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青帝 >

第101部分

青帝-第101部分

小说: 青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青看了俞帆一眼;对店主笑着:“诗词之道;在于妙手偶得;现在哪能随意作出来?不过你家贡酒;的确淳厚;我实是欢喜。”

    说罢就到书案去;店主忙不迭磨砚;伙计铺开了纸。

    叶青蘸了墨;凝神落笔;写着“冰叶贡酒”四个字;他的字本就极好;此刻更是如有神助;当真是龙蛇笔起烟云生;气质神韵都已到了火候;这傅承善就先叫一声:“好”

    周围有不少举子;见了都也由衷喝彩;叶青自己都觉得得意;感觉自己的字;经过这些年的锻炼;终是大成了;当下特意取出了随身小印;说:“我还没有真正官印;但此私印或可用得。”

    遂盖了上去;众人看时;却见是:“桃花一枝”

    四个篆字;众人都是面面相觑;不懂何意;叶青就含笑要付钱;店主连忙辞了;叶青也不以为意;说着:“那就罢了;傅兄;我们走吧”

    说着团团作了揖;对着俞帆也是微笑点头;就出了去;俞帆也是微笑点头还礼;却瞬间闪过一念:“这叶青越来越羽翼丰满了;怕是未来大敌”

    而叶青下着楼梯时;也不由脸沉如水;暗想:“这俞帆青气藏于印堂;氤氲流动;似烟似雾;大异以前;有公侯之相;看来这昭王祠的王气;还是给他得了。”

    龙君宴一分;拯救龙孙二分;这王气却有六分

    叶青得了龙君宴魁首;拯救了龙孙;中了解元;得龙君投资赏识;倾销蒸馏酒;再购得南谨山万亩;论气数还是不及现在俞帆;这命数真是不可思议——贵家的积蓄也实在太厚。

    “不过虽大蔡律法;以文取士;以气取序;但实具体过程中;还有些区别。”

    “县试不过是童生;气运支出甚少;朝廷倾向文气;以使贫寒之士能进阶;不至于失了门径。”

    “郡试州试;秀才举人综合人数的话;气运支出甚巨;所以倾向气运;取士多是门第之子。”

    “但到了殿试;七千人中只取二十三个二榜进士;还是进贡给道廷所用;却又是以文为主;以气为辅;只要真有才学道业;天庭又何吝这一点气运呢?”

    “要是我文气落在同进士中;怕是的确气运不足;要是我文气入在首榜之列;就算气运不足;一个二榜进士都少不了。”

    “就看这场殿试了。”

    想到这里;叶青一笑;正巧踏到了梯下平地上;不过才回到了自己院子;就见着门口有人;两个少女;都有七八分容颜;丽质天生;心想:“哪来的丽人在此?”

    还没有来得及问着江子楠;却见着一个中年人上前作了揖:“是叶解元吗?我是林秦;信郡王府的人;奉王爷之命;特来拜访。”

    叶青惊异看了一眼;将手一摆:“原来是信郡王府的贵人;还请入内说话。”

    入内坐了;说了几句;林秦就笑着:“解元公;这是王爷亲笔信。”

    叶青站起身;深深一揖;才接了信;拆开了看;见着里面内容不多;十分醒目。

    叶青看罢默然;说着:“我才智学浅;真没想到;王爷会这样爱我;赏我千金;赐我美人;却是受宠若惊了。”

    “解元公不要这样想。”林秦目光盯着叶青;说:“王爷曾取过解元公的文章阅过;阅罢良久赞叹;说此人精气内敛、道理厚重;有古大臣标格——这可见王爷对解元公的器重。”

    “解元公;我说句心里话;您的才器是没得说了;只是朝廷录取进士;更在于命数气运;贵家只是县里乡绅之流;您又太过年轻;而且这次殿试;出人预料;有七千人;您以现在的条件;怕是难以中取。”

    “千金和美人只是小事;大丈夫何无处所寻?”

