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86部分

医师1879-第386部分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904年的纽约,六月初就开始变得闷热起来了。。

    虽说空气系统已经出现,但是这年头的空调就不用多考虑了,约翰甚至都没有去打听的兴趣。好在有钱的话一切都好办,管家自然有的是办法让家里凉快起来。

    这个夏天,约翰让自己尽量的悠闲起来。

    除了一些必要的工作和应酬之外,约翰把自己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外公,而老亨特拉尔的身体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一天天的衰弱了下去。当时间来到6月中旬的时候,老爷子终于再也无法独立的站立,只能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了。

    只不过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由约翰来决定的。

    比如说7月1日的时候,第三届奥运会就要在圣路易斯召开,而刚刚组建不久的十校联盟,派出了多达九十一的参赛队伍,而这些人的集中训练费用和参赛费用都将由约翰个人来承担。

    听起来很夸张,其实不过一万多美元而已。

    约翰在亨特拉尔大学建起那么多高标准的运动场,肯定是存在不少的小心思,尤其是后来牵头组建起十所名校的体育联盟之后,每年持续不断的投入更是让学生们的运动情绪高涨,再加上约翰偶尔一些突发奇想的训练“妙招”,不少人都在这个时代有了参加奥运会的实力——千万不要高估这个时代的体育水平,大学生们有这个实力还真不奇怪。

    所以美国本土举办的奥运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只不过可惜的是,和上一届奥运会一样,圣路易斯奥运会同样也是依附于世博会存在的,时间漫长到五个月不说,赛事也非常混乱。更加奇葩的是,整个奥运会的参加国家只有12个,其中美国人更是占据了八成以上。所以在约翰看来,恐怕没有比圣路易斯奥运会更加适合的机会了,说不定那些大学生们真能刷不少金牌回来……

    拿出早就答应的一万五千美元之后,约翰开始期待这让人无聊的第三届奥运会。

    参加奥运会,约翰抱着的就是一个功利心。

    想想看,未来等到体育职业化开启之后,哪个大学能牛叉到在奥运会上争夺金牌?就算有的话,恐怕也是特招的体育生,和学校本身没什么关系吧?但是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凭借着近几年在体育上的投资和发展,亨特拉尔大学乃至其他九校很可能就能拿上几块,将来说出去可是要羡慕死人的……

    与此同时,另外一件约翰期待已久的事情也终于筹备好了。

    1904年6月14日上午9点,纽约。

    在老亨特拉尔那舒适的卧室里,老爷子舒舒服服的靠在厚厚的靠枕上,两只眼睛盯着身旁小桌上的一个大木箱子。这个箱子足足有半米见方大小,样子有些奇怪,扁扁的身子后面是一块木板,前面却是一种新鲜的材料——才出现没有多久的塑料。而且在那塑料上面,布置这几个按钮和一个旋钮,脑袋上更是顶着一根长长的金属棍,就像个旗杆似得。

    在老亨特拉尔身边不远处,他的外孙和外孙媳妇两人也老老实实坐着,约翰更是微微侧起耳朵,似乎在认真聆听着什么。

    “唔……时间好像差不多了啊!”

    抬眼瞧了一下墙上的壁钟,老亨特拉尔淡声问道。

    “嗯,应该马上就开始了。”

    约翰连忙站起身,在桌上那个木箱子上扭动了几下,然后又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房间里,很快就又安静了下来。

    也就是过了几秒钟的功夫,突然间,那个相貌丑陋的木箱子发出了刺啦刺啦的一阵噪音,吓了几人一跳。不过还不等好奇的老亨特拉尔和安娜问些什么,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从带着各种奇怪按钮的箱子里,竟然传出了一个人的声音:“欢迎收听亨特拉尔广播电台,我是主持人汤姆?修斯,很荣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

    看着外公和妻子那一脸愕然的表情,约翰顿时笑了。

    一个崭新的时代,终于开启了……(。)

第十八章 无线广播() 
“哦,这太神奇了!”

    原本觉得收音机太丑陋,根本不愿意放在客厅里的安娜,在听到那首略有杂音却清晰无比的小提琴曲之后,立刻便改变了对收音机的看法。

    耳朵紧紧凑在旁边,就像是聆听福音一般。

    “唔,确实是个好东西。”

    靠在软和的沙发上,老亨特拉尔微笑着点了点头。如果是在两三年前,老爷子最可能的是狠拍一下大腿,大笑一番,但是如今的话,体力衰弱的他只能用一个微笑来表达了……

    “约翰,这东西以后会天天播放吗?”

    等着一曲结束之后,安娜兴致勃勃地问道:“如果人人都买一个收音机的话,那唱片业岂不是就要完了?“

    “呃……”

    对于自己老婆的这番话,约翰只能表示无语了。

    不过自家的人,约翰还是耐心的笑着解释道:“不会的,安娜,广播的音质不太可能赶得上唱片,所以你这种想法不太现实。其次的话,你知道咱们这台收音机的价格是多少吗?”

    “多少?”

    微微一怔,安娜好奇的问道。

    “199美元!”

    微微一笑,约翰淡淡的说道:“而且这还是员工们的内部价,如果对外出售的话,短时间内不会低于249美元!”

    “什么?这么高?”

