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89部分

最秦-第89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精壮的秦军汉子一拉身边年过半百的老兵,吼道:“老弱先撤,少壮上。”随着他的吼叫,身边几个尚算精壮的秦军随他一起迎向赵军。

    兵刃挥舞间,精壮的汉子斩杀了两个靠近自己的赵军,却被第三个冲过来的赵军一戈插入小腹。精壮秦军横眉怒目,咬牙前冲,任凭长戈刺穿了自己的腹腔,他却借着惯性,在身体失去知觉前一把抱住了对面的赵军。

    那赵军骇然间,不知往何处逃脱,被秦军搂住脖子,呲牙咬在脖子的动脉上。赵军临死之时,狂性大发,松开手中的长戈,狠狠的抓住秦军的脖子,用力一扭,只听喀嚓一声,精壮的秦军顿时浑身瘫倒下去,但嘴仍然死死的咬住赵国之人的脖子。

    这种情况大同小异的在两军战场上发生,极其惨烈震撼。

    这种气氛激起了两军的凶性,秦军在鸣金命令下缓慢撤退,而赵军则不依不饶,压着秦军追打。

    两军交战的战场缓慢的向远离临济城的方向移动着,在这条撤退和追击的道路上,散落着大量惨烈至极的尸体。有秦军有赵军。

    隆冬季节,血水没有流成河,而是在脱离人体之后就凝固成一片片。

    从空中俯瞰,整个战场上留下了一朵朵绚丽的血花。每一朵血花都代表着一个人生的终结。他们或许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也或许是儿孙在家的老兵,更有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年轻人。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让分属不同阵营,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交集的人互相砍杀。至于这是为谁的利益,没有人去想。“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句话骗了多少人,害死了多少人!

    自从出道以来,白霸就鲜遇对手。今日和李剑斗了个旗鼓相当,倒引起了他好战的一面。

    李剑撤退,白霸追击。

    十几里的路上已经留下了数千阵亡之人。

    远处的临济城已经变得有些模糊。

    就在这种时候,临济城方向突然传出了赵军常用的救急号炮声。

    一道道号炮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炸出一朵朵烟云。

    道道号炮声让白霸脸色一变。

    “难道临济城遭袭!绝对不可能。”白霸心中疑惑。他在出战李剑之前已经派出大量斥候侦察,确定秦军没有伏兵这才敢于全力追击李剑的这队秦军。

    可是很快,后方传来的军报就证实了白霸的担心。

    一队将近两万人的秦军突然出现在城下。

    据说这队秦军人衔枚,马裹蹄,出现在临济城下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传我将令,回援临济。断然不能让秦军夺了临济,打开和李良联系的口子。”白霸怒吼声中,赵军从最初的追击状态混乱的改为撤退,意图回援临济城。

    李剑抹了抹脸上迸溅的鲜血,长枪一举,大吼道:“不准赵军撤退,缠住他们,杀!”

    秦军本欲撤退,却被赵军压着追打十几里,留下了数不清的阵亡将士。如今有了反扑的机会,立刻睁圆眼睛,杀向从追击改为后撤的赵军。

    李剑一马当先,在他身后是各路偏将,挥舞着刀剑紧紧跟随。

    “杀!”

    “为死去的老兄弟报仇。”

    “杀光赵国的兔崽子。”

    面对着秦军疯狂的缠斗,白霸不敢恋战。

    可是李剑岂能让他顺利撤退,他给秦军下了个缠死赵军的命令。不管临济城出了什么事儿,他都要把白霸先缠住。

    刚刚秦军撤退,白霸追击,让秦军极其憋屈。

    如今双方位置转换,秦军一吐刚刚的拥堵之意,把刚刚赵军给他们的压抑加倍的返还给赵军。

    眼看着临济城渐渐有黑烟升起,更有一阵阵的喊杀声顺着风传到这边战场。

    白霸心急如焚,可李剑死缠烂打,如同跗骨之俎一样,怎么也无法甩开。

    “去特妈的临济城。”白霸怒气冲天,内心暗骂一声,调转马头吼道:“先击破这股秦军,然后我们再回援临济城。”

