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际关系心理学]. >

第12部分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2部分

小说: [人际关系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拼命地在看对方;              但实际上他的心里同时也在想 
着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看得见呢?”“‘看见’到底是 
什么意思啊?”“能够知道些什么呢?”等念头。 
       稍微习惯了以后;             就能够清楚地区分这种状态 
了。在思考的眼睛和在感觉的眼睛是截然不同的。 
我甚至认为如果用精密的照相机一定能把它们的差 
别拍出来。 

  让视线自己飞翔 

       真正的看见 (  用眼睛来感觉) 、真正的听见 

                                                                        85 

… Page 87…

( 用耳朵来感觉)            与思考是势不两立的。比如说; 
一个边听着音乐;             边看书;        还一边在写稿子的人; 
就这样一个人而言;              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神经主要集 
中在听音乐上;           那么读书时的思考和握笔的手很快 
就会停下来。而反过来;                 如果是在对读书、写作很 
专心的时候;          对音响里放的音乐则几乎是充耳不 
闻。如果在把视线投向对方的眼睛的同时;                             头脑里 
在转着各式各样的念头;                 那么;      就算假定视线的方 
向完全正确;          眼神也是无法到达对方的眼睛里的; 
因此;      也就不可能真正地看见对方。 
       在 T    组的培训中;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 
小组里只剩下一个成员还一直低垂着眼睛;                             而他也 
因此感到自己越来越孤立;                   这时他在其他成员强烈 
地希望他抬起头来的要求之下;                      虽然自己的脑袋里 
还拼命地想搞清楚 “‘看见’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 
终于还是把头抬起来;                将视线投向了每一个人。但 
结果大家却说 “到底要怎么样做才好呢?”结果当 
然是更加看不到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 
时候;     培训辅导员常常会向这个成员提问:                          “这个 
组里面有没有让你觉得有好感的人 ?”让他的思考 
和自我意识;          随着注意方向从自身内部而渐渐向外 
转移;      开启其被封闭的感性;                  让感性向 “察觉” 

 86 

… Page 88…

开放。 
       小组里某位一直封闭着内心、感觉孤独的成 
员;    顺着这样的引导;             在修正之后将意识投向其他 
成员的瞬间;          惊喜地叫道:          “看见了;       太好了 !”并 
流出欣喜的眼泪 !  ———存在主义哲学的学者称之为 
相逢的、鲜明强烈的体验———这样的情形在 T                                 组 
也是经常出现的。这样一件事的深刻程度;                              有时可 
能会对那个人今后的人生观;                     或者生活习性产生巨 
大的影响;         使其发生彻底的转变。 
       通过这样的或大或小的体验;                     最终所有的成员 
包括培训辅导员在内;                 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 
由地使视线坦然地与其他人交会了。当大家都感觉 
到这一点时;          这个团体的全员也同时感觉到:                        “我 
们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集体 !” 

  何谓 “真正的集体” 

       在 T    组的培训过程中;               小组是否已经成为了 
一个真正的集体;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且; 

                                                                         87 

… Page 89…

“真正”这个词是绝对无法用某一种价值标准来判 
 断的。应该说;           它有着更真实、更实际的含义。就 
是包括培训辅导员 ( 有时也是研究者)                         在内的全体 
成员;      没有一个人例外;             都从心里实实在在地感到 
 ( 不是认为)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这样 
 的状态。在这种时候;               成员们的感受会通过 “小组 
 的圈子变小了 !”“现在;              所有人都真的在这里了 !” 
“散开的点已经连成了线 !”“我想永远待在这里 !” 
这些话语表现出来。 
       成员当中只要有一个人;                   或者甚至只有一个 
人;    或者甚至只有培训辅导员没有和大家心意相 
通;    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和话语。如果有谁没有注 
意到这一点而说出 “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集体了” 
这样的话;         可能很快地培训辅导员;                 或者其他成员 
就会说 “我不这样认为”;                 “真的是这样吗 ?”等之 
类的话。 
       然而;      这样一种真正的集体;               传统学院派心理 
学的一个分野———社会心理学中所讨论的集体的概 
念或定义却几乎不是这么回事。 

  88 

… Page 90…

  如何认识 “集体” 

       比如说;       在日本某一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 
对 ( 小型)       集体是这样定义的:               以面对面接触的关 
系为前提;         由于成员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     保 
持着彼此之间个人印象和知觉的小型的集体 (                                《现 
代社会心理学》;            日本诚信书房)  。另外;              日本某一 
本心理学辞典中;             关于集体一项的记述如下:                   按照 
广义的标准;          集体是被聚集在一起的人的集合体。 
就是指人口的统计范畴中比如同年龄层、电车乘客 
等之类;       因为偶然的空间上的接近而存在的集合 
体。狭义上来说;             集体是个人之间相互发生作用; 
被相互依存关系所联结在一起的个人集合体 (                                《心 
理学小辞典》;          日本协同社)  。 
       结果可以看出;           一般社会心理学者们关于集体 
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           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 
论点: 
       1。有数人以面对面接触的方式存在。 

