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清河地主gl >

第3部分

穿越之清河地主gl-第3部分

小说: 穿越之清河地主g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找堂叔父,可是堂叔父说家中并无多余的房,还让我们拿出银两来,否则不给我们住。眼见天快黑了,我和二哥的肚子都要饿扁了,没法子,二哥只好去村子四处问是否有人愿意暂时收留我们。最后是李大娘从田里回来,见到我们才收留了我们。”

    夏纪娘一惊,她看张家的情况还以为兄弟二人过得总不会太幸苦才是,却没想到当初这兄弟俩会这般艰难。她又问:“你们不该身无分文才是的?”

    说到这里,张显又撇了撇嘴,道:“大哥只让我们牵一头牛和拿一份田契、地契走,还有我们的一些衣裳。连爹送给我的玉碗都不给我们带走,说那是他的。”

    夏纪娘本以为她们家一直被二叔父和三叔父欺负已然很惨,却没想到还有更惨的。她想到张鹤的身形那般瘦,觉得日子必定过得很清苦。她关心道:“那后来呢?”

    “李大娘收留了我们两日,后来二哥不知怎的忽然便有些奇怪了,然后他跑了出去,好一会儿才回来。然后、然后他便拿出了几贯钱,我问他是哪儿来的,他说他把玉佩典当了,换回来的。”

    夏纪娘松了一口气,心想天无绝人之路。不过若是那玉佩十分珍贵,张鹤便这么典当了,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然后我们一边住在李大娘家里,一边想法子修葺一下这宅院,同时二哥又要琢磨着怎么处理那百亩田。”

    夏纪娘看着这宅院内满地跑的鸡鸭,以及那头牛,也知道张鹤和张显的日子是在那之后慢慢地好了起来。不过她十分不解:“你们当初就没想过卖一些田或是把田租出去?”

    张显抓了抓脑袋,显然也不理解:“二哥说,他要用一些田来做、做什么来着对了,做研究。他有个很大的理想,便是要‘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还有什么‘先富带动后富’。”

    “”夏纪娘心道,这张鹤果然处处透着古怪,说的话没一句听得懂的。

    张显又拉着夏纪娘的手,眼睛里闪着亮光:“夏姐姐,你便嫁给我二哥如何?”

    又回到这个话题上了,夏纪娘没想过这件事,毕竟这种事由不得她来想。便搪塞道:“这说亲得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得有三书六礼,岂是我说嫁便能嫁的?再说了,我若是答应了,那便是私相授受,不仅是我,连你二哥都得被人指指点点的,所以这事你莫要再提了。”

    张显一下子便失落了起来,忽然他又挣扎了一下:“我们可以去找媒人说媒呀!”

    夏纪娘哭笑不得,但是考虑到许是他年纪小便没了爹娘,故而和她亲近了些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她也没和张显多说什么了。

    晚些时候,李大娘听说张鹤出门去了,家中只有张显,便煲好了汤又煮了些饭菜拿了过来与他们一块儿吃。

    天色暗下来后,张鹤才赶着牛车回来,和她回来的还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背着一个布袋。众人才知道她这是去把相隔十几里地的邻村的郎中给请了回来。

    而也幸亏她把郎中请了回来,当天夜里,张显便高烧不退,张鹤和郎中忙了一宿,才让他的体温降下来。李大娘也半夜跑来,念叨着说:“定是今日回来时没有叫魂!”

    “大娘,我叫了,叫了好几回,不信你问纪娘。”张鹤无奈道。

    李大娘笑眯眯地问:“你方才叫我问谁?”

    张鹤愣了一下,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刚才直接喊了夏纪娘的闺名了,便改口道:“夏娘子。”

    李大娘看着张鹤的眼神似乎有许多令她看不透的东西,她不由得移开了视线,心道:连个称呼都叫得这么多规矩,真是步履维艰呐!