    “只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扪心自问;前朝不说;开国至今;和您一样出身的进士有着赵履、钱商、郭图、卢子珠、舒仪;固都有本身才器命数;又逢上了风云际会;可都是受一位王爷甚至潜府赏识;才得以青云直上——这话我本不便说、不能说;只是我徒大了些岁;还想和解元公结个善缘;所以才说这些话”

    叶青听得了这些推心置腹的话;心中感慨;沉默良久;才说着:“蒙王爷抬举;本来大人这样说;我不应就不识抬举了。”

    “只是您还对我知之不深;我性子直率;直接说罢;我束发读书;自启蒙起;就有上下二志。”

    “能进;就入得天籍;常伴梅花;长生久视”

    “要是不能进;就报效朝廷;以报君父之恩。”

    “我素来不受宴请;不受馈赠;还请王爷和大人见谅;不过到了三月;就算王爷拒之门外;我还是要上门拜谒;多谢王爷恩典的”

    这话拒绝的于净利落;林秦看了上去;见着叶青态度坦然;又想起了不久前获得情报;说叶青念起朝廷多艰;随之泣下;心里就一叹:“毕是年轻;才十七岁;满腔报国热血时;不懂世道艰难;这种人怕是一时说不下;待得蹉跎几年;才会醒悟过来。”

    “不过十六岁的解元公;有此思想也是正常。”当下带着几分感慨;一丝妒忌;再聊了些;起身辞了出去。

    叶青送了此人出去;回到院子;想起刚才说话情景;心中感慨;看天色时;大片乌云笼罩;虽是下午;还是阴暗;远处灯笼都一片幢幢;心里却是暗想:“看样子不是太生气;是托了我年纪的福?”

    “地球上有句话;三十岁前没有热血就是没有人性;三十岁后没有利益就没有脑子;我现在年轻;许多人视之少年;所以许多人才包容了;要是年过了二十;特别是二十五岁;还不肯站队;怕是就举步艰难了。”

    “只是;这六皇子;前世就灰灰;今世这样;又是怕是没有福。”

    为什么没有福;叶青心里雪亮;六皇子不能算是错;按照常理;自己仅仅出身县绅;气运不足。

    年纪才十七岁;再怎么样顶尖;也断无养成道基;中得进士的道理;这和聪明天赋无关;是一个人的道理沉淀。

    因此气运不足;道业不够的情况下;只有攀附皇子一途。

    可是哪想到叶青是穿越者;又是重生;积蓄已足;却正要用自己道业;撼动天门;得取进士。

    这种情况下;只有清清白白;持身以正;才可能名列二十三名之列;少有道德差错;或已依附别人;就没有这机

    因此叶青哪肯答应?

    而阴错阳差;在这情况下联系叶青;必被拒绝;从一个侧面来说;难道不是六皇子没福?

    要是迟上一月;等得叶青落榜;或中了进士;再联系的话;答应的可能性都大上许多。

    得了进士;大劫来临;叶青无意中央;要得一位皇子在中央呼应;却彼此都方便许多了;大可攀附之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丰收

    牛车缓缓在道;吕尚静默默看着。

    由于是统一建造;因此房舍都是一模一样;排列整齐;都是五户一排;二二相对;却是十户一火;设一火长;五火一甲;设甲长。

    三百户分成了六甲;将这万亩之地划分了出去;只见现在春来;山藤都恢复了葱茏;爬满了田地。

    农户却还在挖掘着水渠。

    这个冬天来得早、去的晚;随黑水洋上新一轮灵气潮汐;帝都还银妆素裹;应州已迎来暖湿水汽;而来自漠北冰寒空气并不立时褪去;于是暖锋、冷锋就在大平原上交替往来;相互绞杀着。

    这一个月的春寒期;对普通农户也许是坏消息;对山薯来说却最好不过……作为短日照作物;昼夜温差越大;块茎膨大越快——相比下;本最容易夺占薯苗资源的杂草却呈现劣势。

    去年冬天集体劳作;除冻土来临;难以继续施工的分支水渠;南廉山道路、水车、房屋、迁户……早立春前都完成了;一切井井有条。

    而现在;万亩山薯苗自冬日的严寒中苏醒过来;继续生长;虫子在反复的回寒中一波一波被冻死;使佃户自最繁重的除草、除虫工作中解放出来;得以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对剩余分支水渠的清理。

    只见河流蜿蜒而去;一排排水车建在岸堤上;高十米;显得很壮观;别的都关了;只有三架开着闸门;这是此时用水不用这样大。

    吕尚静喊着:“停”

    立刻下了车;仔细查看一架;只见这水车转着;发出了“哗哗”声响;轮叶上的竹筒不断将河水倒入水渠中;水渠连绵通向远处。

    不远处;有十几个小孩在嬉戏打闹;吕尚静看着;暗想:“编户以军法;开渠以农耕;主公的才器真是远大。”

    “可惜;这地里恶气还没有散尽;要不立刻就有万亩沃田。”

