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事如易 >

第407部分

万事如易-第407部分

小说: 万事如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我说,自打他朱家坐到头一把交椅,就越发没将咱们其他世家放在眼里,这些年,司天监提拔的都是那些没甚家世的易师,倒把咱们这些劳苦功高的世家给排在了后头,你看司天监中现在还剩有多少世家子弟,再这样下去,京城哪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哟。”

    “辛公你身在官邸。何不向大提点谏言一二,我们十二府世家同气连枝,怎可叫外人鸠占鹊巢了呢?”

    。。。。。。

    辛雅听着他们一个个发完牢骚,这才老好人一样笑笑。出声劝慰:

    “这件事是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大提点这样做,未尝没有道理,你们看看先前秦家和吕家。出了两个女官,得意成什么样子,结果呢,就因为谁也不服谁,闹得一个反目成仇,一个眼下还在牢里,一个被放到了太史书苑去。几位宽宽心吧,我们十二府世家,哪一个不是上百年的基业。立足京城。岂是单凭司天监一个官职。”

    那几人听着。不以为然,心道:你辛雅占着左判这个位置,人就在司天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辛雅看出来他们想什么,咳嗽一声。道:

    “别看我眼下是掌管着会记司,手头上有些权力,但那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事情,你们想想上一任的右判纪怀山,是怎么个死法,就知道无官一身轻的道理。”

    几人闻言,皆都想起了纪家破败下场,微微凛色。

    辛雅接着又讲了司天监最近发生的几件徇私枉法遭人检举的案子,借机大吐苦水,直说易官不易,才将这些人打发走了。

    等人走后,他就收起了脸上苦恼,冷笑着自言自语:

    “你们倒是打的好算盘,想要我出头,为你们去得罪人,真当大提点比你们晚一辈,就是好商量的人么,你们离的远了,不在司天监,又哪里清楚他朱某人的厉害。我今时今日之位,也不是空手得来的,要怪,就怪你们没那个机缘。”

    辛雅目中精光一闪,握起手中的虎头核桃,转头询问刚刚进来的管家:

    “打听到那孽子这一次躲哪儿去了?”

    “五爷在城南经营了一家扇子铺,五少爷常往那边走动呢,回来时,总会带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辛雅皱眉,低骂道:“竟是些不争气的东西,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将来辛家要是交到他们手里,我辛辛苦苦造下的家业,还不全毁了。”

    “大人息怒。”

    “也罢,你去,派人将那孽子给我捉起来,再把他那铺子给我里里外外搜上一遍,就是一个老鼠洞也不要放过,发现什么不认识的东西,全都带回来。”

    “是,小的这就去办。”

    管家显然是听惯了这种吩咐,不惊不忙地领命退下下去。

    辛雅沉着脸,哼道:“为了一个外人,同自己老子记仇这些年,真是孽障。”

    ***

    翌日,就是中元节,在这个百鬼夜行的日子,皇上一声令下,宫中紧锣密鼓地操办了一场水陆大会。

    余舒一早就从家里出来,就看见守在门外等候的陆鸿和徐青二人,看他们衣冠一新,牵马跨刀,站着笔挺的样子,笑笑道:

    “来了怎么不进去,杵在这里当门神呢。”

    陆鸿和徐青昨天拿了调令,从今天开始就担当起余舒的护卫,两人昨天约好了,是故天刚亮就等在余舒家门口。

    两人本来有些紧张,见到余舒开玩笑,不知作何反应,还是陆鸿老道些,回答:

    “未得女大人应许,不敢擅入。”

    余舒觉得这两人过于小心了,想了想,就道:

    “我昨天看过金吾卫的册子,你们两个好像都还没有成家,按规矩,是该住在我厦内,与我同进同出,但你们也瞧见了,我这地方小的很,住不下恁多人,且等一阵子,我新宅装饰好了,再通知你们搬进去,这阵子就辛苦你们跑来跑去了。”

    两人连忙答应,昨天在会记司补录,发现俸禄比做巡卫时多出一倍不说,还不用值夜倒班,一出事就被挥来喝去,就很是知足了,跑这一点路,算什么呢。

    余小修跟在余舒身后,看到两个侍卫,倒是新鲜的很,他如今早不怕生了,就问余舒:

    “姐,这是官府派给你的护卫吗?”

