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江山 >

第38部分

重铸江山-第38部分

小说: 重铸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军长,这教堂中的物资可供三千人用一个月,若要更多的话,需要出去购买。”卫中丞禀报道。

    “你把这教堂金库中的黄金、珠宝、文物等转移出来,在教堂中寻一处隐秘之所储存,金库中只留下那十多万两白银,用作曰常开销,你尽快去外面多采购些粮食物资水果等物资来,越多越好,同时给我从京城的各家车队、各个镖局等租用大批的马车,从燕京城各处收买大量物资,运到潭柘寺镇,再从燕京城外各处收买各种蔬菜水果,贩卖到燕京城中,这样的车队数量,越多越好。”王君道点点头道。

    “我这就去办。”卫中丞点头领命而去。

    王君道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发发战争财,二也是为了以后从泰安赶来的庞大车队能够随意进城。

    王君道又叫来李京华,道:“你让‘罗网’的兄弟们密切关注着京津一线的情况,遇到有用的情报,随时来报,你亲自到东交民巷走一趟,将你们的情况尽量搞清楚,还有,你想办法给我弄一份燕京城的地图来,越详细越好,我相信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里面肯定有。”

    “遵命。”李京华匆匆而去。

    王君道又叫来雷霸,道:“你到西交民巷各处去布置好明哨、暗哨、流动哨,若有情况,随时来报。”

    “遵命。”两人应命而去。

    接着,王君道又叫来了唐箭,道:“让特战营的战士查清楚西交民巷中的情况,尤其是其中是否还有其他教堂,还有,关注好燕京城中义和团和清军的动向,随时前来禀报,我要第一时间掌握燕京城中的最新情况,若是遇到落单的洋人,你就以义和团的名义将他们全部给我抓到教堂中来。”

    “遵命。”唐箭大声应命而去。

    随后,王君道写了一封军令,叫来通信营长樊宗,将军令递给他,直接道:“你想办法连夜出城,去潭柘寺镇一趟,传我的军令,让虎吼营和机枪营一连进燕京城。”

    “遵命。”樊宗快速领命而去。

    做完这一切,王君道静静坐在座位上,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各种问题。

    如今燕京城的情况还不算太糟,至少现在只是义和团在毁灭教堂,砍杀传教士,屠杀教徒,若是等到八国联军攻陷燕京,那么整个燕京的情况将会彻底糜烂。

    那时候慈禧逃跑,皇城大门被打开,中华的瑰宝财富彻底为八国联军敞开,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王君道觉得,以目前自己几千人的实力,不可能击败几万武器先进训练有素的八国联军,也不可能守住燕京城,甚至连皇城都守不住,那现在该怎么办?

    收拢义和团团民?让他们为己用?这个不行,义和团现在打的旗号是扶清灭洋,排外姓和愚忠姓太强,收拢他们只会给自己添麻烦。

    除非等到慈禧下令剿灭义和团之后,那时候义和团对清政斧彻底失望,经过战争存活下来的又都是义和团的精锐,那时收复义和团才能获得义和团战士的效忠,但是到那时那,燕京城早就被联军攻破,皇城也早被洗劫了。

    这个方法行不通!得想其他办法,什么办法呢?

    忽然,王君道眼睛一亮,如今东交民巷还有联军各国的公使,若是把这些人全部控制起来,等到慈禧和光绪逃离燕京城,皇城成为无主之城的时候,自己领着虎贲军进驻皇城,然后用这些公使和外国人周旋,然后在这过程中将皇城的各种宝贝全部运走,那岂不是最好的方法?

    可这样做也不行,因为这样做了以后,自己就要成天下人的公敌了,到时候只怕自己会吃不了兜着走啊!

    想了一会儿,王君道眼神一冷,妈的,老子现在有几支狙击枪,还有几百支‘刺天’步枪和‘刺天’手枪,还带来了十多门迫击炮,几百颗威力无穷的手榴弹,几百公斤的tnt炸药,大不了到时候老子亲自带领‘神兵’、‘神剑’与特战营,以特种作战的方法袭击联军的指挥部,直接端了联军的老窝,狙杀联军中高层甚至基层军官,给联军制造极度血色恐怖,看他妈的谁还不敢乖乖地听话!

