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208部分

最秦-第208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此刻几乎人人都憋着劲儿打算和岛上的人大战一场。

    于是一队队海军在登陆之后,立刻整编成大秦的陆军编制。他们按照任嚣通译审问出的路线,一路向北,抄写神武城进发。

    据通译说,徐福把岛上能战斗的人员都撤离到了神武城,这样活命的机会大一些。

    于是憋了一身力气的大秦海军开始向着神武城进发。

    在路上,这些军人偶尔会遇到土著的女人。

    憋坏了的军士有人就会把一身邪火释放到土著女人身上。

    于是在秦军之中渐渐的有这样的口号流传:一路欢歌一路行,留下一路小英雄。

    随着大军的前进,白霸和任嚣越来越发现,这是一块异常落后的大陆。如果没有徐福带着大秦的先进文化过来,恐怕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神武城,名字很霸气。当白霸他们的大军经过一个个破败的村落和一个个萧条的部落后,终于在一块不大的平原上看到了一个还算完好的城池。

    上面也有旌旗招展,仿照中土制式在中央绣着斗大的神武字样。

    那字,一看就是和大秦文字一模一样。

    只是那旌旗虽然很有气势,但下面的城墙就有点糙。虽然整个神武城是用石块堆叠起来的,但是中间的衔接却是最为普通的胶泥。

    这样的城池只是看起来结实,面临攻城,只能阻挡这种未开化的军队。如大秦一般的虎狼之师,顷刻间就可以碎裂他们的城墙。

    白霸和任嚣在城下观望了许久,互相对视一番,点了点头就要开始攻城。

    就在秦军准备攻城的时候,那座神武城上的最为招摇的神武旗突然撤下

第409章 圣旨到() 
在成头上探出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镇守神武城的将军。

    面对大秦的强大军事,神武城的守军已经无心应战。

    徐福虽然聪明绝顶,可是他能耐再大也不能在几年时间里把一个蛮荒的岛国变成可以和大秦正规军抗衡的地方。

    岛上的土著有许多人不服徐福的管制,还有一些徐福的死忠,坚决的要和秦军决一死战,保卫他们的神武大帝。

    在大秦的时候,徐福是个方士。那时候的他心中只有财富和权力。

    如今在这个岛国,徐福该得到的都得到了,他却突然发现,原来作为一个好的权力拥有者,要做的不是享受,而是意味着要负担更大的责任。

    如果说是刚刚从大秦出逃时候的徐福,他一定会选择让自己所有的军队连同岛上支持自己的土著,和秦朝大军决一死战。

    可是经过这近乎十年的时间,他亲手把岛国从一片蛮荒之中引领出来。

    这个岛屿就和徐福的孩子差不多。而如今,这个孩子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

    若是战,则岛上的土著加上自己的军队,完全可以凭借对岛上地形的了解和秦军周旋一阵子。

    可对大秦军队的战力,徐福是了解的。他们可以周旋,但最终却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其实在大秦海军严密封锁海面的时候,徐福就已经派人侦查了一番。

    得到的结论是大秦的海军拥有了可以在海上横行的资格。

    尤其是他试探性的派出军人化妆成渔民,试图混出海域的时候。

    大秦海军的射雕弩那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直接就让徐福感到了绝望。

    秦军善战,在加上这样先进的战争利器,简直就是无往不利。

    战争的结果就是这个刚刚脱离蛮荒的小岛会被打回原形,徐福辛辛苦苦培养大的孩子就要夭折。

    做了近乎煎熬的抉择之后,徐福妥协了。

    他力排众议,决定打开神武城,投降。

    免去战争,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这里能得到大秦文化的照耀,在大秦的光芒或者说保护下,正常成长。

    白霸和任嚣没有权力决定这种大事,他们立刻把这重大的变故报告给了赵佗。

    老赵佗政治经验丰富,他知道这种受降的事情耽搁不得。

    一旦耽误时间长了,将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变化。万一死硬的土著人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将令联合起来哗变,到时候本来兵不血刃的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所以赵佗立刻决定,一面派出海鸭送信给咸阳,一面派出自己的特使迅速回报咸阳这里的情况。