    “嗯,”余舒拍拍他肩膀,指着陆鸿也徐青两个,对他道:

    “看见他们身上带的刀没,这都是真家伙,回头书院再有人欺负了你,就找他们两个去替你出气。”

    余小修:“。。。。。。”

    陆鸿、徐青:“。。。。。。”

    大人,他们是侍卫好吗,又不是打手,还有,欺负小孩子这种事,做了真的不嫌丢人吗?

    陆鸿徐青郁闷,余小修比他们更郁闷,他只是不小心被人从马上推下来一次好不好,怎么他姐到现在还记着,好像是他整天在书院里挨打似的,他有那么没出息么。

    好吧,就算他以前在纪家的时候,是常常挨揍不错,但现在能一样么,他亲姐姐是一卦难求的女算子,就连书院里最严厉的夫子见到他都是笑眯眯的,除了有个别脑子长歪的,哪个不开眼的会欺负他呀。

    余舒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的,坐上马车,顺路将余小修捎到百川书院,就到司天监去点卯去了。

    今日司天监比往常热闹,皇上要办水陆大会,从今个儿起,一连三日,京城七等以上的易师,都奉召参加。

    所以接到了通知的易师们,今天上午都到司天监报道来了,集合一下,点一点人数,由太承司统一安排,下午带进宫去。

    难能有这样面圣的场合,除了生病下不了床的,老婆生孩子的,几乎都赶来了。

    所以余舒一进司天监大门,就看到钟楼底下聚着一大群人,个个新衣新帽,精神抖擞。

    余舒从钟楼走过,一袭精挑的红衣,头挽青钗瘦冠,肩上是罕见的蓝色花补,引来一路侧目。

    他们大多不清楚余舒身份,却有正在登记的会记司主簿官员,见过余舒,这便搁笔起身,行礼问候。

    “女大人早。”

    众人窃窃私语,等余舒走远了,才有人打听起来,那名会记司的官员就好心告诉他们:

    “刚才那一位是坤翎局新上任的女御大人,说起来名号,想必你们都是听说过的,今岁大衍女算子是也。”

    这一下,就好像一把谷子丢进了雀群里,四下沸腾,接下来众人的话题,都从今天的水陆大会,转移到了余舒这个平步青云的女算子身上。

    。。。。。。

    余舒不知背后多少人正在议论她,带着陆鸿和徐青到了坤翎局。

    她正寻思着水陆大会,不妨一抬头,看到了伫立在不远处爬满青藤的回廊底下,一道白色人影。

    早知道难免撞见,也没想过要躲着,余舒脚下却还是踟蹰了片刻,偏头对身后侍卫道:

    “你们先到外面去等。”

    “是。”

    景尘从余舒进门就看见了她,只是望着,却未上前半步,见她朝他走了过来,手中微一用力,扯下了一片青藤叶子,两手背到了身后。

    等余舒走到他面前丈远处停下,才轻轻出声:

    “你来了。”

    今日下午开举的水陆大会,景尘必也要到场,身上夏着的右令官服,却是一袭雪白绸缎,左右肩上,深蓝补底,密密银线,绣着北斗星宫,同他俊白逸致的面容,相得益彰。

    “下官见过右令大人,”余舒抬手施礼,“昨日初来,不巧大人外出,不曾拜见,还望恕罪。”

    景尘早料到她是这样生疏客气的态度,趁她低头时候,仔细端详她身穿女官制服,尤为精神的样子,手里摩挲了那片微凉的叶子,道:

    “免礼,晚些时候要进宫,你去准备吧。”

    余舒不见他唤那一声“小鱼”,心下稍安,点头道:

    “那我就先进去了。”

    说罢,就绕了道,走下回廊,景尘望着她姣好的侧影,目中凝思,一声低语:

    “来日方长。”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五百八十六章 水陆大会(一)() 
午时,司天监众七品以上易官二十余人等候在太曦楼外。

    方正,一袭紫袍金革,肩挂彩云绶带的大提点,准时出现在众人之前,身后两步外,紧随着黑衣玄玄的任少监。

    有些人生来便是具有叫人折服的气质,哪怕他不说一字,不苟一笑,只是一个身形,就使人心生景仰。

    大提点不二风姿,余舒纵观几回,还是免不得神往,与众官俯首礼拜。

    “免礼,”朱慕昭环视两旁,冠上玉链摇曳,音容明朗:“今日宫中水陆大会,乃是东洲各国使节朝贡,圣上怀有教化之心,方令我大安易师能者尽出,讲解授道,汝等司天监易臣,当行表率身为楷模,不可轻忽。”

    众人齐声道:“下官听命!”