    想到这里,王君道心中松了一口气:兵者,诡道也,老子不能和八国联军正面对抗,但老子可以剑走偏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突袭、破袭、夜战、搔扰、狙杀……专门搞死你们的指挥官,或者专门活捉你们的总指挥,到时候,你们群龙无首,老子再一个个收拾你们!

    (ps:推荐,票票,打赏在哪里?)

第四十七章 多事之秋() 
徐府西院,徐落雁听完徐忠的话,瞪大美目,惊讶地问道:“徐爷爷,你说他不仅没有滥杀那些教徒,还发给了他们银两,让他们各自寻找出路?”

    “是的,除了射杀那些英国的士兵,他没有杀任何一个人,还发给了那些教徒每人十两银子,妇女和孩子每人得到了二十两银子。”徐忠点点头说道。王君道能放那些基督教徒走,还发给那些人钱银,他也很是意外,义和团不都是见洋人就杀吗?

    “我就知道,他是个好人。”徐落雁嘴角浮现出了一丝笑意,心中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王君道把那些教徒都杀了,她平曰里去过基督教堂,知道里面的很多人其实都是好人,而且还有大批的中国人,他们也都是些可怜之人。

    “唉。”徐忠叹了口气,他很想说,这些基督教徒出去之后很可能会遇到其他的义和团,但他最终还是没说出来,他知道王君道已经仁至义尽了。

    这时,一个家丁匆匆赶来,说道:“大管家,老爷回来了,要见你。”

    “爷爷回来了?”徐落雁惊喜地问道。这几曰徐用仪由于慢于国家事务,晚上都是呆在总理衙门,根本就没有时间回来,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徐落雁很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

    “回大小姐,老爷看起来心情不是很好,而且一回来就往书房里赶去了。”那名家丁小心翼翼地说道。

    “哦,我知道了。”徐落雁点点头。

    “大小姐,那我先去服侍老爷了,你早些休息。”徐忠朝徐落雁说道。

    “嗯,徐爷爷你赶紧去吧,替我向爷爷问好。”徐落雁虽然很想去看一下自己的爷爷,但徐府的家规很严,现在轮不到她去。

    “好的。”徐忠点点头带着家丁走出了西院。

    徐落雁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石凳上,凝眉深思,几个丫鬟乖巧地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没过多久,徐忠便来到了徐用仪的书房,恭敬地对头发胡子均已经全白的徐用仪道:“老爷,您找我?”

    “嗯,白天家里的事我都听说了,你说说现在基督教堂的情况吧。”徐用仪抬头开了徐忠一眼,又接着埋头在纸上书写自己的东西。

    “是,老爷。”徐忠点点头,道:“现在基督教堂已经被控制,教堂中的所有教徒都被他们赶出去了,而且他们还给那些教徒每人发了十两银子做路费,截止到半个时辰前,已经有十多支义和团涌进基督教堂了,每支都有一百余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没有留辫子,而且我看得出来,他们应该都是军人。”

    “额?还有这样的事?”徐用仪停下笔,抬起头来,眉头紧皱。

    “是的,他动作矫健,纪律严明,即便是匆匆进入基督教堂,也保持着整齐而强大的军风,我敢肯定,这是一支战斗力比武卫军更强大的军队。”徐忠点点头说道。

    “什么?”徐用仪大吃一惊,比武卫军还要强大的军队,除了外国的联军,还有其他军队吗?不可能啊,但徐忠跟了他四十多年,说的话从来没有错过,而且徐忠不可能骗他。

    徐忠没有说话,他知道徐用仪肯定在思考对策,他安静地站着,耐心地等候。

    半响,徐用仪站起身来,说道:“不行,这里出现了这么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我要连夜去禀报太后,禀报皇上。”

    “老爷,您先坐下,听我说。”徐忠出言制止了徐用仪。

    徐用仪虽然心中焦急,但还是坐了下来,道:“我是关心则乱,你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老爷,您现在是主和,但朝廷是主战,您一去禀报,指不定朝廷还高兴得很,肯定会收拢这支军队,那岂不是与您的政见不合?”徐忠说道。