                                                                        89 

… Page 91…

       2 。这些人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彼此之 
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程度的相识。 
       3 。这些人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乃至共同 
的认识。 
       但是;      如果集体构成的要素只是这些的话;                          那 
么在下面这种情况下也恐怕没有理由说他们不构成 
一个集体。例如;              某人在乘坐公车到某个地方去的 
途中;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开始与同车里的其他 
三位乘客开始交谈;               大家围绕着目的地、职业、居 
住的地方等天南地北地闲谈;                     其中一人还拿出水果 
分给大家吃;          二三十分钟后;            这个人与大家告别下 
车了。这种情形下;               称之为集体就不大合理了;                    或 
者如果硬要这么认为;                 在现实中也毫无意义。用那 
三个条件所定义的集体;                  与前面叙述的成长、变化 
等;    同样都是被心理学者们在思辨的、理论的层面 
上所构成的概念;              与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没有 
直接的关系。 
       一个聚集的人群就算是上述的三个条件都具备 
了;    但如果要能够被称为集体;                    则还必须要具备第 
四个要素:         这种状态必须在一定的期间内持续存 
在。到此为止;            心理学者们在构成集体的条件方 
面;    对于第四个要素几乎从未言及。也就是说;                               集 

 90 

… Page 92…

体几乎完全没有从 “时间性的存在”这个角度来考 
虑过;      确切地说;         是一直单纯对前面所述的三个条 
件来延伸考虑的。前面所提到的三个条件;                               是由不 
属于该集体的自己;               也可以是第三者进行观察而得 
出的;      是对象属性这种含义的客观指标。 
       即是说到此为止;              正统的心理学者们对集体的 
态度;      和他们对待人格、性格或成长等的态度一 
样;    是把集体当做一个物件 ( 客体、物体)  ;                           将它 
和主题分开来研究的。对传统的学院派心理学来 
说;    集体是一种 “东西”。借以 “科学”的名义; 
这样的观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这种科学的 
形式是自然科学的———一切来说是技术科学的——— 
形式。就这样;            一直以来多数社会心理学家们对于 
集体;      就恰如天体物理学家对天体进行观测一样; 
就像化学家在调和药品时所进行观察、操作的态度 
一样。 
       然而;      只要体验过一次前面所说的 T                       组中发 
生的那种情形;            亲眼看到成员们显著的经验;                     就能 
够明白;       在社会心理学的世界中;                  其所惯用的集体 
的三个条件是如何空洞和抽象了。而我们加上去的 
第四个要素;          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9 1 

… Page 93…

    3。2             什么是 “体验时间” 

  如何认识 “时间” 

       然而;      在这里有着决定作用的;                  是 “时间”这 
个概念的内容。有些人虽然常年在一起工作、生 
活;    但实际上却丝毫没有 “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集 
体”的感受;          但反过来也有些人仅仅交往了一个晚 
上;    就成为了肝胆相照的知己。从这些情形可以明 
确地看出;         作为集体构成的要素———时间;                     并不是 
简单地单凭物理时间的长短而论。那么;                             这里所说 
的时间;       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过;                   “变化”并不是由相 
距了一定时间间隔的两种事实情况之间的差异所推 

                                                                         93 

… Page 94…

测出来的;        而是两者之间演变过程的本身;                      就是现 
象本身。关于成长我们也论述过;                       成长是伴随时间 
出现的现象;          而不是在时间里面发生的现象。 
       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存在来说;                    时间是一个处于 
中心地位的重要问题。这一点在哲学、历史等很多 
学科领域里都已经是常识了。然而;                           非常奇特的 
是;    标榜着 “理解人类”的心理学;                     却没有对这个 
问题的重要性表示出充分的认识。 
      “让集体成为真正的集体”到底是指什么呢? 
明白这个问题正是我们当前的课题。为此;                             将眼光 
转向时间的重要性上是一件绝对必要的事。但是; 
必须明白一点;            这里所说的时间;            并非是我们在前 
面介绍的心理学辞典里;                 在对成长的定义中所提出 
的 “作为容器;           时间是不可缺少的”那样的含义。 
对此;      贝尔格松认为:           “把时间看成是容器;                实际 
上是将时间空间化、形体化;                    这就如同是将自己看 
做是没有生命的幽灵一样。”我也完全有同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