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45部分

最秦-第45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两万秦军向前推进,他们遇到了周臣组织最强硬的反击。一万守护粮仓的士兵同两万秦军精锐的战争,并没有因为人数的差距而倾向于某一方。因为这是残酷的巷战。人数的优势体现的并不明显。

    初始,张楚军队乱作一团。但随着周臣的出现,这些乱军竟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顽强的遏制住秦军的前进脚步。

    战况焦灼,胡亥心急如焚。这边战争如此激烈,恐怕函谷关和戏水会很快派兵增援,一定要速战速决。

    大吼一声,胡亥挥舞长剑,身先士卒的冲向战斗的最前线。

    “杀。”秦二世带头爆喝一声。

    “杀。”大秦士兵见皇帝挥舞长剑亲自上阵,一时间士气大振。

    顿时,周臣组织的反攻人马和围攻戏水的周文主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自然不肯后退。

    血腥的巷战再胡亥的带领下展开,此刻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身份,长剑在他手中翻飞,曾经秦宫练习的剑技如今在战场上得到了实战的历练。

    胡亥奋不顾身,杀在了军队最前方,一边的蝶翠和任嚣分立左右,保护着这个看上去有些疯狂的二世皇帝。

    秦军壮士的士气大振,周臣的军队被摧枯拉朽般冲击的不成样子。狭小的巷子很快被秦军突破,一到宽阔地,秦军人数的优势立刻体现出来。

    任凭张楚守军如何顽抗,在绝对的士气和人数面前,都是徒劳无功。一个个尸身载到,一道道魂魄飞往望乡台。

    大秦士兵潮水般涌向周文大军的后方粮仓。

    周臣见势不可挽,夺路而逃。

    主将逃跑,士兵再无战意。一万人此时只剩下三三两两,立刻随着周臣的逃跑而四散奔逃。

    胡亥命令一个偏将带领一万人在宋乡周围追击逃跑的张楚士兵,自己则带着另一支队伍直接冲向粮仓。

    这些粮食有些是新运来的,还未进入粮仓,就那么堆在宽阔的场地上。整个周文几十万大军的粮食,堆在一起仿若一座座小山。

    看着这些粮食,胡亥心中泛起一丝不忍,毕竟大秦后方受灾的百姓还有很多食不果腹。但这一丝妇人之仁很快消散在他坚毅的目光中:“放火。”

    一声果断的命令,所有的秦军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鱼膏油,狠狠的泼在一座座粮仓之上。随着第一把火的窜起,整个周文大军的粮仓陷入一片火海。

    此时若有心情闻的话,就会捕捉到空气中那股特有的粮食烧着的香味儿。

    “撤。”随着一声命令,这两万人在宋乡之外汇合,向着和蒙恬约定的方向,有秩序的撤离。更是有一队军兵拿了很多张楚大军的军服。

    宋乡这场大火着了两天,直到半月后人们还能闻到泥土中那股烧粮食的味道,有的说香,有的说糊。在周文哪里只有一个字:苦。

    宋乡的火光冲天,戏水的周文、函谷关的守军;蒙恬、王贲、章邯都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根据章邯多次派出斥候未果的情况,三个统帅立刻确定这里很可能是贼兵隐藏起来的粮仓。

    周文更是方寸大乱,他原本就是个文人幕僚出身,本以为粮仓安放在宋乡万无一失。如今这种情况让这个以儒将自居的老幕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立刻点足了整整十万大军让同乡偏将孟桐率领,堵截袭击宋乡的秦军。

    与此同时,函谷关的张楚军也派出五万守军,从胡亥的后方杀来。

    不知不觉间,胡亥的三万秦军就被戏水和函谷关的军队包了饺子。对于这种变化,经验尚浅的胡亥根本没有预料到。

    似乎就在烧完宋乡粮仓的一瞬间,胡亥就把自己陷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前有十万戏水大军扑面压来,后面则是函谷关的五万追兵。

