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稗史集传 >

第1部分

稗史集传-第1部分

小说: 稗史集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LLRR                                                                          
                             ┌─────┐                                    
                             │ 稗史集传 │  元·徐显                          
                             └─────┘                                    
     ◎序                                                                      
     占者乡塾里闾亦各有史,所以纪善恶而垂劝戒。后世惟天于有太史,而庶民        
 之有德业者,非附贤士大夫为之纪,其闻者蔑焉。世传笔谈、麈录、佥载、友议        
 等作,目之为野史,而后之修国史者,不能不有取之,则野史者亦古闾史之流也        
 欤?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今其列于史传者,盖可指数,而其存不存又有幸        
 不车者焉。就其幸者,如佞幸、滑稽、货殖,皆得托良史以称于后世;而其不幸        
 者,则鲁有大臣,史失其姓,壶关三老不少概见,其所遗失多矣。就其存者,则        
 又有蔡邕之自愧,陈寿之索米,韩愈之谀墓,所传者又岂可以尽信?而所不传者,      
 又岂可谓无其人哉?予生季世之下,不能操觚以选,论当代贤人君子之德业,而        
 窃志其所与游及耳目所闻见者,叙而录之,自比于稗官小说,题曰《稗史集传》,      
 以俟夫后世欧阳子择焉。或有位于朝法,当入国史者,此不著。                      
                     至正十年秋八月廿日福溪徐显克昭谨序                        
                                                                               
