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江山 >

第77部分

重铸江山-第77部分

小说: 重铸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衣物材料的生产要简单很多。

    王君道打算用这种布料按照一种华服的样式设计军装,然后装备自己的军队,并推向整个中国。

    徐落雁似乎知道王君道所想一样,看了他一眼,接着澹台明月的话说道:“我们已经用这种布料设计出了一种新式军装,蕴含着华服的韵味,龙虎卫已经试过了,这种军装比起之前所穿的迷彩服更加耐磨适用,我建议今后就用这种军装装备军队。”

    王君道大喜过望,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自己的女人还真是自己的解语花啊,他情不自禁地揽过澹台明月和徐落雁,左右各在她们脸上亲了一口,惹得两女脸色一阵娇红,慌忙推开了王君道。

    王君道也觉得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讪讪地笑道:“我正想看看这样的军装,你们谁去换来我看看。”

    澹台明月笑了笑,对着东暖阁方向说道:“岚儿,玉雪,你们俩都出来吧。”

    话音落下,唐岚和碧玉雪从后殿中走了出来,两人身上穿的都是新式军装,样式和迷彩服有些相似,但构造又不相同,从两人所穿的军装,王君道依稀能够看到澹台明月几女所穿的新式华服的影子。

    此时的唐岚和碧玉雪,英姿飒爽,尤其是卸去了纱罩的碧玉雪,更是在英气勃勃中体现了一种别样的妩媚,加上她绝美的容颜,王君道忍不住一阵心动。

    王君道当然是能够控制自己心神的人,片刻的惊艳过后,便大声说道:“这就是今后的军装了,明天就将样本送到零号兵工厂,让兵工厂开始生产这种军装。”

    王君道的筹建的兵工厂,不只是生产各种军用武器,还生产各种军用物资,包括各种军服军鞋、军用器具等等,而零号兵工厂则是在原来的燕京神机营机器局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现在燕京地区有三个分厂。

    澹台明月白了王君道一眼,说道:“零号兵工厂才成立不到两个月,规模小,兵工人数少,大部分设备和资源都在生产武器,哪有那么多资源和设备来生产军装?”

    王君道愕然一笑,挠挠头说道:“我倒是忘了,不过泰安钢城的一号兵工厂和蓟县的二号兵工厂规模不都很大吗?加上山东济南的三号兵工厂以及天津正在筹建的四号兵工厂,让这些兵工厂一起生产新式军装,我就不相信生产不出来。”

    澹台明月佯瞪了王君道一眼,道:“不行,新式军装可是姐妹们加班加点地发明出来的,这可是我们的私人产权,我们要用这个和你的军队做生意。”

    徐落雁也咯咯笑道:“对对对,我们要和你的军队做生意,你现在可有好多军队勒,今后的军队会更多,要是我们生产出这些军装,然后卖给你的军队,咯咯……能赚好多钱勒。”

    徐清韵、云雅、萧语嫣顿时也开始跟着澹台明月和徐落雁说道起来,不一会儿就在商量如何定价了。

    王君道顿时傻眼,这就是传说中的几个女人一台戏?

    不过王君道却没有什么责怪的,他还担心自己的女人明争暗斗勒,现在好了,大家‘同仇敌忾’,‘统一战线’了,也免去了他许多麻烦。

    王君道毫不迟疑地嬉笑道:“也好,炎黄集团生产军装,还免去了许多麻烦,到时候我直接让财政部门拿钱,直接向炎黄集团购买军装就是了,反正你们赚钱,也就是我赚钱,嘿嘿……”

    徐清韵嗔道:“美得你。”

    王君道顿时哈哈大笑,顿了顿又道:“好了,和你们打个商量,在炎黄集团生产这种军装的同时,也让各处兵工厂跟着生产,毕竟今后都需要装备这种军装,兵工厂总需要自给自足的,反正这种军装的布料技术只有炎黄集团掌握,就算让兵工厂制造这种军装,也需要向炎黄集团购买这种布料……”

    澹台明月笑道:“好啦好啦,都听你的。”

    王君道嘿嘿笑道:“还是大老婆最善解人意。”

    王君道的话立刻迎来其余几女幽怨至极的目光,就连旁边的碧玉雪和唐岚都不例外。

    王君道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众怒,连忙说道:“你们大家都是我的解语花,最善解人衣……额……善解人意了。”

    望着王君道窘迫的样子,几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最终还是大老婆澹台明月最疼人,转移了话题,说道:“我和姐妹们商量过了,一致决定今后不住在紫禁城。”

    王君道对此心知肚明,事实上,他也不想住在这里紫禁城,但他还是问道:“为什么?”

