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青帝 >

第683部分

青帝-第683部分

小说: 青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如此,吾恨不能平也!”

    “至于脸色无所谓,到了东州由不得她们母女了,有的是时间慢慢来……总归跟着我她们也不吃亏,秦家当妻族来说还是有些用处,但从此以后……这世上就不存在蔡朝严慎元这个人了,只有东汉曹操……当在东州暂时还得隐姓埋名。”

    “东……汉么。”卞夫人神情有些怅然,再无心再追究闺帷之事。

    漆黑无光的夜色中,后门静静打开,一行人暗中离去……

    次日,应州总督府传出了严慎元病逝的消息,在应湘报纸上刊载,标题染上黑边以示沉痛哀悼。

    一方州督的死引起轩然大波,朝廷闻讯震怒,信郡王和清郡王都派使者要求接回严州督尸体,汉侯府表示不能放。

    围绕着一个死人遗骸归属权,也展开了争夺,形成一个小小外交风波。

    严慎元自己没有亲族,只有妻族秦家是前枢密使的传承,底子厚一点,但早已融进了应州的经济体系中,利益捆绑在了一起,汉侯府询问过秦家代表的意见后,出示了总督夫人秦婉儿的亲笔信,据此义正言辞表示‘严总督是应州的杰出人物’,拒绝遗体外流,而会给予厚葬待遇。

    至少应湘日报上是这么官方声明,许多世家看见了,却脊背冷汗,坐立不安……尤其湘州的一些投降派都感到兔死狐悲,不由暗中聚会讨论这件大事。

    “什么病逝,是被病逝吧!”

    有性子暴烈些的家君愤恨不平说,声色俱厉难掩心中惶恐。

    主持会议的家君气度平和些,也皱眉:“老人年岁到了,也未必是暗杀,让我忧虑的是——堂堂封疆大吏死因蹊跷,蔡朝难道就不管了?”

    “管?那就不是封锁围困而是直接开战了吧……”有人笑一声,扫一眼:“楚国还没有收拾掉,又对上汉侯府,这是生怕北魏找不到机会?那位仙王才是蔡朝的头号大敌……”

    “这时暗杀总督,难道是要内部清洗整顿的节奏?”

    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众人面面相觑,突觉得自己来参加这种聚会真是个错误,但来都来了,再走也太尴尬……而且只是就是论事,这里也没人说造反,总不至于有罪。

    “容老朽去更衣……”少顷有个年老的家君告罪一下,询问仆人厕所哪里,一刻钟之后都没回来。

    宴席间多出的这个空位很显眼,场上气氛就有点古怪起来,有个中年家君叫一声:“我想起公务还没处理完,上头的司马郡守可是严格着,对不起了列位……容我告辞。”

    “我夫人还在家里等着……”这是年轻家君的借口。

    一时间纷纷告辞,风云流散,这主持会议的家君苦笑着送走所有人,回来时脸色难看,原本以为围困封锁下的躁动时机,现在看来汉侯半年前的屠杀有先见之明,有胆、敢伸头的早就死绝了。

    “老爷,天已晚,还要不要见客?”负责关门落锁的仆从在门口问。

    “不……不见。”

    他摆摆手,走到庭中心中一跳,吩咐下去:“闭门谢客,就说老爷我专心修业,不理俗事。”

    仆婢应声后,院子就沉寂下来,家君苦笑更甚……其实,自己也是没胆。

    ……

    远一点处,淡青烟袅袅在屋里飘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半点不假!”一个穿着灰衣的人评价的说着,只见记录的日志上,以上话语都记录着。

    这人沉思着,口风一转,问着对面一人:“密报折子,你看怎么写?”

    对面这人淡淡的说着:“总旗,我们灰衣卫,现在还不负责擒拿,更不负责加以评价,事实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写,一字不改……总旗,我们现在只是灰衣卫,不再是江湖的剑客了,可不能任性……”

    先前这人就笑着:“这个自然,那我们回去,一块吃酒?”

