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107部分

最秦-第107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嘎——”

    公鸡吃痛,发出了一声尖利的嘶鸣。

    小吏因为头一次杀鸡,也不敢睁开眼看,竟然一刀把自己的手也拉开了一个口子。

    “啊——”他也跟着来上一声惨嚎,一松手,公鸡就从他的手中飞了出去。

    “嘎嘎——”

    公鸡扑棱着翅膀,鸡血飞扬的飞入了争吵的人群之中。

    “血!”

    有人惊呼,四周的文士学者都被血腥惊住,没人再争辩,没命的向后退去。

    太学馆的大门口顿时留出一片空地,只剩下那只公鸡在地面蹬腿抽搐。

    在众人的惊惧中,方卫倒是迈步上前,一把按住那只垂死挣扎的公鸡,倒提了起来。

    鲜血滴答滴答的掉落在地上,有小片的尘埃飞溅起来。

    “不过是一只垂死的公鸡,你们就都散了!”方卫站在空地中间,冷眼看着众人,脸上露出鄙夷的神色。

    “好!”人群之中,一人大声喝彩,随即推开众人,走到方卫身边,接过那只死公鸡,扔给小吏说道:“拿回去炖了,待会儿咱们也改善一下伙食。”

    说话的正是刘墨。

    “你们所有的,都有了。今日来太学馆是干什么的,各自心中都有数,不用我多说。”刘墨伸手一划拉,又把所有人都画在范围之内。

    这些学士文人是来撞木钟的,自然不好开口,有的低头,有的则挺胸抬头,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啸闹太学馆,搅乱正常秩序。这要是从前的大秦律法,就是把你们都腰斩弃世,也不算完,恐怕还要把你们的九族家眷都发配从军。”刘墨声色俱厉的吼道。

    所有人听了他的话,多数都透出一身冷汗。更有胆小的人已经开始偷偷的向后移动脚步,想要趁着人多悄悄逃走。

    刘墨阴沉的脸吼完之后,神色一变,一拱手微笑的说道:“幸好,当今皇上宽政轻罚。你们现在才能站在这里各抒己见。”

    “可皇上虽然宽政了,咱们不还都是识字的文人不是?咱们能和黔首百姓一般,争吵厮闹么?不丢脸么?斯文扫地啊!”

    刘墨说完这话,一众书生都闭嘴不言,先前想逃走的几人一想到现在的律法宽松,倒也住了脚,不再后退。

    方儒在人群之中,脸色憋的通红,刚刚刘墨那几句话,句句刺到他的耳朵,仿佛是专门针对他一般。

    此时见刘墨出来主持事件,他扯着脖子,粗声喊道:“文名流派之争,总要有个高低长短,总要有个轻重缓急不是。”

    “是啊!到底谁家最有道理,谁家最适合治理天下,总要有个分别。”有人附和道。

    刘墨白了方儒一眼,他虽然学儒家的道理,却最讨厌这种拿着儒家名头压人的腐儒。

    听了方儒的话,刘墨猛地一拍巴掌,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开口问道:“各位都吃饭了么?”

    众人一愣,有的说吃了,有的则不做声,不知道刘墨要干什么。难不成刚杀了一只鸡就要请客吃饭。

    刘墨在空地上迈开方步,环着众人一边绕圈,一边竖起一个指头说道:“饭菜,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东西。可这饭是怎么做的,诸位都懂么?”

    “放在锅里,架上火,一煮一蒸,不就得了。”一人大声回道。

    “有道理。那我给你一袋米,不准用水,不准用锅,也不准生火。你能做熟一顿饭么?”刘墨一指他发问道。

    “这没水,没火,更没有锅,怎么做饭?”

