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院子女 >

第5部分

大院子女-第5部分

小说: 大院子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沸腾,他经常夜不能寐,理想在漆黑的夜里纵横驰骋。   
    他对李亚玲这些农村青年想离开农村,一心奔城里的想法很是不解,正如李亚玲不了解他的想法一样。   
    傍晚的时候,放马沟大队的高音喇叭里也会响起李亚玲的声音。这次播报的不是国内、国外的大事,而是壮怀激烈的诗词。这些诗词也是章卫平精挑细选的,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他把这些诗词选出来后,让李亚玲播出去。李亚玲不愧是高中毕业生,她的领悟能力很强,总会把这些诗词念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李亚玲在念这些诗词时,章卫平在一旁一边吸烟,一边陶醉地望着李亚玲。   
    李亚玲播送完一遍,便关了扩音器,然后征询地望着章卫平,章卫平就挥挥手说:再来一遍。说完还把自己的水杯往李亚玲面前一推,他的意思是让李亚玲喝口水,润润嗓子,好让她的声音更加圆润。李亚玲不喝水,只咽了口唾沫,便又一次打开扩音器,声情并茂地朗读着那些壮怀激烈的诗词。   
    做完这一切时,外面的天就已经黑了,李亚玲似乎不急于走,章卫平就搬了一张椅子放在火炉一旁,让李亚玲坐下,自己也坐下。炉火红红地映着两个人,他们都没有提出开灯,两人冲着炉火在想着各自的心事。   
    李亚玲就说:你真的不想回城里,在农村扎根一辈子?   
    章卫平就认真地想一想,肯定地点点头。   
    李亚玲就很失望的样子,伸出手在炉火上有一搭无一搭地烤着。   
    章卫平就说:你也安心在农村干吧,农村需要我们这些有知识的青年人。   
    李亚玲不说话,她在想着自己的心事,面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章卫平充满了激情和幻想,又有着城里青年敢说敢想又敢干的豪气,这一切,无疑都在深深地吸引着她。李亚玲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性了,对异性的渴望和新奇使章卫平磁石般吸牢她的目光。经过这一段的接触,她已经开始暗暗喜欢章卫平了。   
第一部分: 第10节:成熟少女的芬芳   
    对章卫平来说,李亚玲也在吸引着他。她的声音,她的身体,还有她的笑声,都让他着迷和神往。在城里,在军区大院的时候,那时他对男女的事情还混沌未开,任何一个女性都不会让他产生好感。在农村这三年多的生活里,他成熟了,从一个男孩子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他开始对身边的异性产生了兴趣,他第一个接触的就是李亚玲,李亚玲的健康,还有那天然、没有经过修饰的年轻女性的魅力,“呼啦”一下子把他心底里对异性的渴望点燃了。这些日子,他睁眼闭眼,眼前都是李亚玲的身影。于是,他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走近李亚玲。   
    章卫平也能感觉到,李亚玲也有些喜欢他,每天晚上工作完,她都不急于离开,而是和他在火炉前坐一坐,哪怕什么都不说,两人在半明半暗中静默着。   
    过了许久,又过了许久,李亚玲站起身,说了句:我该回去了。然后转身,把医药箱斜挎在肩上。这时,章卫平也站起来,从办公桌上抓起手电说:我去送送你。   
    李亚玲不拒绝,也不应允,低着头向外走去,章卫平跟上。两人走在雪地里,手电的光束在他们面前的雪路晃悠着。两人走得很近,中间的距离就横着那只医药箱。他们都不说话,任凭着两双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单调声响。   
    远远近近有狗的叫声悠远地传来,夹杂着牛哞驴叫,章卫平对这一切都充满了新奇的感受。   
    李亚玲呢,对乡间的这一切早就司空见惯,她已经麻木了。每一声狗叫,都让她的心里难受一些,因为这些声音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她,她此时仍身处在农村。   
    两人默然无声地向前走着,李亚玲不知为什么叹了口气,章卫平扭过头去看她。   
    她说:你就真想在这里扎根一辈子?   