    对面这人无可奈何一笑,说:“二哥……行,这事办完,我们就再聚聚。”

    说着,就苦笑一下,自入了灰衣卫,不知不觉,大家都变了许多,只有眼前总旗,以前的任二哥,还保持几分任侠之气,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但是有点可以保证,这样的性格,在越来越森严的灰衣卫中,绝对不能走的长远,迟早会败下阵来。

    “惹出祸,就不是小事,为了避免这任二哥不妙的下场,还是趁着聚会,商量下怎么把他安排出去。”

    “哪怕在乡里当个小吏,也比在灰衣卫里好。”

    “现在灰衣卫规矩还不是太重,应该可以办到。”寻思着,最后一笔记录写完,两人检查了下,消失在了夜中。

第904章 誉太子的野望

    寒冬影响九州,峡西六州之一蔡州,飘着大雪,风吹得雪舞着,一片茫茫,池塘冻成了镜面,白茫茫雪下,乡村都几乎停止了活着。

    而在大地深处,蔡州下土,天空还是夏日炎炎,风光不同

    都城郊外,此值夏末与初秋交替时节,田里一片金色的稻浪,有些农人耕作着,眉目上都是欢喜。

    天下太平了,粮食又丰收,怎能不叫人欢喜?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在哪个世界都一样,大多凡人要不是绝路,都并不希望去争夺乱世中一线万人之上的机遇。

    稻田边官道上传来锣鼓鸣声,众人瞩目望去,见一支巡查车队在行进,上千穿着铠甲的骑士随行在皇家御辇前后,秩序中带着百战余生的杀气,而更高处有种冥冥的神秘气息收拢一切。

    “是天子的车驾……”

    很多百姓一个激灵,当下就跪了。

    万众俯首中,御辇的丝帐随风飘荡,迎面是稻花飘香,一个冕服男子吩咐停了车,就在附近看看,良久就是一叹:“故地风光,故人旧颜呐……”

    听到的臣子有些不解,有些相视一眼,地上人出身都是心中会心一笑。

    确实是故地!

    蔡州是峡西六州中最偏西的一州,按说不是进入下土的第一选择,但曾蔡国就奉命开拓这里,历时千年三朝,三百年前才有机会崛起。

    太子殿下来这里就是追寻故里,收拾旧山河。

    虽此方下土才完成一统,龙气才是淡红,要短者十年,长者数十年,才会化成正红,这意味着新秩序稳固。

    现在皇帝滚滚青气,萦绕其上,一丝紫气深蕴,浓郁成一团,隐隐镇压,而最引人注意的却是一丝青气,广博深厚,巍然不动,和别的紫青区别出来,正和紫气沟通,有着潜移默化的转化,形成一质。

    青气是大贵之气,万中无一,说穿了,就是影响千万人才有。

    远古早期全天下,都没有这样多人,故天子才金色,到中期,人口突破千万,天子才变成青色。

    到了突破三千万,天子才渐渐化成紫色。

    就算到了现在,人口数亿,青气也至少是总督、大将军之格。

    这丝青气就是统一故蔡之地,追本溯源获取了蔡太祖的一丝道业,虽是阴面下土演化的一丝道业,但阳化后非同一般,对誉太子掌握尚且存在的大蔡皇朝来说,有着诸般好处。

    当全盘吸取这丝,转化了,就等于继承太祖的正统。

    “陛下要回归么?”罗藏大将军问,俨一副以其为主的模样,引人侧目。

    虽统一才十年,但和诸侯不同,蔡朝有足够的人手,过渡到第二代皇帝,断不会有事,可以让它自然演化,故可以回归了。

    太子终不能长期在下土。

    誉太子……或说下土皇帝蔡安誉微微一笑:“不,我们直接去临州。”

    有些大臣不解,但随行的宰相楚高心中了然,这说的是地上的临州。

    这蔡州是峡西六州中最偏西的一州,演化的下土不过三千万,只有将峡西六州全数打通,下土龙气串连形成真龙,才可完成大业。

    峡西六州合力,这是真实历史,足出关横扫九州八荒,但因是下土,上去降格,还有的等……至少一州下土是不够。

    誉太子回转,就要准备上车,又停住,吩咐楚高:“你且进来说话。”

    楚高和罗藏二人对望一眼,楚高就躬身跟了上车,才放下帘子,车一动,御马徐徐而奔,仪仗继续前行。

    誉太子一时没有言声,许久,才问:“临州准备的怎么样了?”

    楚高忙在墩上欠身说:“臣已经获得消息,余下五州都已经有朝廷臣子准备,各割据州郡,只要太子一去,立刻定下君臣,卷席下土天下。”

    说着,心里暗暗羡慕,别的诸侯要死拼,太子下去,都预备完了,但这就是名分,羡慕不来。

    “孤知道了。”誉太子突转了话题问:“预备有多少人?”