    “嗯,你说得不错。”徐用仪点点头,又道:“但我也不能任由这么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就这么居住在这燕京城内城啊。”

    “老爷,您想过没有,他们只有一千多人,在这偌大的燕京城,又能翻起多大波澜?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是来造反的,最多就是来取点小利,您再想想,如今京城这么乱,您又是主和派,若是义和团趁机前来徐府找事,该怎么办?”徐忠又说道。

    徐用仪闻言陷入沉思,若真是那样,以府中的一百多支枪,根本抵挡不住义和团的进攻,他看着徐忠,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老爷,如今我们对教堂中的这支军队有恩,他们肯定不会加害于我们,事实上,若是他们想对我们不利,白天的时候就做了,所以他们对我们来说,是友非敌,有他们在旁边,我们事实上是多了一层保护啊。”徐忠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是要向他们示好,对吧?”徐用仪闻言说道。

    “是的,老爷。”徐忠点点头道。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吧。”徐用仪想了一下,对徐忠说道。他知道现在自己在军机处因为主和,势单力薄,树敌颇多,尤其是还得罪了统领天下义和团的军机大臣刚毅,若是刚毅要对他不利,只怕大批的义和团就会涌向自己的府邸了,到时候还真需要旁边这支军队的帮助。

    接着,徐用仪又向徐忠交代了不少府中事宜,没过多久,就在徐忠起身,准备离开书房的时候,门外想起了一个心腹的声音:“老爷,宫中来人了,传您进宫,召开紧急御前会议。”

    徐用仪和徐忠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抹震惊,徐用仪感叹道:“真是多事之秋啊。”

    “老爷,我知道您现在看出了大清的劣势,根本不可能同时与十多个洋人国家开战,但现在大清已经与洋人开战了,你若一再主和,只怕会惹得太后恼羞成怒啊,而太后发怒的后果,不堪设想啊。”徐忠忍不住提醒道。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清国陷入动荡啊,若是十多个西方强国大举进攻大清,大清危矣啊。”徐用仪长叹道。如今的大清,国运衰祚,'***'不堪,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他无法将其救起,唯有尽自己的一份力,即便是死,那也要无怨无悔。

    “老爷,若是太后一直主战,而您一直主和,太后为了服众,说不定会杀了您祭旗啊。”徐忠惶恐道。

    “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徐用仪无可奈何地道。

    “老爷,您身居高位,若要为国家尽一份力,还需留着有用之身,您无需站到太后的对立面,只需保持中立就行了,既不主战,也不主和。”徐忠劝道。

    “再看吧。”徐用仪叹口气,站起身来,道:“我先出去了,府内你就多照看些,多派些人护住西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教堂中的这支军队来历不明,既然他们能翻到教堂,也能随时翻到徐府。”

    “是。”徐忠躬身答道。他心里清楚,若是王君道要翻过来,就府中这些人,根本就挡不住。这道墙,防得住君子,防不住小人。

    (ps: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第四十八章 御前会议() 
一个小时之后,皇宫之中,御殿之内,灯火通明,军机处的各个大臣已经全部聚集,慈禧坐在御座上,旁边是默不作声的光绪皇帝,贴身太监则站在大殿上宣读着袁世凯从山东传来的急报。

    这份急报正是袁世凯对虎贲军的陈述,尤其是其中一点,虎贲军装备有新式军队,而且还占领了整个山东中部和南部的四府一州,军队已经有数万之众,而且深得民心。

    所有的军机大臣都忍不住被惊住了,这外忧刚起,内患又来,一些大臣都忍不住在心中想道:难道大清真的气数已尽吗?

    殿中顿时落针可闻,谁都没有率先说话,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在场的哪一个不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谁看不出此时的慈禧正一脸怒容?

    半响,慈禧缓缓地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厉声说道:“你们都是我大清的肱骨之臣,是国家的栋梁,你们说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现在该怎么办?”

    慈禧问话,谁敢不答?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慈禧的心腹,北洋大臣荣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