    张显退了热后,张鹤又请郎中留了一日查看,确定张显不会有什么大碍后,郎中也因担心家中只有他儿子在,若病人多他一个人照看不过来便离去了。离去前将布袋里的一些药留给了她,又另外写了方子,让张鹤自行去抓药。

第4章 接触() 
五更伊始,清河村的天空是昼夜正在交替间的幽蓝,在氤氲的雾气中,依稀能看见点点星光。

    不知哪家的公鸡开始鸣叫,紧接着一村子的公鸡都开始此起彼伏地啼叫。零落在黑暗中的村舍便开始亮起了点点烛光,出现了悉悉索索的说话声。

    清河边上的一座两进院的宅邸里,灯火也亮了起来。张鹤披着一件大氅拉开了房门走了出来,清晨的清寒令她打了个了寒颤,她穿好大氅,往前堂走去。

    “天都还没亮,要命!”她嘀咕了一声。

    点亮了一盏白纸灯笼,她先去看了一眼牛棚和鸡舍,老牛和鸡舍里的家禽都在。而后带上木棍,松开了大门的门栓拉开门出去了。

    因张显的事情,张鹤两日都不怎么打理农田。如今张显并无大碍了,她自然又得在往常的时辰起床忙农活了。

    宅邸对面是一片小竹林,风一吹,便发出沙沙的竹叶摩挲声和细微的昆虫的叫声。张鹤走在这幽静的道上,昆虫的叫声一下子便停了,只剩风吹竹叶摩挲声和她的脚步声。

    忽然,幽暗中有人唤了她一声:“驴哥儿。”

    她扭头看去却见是李大娘,而跟在李大娘的身边的是夏纪娘。俩人并没有打灯笼,不过常年在这样的情况下起床干活,她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幽暗。

    “鹿哥儿可好些了?”李大娘问道。

    “已经好了。”张鹤笑道,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连忙道谢,“对了,还没谢谢大娘帮我看着田里的瓜苗呢!”

    她无暇打理农田的两日里李大娘倒是有心帮衬她一下,可李大娘自己的农务都忙不过来,也只能在闲暇的时候帮她注意一下别让霜把瓜苗给打坏了。

    “我没帮上什么忙,不用谢。”李大娘道。

    张鹤的其中几十亩水田便在大路边上,一直延续至蜿蜒的清河边,所以算得上是这村里最好的田之一。住在这清河村中部的几户人家到田里去,几乎都会经过张鹤的田。

    李大娘轻车熟路地在田埂上走着,夏纪娘跟在她的后面,走得却有些小心翼翼。忽然,她的脚下一滑,整个人便歪了下来,嘴里发出了一声惊呼:“啊——”

    在田里摔倒,被泥巴弄脏了衣裳不算什么,可是若是摔伤了腰骨,那可不得了。在她身后的张鹤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扶住了她的手和腰:“小心。”

    灯笼“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被烛火迅速燃烧掉了,那一瞬的昼亮将两道重合的身影放大了来。

    脚边的灯笼已经被水浸湿而灭了,周围一下子便又陷入了幽暗当中。夏纪娘的心“噗通”、“噗通”地直跳,可是她却感觉到了除了自己的心跳,还有别的心在跳动。稍微冷静下来,她便感觉到那是身后之人的心跳

    意识到自己整个人靠在了身后之人的身上,腰被人搂着,左手臂则被人扶着,她的脸猛地红了。

    李大娘似乎走了很远才意识到夏纪娘没有跟上她,回过头去,只见模模糊糊的一团影子在几丈远的地方。她唤道:“纪娘、驴哥儿?”

    夏纪娘像是被蛰了一般挣脱开来,又稳住身子,急急地回道:“我在。”她的脑子乱糟糟的,干脆什么也不想,逃似的快步朝李大娘走去。

    软软的身子所遗留的触感在夏纪娘离去后才渐渐地消失,张鹤也回过神来,心虚地笑了笑。她之所以心虚,是因为在夏纪娘倒在她的身上时,她的脑子瞬间便想到了“软玉温香”一词,在夏纪娘离去后,她竟觉得有些遗憾。

    “怎么了,我刚才好似听见了叫声?”李大娘又问。

    “没事,我方才脚滑,踩进了田里了。”夏纪娘半真半假地说道。她刚才的确是脚滑,不过是差点踩进了沟里和摔倒。

    “哦,没事就好。”李大娘又问张鹤,“驴哥儿,你怎么不打灯笼了?”

