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151部分

最秦-第151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雨来的急,却没有走的那么快,而是一阵暴雨过后,转做了绵绵细雨,配合着冬末春初的温度,简直刺骨。

    “快请神仙使者!”宋义在这冷天,头上都见了汗水。(。)

第290章 珠玉最灵气() 
很快,闫三儿就被宋义隆重的恭迎到了中军帅帐之中。

    宋义望着大帐之外阴霾的天空和淅淅沥沥的雨,向着闫三儿一抱拳说道:“之前宋某慢待使者,今日特备薄酒,请使者笑纳。”

    看宋义前倨后恭的态度,闫三儿就知道秦二世给他的锦囊奏效了。

    现在可不是喝酒吃肉的时候,这几日再宋义的大军之中,没少吃喝他的东西,不差这一顿。还是把事儿办完,趁着雨路泥泞,赶紧脱身才对。

    闫三儿故意把下巴高高扬起,淡然的说道:“咱们修道之人,对穿肠过的东西没有特殊追求。不过我黄石公上仙说过,这世间珠玉金石灵气最是充盈,居所之中多有摆放,对修道成仙有帮助。可怜我这还有一个锦囊,不知道能不能给自己换一点修道用的物件儿。”

    宋义脸色一变,旋即淡定下来。上仙的锦囊经过大雨的验证,绝对没有差错。但这个所谓的上仙使者此时明显是来要钱的。还说什么穿肠之物没特殊追求,这几日伺候他的厨子可是遭老罪了。

    “使者的东西,这几准备。”宋义赔笑一下,挥手间,早有军士跑了出去。

    不过片刻,一个大的礼盒就被送了上来。在宋义的示意下,那军士特意打开礼盒,里面金银珠玉,宝光熠熠,看的闫三儿血脉翕张,恨不得现在就抓一把在手中。

    他娘在嗅香楼,攒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些珠玉金银,如今自己一句话就让楚国的上将军乖乖的送上珍宝。这种感觉简直是没谁了!

    闫三儿暗中咬了自己舌头一口,努力让自己的哈喇子溜到肚子中。这个关键时刻可不能被宋义看出破绽。一翻白眼,随手在礼盒中的珠玉之上抓了两把。略微点了带牛头,脸上还有些难看的说道:“东西还不错,有些灵气儿。也不知道能不能挑出几样送给上仙……”

    宋义看他说的认真,近乎相信了这些东西真的有灵气,喜的连连点头。

    “给我拿个褡裢,准备一匹快马,今天给你最后一个忠告,咱们的缘分算是了结,日后若是有缘。当可再见。”闫三儿望着宋义,眼角余光却始终放在了礼盒之中的珠玉之上,不要个褡裢自己难道捧着个盒子回去?

    好不容易和神仙接触上,宋义怎么肯轻易放过。

    此时连忙抱拳说道:“其实宋某也曾羡慕道家精神,若能得到上仙垂爱,指点一二……”

    闫三儿断喝一声,打断了宋义的话,整容说道:“黄石上仙早就说过,他和你家祖辈有一场缘分。欠了你家祖上情谊。如今飞升,了断所有尘缘。今日救你一命,还请上将军勿做他想。否则害人害己,终究无益。”

    宋义那里听的浑身直哆嗦。不敢再有其他要求。

    闫三儿心里笑的无法无天,恨不得当面戳着他的脑袋骂笨蛋。

    早有人给他送来褡裢,闫三儿再也顾不得神仙使者的身份。把褡裢往地上一放,伸手接过礼盒。把里面的珠玉胡乱的塞在了褡裢之中,这才把空盒还给军士。自己把褡裢往身上一背,向宋义拱了拱手说道:“你我缘分也算到此结束,今日就此别过。这是神仙给你的锦囊,只能自己看,切记切记。”

    说着转身出了宋义营帐,骑上早就准备好的健马,冒着寒雨风驰而去。

    宋义的军士想要阻止,可宋义现在对闫三儿的话绝对相信。因为第一个锦囊上所有的话通通应验。他不敢不信。

    他屏退了众人,匆忙的打开锦囊,只见上面写着:大军不动,项羽怒,欲杀上将军而代之,早日自保,免被所图。

    宋义看了这几句话,瞬间惊吓出了一身的汗。

    项氏叔侄是怎么起兵的,他也是知道。那是杀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如今自己虽然身为上将军,不过军中将令多数都是项羽麾下,听项羽的比听他这个上将军的多的多。