    “啊?”楚高听了誉太子这问话有点迷惘,怔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说:“齐了有五十七人。”

    誉太子沉默了一阵,才说着:“孤想尝试,能不能成就仙格。”

    仙格……

    楚高闻言脸色大变,惊得周身一震,顿时觉得背若芒刺,背上沁出细密汗珠,再也坐不住,忙起身跪下:“主公……这似是很难……”

    誉太子一摆手命楚高坐下:“过去是不可能,皇朝龙气有主,是太祖,连皇帝都有数,不能妄取。”

    “又有龙气同化灵池根基……”

    “太子继位登基,只是继承罢了。”

    誉太子自言自语说,目光清澈,没有任何发疯的表现:“就算量劫中诞生仙王,必是新国主,不会是继任者。”

    “只是不知你看过叶青所著《封神三国演义》没有,那个汉王朝很有趣,所谓光武二兴,实是别起一势。”

    楚高直到此时隐隐揣摩出誉太子的意思,心中一股寒意,连忙再次跪下:“太子,万不可这样想……”

    誉太子起身踱了两步,打断了话:“卿误会了,孤还不至于这样。”

    说着闭上眼睛,身上龙气中,还有一丝丝凝粹灵气:“我在这下土,也算开国之君,是有成就仙王资本。”

    “下土阳化,百万年深蓄资源一下喷发,前所未有的事,想想看……这样的天赐之机,在我前谁会有,在我后也没准不会有……这就是机运。”

    楚高凝下心神,算是听明白了些,瞥了一眼外面,问:“皇上那面?”

    “父皇本身道基当年已毁,不足成就,但我还未到接位大宝时。”誉太子神色并无喜悦,目光微黯叹了口气:“父皇这是在给我护航……”

    楚高闻言都沉默,有些事情只能心知肚明,不是做臣子能议论。

    谁都知道皇帝的年岁不饶人,虽身体还算康健,能护航的也不过十年,撑过最危险期,接下来要看太子……不,新皇了。

    誉太子扫见,就微微一笑:“不要以是我私自决定,这其实也是父皇意思……他和我说过一句,新皇只是凡人,怎么镇压满地仙侯甚至仙王?”

    “孤必须抓住机会,在下土成就仙格,积累经验和资源,回到地上虽降级,才能冲击仙凡之鸿沟。”

    “不过在此前,无意外的话当有着三年时间……换算成下土是二百年,不必和湘侯这些诸侯一样,担心地上鸠占鹊巢,急急火火上去。”誉太子说着,最后看了楚高一眼:“你觉得呢?”

    楚高心中一凛,其实无论太子说的是真是假,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了。

    只略加思索,就正色说:“陛下所言甚是……峡西扼锁,玉京千载,三朝不倒,只要这座大福地不倒,蔡朝就不倒,不过这些只能庇护一时,岂能和仙王一样,能庇护长久?”

    “而且臣是陛下的人,自当拼尽全力都要助陛下成就!”

    誉太子笑着,神思已飘远,笑着:“卿好生作。”

    车轮辚辚,隐听到外面城门开启声,传来街巷繁华喧嚣,喧嚣声淡去,一扇扇宫门依次在前开启、在后闭合,御驾归入宫中。

    誉太子前行,一行地上人出身的官员,已来了二三十人,跟随皇帝向北,远远见大殿灯火辉煌,带刀侍卫笔直站在丹墀上。

    殿内点着红烛,太监垂手恭侍在御座前。

    誉太子一挥手,所有人静悄悄退了下去,片刻,法术的灯光照耀整个大厅,数十丈宽的空间,地面上刻满灵纹,一道门户渐渐出现,静静立在正中,花纹繁复,灵气流动,镜子一样的表面,光可鉴人。

    地上帝都的传言很多,一千五百年间经了三朝,一开始还不是帝都,只是陪都,到蔡朝时就成正都,显有着天庭授意的痕迹。

    很多修士都看出玉京大阵下凝聚的灵脉规模非同凡响,猜测着大阵的枢纽,于是就有传承三朝的秘密,绘声绘色的描述,但实际没有几个人亲眼见过,历来只有皇室和两阁宰辅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