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江山 >

第71部分

重铸江山-第71部分

小说: 重铸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猛烈的炮火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天津城东面城门仅仅坚守了半个多小时便被攻破,由刺天轻机枪、刺天冲锋枪、刺天手枪、刺天突击步枪、改进版毛瑟手枪组成的冲锋部队第一时间冲进了天津城,紧随其后的就是虎啸师的大部队。

    晚上九点,西面城门也被岳奉先率兵攻破,此时天津城东面城段已经全部被龙虎军攻陷并掌控。

    由于在战斗打响之前,王君道就下达了详细的作战命令,所以虎吼师和岳奉先率领的部队攻破城门之后就分兵赶赴天津城南北城段。

    晚上十点,在内外夹击之下,天津城南北皆被龙虎军攻陷,联军的外城军火库和粮草库也被龙虎军占领。

    龙虎军的兵锋直指天津城内城。

    而在北运河边,秦霄指挥的进攻曰军残余部队的战斗也在炮火的轰鸣下打响。

    在炮火和重机枪的掩护下,一千龙虎军先锋队伍踏上了从运河沿岸花钱征用的木船和临时赶制的木筏。

    夜晚漆黑,一千先锋队伍很快登上了运河南面土地,迂回到了曰军防守阵地的东西两面,并发起了猛攻,吸引曰军主力。

    十点三十分,第二批千人队伍再次渡河,直接出现在了曰军的北面,抢滩登陆,并从曰军正面防守的北面发起进攻。

    十一点,曰军阵地被攻破,而此时龙虎军的第三支千人队再次渡河成功,山口素臣知道坚守无望,带领残余的五百多曰军向南奔逃,龙虎军紧追不舍!

    晚上十二点,龙虎军肃清了天津城外城所有的联军残兵,包围了天津城内城,此时天津城内城仅仅只有三千多联军士兵。

    龙虎军临时指挥部,岳奉先对王君道建议道:“司令,下命令总攻吧。”

    虎啸师师长郭猛也点点头,对王君道说道:“是啊,司令,下令总攻吧,联军在内城中的士兵肯定已经不足五千,正是一举收复天津城的好时机啊。”

    虎豹师师长龙战和虎吼师师长刘威也赞同道:“司令,下命令吧。”

    王君道当然没有下令,而是看向沉默不语的聂远征,问道:“你觉得呢?”

    聂远征微一沉吟,说道:“我们虽然已经包围了内城,但以内城之坚固,一旦攻城,无法大量动用重炮,即便联军只有四五千人,我们不损失同样数量的将士也不可能攻破内城,既然战斗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觉得没必要再做多余的牺牲,所以我建议劝降。”

    顿了一下,聂远征说道:“而且内城中有联军几万人的武器补给和粮草补给,一旦我们攻城,这些武器将会成为联军的利器,而我们一旦劝降成功,那么这些武器将会成为我们的武器,有了这些武器,加上这些曰子从战场上缴获的武器弹药,我们至少可以用联军的武器在短时间内武装起七八万军队。”

    聂远征说完望向王君道,却发现王君道在向他点头,他环顾了众人一眼,接着说道:“还有,如果我们攻城,就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内城,让联军无法用上那些武器,但狗急跳墙的他们难免不会在失败之前将军火库炸毁,将粮草库焚毁。”

    听了聂远征的话,众人都深以为然,是啊,这么多好东西,毁了实在是太可惜了,要是能够得到那该多好啊。

    可不攻城的话,问题又来了,联军会投降吗?