    看项羽这几日每每见到自己那阴沉的脸,宋义手一哆嗦,锦囊差点儿掉在地上。

    他望着远处闫三儿已经消失在雨幕的方向,抱拳拱手,自言自语道:“多谢上仙提醒之恩。”

    宋义不是个笨人,他很明白自己的处境,只是之前被上将军和卿子冠军的头衔迷茫了双眼,以为楚王的命令对项羽有所制约。如今看到锦囊,终于明白过来。项羽这样自高自傲的人,不是区区楚王能降服的。别说项羽,就是自己都有些不服那嘴上没毛的楚王。

    外面有巡逻的军士看到闫三儿骑马远去的身影,纷纷慨叹,仙人使者竟然不畏寒雨,风驰电掣。

    一日之后,寒雨之中的邯郸城迎回了一个快冻成冰棍的青年。这青年浑身湿透,身上背着个褡裢。一进城就摔倒站在城门口。

    今日城防轮值的正好是卫霍,他一眼就看出这青年正是自己的结拜兄弟闫三儿,几步上前,想把他的褡裢拿起,再抬走闫三儿。

    可是闫三儿虽然昏迷,双手却死死的抱紧褡裢,谁也拿不走。

    无奈之下,卫霍先把闫三儿安排到城门洞下守卫居住的地方,命人立刻熬一些驱寒的热水,给闫三儿服下,自己则匆忙的向着韩信的临时帅府赶去。

    自从胡亥带着章邯离开了邯郸城之后,韩信就是邯郸城十几万秦军的主帅。闫三儿这事儿,韩信亲口和诸位核心将军说过,一旦看到他回来,立刻禀报。

    卫霍等人虽然不知道闫三儿执行的是什么秘密任务,却知道事关重大,没人敢怠慢。这韩信虽然从不贪功,对有功将士的功劳也从不隐瞒,如实上报,但却治军极为严谨。前几日有军将自持有爵位,在邯郸城骚扰妇人,被韩信拿住。虽然有许多将军给求情,可还是被韩信削了首级。

    这家伙也是厉害,杀了有爵位的将军,立刻自己写了封请罪的奏折,加急送往咸阳宫请罪。就在诸将都等着看皇帝如何处理韩信之时,批复回来了。

    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自此之后,韩信政令通达,军纪肃然。

    如今闫三儿回来,于公于私,卫霍都不会耽搁,快马进了韩信帅府。(。)

第291章 土崩瓦解() 
闫三儿回到邯郸之后,连续发烧数天,卫霍和李剑轮番照顾这个兄弟,终于是他命硬,挺过了这一场大病。

    人刚刚好,贪财的本色就露了出来。刚刚醒过来,就让人把他的褡裢拿来。

    卫霍和李剑早就看过那褡裢里的珠玉金银,相视一笑,都知道这个兄弟趁着这个机会在宋义那里狠狠的敲了一笔。

    闫三儿幸不辱命,韩信很高兴。他现在每天就是训练秦军,修筑城墙,同时在自己的统辖范围之内,让军兵多帮助邯郸百姓开垦四周荒地,转做农田。

    按照秦二世临走的时候告诉韩信的,项羽和宋义会按兵不动一个多月。韩信想出了离间项羽和宋义的办法,想必楚军等不到一个月就会发起内乱。到时候无论是宋义的东风压倒项羽的西风,还是项羽最终灭了宋义,对邯郸城的秦军来说都是最大的好消息。

    韩信有一种坐在邯郸城头观虎斗的感觉,一切尽在掌控。

    果然,半个月后,斥候传来秘报:漳水南岸的楚军发生内斗,数十里的联营在连绵了将近一个月的大雨之中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