    所有后撤的赵军听到这话,顿时反身杀向秦军。

    秦军以牙还牙的追击,让赵军恨透了对方。

    双方军队再次冲撞到一起,献血再次飞溅在大地之上。

    赵军人马本就是李剑这一队人的几倍,如今恨意燃烧,战力增强,很可能就此吃掉李剑。

    可就在他们不要命的冲来之时,突然从赵军后面两侧的树林中窜出十几个面色慌乱,赵军打扮的汉子。

    这些汉子脸上带着做作的惶恐之色,张开大口吼道:“不好啦,临济城破啦。”

    “秦军从后面杀来啦,快逃吧。”

    “秦军铺天盖地,有十好几万啊!顶不住了,快逃吧。”

第163章 义释白霸() 
本来赵军追击秦军士气旺盛,可经过撤退这么一折腾,如今在反身和秦军厮杀,本就有些士气低落。

    如今这后面蹿出的几个士兵一喊,顿时有些胆小的跟着起哄,四散奔逃开来。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白霸再英明神武,能耐再大也终究控制不住现在的形式。

    赵军士兵宛如蝴蝶效应一般,从一个小角落瞬间波及开来。

    秦军见到赵军阵脚大乱,士气更旺。

    李剑抓住这个时机,一马当先向赵军冲杀过去。

    白霸拦住李剑,两个人斗在一起。

    秦军偏将见李剑和白霸缠斗,直接带兵绕过二人,向赵军杀去。赵军的偏将军也想组织人马反击,无奈大势已去。赵军四散奔逃,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制止的。

    就这样,在临济城西不过十几里的地方,赵军近万人马被李剑如今不到三千人的秦军杀的四散奔逃。

    李剑缠住白霸,让他没有时间去指挥赵军。

    白霸和李剑越斗火气越大,长枪飞舞,恨不能把李剑一枪穿透。可李剑的枪法并不在他之下,两人伯仲之间,难分高下。

    两个人战做一团,此刻战场已经和他们没有关系,完全是对决。

    也不知道缠斗了多久,李剑长枪和白霸的银枪狠狠一磕。

    两杆长枪荡开,二马交错,李剑大吼一声道:“白霸你还不下马投降,你看看周围。”

    白霸带住战马,环顾四周。

    四周黑压压的,数千浑身浴血的秦兵仿佛从死亡之地爬出来的凶神恶煞一般,盯着他。

    白霸长叹一声,他所率领的赵军已经完全溃散,此刻只剩下他一人。

    “赵军将令,还不下马授首。”一员秦军偏将从军阵中一带马缰绳,向前几步。一扬手把一串人头仍在地上。

    白霸仔细一看,正是自己麾下的几个偏将。

    李剑看着白霸,两人从开始斗到现在,足足有一个时辰。

    白霸的枪法高明,李剑经常何人切磋枪法,却从未遇到过如此棋逢对手之人。不禁起了惺惺相惜之心,他把长枪挂在得胜钩上,向着白霸一抱拳说道:“白霸将军,李剑不在乎你是否武安君白起之后。李某和人斗枪无数,从未遇到你这般过瘾的对手,今日赵军大势已去。我劝你还是下马投降。”

    李剑的枪法战技,白霸也了解。对李剑,白霸也有敬佩之心,不过要他白家之人投降大秦,这种事儿他心中接受不了。想当年武安君白起功高盖世,却也被秦王赐死。这种家族的阴影不是几句话就能消融的。

    “李剑,据我所知,你是李信之后。当年我祖死的冤枉。我本想带兵打到咸阳城下,亲自向那个昏君嬴胡亥讨个公道。可如今看来,是痴人说梦罢了。”白霸摇头叹息一声。

    “二世皇帝并不如传言那般。或许曾经他犯过许多错误,可那都是赵高怂恿。如今他平赋税,杀赵高,大秦腹地,咸阳周边百姓尽皆称赞。人谁无错?错了就改,改了就好。”

    白霸脸色冷峻,摇头制止了李剑的话语,他昂起头,说道:“败军之将,害的我赵国男儿丧生疆场。白霸无颜见君王于阙下,无颜见宗祖于庙堂。”

    “嚓”他一抬手抽出腰间宝剑,猛地向自己脖子上狠狠拉去。

    只听“叮”的一声,一道箭影准确无误的击打在白霸长剑的受力点。

    原本拉向脖子的长剑只在白霸脖子上划出一道浅浅的血口,就因为雕翎箭的撞击而跌落尘埃。

    白霸脸色阴冷的看着李剑,手中的亮银枪渐渐擎起说道:“李剑,我不欲多杀人。你如此紧逼,那白某就舍生一拼,看能赚你多少性命。”

