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升邪 >

第6部分

升邪-第6部分

小说: 升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酷似陆崖九小时候的红袍娃娃……

    市井中从不乏神仙鬼怪的笔记小说流传,既有人鬼夜遇的香艳故事,也有仙家斗法的惊险传说,写得光怪陆离引人遐想,苏景曾看过不少,可是那些小说写得再如何精彩,终归只是书生们的臆想,相比于他现在的见闻,不知要逊色了多少倍。

    十万心念十万人,几许精气化繁城!

    “手足九人驻道离山,但九人中只有两个人是真正的亲生兄弟,且还是孪生。”陆崖九又重起了个话题:“其中一个就是我,另一个本名叫做陆角,大结拜后排行倒数第二,改名陆角八……”

    提起兄弟,陆崖九眯起了眼睛,表情愉快而恬淡:“那小子天赋惊人,兄弟九个结拜,以他进境最快…他的道不曾对我说起,可我们是孪生双子,天生就有灵犀牵连,所以我知道,他领悟的天道是:公道。现在你知道了,在幻城中遇到的那个红袍子小家伙是谁了?”

    幻城中苏景见到的黑衫小童不是陆崖九,而是他的孪生兄弟陆角八。

    陆崖九似乎还想说什么,但脸色微微一黯,浅叹道:“再一个时辰天就亮了,该走啦…也不知还能不能回来。”

第七章 这边有个老道

    先嘱咐过苏景不可稍动,陆崖九从袖中取出一盏古香古色的无捻铜灯,摆放于身前,跟着他把腰板挺了挺,开始吸气……一口气,足足吸了大半个时辰。开始的时候苏景还不觉得如何,但不久后便觉得天摇地动,仿佛整个世界都要被陆崖九这一口抽个干净!

    苏景不晓得,当陆崖九开始鲸吸,那幻城中的砖石瓦砾、草木人物等等所有一切,都在肉眼可见中枯萎凋零,又变回丝丝缕缕的真元精气,被主人收回体内;

    苏景更看不见,当幻城如泡影般消失后,远近周围的沙漠也开始缓缓变化。原先沙粒虽然细小,终归还是有形有质之物,可现在却渐渐风化、雾化,渐渐变成了一袅黄烟。一粒沙如此,一片沙漠皆如此,当陆崖九一口长气吸完,大片沙漠也化作漫天黄雾。

    方圆数百里内贮藏的天地精气,尽被陆黑袍一吸所攫。若非陆崖九刻意相护,身处于附近的苏景、六两、大黑鹰也会化为乌有。

    若换个角度去想,陆崖九只要吸一口气,就能要了六两的小命,这是什么样的修为?

    吸饱气后,陆崖九双目半合,稳稳开口,朗朗咏念大咒

    苏景听不懂他念得是什么,但是他能看得见,陆崖九每一字咒言出口,声音非但不会消散,相反还会凝结于实质,变作一个青光闪烁的符篆,仿佛一只蝴蝶,在空气中上下飘荡,灵动无比。

    千字大咒,便是从陆崖九口中飞出千只青光符篆,四散飘于石屋之中。

    咒言唱罢,陆崖九猛地睁开双手,十指交叉结掐出一个古怪手诀,对着那盏古灯一点,口中如雷大吼:“咄!”随他一喝,石屋中飘散的千字咒陡得汇聚起来,一时间石屋中青光大作,符撰串联成远古咒令,围住古灯开始层层打转。

    灯无捻,不可燃,唯有咒令生光,片刻后,一盏豆大光芒自灯上跃起。

    黑色光芒。

    咒令越转越急、灯上光芒渐涨渐强,如豆、如拳、如盘、如磨……直到它撑满石屋,把苏景与陆崖九笼罩。

    当黑色灯光加身的瞬间,苏景也再次后知后觉,哪里是什么光芒啊,黑色来自:漏!

    灯上长出的,是一个撕裂乾坤的窟窿。

    黑窟一口吞下石屋中的一切。

    百般惊骇,还是没耽误苏景及时开口,问了老祖一句:“咱这是去哪?”