    听了约翰的回答之后,不但安娜瞪大了一双眼睛,就连老亨特拉尔都吃了一惊。两百多美元的价格肯定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几乎相当于小半辆汽车了,很难想象,除了那些真正的富人外会有谁购买这些收音机。

    “相对成本来说,已经不算高了。”

    苦笑着摇了摇头,约翰无奈的说道。

    电子管虽然已经被他给搞了出来,但是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哪怕用上流水线,再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收音机的成本也不可能降到八十美元以下!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约翰算是明白无线广播为什么一直到十几年后才发展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广播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另外一方面的话,是因为这个时代大多数科学家面临的问题——缺少足够的研究经费。但是最的,还是普及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这个世界因为有约翰的存在,不但技术方面的理论上,同时还了的资金和设备。所以亨特拉尔通信公司的这套系统,性能足以媲美原本在十几年后才会完善的广播系统。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中,特斯拉实验室至少有二十位工程师常年在研究着广播系统,在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说到底,约翰也无法把成本一降到底。

    这需要特斯拉实验室和工厂研究下去,在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到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之前,或者说在美国中产阶级真正崛起之前,收音机根本就不可能普及,无线广播系统自然就更无从提起了。

    所以对于这种新技术,约翰的态度就是积累,暂时只小规模应用。

    初步建设一个覆盖亨特拉尔财团旗下公司,进而覆盖全纽约市的广播系统,为无线广播系统进行测试和实验积累。满足这一点,除了建设整个系统之外,约翰打算低价向旗下各个公司的高管,以及每个车间、办公室这种高价收音机,一方面也是起到测试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亨特拉尔财团建立一个“另类”的沟通渠道上面的声音可以直接抵达最底层。

    然后不断的积累技术和生产工艺改进,着一飞冲天的绝好时机……

    “这几年,你可是做了不少好东西啊!”

    看着胸有成竹的约翰,老亨特拉尔忍不住轻叹道:“收音机、汽车、动画、拖拉机、手表,还让兵工厂和造船厂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了起来……真想能再多活几年,亲眼看看你到底能把它们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啊!”

    “外公……”

    听到老亨特拉尔这番话,安娜和约翰脸色同时一遍,赶忙就想安慰一番。

    不过不等她们开口,老亨特拉尔就摆了摆手笑道:“好了,你们不用多说什么了,到了我这个岁数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倒是你们,如果真的对我好的话,那就让我在死之前听到安娜怀孕的消息就好了!”

    “呃……”

    对于老亨特拉尔的这个要求,约翰和安娜面面相觑之后,同时苦笑了起来……

    ……

    1904年6月,又一批华人幼童被送到了洛杉矶。

    这批孩子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不到一百人,然后随机被送去了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和剑桥等地。随着小留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约翰已经没办法把他们全都安置在纽约了,毕竟几百或者千把人还不算什么,如果数千华人挤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所学校的话,那就实在是太扎眼了。

    所以在三年前,约翰建起了另外七所学校。

    全部都依托于十校联盟中的大学所在地,教师们则是由杜威他们培训出来的,在高薪的诱惑下高高兴兴去分校教书。选取的是同样的教材,使用的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时约翰还安排了专门的人手去定期监督、考察,所以对小留学生们的情况十分放心。

    与此同时,人数多达一百余人的成年留学生也抵达了美国。

    这批人基本上都毕业于国内的教会大学或者中学,精通英语,并且也掌握了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在容闳的精挑细选之下,约翰会承担他们在美国读大学一半的费用,并且优先介绍他们十校联盟读书。像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本就有接收华人学生的传统,自不必多说,其他学校也在约翰的劝说下决定接纳他们。每年最多不过十几名学生,倒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多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约翰的厨师苏力也抵达了上海,见到了白发苍苍的容闳先生……(。)

第十九章 拼音和简化字() 
上海,公共租界。

    在公共租界最繁华的一个地段,有一栋两层高的小洋房,外墙刷成了纯白色,门口的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几颗大树的树荫更是把整栋房子笼罩在内,浑似一个上海滩的世外桃源。

    这栋房子,在公共租界可是大大的有名。

    谁都知道鼎鼎大名的容闳先生就住在这里,而且大家还知道,这些年容先生和花旗国的一位大人物合作,资助国内的小孩儿和年轻人去花旗过留学,可是干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儿。更别说因为那位花旗国大人物的缘故,公共租界里的花旗国人对容先生那可是恭敬有加,就连英国人也不敢怠慢。

    因为这层关系,原本就声望颇高的容先生这几年更是名声大噪。

    就像今天,容先生的门口就停了好几辆马车,甚至还有两辆小汽车,一看就知道不少大人物登门拜访,或许就在楼里商量什么大事情呢……

    ……

    “诸位!”

    站在一群老朋友的中间,容闳满脸凝重的朗声道:“我想你们都应该明白,今天邀请诸位的意思了……事关重大,容某实在是不敢独断,所以想请大家帮忙参详一下。”

    今天应邀前来的,总共有五个人。

    这五个人年龄最大的和容闳差不多,最小的不过才三十余岁,此时对于容闳的问题,五个人无不一脸的肃穆,皱眉沉思起来。

    良久之后,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先生,晚辈以为这拼音之法比之西人撰写《中文字典》更加实用,似乎也更加的完善,而且只要在文字上面标注上拼音,不许认识便可读出……这种书籍,又何须顾虑许多?直接刊印就是了!“

    “不然!”

    前者声音刚一落,又一人就满脸不以为然的反驳道:“此法虽然方便,但是同样需要用西文进行标注,而且读音只有北方官话一种,甚是不妥……”

    “我倒是觉得只标注北方官话并无不妥。”

    这次不等第二人说完,第三个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晃了晃脑袋说道:“如今朝廷在北,官话自然也以那边为准,既然如此,直接使用又有何不可?”

    “非也,我等处于江浙,自然应以本地话音为准……”

    “既然是普通话,当然应以京师官话为准……”

    ……

    听着热热闹闹的讨论声,容闳心中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十几天前,当苏力风尘仆仆从纽约赶到上海,交给容闳那两本书的时候,老爷子一看就震惊非常。这些日子茶不思饭不想,整天就抱着这两本书苦思冥想,对于这本《普通话与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