    而他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代二世皇帝赢胡亥暂时答应徐福的请求。

    按照老赵佗的想法,管他娘的三七二十一,先把这伙子人收归到自己管控范围再说。

    如果小皇帝真的答应了徐福的条件,那自己就算做对了。

    如果秦二世皇帝不能答应徐福,赵佗也做好了准备。到时候说不得要学学白霸的老祖宗白起,来他个杀人灭口。

    至于怎么坑杀这些人,到时候就交给白霸去做。

    他祖宗白起能一夜之间坑杀赵国四十万长平军,那就算黄鼠狼下豆触子,一代不如一代,白霸收拾徐福的残余也应该不成问题才是。

    白霸和任嚣开始接收整编徐福的军队。

    当他们走进神武城的时候,所有的大秦军人被震撼了。

    神武城就是一个字,穷!

    如果说之前看到这个岛的球地方表现出来的穷,秦军还能理解这是徐福为了对抗秦军实行的坚壁清野政策,那么面对这最终投降的神武城,所有大秦军人是从内心真正的认识到,并没有什么坚壁清野的计划,这里的穷,是真的。

    大秦海军蓄力千里,为的就是前来这块岛屿,烧杀抢掠。

    可如今心目中的敌人竟然不战而降。让人感到意外又高兴。

    毕竟人的性命只有一条,越是战场老兵越是怕死。只不过他们是不打仗的时候怕的要死,打起来的时候仿佛就怕不死一样。

    赵佗知道这些军汉一闲下来就会惹是生非。

    所以他请来了徐福,表示自己率领的秦军可以帮助岛上开荒。

    一直以来,徐福最为闹心的就是岛上人口太少,开荒的土地根本不足以自给自足。

    而他又不敢大力提倡增加人口。因为一旦成年人增加。那么这块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负担所增加人口的粮食。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赵佗和眼前的徐福聊了很久很久。

    直到日落,看着徐福略微佝偻的腰身,赵佗叹息了一声。

    对徐福这人,赵佗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可却不是第一次听说。在他印象之中原本的摇唇鼓舌之辈竟然变化的如此之大。

    从这近乎一小天的聊天统筹之中,赵佗能感觉到,不管徐福原来是什么样,至少他现在变了。

    赵佗沉思了许久,从自己的行军背囊之中拿出了一张羊皮纸。

    像他这样的元帅,想要写什么东西,都会有随军书记伺候。

    可老赵佗是战将出身,他虽然有随军书记,可却仍然自备可不一样的羊皮纸。

    如今他拿出这羊皮纸,为的就是给徐福亲笔写一个求情奏章。

    虽然他已经为徐福等人准备好了屠刀,可还是有恻隐之心的。

    此时距离海鸭离开小岛,已经有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来,除了解除岛上原本人马的武装,其他的都没有变动。所有人都在正常的生产。

    虽然很多人都内心惴惴不安,但他们还是在等待大秦方面的最终消息。

    有些人已经暗中准备,一旦大秦真的要徐福的命,他们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徐福送到他们早就安排好的路线。在海边,他们准备了海船。

    大秦海军和岛上的土著还有徐福带过来手下混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相安无事,可互相都在提防。

    在这样微妙的环境之中,双方一起工作了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让原本互相防备的两方人马之间渐渐的过了磨合期,不再互相提防。