    ……

    不疼不痒的,只是眼前一阵恍惚,不久后当视线再度清晰时,苏景已经置身于另一处地方:天穹染血,红得触目惊心,苏景笃定天空的本色便是赤红,并非霞云所致,因为他能看得到日、月、星辰。

    由此苏景也大抵明白了,自己现在怕是已经离开中土了。中土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有黑色的太阳。

    日、月、星辰共存于天穹,无论哪座天体,都是沉甸甸的乌黑颜色。

    倒是地面,从脚下绵延至远方,尽透着惨惨的苍白。

    血红的天顶、乌黑的日月、惨白的大地。

    叮咚一声,那支青灯掉落于身旁。

    苏景缓了缓精神,问身边的陆崖九:“前辈,这是哪里?”

    催灵灯、遁黑窟,耗费真元极大,即便高深如陆崖九,此刻也脸色苍白,伸手将青灯收起:“化外之境,它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姑且唤它青灯境吧。”

    世中世,化外天。…;

    无捻铜灯撑开的这方天地,虽然仍在大乾坤之内,却另成世界、自有方圆,与外界没有丝毫的联系。

    “这盏铜灯是我意外得来的,此间我之前就来探过两次,具体许多情形我也还没能弄清楚。”陆崖九一句话,把苏景即将脱口而出的一大串问题都给堵回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苏景忽然听到一阵自己身后传来一阵‘呼噜呼噜’的怪响,回头一看,就在他身后数丈距离,竟然还有个人。

    一个瘦小枯干、蓬头垢面的老道,盘腿坐于地面,手中捧着个不大不小的瓷盆,正在吸吸呼呼的吃面。

    腌臜老道根本就不去看苏景或者陆崖九一眼,把全付精神都放在了自己那盆面条上,吃得满头大汗。

    陆崖九的神情还算轻松:“以前我来时他也在吃面,对外物不闻不问,应该不会打扰我们。此人高深莫测,你万万不可招惹他。大家相安无事,如此最好。”

    苏景点头答应了一声,不过他的心思、眼光一向都不错,很快又看出了问题:

    那个道人虽瘦小,但吃面时嘴巴开阖极大,正常而言,照他这样的吃法,怕是用不了几口就把盆中面条吞吃个干净了。可是那一盆面条始终满满当当,凭他吃得如何快始终不见少。

    苏景小声道:“面条怎么吃不完?”

    陆崖九淡淡地应道:“那是聚宝盆,道士用它来装面吃,一万年也休想吃空。”

    红天下、白土上,一个脏兮兮的老道捧着聚宝盆吃面,不知他已经吃了多久,不知他还要再吃多久。

    一个凡俗少年,忽然接触到光怪陆离的修行世界,满眼满心都充满了好奇,陆崖九明显不耐烦了,说了句:“随我来。”说着,又遁起青光,带着苏景飞出十余里,远离了那个吃面的道士后才重新落地,一老一小相对坐好。

    青灯境内一片平坦,地势几乎没有丝毫起伏,只在极远处有座巍峨高山,孤零零地,似乎有些倔强。天地间有惨雾氤氲着,苏景只能勉强看出那座山的轮廓。

    没有任何铺垫,陆崖九直接对苏景说:“修行事,从下至上,一共分作十二个境界。”

    虽有些突兀,但前辈高人讲道是难逢的机缘,苏景精神一震,立刻坐直身体,认真听讲。谁不慕长生,谁不盼逍遥,苏景自不例外。

    见苏景脸上认真肃穆中还透出一丝憧憬,陆崖九微微一笑:“不用这般正式,只是些粗浅的东西,虽与修行有关,却于修行无助,你随便听听就是了,说完了境界,我的事情就好讲了。这十二个境界中,第一层、即最低浅的一层唤作‘通天’。”

    ‘通天’两字一出,苏景开始眨眼睛,最浅薄的一层境界是‘通天’?这就通天了?那后面还练啥?

第八章 三阶十二景

    陆崖九看得懂少年的疑惑,要知道当年他们求道时,可也有过一模一样的念头,仍是微笑着摇头,解释:“是沟通的通,这个‘通天’指的是沟通天地,是以基本功法来调整、锻炼身体,功成后身体会变得更加轻捷和灵敏,从此能够察觉到一些以前无法感觉的东西:天地间的灵元变化。”

    若换一种说法,‘通天’其实就是洗髓、铸就身体基础。

    ‘通天’境成,不论以后修行如何,阳寿立增三年。

    其实在古时这修行的第一境唤作‘灵身’,相比之下,‘通天’的意思不如‘灵身’贴切,且还多出了一重唬人的歧义。可这一重歧义,又何尝不是对初入修行者的一份鼓励、又何尝不是所有修家的宏志大愿。

    世人只道山中修家终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殊不知修行道上从不乏心思活泼之辈,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若修者都是墨守陈规的死板之人,那今日中土世上妙法无数、仙宗林立的盛景从何而来?