    “那给你水,给你米,别的都不给,能做饭么?”刘墨追问道。

    “你这人奇怪,咱们讨论的是学问的事儿,你扯什么做饭,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

    刘墨一伸手,制止这人的话,说道:“错了,大错特错。这治大国如烹小鲜,物事虽然不同,道理没有差别。”

    胡亥和孟夯站在人群后面,看到刘墨在空地上从容应对,忍不住微微点头。

    “看他说出什么道理,若得法,明日让蒙毅直接招到武信殿,朕要正式和他谈谈。”胡亥对这个太学馆的文人,已经产生了一丝好感。

第198章 皇帝出马() 
刘墨站在人群中央的空地上,昂首说道:“这煮饭做菜,离不开茶米油盐水火人工。少了一样,也做不出可口的饭菜。”

    “这治理国家,和做饭炒菜一个样。各位的学问就是柴米油盐,水火人工,但拿出那一家的学问,用于治国,都有失偏颇。最好的就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儒墨道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若只执一家之言,则易使天下陷于偏颇。”

    “诸位所争,不过是各自学派的高低长短。可是各位要知道,这学问本无长短之分,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有一番大作为。诸位都是熟读各位圣贤书之人,相比这个道理,不用小子细说,各位是一点就透吧。”

    刘墨这番话说完,围拢在太学馆周围的大多数人都默默点头,只有方儒等少数人依旧是死硬的停着脖子,眼中带着挑衅的目光望着他。

    “柴米油盐,水火人工,地位也是不一。就按你说的,到底哪家为最呢?”方儒梗着脖子问道。

    四周的学士听了刘墨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不再生事。有的已经缓缓向后退去。

    方儒跳出来这一问,立刻引得众人一阵骚动。更有人觉得方儒实在是不知进退,无端生事。立刻就有人开口声讨起来。

    原本因为刘墨一番说辞而安静下来的太学馆门口,再次吵闹起来。

    刘墨一拱手,一脸正气的说道:“当今天下,大乱之势。到底哪个流派更加符合现在国情,还要看皇上的意图。”

    方儒冷笑一声,一股傲气似乎再次回到身上。他跨步走进圈子中央,冷哼着说道:“我看倒是未必。这要看考官而定,而考官和皇上想的是否一样,也就难说了。实不相瞒,各位来太学馆的都是一个心思,无非是为了提前得到点儿信息。我就跟你们说吧,我方儒的老师,就是太学馆中的淳于庸。我们虽然年纪相仿,可亦师亦友。老师说了,当今天下,需要仁政。而我儒学所倡导的,正是仁德。”

    “放屁,当今天下大乱,如同病入膏肓,当下猛药。光靠耍耍嘴皮子的仁德,能当屁使。”方卫年轻气盛,张口骂道。

    “就冲你这样,我料定你考不上。”方儒指着方卫吼道。

    “哼,考不考得上,看才能。你这腐儒也很一般呢!”方卫毫不客气的反击。

    “咱们走着瞧,我师淳于庸,若知道你这样目无先贤,定会割除你。”方儒威胁道。

    方卫一愣,官场上的规矩他知道,一时倒也没啥话接上。

    “哼,依我看,你倒是未必能一跃龙门呢!”

    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传出来。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公子,腰间挎剑,缓缓的向前走来。

    在他前面,一个矮壮的汉子,一伸手就把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推开,露出一条通道。

    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帝,秦二世胡亥。

    “如今大秦,需要的是真正有度量,有能耐,有抱负的文人。分为若真心为大秦着想,不如回家好好做学问,思量一下天下的事儿。说不定等到开科取士之时,一篇策论上达天听,也可博得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

    今日呵斥方儒的,先是年轻的方卫,凭借一身杂学,把他驳斥的体无完肤。

    而后,刘墨横空出世,一番米饭学术的高论更是让方儒蛋疼。

    如今看到胡亥比之二人都更年轻,却也敢来顶撞自己这个素有文名的儒士,顿时不悦。

    再一看胡亥虽然年轻,但是一身高贵之气,一看就是某个大家族的纨绔公子。

    方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断喝一声,拱手道:“当今皇上为国选材,提出了开科取士。我等文人在这小论一下,无伤大雅。你一个纨绔公子哥儿,有什么道理来评论。”

    方儒糊涂,四周之人可没糊涂。

    在大秦,白日之下敢腰间挎着宝剑行走之人,屈指可数。

    “亏你还知道有皇上,冲着这一点,允许你进入考场。”胡亥眼神一冷,望向方儒。

    “你以为你是谁?考场又不是你家开设的,想让谁进谁就……”方儒又臭又硬的顶撞。

    可还没等他说完,刘墨突然眼睛一亮,忽有所悟。

    他上前一步,来到胡亥面亲,一撩衣袍翻身跪倒,叩头道:“臣等瞎眼,不知皇上驾到,请恕罪。”