    “哦,风太大,吹灭了。我如今已经适应了,不打灯笼也无事。”张鹤回答。殊不知没了灯笼,她便什么也干不了。她有一点近视,打着灯笼看东西都有些模糊,更别提没了灯笼。

    李大娘也没多想,见夏纪娘跟上来了便继续走,张鹤的田一下子便到了,她家的田离得远,自然不耽搁时辰了。

    昼夜的争斗激烈而无声无息,天空的幽蓝渐渐地褪成灰蓝,天空也灰蒙蒙地亮了。

    广袤的田野上,身影渐渐地多了起来。不过仔细一算,却是妇人的身影较多。

    之所以如此,除了因为现如今不是农忙时期,还因为此时正值每年春季朝廷征夫役的时候。凡城乡有一丁也就是一个二十岁成年男子的家庭,便得出一人去服差役,为期一个多月。不服差役的也行,但是却得交纳“免役钱”。

    夏纪娘家便是无人去服差役,交纳了不少免役钱。想到这里,她的心又有些委屈。

    夏纪娘的二叔父和三叔父从不愿意去服差役,以往为了节省开支和为了给她攒嫁妆,都是她爹夏大去服差役的。可是夏老翁那一病,她的嫁妆打水漂了不说,夏大为了照顾夏老翁也抽不开身去服差役。夏二和夏三便死皮赖脸说:“大哥你无法去服差役了,那自然得把这‘免役钱’给交了吧!”

    夏大软弱和无奈之下,只能这么办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夏纪娘的娘夏崔氏才恼羞成怒,让夏纪娘来李大娘这儿帮忙的。夏大知道妻女委屈,便没阻挠她过来。

    夏纪娘没敢让李大娘知道这事,否则按照李大娘的脾性,怕是要上门去骂夏二和夏三了。她算了一下,再过些日子,那些去服差役的人也该回来了。

    忙到破晓时分,此时的天已经完全亮了,晨曦柔和地照在广袤的田野上,晨雾渐渐散去,枝叶上的晨露也慢慢蒸发。

    夏纪娘从李大娘家的田回来,经过张鹤的田地时,她看见张鹤的身影在那三十亩在风中摇摆的瓜苗中忙碌着,心道:“这苗长得似乎挺好的,别家种的要么被虫咬了,要么便是枯萎了,可是张家的这些苗青葱嫩绿,长势喜人。”

    张鹤似乎看见了她,眯了眯眼,又走了过去,道:“忙完了?”

    “还没有,姨母让我回去准备早食。你”夏纪娘看着那些瓜苗,“别人家都准备犁地开始种稻了,你怎么还是种这些瓜?”

    到了春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犁地、放水灌溉,待地养好后便开始育苗然后插秧。可是从张鹤这些瓜苗的长势来看,也不过是刚定植没多久,待它长成、结瓜,怕也要到三月底。三月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插秧了,张鹤再来种稻似乎就迟了些。

    张鹤用干净的尾指抓了抓脸颊,道:“我暂不打算种稻。”

    夏纪娘讶然:“六月便要收夏税了,你不种稻的话”

    “这一年的税钱我还是有的。”

    “可你都种这些,届时吃什么?”

    夏纪娘没见过有人家不种稻的,要知道种了稻,除了纳税外,余下的谷物便是他们接下来一年的口粮了。她并不清楚张鹤的家底,可心里依旧觉得长此以往的话,张家迟早会撑不下去的。

    “唔,我要解释起来实在是有些麻烦。我除了这三十亩地,分散在各处还有七十余亩,不过只是打理这三十亩便够呛了,实在是没精力去打理更多地田。而且我初来乍到,还什么都不懂,折腾了将近一年,浪费了不少种子,我才勉强将这些瓜苗培植出来。毕竟饭得一口一口地吃,待我先准备好,我再来处理剩下的那七十亩田。”

    夏纪娘沉默了会儿,有些可惜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把地租出去呢?”张鹤若是把地租出去,只管收租,日子也能好起来。且这世上仍有许多没有田地可种的穷苦人家,而张鹤却因为自己忙不过来便闲置了那些田地,着实有些可惜。

    “租出去的话也不是不可,只是那些地我还有用处。”张鹤斟酌道,“而且用不了多久,那些田地便会派上用场,我不会闲置它们的。”

    夏纪娘心道,也对,我们家自己都还未顾得上,管别人家的闲事做甚?

    张鹤见她要回去了,便也跟着她走。夏纪娘猛地想起天未亮之时,俩人曾经发生过的那次意外,她的脸燥热了起来。停下脚步,又侧过身子去:“你、你先走吧!”

    “好。”张鹤盯着她瞧了会儿,但是也看不出什么来,心里虽觉得她古怪,却也不再关注。

    回到道上,俩人便分道扬镳了。夏纪娘回去把衣服拿到清河边上去洗了,刚晾好衣服准备去烧柴煮早食,李大娘便回来了,她把夏纪娘喊了过去:“先别做早食了,我们一块儿去找驴哥儿借牛和耕具吧!”她借张鹤的东西总不能让张鹤亲自送过来给她。

第5章 算账() 
张鹤家的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