    宋义既然得到了胡亥的锦囊,对其中的话深信不疑。早就暗中开始做准备。项羽起兵当初就杀了同伴,对这种伎俩早就了然于心。

    两个人互相防备,暗中蓄力。

    终于在这月黑风静细雨绵绵的夜晚,心照不宣的发起了对冲。

    宋义为人虽然软弱迂腐,但有所准备之下。和项羽斗了大半夜。不知道是哪一方军士把火油燃烧起来,点燃了帐篷。使得整个楚军大营火光四起。

    项羽的麾下尽是勇猛之人,经过半夜厮杀。把宋义连带着他手下的军兵全部消灭。

    残忍好杀的项羽为了彻底清除异己,竟然把那些先跟随宋义又降了他的楚军全部围拢起来,乱箭射杀之后,淋上火油直接点燃。

    消息传到咸阳,胡亥一面为那些死亡的楚军惋惜一面高兴自己和韩信所指定的计策成功。楚军经过这样一场变故,战力一定大损。

    胡亥把楚军内乱的消息在朝堂之上发出来,众臣朝贺。

    接连几日,每天都有邯郸而来的信使进入咸阳。这些喊着邯郸来信的士兵被一路绿灯的送入咸阳宫之中。

    胡亥在朝堂之中,对韩信那边的事情已经掌握的很牢靠。

    项羽和宋义内乱之后。自觉不是韩信所率领秦军的对手,想要回到盱台,楚王却发来责令,说他煽动刀兵诛杀上将军。

    眼见盱台也回不去,前进又不得,只好挥军彭城,找老巢安稳一下散乱的军心。

    楚军一扯,其他几个国家的联军自然也作鸟兽散。

    韩信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他果断出兵,在其他几个叛乱的军队撤离之后。迅速的围拢了张耳的赵军。

    张耳此人,到最后还算有些骨气,没有给天下文人丢脸。

    他自建高台,一手提着陈余的人头。一手拿着宝剑,站在木质高台之上,向着秦军主帅韩信求饶希望以自己一死而换得他麾下所有赵地男儿的活命。

    “首恶不赦。余者不牵。”这是胡亥给韩信的话。

    张耳用宝剑割断了自己的喉管,抱着他兄弟陈余的头颅栽倒在高台之上。早有赵军杂兵举着火把点燃了高台。把陈余和张耳一起焚烧成了灰烬,不分彼此。

    韩信感慨一番。对张耳和陈余,他内心并无恶感。如今二人既然死亡,扶持赵国的所有领头之人算是死个干净。他也不违背诺言,让张耳麾下的杂兵放下武器,把这些人教给了邯郸令司马欣,让他负责妥善安置,自己则带着大秦军队横扫赵境,一举收复了所有赵地城池。

    自此,大秦的管辖权终于向前再次延伸。切断了燕地叛军和其他国家叛军的联系。

    赵地平定,这算是大秦最大的喜事儿。

    咸阳城张灯结彩,胡亥把曾经救助过韩信的漂母推上首座,让大秦的王公贵族纷纷来拜望。漂母风光,一时无两。

    韩信在赵地统兵,听到这件事儿,对着咸阳方向连连叩拜。

    北方战事因为秦二世和韩信制定的策略而为之缓和,叛军气焰消散。韩信在赵地把秦二世土地改革的政策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赵地百姓念着秦二世的好处,做梦都要笑醒。

    反观那些跟着叛军作乱的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两相对比,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五国叛乱之人纷纷后悔,经常有人从韩信驻防的赵地边境偷偷进入,想要混一个大秦良民的身份。韩信外松内紧,凡事来到之人,经过查证没有问题的,就指给一块荒地,随便开垦。拥有土地多少,全看自己开垦土地的能力。

    至于种地需要的种子,司马欣那边早就准备好了,统一分发,保证一粒种子都不浪费。如此一来,叛军逃兵渐渐增多,兵不血刃的情况之下,大秦渐渐稳定,叛军渐渐势弱。

    形式一片大好之下,南路武关方,李元传来奏报。

    原来刘邦久攻不克之下,大军粮饷已然难以为续,不断有士兵溃逃。相比之下,北路大军曾经有皇帝亲自坐镇,有发现了韩信这样的人才,所以蒙毅在物资的调配之下,为了平衡,特别注意给武关秦军的补给。使得李元守军衣食无忧。

    加之李元少年老成稳重,所带领的秦军也都有了主将的风格,无乱萧何、陈平,甚至还有后来的张良想出了多少妙计,都无法撼动李元固守武关的决心。

    倒是李元从胡亥那学到了一手好的宣传攻势。每日里都向着城外刘邦大军之中射出无数传单。这些传单无一例外都是纸质的。

    放眼现在的世界,能够肆无忌惮的射出纸张的军队,唯有大秦军队。

    甚至负责刘邦军队后勤的萧何都命令士兵把捡到的秦军传单收集起来,装订成册,把背面没有写字的纸张利用起来。好为军中所用。

    秦军弃如敝履的玩意儿,到了刘邦的军队都成了抢手的东西。这种情况一出现,刚刚到来的张良就知道,叛军大势已去。

    尤其是听闻来自大秦腹地的种种传言,说蒙毅把大秦的后勤照顾的多好多好,国家为百姓免费发放种子,并且免除大部分徭役赋税。这种事情对百姓来说就如同天堂的传说一般,可就在大秦腹地坚定的执行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