    李剑一抱拳说道:“将军误会。李剑实在是和将军斗的爽快,不忍看将军自杀。你白家自武安君被赐死,便没落下去。想来人丁也不兴旺,你妄自残害性命,当真不对。”

    “……”白霸冷眼看着李剑,无语而对。

    “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天下纷争,英雄终有用武之地。今日李剑斗胆代替我大秦二世皇帝请白家重归大秦。若将军还有犹豫,李剑今天可以放将军一次。请将军一定好好了解现今的二世皇帝再做决定。”

    李剑说着一挥手。

    围在白霸周围的数千秦兵纷纷后退,给白霸让出一条路。

    白霸愕然的看着李剑,两个人不过第一次交战,没想到对方竟然做出这种大胆的事。

    看着秦军收起寒光闪闪的刀弓,白霸才相信李剑确实要放了自己。

    他向着李剑一抱拳说道:“多谢李将军,今日之事,白霸铭记。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白霸一带马,冲出秦兵的包围,顺着东北小路向邯郸方向走去。

    李剑看着白霸的身影,叹息一声,暗自想道白霸的不智。

    想当年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武安君白起坑杀。那一役直接导致赵国的衰败,为后来秦军灭赵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赵国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都与白家有血仇。白霸在赵国,要想带兵,得到赵地之人的认可,难度太大。

    “皇上,臣看此人是个可用之将,擅自放了他,请不要怪臣啊!”李剑叹息一声。

    “报将军,临济城确实被我大秦军队占领。此刻城头已经挂起了我大秦的旗号。看旗号,主将应该是卫霍将军。”斥候兵的报告打断了李剑的感叹。

    “三弟来了。”李剑脸上露出高兴的深色。

    “兵发临济,顺便把战场打扫一下。”李剑吩咐着,率先带马向临济方向赶去。

    十几里的路上,散落着秦赵两军的尸身和兵刃。

    这一路走来,光战利品就把秦军的战车装满。

    到了临济城下,果真看到大秦的军旗高高飘扬。在军旗旁边有一杆红色的大旗上绣着个斗大的卫字。

    不等李剑叫门,只见临济城的吊桥支呀呀的缓缓放下。紧接着城门缓缓打开。

    城门开到一半的时候,一骑已经冲了出来。

    马上之人还没过吊桥就已经开口喊道:“大哥,小弟趁你和白霸鏖战的时候,偷偷取了临济城。”

    李剑看着一脸笑意的卫霍,笑道:“能干出这事儿的,除了你小子也跑不出别人。那三千骑兵也是你派过去帮我的吧。”

    兄弟二人谈笑间进入临济城。

第164章 躁动的各方() 
咸阳,北街,一家胡人酒肆。

    小二在前台忙活,风骚的胡人老板娘也忙不迭的招呼着客人。

    在酒肆的后堂,一间安静的小屋中,一个身穿袍服的中年汉子正快速的卷起了一块白布条。

    此人虽做秦人打扮,但身上那种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气息却掩盖不住的透漏出来。他一招手,一只雏鹰从窗口飞来。

    胡人粗大的手灵巧的把白布系在雏鹰的腿上,然后走到窗前,把那雏鹰向天空轻轻一推。

    雏鹰借着胡人的一推之力,嗖的一下,直接飞向天空。

    胡人站在窗口,看着雏鹰没入云霄才转身回到前厅和老板娘一起招呼客人。

    ……

    几日之后,北方大草原。

    草原上帐篷鳞次栉比,连绵成一片,仿佛中原地带的大型城市一般。

    俯瞰大地,就会发现,所有的帐篷都呈现出了规则的形状,围绕着中央一个巨大的帐篷,整齐排列。

    在这些帐篷构成的城池四周,是一辆辆木质的大车,仿佛城墙一般,围城了一个巨大的圈。在这些车墙的外围,一队队匈奴骑兵不时的来回巡逻。

    半空中,一声雏鹰的嘶鸣。

    很快那雏鹰的身影落在中央的一片帐篷之外。

    立刻有一个梳着小辫儿的匈奴青年小跑着来到那雏鹰的落脚点,麻利的从脚下解下白布条,很快的扫了一眼,神色一变,立刻向一所帐篷跑去。

    很快,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从帐篷里匆匆走出。

    这老者虽然身在匈奴大营之中,但却穿着中原地带人们长穿的袍服,头上也是按照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