    她不知这么地问过多少次了,他的答案也是她所熟悉的。   
    两人的说话分散了一些注意力,他们的身体就碰在了一起,中间夹着那只医药箱,硬硬的,两人都感觉到了。他们已经看到,李亚玲家窗子里透出的灯光了,李亚玲紧走几步说:我到了。   
    章卫平就立住脚,用手电的光束送李亚玲往家里走去。李亚玲家里的狗蹿出来,冲章卫平响亮地叫了几声,被李亚玲喝住了。直到李亚玲推门进屋,章卫平才关掉手电,独自向大队部走去。他一个人就用不着手电了,手电的光亮是为李亚玲准备的。   
    成熟少女的芬芳   
    刘双林描绘的未来场景,深深地打动了李亚玲。她的双脚不知不觉地就向刘双林靠近了一些,有意无意间,刘双林的肩膀就挨到了李亚玲的肩膀上,他嗅到了从李亚玲身体里散发出的成熟少女的芬芳。   
    章卫平和李亚玲的初恋是在那一天晚上真正开始的。   
    那天晚上,章卫平和李亚玲又坐在炉火旁说话。不久前,刚有一个病人离开这里,那是一个感冒发烧的病人,李亚玲为病人打了退烧针,开了药。在这期间,章卫平一直陪着李亚玲。病人走后,章卫平就说:看你冷的,烤会儿火再走吧。   
    就这样,李亚玲跟着章卫平来到了卫生所隔壁的大队部。那天晚上的白炽灯很亮,炉火也很旺,章卫平拿着一只玉米棒子,他不时地在玉米棒子上搓下几粒玉米放在炉子上爆玉米花,爆好几粒,他就仔细地捡起来,放到李亚玲的手上。炉火爆出的玉米很香,两人随意地说着话。就在这时停电了,突然而生的黑暗让两人一下子放松了下来,他们似乎在不经意间,把目光对在了一起,倏忽又分开了。这是有情有意的男女初次交往时很普遍的表现,但在他们各自的内心里却宛如惊涛骇浪。   
    章卫平又一次伸出手往李亚玲手上递玉米花时,他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勇气,一下子就伸手捉住了李亚玲的手,那双手滚烫而又潮湿。她用一种异样的声音说:天、天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她这么说了,可身子却没有动。   
    他的手上就用了些力气,李亚玲顺势就倒在了他的怀里。几乎同时,他们拥抱住了对方,这时突然而至的灯光,让他们又闪电似的离开了对方。她红着脸,低着头,目光迷离,支支吾吾、含混不清地说:我该回去了。   
    这回她真的站起身,习惯地把医药箱背在肩上。章卫平没有说话,默默地拿起手电,随在她的身后去送她。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一直走到李亚玲家门前,她立住脚,回过头,望了他一眼,他看见她的目光仍然有些迷离,然后她头也不回地向自家走去。   
    直到李亚玲走进房门,他才清醒过来,迈开大步向回走。今天晚上对他来说真是非同凡响,那层窗户纸终于捅破了。他坚信,李亚玲也是喜欢他的。二十多岁的章卫平对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充满了革命的浪漫情怀,此时此刻,他在浪漫的革命中,找到了他所向往的幸福。他奔跑在雪地里,他想唱,想跳,于是他吹起了口哨。不知为什么,他居然吹响了一曲《游击队之歌》,惹来几只狗在黑暗里没完没了地吠叫。   
    从那以后,他们的约会地点不是在大队部,因为大队部里并不安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人,或者沉寂了一两天的电话铃声会突然乍响。于是他们离开了大队部,爱情毕竟是私密的。他们的约会地点,今天是大河旁那棵老柳树下,明天就可能是水渠桥洞下,他们约会时,身体的交流多于语言上的交流。他们拥抱在一起,不管不顾地亲吻,入夜的寒冷让他们在冷风中打着战,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相爱着。   
第一部分: 第11节:梦想在农村茁壮成长   
    此时,他们的想法也南辕北辙。章卫平想的是,以后在放马沟的生活会很幸福,也一定会很温暖,要是李亚玲真的能嫁给他,他会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他会把所有的理想都投入到革命的事业中,让他的梦想在农村茁壮成长。   