    甚至有的人互相熟悉,脾气相投,竟然成为了朋友。

    就在这个时刻,从海边传来消息,大秦二世皇帝的圣旨经过漂洋过海,终于要到了。

    早已经相熟甚至成为好兄弟的两军士兵听到圣旨来了,原本被压下了的微妙感再次出现。

    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再互相防备,而是相视大笑。

    将要到来的圣旨如果导致开战,那就开战。但开战之前,大家还是好兄弟。

    抱定了这个心思,人们反倒安心。

    当然,也有很多暗中准备的。

    一切都在等待圣旨的到来

第410章 胡亥的野心() 
在众人的期待和忐忑之中,大秦二世皇帝胡亥的圣旨终于到了。

    赵佗听到传旨特使到来,眼中寒光一闪,但瞬间就被他隐藏起来。

    此刻任嚣和白霸早已经暗中吩咐了大秦海军之中的精锐,每个土著人和徐福曾经的属下都被三到五个大秦军人盯住。

    一旦大秦二世皇帝的圣旨是带着杀机的,那么这里立刻就会变成一片屠宰场。

    远处的官道之上已经传来了车马的声音。

    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已经渐渐的看到了那大秦制式的宣旨车架。

    大秦的海船是真的太厉害了,里面竟然已经开始研究装载陆军所用的车架。

    车上,一个年轻的宣旨官如同标枪一般,傲立在车架之上。

    在看到远处等候的众人之后,车架上的传旨官突然一翻身从高高的车架之上跳了下来。

    他越过众人,直接来到了赵佗跟前,一拱手说道:“京内侯闫三儿拜见老将军。”

    赵佗一愣,正常皇帝的传旨官是要先办理完公事,才会和接旨的大臣寒暄,没想到谢谢闫三竟然下车直接拜见自己。

    念头一转之间,赵佗也一拱手笑着说道:“闫侯也是好久不见,想杀老夫。想是这许久不见,闫侯立下了大功,侯爵之封又更上一层。”

    闫三哈哈一笑说道:“老将军见笑了,陛下体恤下臣,准许臣在咸阳居住,所以改臣爵名为京内侯。”

    二人并没有说太多,闫三之所以一下车就拜见赵佗,也是胡亥吩咐的。这一是对赵佗有嘉奖之意,二也是皇帝示恩给众人看。

    闫三这次带来的旨意非常简单,对岛上投降的全部人等,通通赦免罪过。另外,虽徐福当年欺骗始皇帝,但是建设岛屿并且无条件投降,也算是将功补过,竟然封了个鲁侯,就留在他们曾经出海的鲁地琅琊。

    鲁侯的封号一出,所有岛上跟随过徐福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不再为徐福后路担心。

    弥漫在岛上的阴霾终于散去。大家都回到了快乐的日子。

    随着闫三宣布了大秦二世皇帝的另一道诏书,任嚣被认命为岛屿的最高长官。

    秦二世皇帝给任嚣的旨意只有一个,把一片连绵起来的岛屿建设成为大秦最大的海港。

    从后世过来的秦二世太了解茫茫大海之之中岛屿的重要性。

    尤其是现在大秦帝国学院之中,研究格物学的家伙已经该是鼓捣蒸汽机。

    在胡亥的心中,他现在不急于扩张。现阶段大秦最重要的不是扩张,而是发展科技,并且保护科技的秘密。

    虽然蒸汽技术在后世几乎已经是淘汰的技术,但在这个近乎于蛮荒的社会之中,这种技术就是逆天的。

    想一想,蒸汽机的发明和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种划时代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节奏。

    如今大秦帝国学院竟然也有了蒸汽机的雏形,他所传授的物理知识已经开始发酵,渐渐的一要演变成一种学问体系。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胡亥从心里高兴。

    现在,大秦的咸阳宫正进行着装修。

    就在不久前,一个化工学院的老书生竟然误打误撞的制作出了成色更好的玻璃。

    据说当时这个老书生要炼制的是一种其他的材料,但开炉之后,那些红热的液体冷却下来竟然形成了高清的透明晶状体,中间竟然少有杂志,成色简直就是最好的玻璃。

    幸亏老书生治学严谨,每次实验之前都会把自己的材料多少详细的记录在案,这就使得这种玻璃的成分和制作工艺直接就留存了下来。

    当匠作监把这块玻璃呈现上去之后,立刻得到了高度的好评。胡亥立刻命令,推广这种更高成色的玻璃,让大秦人民都住上窗明几净的房屋。

    当然,这种先进的东西一定会在皇宫之中率先垂范。所以整个大秦皇宫此刻正在风风火火的装修之中。

    后世都知道,搞房地产和周边的配套装修是及其赚钱的生意。所以朝中几个有权有势的大臣都开始把手伸向了装修这一块。

    按照萧何的意思,皇家也应该分一杯羹。但是陈平制止了萧何的建议,他直接建议把这种原材料的生产技术控制在皇家手中,这样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