    宋乡粮草被烧,这些张楚的军兵对胡亥率领的秦军恨之入骨。若是知道他们正在围堵的竟是大秦二世皇帝,不知会是什么景象。

第82章 诈城() 
阴云密布,北风吹卷。一片片雪花旋转飘飞着落到广袤的大地上,天地间很快都变成了白茫茫一片。

    在密林深处,一个个身穿黑色软绵衣的士兵特别显眼。他们聚拢在这森林深处,不敢生火,只能就着雪水嚼着冻硬的大饼。这些都是他们出发之前带的干粮,只够几天吃的。

    此刻胡亥身边只有蝶翠跟随,任嚣被他派回去通知三个统帅一个重要的消息:周文粮草被烧,可以进攻。

    其实这么大的动静,就是胡亥不派人通知,蒙恬、王贲、章邯几个善战的大将都已经意识到周文后方有动乱。

    战机稍纵即逝,大秦三军在三位元帅的统领下已经动了起来。

    胡亥狠狠的咬了一口冻得又硬又韧的大饼,抓了把雪放进嘴里,用力的嚼着。一边吃一边同周围的士兵谈论着凌晨偷袭周文粮仓的壮举。

    士兵们都很兴奋,这次偷袭他们伤亡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有大秦皇帝陪着他们一起嚼冻硬的大饼,吃天上下的雪水,这些原本不情愿的士兵突然觉得眼前这个皇帝似乎挺不错,不像从前他们想象的样子。

    一股特别的感觉弥漫在这些士兵心间,这支军队的凝聚力空前强大。士兵们看向皇帝的眼神渐渐变得不一样。这个皇帝随着他们一起杀敌,一起喝雪水,一起吃大饼。在皇帝身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特殊性,他除了身边有一个俊俏的卫士跟随之外,衣食住行都和普通一兵相差不大。

    这种融入军中,身先士卒的做法深得军心。不知不觉中,胡亥的形象深深的印在这些大秦士兵心中,在这一刻,他们愿意跟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一起保卫大秦。

    胡亥在等,他相信任嚣一定能够报信成功,也相信三个元帅的判断力。现在相当于他们三万人的兵马把周文的十五万大军完注意力吸引过来。

    情况虽然凶险,但胡亥明白,只要坚持过这危机时刻,就是周文破军之时。

    很快,一队身着黑色软绵衣的士兵从远处急速赶来,正是胡亥派出去的斥候。

    看到这些斥候严肃的神色,胡亥知道,外面情况一定异常凶险危机。

    “幸好在宋乡顺手拿了张楚军的军服,关键时刻恐怕要靠着这些东西,以假乱真的混出包围圈。”胡亥揉了揉冻的僵硬的手,三万大军混出包围圈,谈何容易。

    蝶翠贴心的给他送上狐裘,却被胡亥轻轻推开。他和士兵同甘共苦,断然不肯自己穿着狐裘,让士兵挨冻。

    天色渐晚,下了一天的小雪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突然变作大雪,呼呼啦啦的飘落下来。好在是有雪无风,反倒觉得比平日寒冷的天气稍稍缓和一点。

    随着大雪回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任嚣,另一个则是蒙恬的心腹。

    任嚣带回的消息是三军统帅已经出兵,大秦、张楚今夜决战戏水。

    蒙恬的心腹则带回了函谷关只有五万多守军。更令人兴奋的是函谷关的守卫将军竟然派出所属的五万人马赶来围追胡亥他们。

    得到这个消息,胡亥只有苦笑。

    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指挥战斗,就带领着这些兵卒几乎陷入死地。此刻胡亥忽然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这些士兵忠于大秦,忠于皇上,如果不能把他们安然带出包围圈,即使此番活着逃出,胡亥的心也不能安然。

    前方有十万敌军,后方则是函谷关方向,有五万大军堵截。

    在这种近乎绝境之下,胡亥眼睛突然一亮。蒙恬的心腹带来的消息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函谷关倾巢出动,围追自己。

    如果自己真的就这么逃下去,或者和前方的十万大军相撞,或者和后方的五万函谷兵交锋。

    或能侥幸出逃,可随身这些大秦甲士,死伤定然不计其数。

    “富贵险中求!”这句话在胡亥脑海中蹦出来:“我们换装,杀奔函谷关。”

    胡亥立刻让任嚣带人拿出整整三万件张楚军的军服。这些都是宋乡的战利品,当初抢夺这些军服,胡亥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都是军用物资,稍加改动就可以变作大秦军服,没想到这次却派上了用场。