    李亚玲却不这么想,因为她知道章卫平是城里人,又是军区章副司令的儿子,有一天他会离开这偏远的农村的,如果自己真的嫁给章卫平,章卫平离开农村的日子,也就是她进城的时候。她此时对章卫平的爱,有一半是对城市的热爱,转化成了对章卫平更猛烈的爱。说心里话,章卫平是吸引她的,章卫平身上具有的东西,在农村青年身上是不具备的,比如章卫平的果敢,还有城里人的见多识广,为人处事的那种思维方式,而章卫平身上的那种浪漫气质,更是任何一个农村青年都不具备的。   
    李亚玲在这种痴迷中,就又想起了刘双林。刘双林是五年前离开放马沟大队参军入伍的,刘双林上学时比李亚玲高两个年级。那时候,李亚玲骨子里很娇气,他的父亲还当着放马沟大队的支书,在农村那差不多就是高干子弟了。李亚玲骄傲的不仅是这些,她骄傲的是自己的美丽和学习优秀。那会儿,她心高气傲,根本不理睬任何人。   
    刘双林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他高中毕业后一心一意要去当兵。农村青年的第一梦想就是招工进城,在那个年代,城里对农村的招工指标少之又少,就是有一个半个指标,没门路的想都甭想。于是,就只剩下了当兵这惟一的出路了。当兵就有希望入党、提不了干,就是不入党、提干,在部队锻炼上几年,回到农村也是一种资本,起码眼界宽了,说话办事的,别人就会另眼相看,就连搞对象也有了挑挑选选的资本。刘双林和他爹和所有农村青年一样,多么热切地盼望着跳入龙门啊。可刘双林的家境却让他无法去当兵,那是征兵前几天的一个傍晚,刘双林找到了李亚玲的家,提了两瓶散装酒,就跪在了当着支书的李亚玲的爹的面前。那天晚上,刘双林泪流满面。李亚玲放学回家,正好被眼前这一幕震惊了。她当时震惊地跨过跪着的那爷俩,走进了里屋。也许是那爷俩的真诚感动了李支书,最后刘双林还是如愿地走了。   
    两年后,刘双林回家探亲,那时的李亚玲已经高中毕业,正在公社卫生院学赤脚医生。他们在村街上不期而遇。那一刻,刘双林正站在一棵大柳树下给村民们散烟,一边散烟,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部队的见闻。刘双林故意操着一种南腔北调的口音,脸上放着红光。这时,他的目光和李亚玲投过来的目光不期而遇了。现在的李亚玲已经出落得比两年前更加漂亮,她在刘双林的眼里,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这时的她又想起了两年前刘双林和他爹给爹下跪的那一幕,她一想起那一幕,她的脸上就感到发烧,她别过脸去。刘双林似乎早就忘了两年   
    前那份尴尬,他亲切、热络、又见多识广地和李亚玲打着招呼:亚玲,听说你去当赤脚医生了,真不错,有空咱们聊聊。   
    李亚玲对刘双林这种问候和邀请不知如何回答,脸一阵儿红一阵儿白地就走了过去。   
    刘双林似乎很有心计,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在刘双林探亲的那十几天里,他每天傍晚都要去公社接在公社卫生院学习的李亚玲。从公社所在地到放马沟大队约有五华里路,快走也得要半个多小时。刚开始的时候,李亚玲不领刘双林这份情,她自顾自地走着,刘双林则屁颠颠儿地跟在后面。   
    他说:亚玲,干啥那么急?我陪你说说话吧。   
    李亚玲不理他,只顾往前走。   
    他跟在后面,不管李亚玲爱听不爱听,一味地说着当兵两年间的见闻。   
    他说:我们团有一千多号人,我们团长是打珍宝岛的英雄。   
    他还说:我们的团部在城里,可热闹了。   
    他又说:从咱们这儿坐火车,到我们部队要换两次车,加起来十好几个小时。   
    ……   
    几天之后,李亚玲就不再那么排斥刘双林了,两个人也能并排着走一走,说上一些话。   
    刘双林说:亚玲,我都写入党申请书了,我当兵半年就入了团。   
    李亚玲看了他一眼。   
    他说:真的,我不骗你。   
    李亚玲就又看了他一眼。   
    刘双林又说:要是今年能入上党,下一步我就开始努力提干。   
    李亚玲说:提干那么容易吗?   
    他说:当然不容易,得努力呀。两人又往前走,这时夕阳西下,染得半边天彤云一片。   
    刘双林又说:我要是能提干,以后就可以带家属了。   
    他说这话时,李亚玲的心“嗵嗵”地跳了两下。离开农村,是她梦寐以求的。想到这儿,她红了脸。他看到了,见时机成熟,就说:其实这次我探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