    上了牛车;又去向一甲之地。

    沿途见着;见着十字路口;五十户都排列整齐;中间是巨大的晒谷场、粮仓、甲长所、巡丁所;还有是个杂货店兼旅店。

    不远处;就有一口井;全以青砖所砌;并在上面建井亭以蔽风雨;又设辘轳以便提水;吕尚静巡查上去;见着井水清冽;满意点了点头。

    这时;还有些匠户正在建祠;规格不高;却想的周全;吕尚静又抵达岗哨;爬上楼;向着周围一看。

    只见翠绿田垄有上千人在忙碌;万亩呈不规则叶形;以南淤河为界;主渠向北一直到达新庄;并在两侧蔓延出支渠细渠;完整灌溉水网已基本成型——这样通畅的叶脉;理论能支撑起肥厚的叶肉;未来水田并不是梦想。

    “气候已成;终不负重托;唯一忧虑的是;这片恶地刚刚有复苏迹象;何时才能真正化为良田?”

    正思忖;有两个佃户扛过来一大箩筐;“轰”放下;兴高采烈喊着:“吕先生您快来看;这是新割第一筐山薯;好极了”

    “哦。”山薯冬种春收;三月普遍收割;现在早了点;但先收割一批并不成问题;吕尚静下去细细瞧了。

    只见薯块整齐硕大;一个个皮色雪白;摸着光滑而无龟裂;这就罕见了;不由难以置信:“田里都是这样?”

    “都是”其中年轻些的佃户大声应着;脸色兴奋通红:“都是各火里收上来的第一拨;还没来得及挑选;这种品相在山里都是百中出一;没虫子咬过;也没有渗进毒气;连人都可以吃……来时听说是恶地;真有这样专种山薯的恶地;青公子买的可就不亏了……”

    “不看看谁做主买的;是青公子能亏么?就你瞎嚷嚷”一人不屑的撇嘴。

    “我这不就是忠心;那个……耿耿;替公子着急”

    “我看是着急那岳家吧?水灵媳妇还没过门;就三天两头给人家除草挖渠;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上门女婿。”

    “你这是眼红……”

    吕尚静已完全听不到争辩;一撩裳就跑到了最近田里;双手顺蔓在泥里挖掘;几下刨出一颗雪白山薯;抛下又挖了几颗还是这样;甚至更大。

    瞬间的恍惚;喜悦涌来;使他深深埋首;贪婪呼吸着泥土的芳香……这味道;果是变了。

    身后迟钝的佃户还在争辩“专种上品山薯的恶地”;吕尚静听在耳中只觉得可笑;但真要深想;却不由身心颤抖

    “万亩水田;甚至上等水田……”稍顷;叶青从容笃定神态浮现脑海;吕尚静就回过神来;点着两人:“你们快去请三老爷过来;芊夫人还在书房?也请过来。”

    两人领会;上马奔驰而回。

    族里人人都知道青公子尚未娶妻;宠信芊芊是第一;这是糟糠时不离不弃情分;深得青公子信重;甚专门悬书四壁栽培读书……

    种种特殊渐渐使她在内院上;还有重大外事上相应话语权。

    至于叶子凡;是族长的代理人;涉及这样大的利益;就不得不请来。

    吕尚静把山薯抛在箩筐里;望着田野间欢呼雀跃;已冷静下来:“必要时;可连主公的母族曹家;必须拉进来;但现在还没到这步;不必通知曹户扇。”

    想起些;又命令:“速召人手;先收一分地;芊芊夫人和三老爷车驾到来前;我要见到亩产数据。”

    ……半个时辰;叶子凡和芊芊到了。

    叶子凡神气还算可以;穿一件米色棉袍;只由妻和儿子的事;头发白了一半;让人望之怜悯;这时却在仔细检查着山薯的情况。

    “离大规模起藤;还有半个月时间;但单是一分地;收获就有二百斤;那一亩就是二千斤。”

    “比主公临去时;预测的一千五百斤标准还高;这可是可供人食用的上等山薯——”吕尚静说着。

    芊芊回过神来;蹙眉:“这是大丰收;现在还罢了;过半个月大规模起藤;怕是会被县里瞩目;还望叔父发动族里;鼎力相护。”

    “这是正常的事”叶子凡这时回过神来;也露出一丝喜色:“一亩二千斤;万亩就是二千万斤;这酒坊的原材料;至少我们这块;不用购买了。”

    叶子凡说着转过身来;有些倦惫;却还在思索:“你带我再到甲里去看看。”

    “是”一行人就沿渠而行;田地;水渠;深井;房屋;道路、仓库;叶子凡一一看过;不时的点头;心里暗叹

    这吕尚静当初请来时;侄子一口气给了三百亩良田;又使之主持屯田;叶子凡是有些不以为意;觉得过了;但不想才半年时间;一切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