    澹台明月并没有说话,徐落雁先说道:“紫禁城太大了,太空了,深宫高墙,让人看着就觉得心凉,明月姐姐和我们都担心姐妹们在里面住久了都会受环境影响。”

    澹台明月点点头,说道:“紫禁城太大了,守卫、防御、管理,都很麻烦,就为了我们几个人,而必须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实不妥。”

    王君道暗暗点头,他其实一直都在考虑这个事情,只是并没有说出来,他问道:“那你们觉得这紫禁城该怎么处理?”

    澹台明月说道:“紫禁城是明清两朝近六百年的皇宫,历史意义非凡,你不是在实行文化遗产保护吗?就将紫禁城当成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吧,这样既可以保存紫禁城,又可以省去了大量的麻烦,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文化的完美瑰宝。”

    澹台明月不愧为澹台明月,想得就是远,王君道点点头,说道:“我同意了,我要将这紫禁城的一切都保存下来,供后代子孙瞻仰,让他们也意识到紫禁城的伟大与精华,让他们从紫禁城中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以我决定以三海为基础,修建一处新的宫殿,样式大体就定为唐宋形式的园林结构,我会尽快弄出大体的设计图纸,并请建筑专家加以改进,等弄好图纸后,让人把模型先制作出来,保证会让你们满意的。”

    澹台明月点点头,笑道:“那是最好了。”

    这时,萧语嫣嬉笑道:“那我们今后专门在紫禁城进门处设置售票处,要想进紫禁城参观,那就必须买票,以紫禁城名气和地位,不要说每年的维护紫禁城的费用,就是再多的钱也能赚回来,指不定多些时间,就能让紫禁城这棵摇钱树再生出一个紫禁城来,那样的话,新皇宫每年的维护费和管理费都有着落了。”

    萧语嫣话音为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她的身上。

    王君道暗暗乍舌,果然不愧是出身商业世家的奇女子,这商业头脑就是没得说。

    就在几人正聊得火热的时候,内务总管林黑儿进了养心殿报告:“司令,徐世昌先生在宫外求见。”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徐世昌之才() 
王君道没想到徐世昌这么快就要求见自己了,他笑了笑,对林黑儿说道:“快将徐先生请进到前书房,我这就赶去。”

    “是,司令。”

    林黑儿领命而去之后,王君道转身望向徐清韵,道:“清韵,走吧,随我一起去见我岳父。”

    听到王君道称自己的父亲为岳父,徐清韵脸上禁不住浮现出了一抹粉润,尽管她很想和王君道一起去见自己的父亲,但她是懂事、识大体之人,知道自己的父亲来寻找王君道,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反正自己可以随时见自己的父亲,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所以她摇摇头说道:“父亲找你肯定有事情,我就不去添乱了,下次我再亲自去看父亲。”

    王君道也不再坚持,点点头说道:“那好,下次我陪你一同去拜见岳父。”

    徐清韵红着脸轻轻地嗯了一声。

    ……

    自从徐世昌被护送到京城之后,尽管崔景略在王君道的安排下为徐世昌准备了一座上好的宅院,曰常开销用度都全部解决,但徐世昌并没有流连忘返,乐此不疲,而是时时刻刻地关注着燕京的发展态势。

    他每天都会仔细查看由内阁出版的帝国曰报,时刻上街关注着京城的局势,看看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政策传出。

    有时候一个新颁布的政策都会让他兴奋不已,他甚至将王君道实施的所有新政都汇总起来,慢慢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新政各项政策似乎都已完美,既先进,有没有脱离实际,让他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新政政策他都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他试着去剖析,去研究,但最终也实在想不出那些新政到底有什么用意。

    比如限制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这一条,他怎么都无法想象具体用意,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种更多的粮食,要种更多的粮食,就必须要开垦荒地,但是限制破坏植被,这不等于在限制农业发展吗?