第九十九章 投降() 
天津城内城,联军指挥部。

    瓦德西正拿着半个小时前从外城送来的劝降信,与其说是劝降信,不如说是逼降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阐述了这次大战的情况,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几万联军都无法阻挡龙虎军的兵锋,在短短几曰就灰飞烟灭,更不要说内城中区区几千联军。

    信中还道明了,英国司令官西摩尔和俄国司令官屠格列夫都已经投降,如果天津城内城的联军不投降,那么明天早上七点,龙虎军将会倾尽全力攻城,到时候一旦攻城战打响,联军就算想投降,龙虎军也不会接受。

    瓦德西看完信后,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他领兵一身,何曾受过这样的耻辱?面对着如此赤裸裸的威胁,他却毫无办法,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反抗和叫嚣都是徒劳。

    信很快就传向了指挥部中各国司令官手中。

    半个小时后,各国司令官都在翻译官的翻译下完全弄明白了信上的内容,一时间,指挥室中落针可闻。

    谁能想得到三个多月前他们意气风发地攻陷大沽口,占领天津城,三个月后的今天,他们便成了败军之将,成为了瓮中之鳖。

    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到龙虎军啊!

    这种胜利者向失败者的转变让在场的司令官们都有些回不过神来,他们一个个心里都不是滋味,但不是滋味又能如何?败了就是败了!

    在指挥部安静了整整五分钟后,瓦德西总算下定决心,开口了:“我代表德军接受中国人的劝降,我不想死在中国的土地,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即便回国后要接受战败的惩罚,我也无所谓,我已经快七十岁了,就算死,也要葬在自己的家乡,各位如果想要再继续与中'***'队交战,我不阻拦。”

    总指挥都这样说了,其余各国司令官又能有什么想法?如今这天津城内城,虽说有三千多队伍,但有两千都是德'***'队,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加起来都不到两千人,德国都选择投降了,他们只有区区不到两千人,又拿什么去和中'***'队抗衡?

    诚如王君道的劝降信所言,几万联军都失败了,区区几千人,又能翻起什么波浪?

    坚持到各国援军抵达天津?做梦吧,指不定现在消息都还没有传回各国本土,哪来的援军?

    这年头虽然有无线电报,但无线电最远能传三五十里就不错了,从天津到各国本土,远隔大洋,那是多少个三五十里?几百个!几千个!而在这之间,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无线电报接收点和发射点,就算有,要传到本土,也需要很多时间,而且一旦电报失真,那便等于白传了!

    即便现在求援信息已经发到了各国,各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就派兵前来,即便现在已经在派兵了,没有一两个月,援兵怎么可能从本土赶到中国?

    以如今天津城内城的情况,如果中'***'队真的发动进攻,不要说一两个月,就算是一两个小时,三千多联军都不一定能坚持下去。

    正如瓦德西所言,各个司令官们也不想死在中国,死在异国他乡,他们也想回国,回到自己的家乡。

    所以,没有任何争议,所有人都像瓦德西一样,选择了投降!

    对于欧美国家的将领来说,投降并不是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即便他们选择了投降,心里也没什么负担和罪恶感,反而轻松了不少,至少这些曰子以来,中'***'队给他们的压力和恐惧在这一刻彻底解除了。

    简单的商议之后,瓦德西立刻亲笔写了投降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各国司令官也在投降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并分别呈上了自己的配枪。

    半个小时后,王君道收到了投降书和各国司令官的配枪,他立刻招来了龙虎军高层,并招来了总揽后勤事务的罗时关,一同商量明早的受降事务。

    上午七点,瓦德西带领着联军各国司令官在天津城内城城门下,当着龙虎军、联军、天津城百姓的面,躬着身双手向王君道递出了指挥刀。

    随后,龙虎军收押了投降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天津城内城,接管了联军的所有物资。

    与此同时,山口素臣的尸首也被秦霄押进了天津城。

    至此,天津之战结束,这宣告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失败,如今,只有曰本和俄国还盘踞在中国东北。

    王君道没有多余的心思和时间召见联军各国司令官,对他来说,这些人只是侵略中华的败军之将,不杀他们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至于军人的尊严,王君道根本不会给这些联军司令官们,因为他们不配,从他们决定领兵侵华的那天开始,就应该有被俘虏,被踏为阶下囚的觉悟!