    在胡亥和任嚣的带动下,将近三万人马立刻换上了张楚的军装。只是每个人脖子上都围了一条黑色的围巾,看似用来遮挡严寒。

    有了张楚的装备,他们立刻在树林里升起火来,丝毫不再隐藏踪迹。

    天色刚刚放亮,胡亥就从自己的营帐中走出。

    他遥望着戏水的方向,不知战况是否如历史一样。任嚣也不约而同的站在外面,遥望着戏水方向。看见这二世皇帝如此忧国,心中更是敬畏。一边的蝶翠手中始终捧着狐裘,胡亥却怎么也不肯穿上。

    三万人马很早就打点利索,整装待发。

    军队中,张楚字号的大旗迎风招展。更有几杆绣着“周”字的大旗穿插在大队人马之中。

    任嚣跃马提枪,站在“周”字大旗下,胡亥则是一身偏将打扮,骑马站在任嚣一侧。

    “取道函谷关,出发。”任嚣俨然大将,大手一挥,立刻带马顺着大路直奔函谷关方向。在他身后,三万人浩浩荡荡的紧紧跟上。

    函谷关守将带兵倾巢而出,此刻留下镇守的是周文在路过曾经的赵国地界招募的一员小将,姓李名元。这小将白袍白甲使得一手好枪法,主将倾巢而出怒火冲天。

    关城空虚,是兵家大忌。李元死命的劝谏主将,却被数落成胆小鬼,留在了函谷关中。

    留守的士兵不过五千,战力属于军中最弱,由李元直接统领。

    李元不是没想过秦军会奇袭函谷关,但对方人不会太多,函谷关易守难攻。五千人马驻守,就是来五万秦兵,料想也是攻不下函谷关。凭借自己所学,李元相信,大秦军兵来多少,斩多少。

    昨夜一场大雪,李元几乎彻夜未睡。据探子报,秦军偷袭宋乡粮仓就是在夜里。这一夜的大雪,难保秦军不会故伎重演,李元一夜都和城上的军兵在一起。士兵都很爱戴这位年轻的将领,因为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身先士卒,同甘共苦。

    几乎从进入函谷关以来,李元就和士兵厮混在一起,和蔼威严,大度严明。他该人性的地方人性,该严谨的地方严谨。这不正规的张楚军营中,很少有李元这样有名将之风的将军。

    一夜的大雪之后,太阳终于从阴云背后露出了惨淡的面孔。

    长吁了口气,李元知道这一夜过去,就等于函谷关又安全了一天,白天秦军无论如何都攻不进来。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城楼的时候,突然发现,远处白茫茫的天地间出现了一队浩荡的人马。这队人马行进缓慢,好像并不着急。

    “全体将士,登城守卫。”李元一声令下,守城的士兵立刻都登上城头,弓箭手更是隐藏在城墙垛子之后。一时间,函谷关上,弓上弦刀出鞘。战意从李元的身上传遍每个士兵。

    很快,那一队人马来到函谷关下。

    李元发现对方是打着自家的旗号,心神放松,趴在城头上问道:“你们从哪里来?”

    任嚣用手拢着眼睛望向城头,大声回道:“李将军,我是周文将军麾下参将。将军听说有秦军偷袭宋乡,怕函谷关有失,特命我前来,一切听从将军调遣。”

    李元年少气傲,心道这个周文也太罗嗦。张楚这方面没有什么能人,听说有个自称沛公的刘邦倒是英雄了得,日后有机会当另投他处。

    “李亨,下去看看他们的官文。”李元招呼声中,一个矫健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城头。

    函谷关城门开了一个缝隙,年轻的李亨一闪身冲了出去。巨大的城门在他身后“咣当”一声再次关闭。

    大旗下的任嚣看着城头的李元,心中暗笑。既然有胆量来诈城,官文,他早就准备好了。

    李亨是李元从小的随从,功夫不错,文墨粗通。接过官文仔细的验看了一下,回头对着城头大声喊道:“是真的,放行吧。”

    “开城。”李元传令。

    “开城。”一个士兵向城下高喊。

    “开城。”城门口的士兵高喊确认。

第83章 擒李元() 
函谷关的巨大城门“吱呀呀”的缓慢打开,在李亨的带领下,秦军大军缓缓向城中走去。

    很快,秦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城,立刻有数名健壮的士兵站在城门两侧,和李元的士兵混在一处。

    城头上的李元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突然瞳孔一缩。他发现进城的每个士兵脖子上都有一块黑布包裹着,仿若围巾。他心中一动,这可以看做是避寒,也可看做记号。再看那些士兵,每个人眼神不善,更有几个穿着不合适的军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