     ○王艮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也,少而颖特,如老成人。早游乡校,诸先辈皆折        
 节与之交。既壮,游吴兴,遇凌公芝岩将赴淮东宪幕,辟公以行。既至,以岁贡        
 士补淮东宪史。未几,南人例革,调转运司,授庐州录事判官,屡转为江浙检校、      
 朝列大夫、广东市舶提举,未四月拜江西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年六十八,即慨然        
 谢事而归,朝廷从其请,以中宪大夫、淮东宣慰副使致仕。公耳目聪明,强健如        
 五十许人,每小舟黎杖,自乐于山巅水涯,或遇胜景,数日忘返。至正已丑六月,      
 自卜寿藏于暨阳之大岩,既穿穴,即卧疾而卒,年七十二。公慷慨有大志,喜论        
 天下士,慕范文正公之为人,其在盐司漕府,皆有惠政。越人立碑以颂德,见于        
 国子博士陈旅为之记。其检校中书,自顾而言曰:“王某止检校耶?”会松江民        
 徐晋诣丞相府,告民有匿田不占于官者数万顷,丞相命公还,上议曰:“田实无        
 有。此奸民欲以利啖官,渔民以市怨,宜勿听事。”遂得寝民,咸德之。其提举        
 市舶,宝货山积,至者皆以贿败,公毫无所视。其归于乡,虽尊且贵,则犹服被        
 如儒生。予以乡里故,获拜公于床下,因与予言初出乡时得见宋季之遗老,观其        
 典型,莫若赵公子昂、邓公善之、杨君仲弘、杜君伯原,皆其相与。则公之成德,      
 盖有所自。末岁,见世变之愈下也,叹曰:“吾于斯世不忍见矣,所求速化耳。”      
 公没二年而四海变作。故杜君伯原志公之葬,有“才不尽用”之叹,其为世所推        
 惜如此。所为诗文,有《王员外集》:二卷,虞公集为之序,藏其家。子仲扬以        
 公荫任泰州如皋县主簿,卒于官次。仲庐今为南台掾,皆与子善。                    
     论曰:韩愈氏以为古今人不相及,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以予观公之风节        
 凛然,使登于廊庙,岂让古人哉?而用事之臣方汲汲以南人为等第,故公才不尽        
 用于世道,不大行于时也。及中原多故,亟擢南士使居宪职,以风厉天下,而罢        
 忄Й不胜,为天下笑。然北方大夫士论南人之贤,必以公为巨擘,士犹赖之以盖        
 其丑云。                                                                      
     ○柯九思                                                                  
     柯九思,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也。父谦,由文学掾为江浙提举,九思以父荫        
 补华亭尉,不就。遇文宗皇帝于潜邸,及即位,擢为典瑞院都事。置奎章阁,特        
 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籍禁署。念        
 其父谦善教,锡碑名“训忠”,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旌之,宠顾日隆,由是言        
 者见忌。公乘间跪白上曰:“臣以文艺末技遭逢圣明,而踪迹孤危,殒越无地,        
 愿乞补外以自效,庶几仰报日月照临之万一。惟陛下哀怜幸甚!”上曰:“朕在,      
 汝复何忧?”翌日,御史章入不报故事,谏臣言不行,则纳印请去。上重违谏臣        
 意,而虑危公,召公谕之曰:“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书除外,卿        
 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公拜且泣,辞出,而中书竟格诏不行。未几大行        
 上宾,公因流寓中吴,予获从公游,语及先朝,则诵其所为诗,呜咽流涕。夫人        
 情群居相聚则欢,相离则思,况以布衣获人主之知,抱乌号而无从者乎?此亦人        
 情之所至悲也。至正癸未冬十月壬寅夜,梦有炳义公招之者,且请予筮其吉凶,        
 发蓍得履之乾,其谣曰:履虎尾不入,凶。谓公曰“虎”者,公之生肖也,          
 “履虎尾”者,寅之末运也,夫子无用于时,不能人,而为命所困,殆将有忧        
 乎?如应之,则申亥之辰也。公曰:“申寅之冲也,吾畏之;亥寅之合也,无所        
 忌。”乙巳,公与临川饶旭及予出游于上方,移舟陆庵,暨临海陈基、吴人钱逵        
 皆会丙午过灵岩,遂次天平,拜文正祠,宿留六日始归,盖欲厌其梦也。辛亥丙        
 夜,暴得风疾,越六日丁巳卒,年五十四。公善写竹石,始得笔法于文同,尝自        
 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撤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古        
 漏痕之遗意,虽其妙至不言,然其生意飞动,有龙翔凤翥之状,故四方大夫士争        
 宝爱之。又善鉴识金石、鼎彝之器,时吴人陆友号为博物,亦叹以为不及,有          
 《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之序。公没后,皆散失不传,独有诗二卷藏于        
 家。                                                                          
     论曰:唐郑虔以才艺遇玄宗,号称“三绝”,特置广文馆,命虔为博士。而        
 晚节流落,君子惜                                                              
     之。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        
 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予尝读其《城南诗》,有“尺五城南,垦田能减漕海船”      
 之句,当时盖尝言之,而不以为信。后二十余年,天子用大臣议,募江南农师,        
 开燕蓟田数百万顷,比中原多,故海漕不继,而公之言卒验。虽在上前或有封奏,      
 公不宣泄,不能与闻。由此观之,则公之所陈,盖必有可裨益者矣。惜乎吾不得        
 而知也。                                                                      
     ○陈谦                                                                    
     陈谦字子平,平江人也。性至孝,自幼如成人,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        
 饮食寒暖之节。及长,读书不少懈,未尝一日远去其亲之侧。温温雅饬,言若不        
 出诸口,而内行甚备。其师林公宽、龚公肃勉应乡贡。既入院,门卒有儒士衣        
 索挟书者,乃叹曰:“是岂士所以致身之意邪?”遂趋出,不复就试。隐居教授,      
 资弟子束修以为养。而甘旨之奉,必极为营致,每馔馈,进跪膝下以劝加膳,亲        
 尽一食,则心为之喜,日以为常。及父母卒,居处葬祭悉遵礼制,哀毁逾瘠,犹        
 疏食饮水以终其丧。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少        
 多病,其亲忧之,后每读书至《论语》“父母惟其疾之忧”,则必废书而泣。奉        
 其兄训尤极友爱,训字师敬,尝为盐运司史,以廉能称。及满考归,则甚窭,君        
 养之如严父。未几,师敬复宦游于外,而君独留。常熟东始里人范某,筑室其里,      
 延君与居,教其子。家东始者十年,弟子信从益众。及范君没,而所教之子亦卒,      
 因还吴城。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        
 许以资助。及闻子翼病且笃,瞿然曰:“吾与子翼约,其可食言乎?”即持资诣        
 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于太玄皇极之学,文章非古道        
 不苟作,其有所述,必推于理,浑浑不穷。其乐府歌诗,尤能追古作者,而其一        
 篇出,人多传诵之。蜀郡虞公集、金华黄公氵晋、晋宁张公翥,咸所推重,尝欲        
 论荐,君不屑也。晚岁注意于《易》,以为四圣之经,各有攸主,而同于象。于        
 是分卦辞象、彖,会粹诸传以附其说,题曰《周易解诂》,别为《河图说》一卷,      
 《占法》一卷,世莫得闻。至正丙申,师敬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谒告还吴。适        
 外兵薄城甚急,俄闻城陷,即呼其妻并与君诀曰:“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        
 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语讫,即拔佩刀欲自刺,家人抱止,方        
 共譬解。兵入,胁使拜不屈,遂刃其胸,君翼蔽之,乞以身代。众以君儒冠,掖        
 之于门,复求入,见其兄已殪,伏尸号恸,因并见害,悉投于河。其嫂与老仆王        
 皆自经死。君妻已先卒,唯一子十余岁,逃他舍得脱。明日事定,其门弟子范文        
 纟ぁ亟告于主帅。而广陵成元章素善君,亦与言之。募人求其尸,得于筱桥下,        
 兄弟犹相倚立水中,若抱持然,人咸以为异。官为给粟助之敛,访其子诏以棺属        
 陈氏。文纟ぁ与诏奉二柩葬之。而求其所著书,皆散失,独得其《周易解诂》二        
 卷,古体诗二十四篇而已。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        
 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竟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论曰:太史公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积仁洁行而饿死,盗        
 跖暴戾恣睢而寿终。天道之是耶,非耶?”予以为太史焉知天道,夫夷、齐让国        
 而不居,耻粟而不食,求仁得仁,失于人者薄,得于天者厚矣。盗跖横行于一时,      
 得于人者虽若厚,失于天者厚矣,安有一息之存哉!太史焉知天道,世多疑君德        
 尊行修,而致无妄之祸,则以天道之不可信,而不知其兄死于忠,弟死于义,妻        
 徇其夫,奴徇其主,忠义之节,萃于一门。使今徼幸富贵,而以君为疑。视君之        
 死虽若少后,然世有知君如夷齐,则其全于天者何如也。或又谓其不能趋吉避凶,      
 非知《易》者,是大不然。夫易者,变也;通塞者,时也;中正者,道也。里        
 之囚,陈蔡之厄,不死者,天耳。圣人岂不知易而致身凶危之所哉!《易》曰: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君其知之矣。虽鲁西狩获麟,        
 《春秋》以为终事。盖麟者,圣王之瑞,而为鲁所获,鲁不知其瑞而获之,岂麟        
 之瑞哉?圣人盖伤吾道之穷,而哀麟之不幸也。呜呼!有能知予之言,则其知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