    朱慕昭点点头,又扫了众人一遍,抬袖指向前列一人,道:

    “右令系出龙虎山道家高门,今日讲易宣理,由尔奉应。”

    即是说,今天要给那帮外来使节讲解易学道理的任务,就落在了右令郎景尘头上。

    “奉命。”景尘一脸平静,毫不意外,显然是大提点早作安排。

    又指一人:

    “左判掌司器物,展宝一事,由尔奉应。”

    辛雅也是早有准备,上前领命。

    最后才侧头对身后任奇鸣道:

    “少监博学奇术,料想使节会有疑难,便由你随机应变吧。”

    任奇鸣两手合前,低头道:“下官奉命。”

    交代完这些事,朱慕昭回过头。才仿佛不经意看到了立在景尘身后的余舒,面朝微微一笑,不如方才严肃,竟显得几分和蔼:

    “女算子初来乍到。不宜安排事务,此次且做观览吧。”

    二十好几位官员,余舒作为唯一一个无所事事,却被大提点指名关照的人。顿时受到在场众人瞩目。

    心想,看来大提点是很看好这一位年纪轻轻的女算子呢。

    余舒当然知道大提点对他究竟为何对她关注,暗暗冷笑,面上却虚心应话。

    “下官知道。”

    朱慕昭点点头,神情摆正,左手背后,衣袂翻飞,举步领诸官前行。

    一行人前脚后足,虽没有排队。却按照品级高低。所属不同。整齐有致地跟随在朱慕昭身后,无一人闲言碎语,气氛之安静。让余舒这个新来的赞叹。

    能将偌大一座司天监打理的这般井井有条,大小官员奉命唯谨。大提点真乃强人。

    ***

    乘着车马软轿,司天监官员二十余,并京城易师百余人,从晴明街上北走,直达皇城脚下,承天门前。

    下马下车,余舒才发现,皇宫大门口不光是有他们司天监的来人,另一边站着的,还有一些同样身穿官服的文臣武将。

    她试图寻找薛睿人影,但是打望了一圈,直到太监接引入门,都没看到他。

    “嗡嗡”一阵巨号震耳欲聋,吱吱呀呀木轮滑地,城门洞开。

    城墙上方长长伫立着近百名禁军守卫,各个手持枪戢,后背弯弓,腰挂翎囊,面容冷酷地望着城下,但凡发现一点异动,便会毫不留情地当场射杀。

    余舒总觉如芒在背,抬头望了一眼,方知为何,干咽了一口唾沫,看着眼前巍峨城门,深洞洞通往这大安朝心脏的道路,心跳不争气地加剧,又有一些沉甸甸的觉悟,她将来是要与谁作对。

    她,真的可以抵抗吗?

    还是说,会落得当年云华一样下场,不明不白的葬身在这块土地上。

    余舒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当心脚下。”

    耳边传来一声提醒,袖摆被人轻轻拖住了,余舒脚步猛地一顿,回过神来,才发现景尘不知几时落到了她的身后,再低头一看,脚下正有一块铜浇的立砖,突起半尺,险些绊倒她。

    “。。。谢了。”

    景尘手在下一刻就松开了,这通道中段不见阳光,昏暗中,他深深看她一眼,面无表情地越过了前头。

    这一小小插曲,并无人留意到,余舒收敛了心神,注意脚下,专心走路。

    ***

    皇城三重门,一宫环一宫,过了承天门,就是外朝。

    每日早朝就在太和殿,五品以上京官皆熟道路。再向左侧,乃是清平宫,为节日宴会之所,再往右侧,乃是丰庆宫,为举行盛典之所。

    七月水陆大会,正在丰庆宫中举行。

    宫殿之上,可以容纳千人,鸿柱拱天,窗檐斜飞,统有三百六十一扇天窗,日可有照阳,夜可览星辰。

    这一次水陆大会,皇上下令突然,由司天监、礼部、内务府三方操办,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下来。

    今日殿上,红毯青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