    他这一跪,四周所有人,包括太学馆中的小吏,都微微一愣。还是方卫反应最快,立刻跟在刘墨后面跪下。

    所有围在太学馆周围的文士,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跪下。就连死硬的方儒微微迟疑一下,也缓缓跪倒。

    此时,外面的事儿已经报道太学馆里面,立刻有太学馆中人一溜烟的跑了出来。

    其中有见过胡亥的,立刻翻身跪倒,山呼万岁。

    此情此景,眼前的年轻人是大秦的二世皇帝无疑。

    方儒的脸色瞬间变化,一层浓密的汗珠仿佛雨后春笋一般,布满了额头,更有滴滴答答掉落在尘埃之中的。

    胡亥没有在多看方儒一眼,而是一伸手拉起了刘墨,说道:“明日卯时,到武信殿见朕。”

    刘墨一愣,瞬间脸色激动,想要再次跪下,却被胡亥一把拉住。

    “当今天下虽然乱,但朕有信心平复。各家所学,就如同刘墨所讲,各有所长,应该取长补短才是。治理天下,朕的学问不够,还需要诸位倾心辅助。若这开科取士不能为国取材,反倒让诸位学子争论不休,那就失去了意义,不办也罢。”胡亥向着太学馆之前的文人们说道。

    “皇上,开科取士是利国大事,不能不办。是我等错了。”方卫大声说道。

    “皇上,我等知错,请皇上恕罪。”好多人都跪地高呼。

    胡亥点了点头,眼神扫到浑身筛糠的方儒身上。

    方儒知道胡亥看着他,不敢抬头,汗水已经在额头聚成小溪。

    看着方儒诚惶诚恐的样子,微微一笑说道:“朕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今日所发生之事,就当是各位在太学馆门口举行的一次文会吧。朕也不过是参加文会的一份子。诸位不要有心理压力。”

    方儒听了这话,战战兢兢的抬头,发现胡亥正看着他,眼神并不凌厉。这才心里放下一块石头。

    “方儒是吧?你的文名,朕听过。能不能考中,还要看你到时候的临场发挥。朕等着在最后的会试之中见到你。”胡亥脸上的严肃收起,现在是非常时期,文人他得罪不起。

    方儒眼神一愣,没想到皇上会这样和蔼,立刻叩头说道:“谢皇上不罪。”

    胡亥一摆手,笑道:“什么罪不罪的,今日朕也是出来会文的,没有忌讳。”

    “会文,会文,皇上这词儿用的好啊。以后我们要争执,大可以举行个会文比赛。不用如同骂街一般争论喽。”

    立刻有人脑洞大开的说道。

第199章 面圣() 
咸阳城的文人,经过太学馆的一番哄闹,把二世皇帝胡亥引了出来,终于消停下来。

    街上也在没有了逛小摊的学士儒生,竟然因为胡亥的现身,都悄悄的躲回了居所,暗自用功。

    方儒回到自己的居所,翻开儒家典籍,却再也看不下去。在太学馆门前,他算是丢了自己的脸面。虽然最后亲二世胡亥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好好准备,但他总是担心自己在这开科取士之中落榜。

    夜晚,在床榻之上辗转反侧,方儒睡不着。

    直到天明,方儒咬牙起床,看着东方泛白的天空,攥了攥拳头自言自语道:“我要参加考试。若真的上榜,说明这大秦的皇帝尚算可靠。若真的文章字字玑珠却不能得中,那我就写文章,详述大秦弊政,让天下人都知道现在的君王到底是什么样!”

    有了这个打算,方儒的心终于通透了起来,回到屋中和衣而卧,迷迷糊糊的睡去。

    此时的刘墨正亦步亦趋的进入了咸阳宫中。

    站在武信殿前,刘墨看着那高大的李信雕像,凝视了半晌,向着李信的雕像一抱拳,深施一礼。

    对这个为国尽忠的将军,刘墨很是敬佩。更何况,他和李剑是结拜兄弟,见到李信的雕像不能不拜。

    “也不知道我那三个兄弟如今在外面如何!”刘墨摇了摇头,深吸了一口气。

    早晨略带凉意的空气进入刘墨的鼻腔,使得他的精神猛然间一振。

    摇了摇头,他把自己脑海中的驳杂念头抛出去。

    今日武信殿的面圣,刘墨想准备一下。可却无从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