻言,一屁股坐回藤椅上,脸上露出浓浓失望,并没有怀疑余舒话,长叹一声,也不答她,只是幽怨又嫉妒地瞪了她一眼,而后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道:

    “那是什么剑,你们这些人肉眼凡胎如何晓得,那哪里是剑,那可是、可是——”

    余舒正竖着耳朵听呢,老人家却突然卡这里不说了,只是失神地望着茶几上已经散开字型,任凭余舒唤了几声都不应答,急她扭头朝薛睿使了个眼色,要他帮忙打听。

    薛睿受意替她问道:老院士,那剑既不是剑,又能是什么,晚辈好奇紧,您就别卖关子了。”

    辛老先生此时方才如梦惊醒,抬头扫了他们一眼,多余舒脸上停留了片刻,后面无表情地弯下腰,捡起了那串佛珠,袖子上擦了擦干净,左手拨捻着珠子,有气无力地靠回藤椅上,朝他们摆手道:

    “什么剑不剑,老夫不晓得,也不认得。你们不是来采买吗,选好了就走。”

    辛老先生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余舒和薛睿面面相觑,心中疑云顿起,可是再追问下去,老人家干脆闭上眼睛,拿袖子遮住半张脸,一句话都不搭理他们了。

    余舒薛睿无法,总不能上去撬他嘴,只好向他告辞,朝珍宝阁外面走。

    到了无人空廊上,薛睿才出声问余舒:你说那把剑,现道子身上?”

    薛睿并不清楚有关那把剑故事,只是曾回兴街小院中见景尘手上拿过。

    余舒点点头,轻声道:等下买完东西到车上我再告诉你。”

    两人下了楼,刚好管事将清单上物品都准备齐全,总共装了一口大箱子,东西还真不少。

    “大公子,您瞧,这都备好了,小让人给您搬上车去?”

    “去吧。”

    那名姓周管事见到薛睿他们下来,只字未提结账事,热心地送他们出门,余舒留意到这一点,不会傻乎乎地去提醒,不然还要她外人面前和薛睿争抢着付账?未免太败兴了。

    车上,离开辛家大易馆后,余舒才向薛睿打听:

    “刚才那位辛老先生到底是谁,我听你称呼他院士,难道他不是当今左判吗?”不跳字。

    薛睿摇摇头,言语颇为敬重:刚才那一位,论辈分,可比辛左判还要年长。二十年前,太史书苑可是他一手执掌,后来告老,圣上亲封‘史禄大院士’,现司天监官员,有一半见到他,都要低头敬称一声老师。”

    余舒猜到辛老先生来头不小,原来竟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