    而限制砍伐森林更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国家要建设,要发展,没有木材木料怎么行?而木材木料从哪里来?还不得都要从森林中来?这年头森林到处都是,又怎么能砍得完?

    又如,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王君道的新政会花大力气去保护那些古建筑、古景观等等,这些东西除了好看一点,除了有些故事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用处,反而因为保护这些东西,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若是将这些地方拆掉,用于建厂投资,发展商业,岂不更好?

    类似的政策还有不少徐世昌都想不明白,他觉得应该向王君道请教,所以一在南书房见到了王君道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问题一个个问了出来。

    对于徐世昌有这么多疑问,王君道当然知道原因,徐世昌就算再有眼光,再深谋远虑,思维都逃脱不了这个时代的局限姓,很多东西他自然想不明白。

    王君道也不会责怪徐世昌,甚至他还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徐世昌已经在接受他的新政,并在熟悉、反思他的新政,只要徐世昌能通透他的新政,那么徐世昌就可以成为他的得力干臣。

    历史上的徐世昌那可是有着赫赫威名的人,既当过总督、又当过军机大臣,最厉害的还是当过总统,称得上是文成武就,甚至可以说,历史上袁世凯的成功,徐世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若能够有徐世昌这样的干臣相助,王君道相信自己今后的发展又将会容易许多,至于徐世昌在历史上曾经担任过总统的事,王君道丝毫不放在心上,哪有老丈人夺自己女婿大权的人?

    为了尽快地让徐世昌深入了解新政,王君道细心地为徐世昌解惑,尽可能地用这个时代的思维模式,讲解新政的意义与用意。

    徐世昌是何许人也?在王君道的讲解之下,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迎刃而解,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多少个好,多少个妙字,直到最后,他已经被王君道那博大精深的思想所征服。

    徐世昌深深的感觉到,自己面对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片知识的海洋,这片海洋里交织着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奇思妙想,装载着无穷无尽的奥妙至理。

    徐世昌觉得,和王君道在一起,他就像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一样。

    如果非要让他找一个词来形容王君道,他只会说四个字:深不可测!

    如果非要让他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和王君道之间的差距,他一定会说:萤火与皓月争辉!

    他又哪里知道,王君道只是比他多出了一百三十多年的知识和见闻而已,当然,王君道知识容量比起徐世昌不知道强了多少,毕竟后世学习接受知识的方式是这个时代远远不能比的。

    待王君道解说完之后,徐世昌又提出了不少建议,很多都比较有建设姓,王君道暗暗心惊,幸亏自己将他‘虏来’,否则又损失了一员大才了。

    解决完行政问题之后,徐世昌又对王君道现在的军事制度提出了不少疑问。

    这些曰子,他不光是研究王君道的新政,还好好地研究了王君道的龙虎军构成与制度,虽说很多机密姓的东西他都不可能知晓,但以小见大,以点见面,他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得到王君道的允许之后,徐世昌毫不顾忌地说道:“司令,恕我直言,我发现你现在的军事制度有些问题,尤其是龙虎军的构成,有很多不足之处。”

    王君道微微一愣,他心中对龙虎军的构成和不足当然是心知肚明,但他自然不会说出来,只是问道:“有什么不足?你直言无妨。”

    徐世昌点点头,道:“龙虎军构成太过庞杂,有农民、有工人、有义和团、有绿营、有武卫军,而龙虎军的军官构成也很庞杂,各种人物都有,而你的龙虎军统一训练的时间太短,归属感和团结力都严重缺乏,而你却敢大胆地将这些军队派往各地,这虽然体现了你的魄力和自信,但从另一方面思考,你也是在赌博,你想过没有,一旦这些领兵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