    便是因此,中规中矩的‘灵身’渐渐被更活泼、更有趣味和寓境的‘通天’取代。

    修行第一境、渺小凡人抬起头向飘渺仙界的那第一次窥探:通天。

    通天境界之上,‘宁清’境。

    身体能够感受灵元变化了,这天地落在修士眼中、耳中的感觉,也就会变得更加鲜活。花儿更娇美、雀鸣更动听,由此花花世界对人的诱惑也就变得更强了些,想要修行有成,就非得学会静敛心神摒物于外,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完全做到排除外扰、心无所牵绝非易事,非得修习有专门的功法或采取特殊办法不可。

    若能完成‘宁清’修行,阳寿便可再增九年。

    前两个层次里,‘通天’是铸身基,‘宁清’是铸心基,第三层‘如是’境则是铸就灵基了,在这一层的修行中,修士会引导天地中的灵气进入身体,打通周身三百六一处穴窍,这是对身体的进一步改造。

    按照陆崖九的说法是,每开一处灵窍,对这世界感觉就更进一步,当灵窍被尽数打通,会有一种新天地扑面而来的感觉,这个时候修士们才会恍然发觉,原来世界竟然是这个样子的,以前活在世上,不过是雾里看花吧。‘如是’之名便缘于此。

    达到如是境,寿数添廿七载。

    说完,陆崖九话锋一转:“通天境铸身、宁清境铸心、如是境铸灵基,苏锵锵,我且问你,这前三个层次里,有何共通之处?”

    苏景的心思一向不错,稍稍思考后便作答:“三个境界,都与感受自然有关。”举一而反三、得一则问二,是苏景念书时,在夫子教导下建起的习惯,跟着又试探道:“看这三境…修行的目的是要努力感悟自然、融于天地。”

    陆崖九呵呵地笑了起来:“回答得还算可以,但关键上你弄错了。三个境界都是在努力感悟天地,这是对的;不过修行本质绝不是要融于天地,正相反的,是要让自己自成天地、再破开天地!所以便有了下一个境界的修行:小真一。”

    要修炼,就得把天地灵元引入身体,就得去领悟世界,不可避免的也会被世界所侵染,这和心境是否安宁无关,而是一层心障。

    天地灵元不是井水和苹果,可以任你采摘化为自身营养,灵元虽然没有意识,但却会腐蚀修者的心思,使其渐渐迷失自我,修为越高也就越容易混沌,先是分不清思幻与现实,继而连外境与己身也会弄混,到最后心智全失,之前辛苦祭炼成的真元又复散去,变回普通人不说,还会从此呆傻掉,再没有醒过的那一天。…;

    是以在第三层如是境修炼完成后,修士要明心见性,彻底领悟我是我、天地是天地;我夺了天地间的灵元,并非是我要归融于世界,而是要更坚硬、更强大的独立于这世界。

    真我,唯一,修行道第四个境界,小真一。这是一重领悟境。

    一旦彻悟自己与天地间的关系,立刻就会引来天雷劫数。破小真一,渡真一雷劫,增寿八十一载。

    而跨过了小真一,在修行上也会晋入一个全新的大层次。

    显然,再后面的境界和现在的苏景距离实在太遥远,陆崖九也就不在仔细解释,只是大概提了一提。

    ‘小真一’之上,第五境唤作‘冲煞’,开气海,增寿三甲子;第六境‘夺罡’,开识海,寿数骤提九甲子;第七境‘宝瓶’,开心窍通联气海识海,至此身体内外皆强横,为温养元神做好身体上的所有准备,有道是:身若真君古宝瓶,凡水一点化灵精!

    结做宝瓶身,寿元再添二十七甲子。

    想要养元神,就等若利用天地灵元,在自己身体里铸成另一个神奇生命,非得领悟苍天大道不可,所以第八个境界又是一重领悟境,无人可指点,只能自己入世去体会,是称‘破无量’。

    修家若能成功‘破无量’,立刻会迎来无量雷火劫。

    渡劫成功,就真正拥有了不死之身,下面的修行便开始养元神。进入这元神境界,也就真的是在向着神域仙境前进了。仍是四阶修行,分别为‘如意’、‘欢喜’、‘远游’,‘大逍遥问’。

    其中的前三重境界,指得都是元神成长的阶段,也可称作‘如意胎’、‘欢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