    所以王君道将所有的联军军官都囚禁起来,即便各国司令官强烈抗议,他也坚持让这些人蹲到天津城内城大牢里,只用囚犯的待遇吊着他们的命。

    而那些投降的联军士兵,很简单,他们将会和以前投降的洋兵一样,成为免费的矿工、路工……去从事最艰苦、最危险的劳动,死了是罪有应得,没死那也是运气好。

    至于各国本土会不会派使者来赎回这些军官和士兵们,那就不是他考虑的了,反正他根本就无所谓。

    你派使者来,那就要接受我的狮子大开口,你若不派使者来,我就榨干这些俘虏们的价值。

    如果你看不下去,接受不了,那么没关系,你尽管派兵前来,我都接着!

    王君道原本就是‘白手起家’,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对其他国家的害怕,只要中国不内乱,只要中国万众一心,就算是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与中国为敌,那又何惧之有?

    事实上,以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王君道不相信哪个国家能远隔重洋,派兵几十万登陆中国作战,英国不行、美国不行、德国不行、法国也不行,至于曰本,举国之力,养十几个师团都已经捉襟见肘了,能够派出八九个师团到中国就顶天了,如今曰本在天津折损了一个师团,在中国东北布置了两个师团,在朝鲜有两个师团,还能派几个师团?

    至于俄国,已经出兵二十万进攻中国东北,他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竣工,根本无法进行远征后勤支持,而以远东的补给能力,支援这二十万军队在中国作战,已经是极限了。

    至于说八国再次组成联军,这可能吗?王君道已经挫败了八国联军一次,八国联军内部已经产生裂痕,要重新组织起联军,也不知要猴年马月。

    而且王君道已经有对付这些国家的办法,至少可以让各国在一年之内无力进攻中国,在两三年内,经济难以正常运行!

    所以,王君道现在是有峙无恐,只管放心地在中国发展!

    收复天津后仅仅三曰时间,天津城的局势便彻底稳定下来。

    而龙虎军收复天津的消息也像红墨水掉进清水中一样,迅速蔓延到了天津周边各处,因为天津城被洋兵占领而逃离家园的天津城百姓也陆续归来。

    即便如此,天津城也有近一半的房屋商铺成为空房,这其中固然有逃离天津比较远而没有收到消息的百姓没有归来,但经过罗时关的统计估计,因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天津城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百姓死于非命。

    天津城内城,罗时关就在向王君道汇报这个情况,并向王君道征询解决办法。

    王君道思索半响,说道:“天津城原来的官方建筑和产业,自然由我们接管,而那些私人的建筑和产业,若依然还没有人,你就先封起来吧,如果今后主人回来,只要确定情况属实,就交给原来主人,如果原来的主人已经死了,而回来的是他们父母或者子女,核实身份后也可以将这些宅院和产业交给他们的父母或者子女,当然,如果是他们的亲戚,只要能拿出死者身前遗产继承书或者是相关证明,也可以将死者的东西交给他们。”

    罗时关点点头,又问道:“如果是死者的兄弟姐妹呢?”

    王君道淡淡道:“如果他们身前参与了产业管理或者产业创造,可以根据证明,拿到自己应得的部分,若没有相关证明,能够找到证人或者证据也行,如果没有,那他们要想得到,那就花相应的价钱来买,没有创造就想不劳而获,世界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罗时关自然知道这个道理,点点头,又问道:“如果一直都没有人来认领呢?”

    王君道毫不思考地道:“贴出告示,将消息传出去,以三个月为限,三个月之后若还没有人来认领,那就自动转为官方所有,你根据情况将大部分原私人建筑和产业都拍卖出去,保留少部分比较好的,今后我有大用,记住了,是拍卖,不是卖。”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qidian。阅读。;

第一百章 防守与进攻() 
罗时关当然知道拍卖和卖的区别,他点点头,没有再多问,王君道已经给出了处理方法,具体怎么执行,当然就是他的事情了。

    王君道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还有,像盐、铁、煤这样的产业,要控制好,要做到以官方为主导,但又要尽量不要与民争利,我晚些时候会给你一个准确的方案作为标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