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139部分

三国第一强兵-第139部分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做开场致辞的是贾诩;王羽自己不耐烦做这些表面文章;作为他唯一的幕僚;贾诩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别看胖子的工作热情不高;但只要他想;做起事来还是很有章法的。

    在夏日明媚的阳光下;河风时而送来一阵清凉;耳边传来贾诩抑扬顿挫的朗读声;王羽有种微醺的感觉;其他人似乎也有类似的感觉;只是没几个人的心情会象王羽这么放松。

    好容易等贾诩把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念完了;众使臣对视一眼;都打起了精神;这些套话啥用没有;接下来的正题才是最重要的。

    “敢问李博士;贵军何时释放天子和百官;退出洛阳?”率先发难的是黄盖。

    来的人当中;就属他不以智谋见长;聪明人都在等着别人打头阵;不肯说话;却让他抢了个头筹。尽管不以智谋见长;但黄盖也不笨;他没挑衅王羽;而是向李儒发难。

    西凉军现在就是落水狗;谁逮住都可以打。而这场大会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重点本来也只有两个;一个是洛阳的最终归属;还有一个就是王羽剑指何方。

    所以;黄盖的提问虽略嫌莽撞;但也准确的切中了要点;将大会引入了正题。

    李儒捻须冷笑道:“迁都之事千头万绪;自然要从长计议;黄将军莫不是在孙豫州身边太久了;以为世间事都象孙将军攻城略地那么简单?无论是刺史还是郡守;都是挥刀斩下;一刀两段?”

    他既然敢来;事先当然也有所预计;这场大会;他就是众矢之的;想从容的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必须在一开始就摆出最强硬的态度;让其他人有所顾忌才行。

    所以;他的反驳词锋犀利;一上来就毫不留情的采取揭短打脸的策略。

    “奸贼无耻”黄盖大怒;指着李儒骂道:“祸国之贼;而今已经穷途末路;还敢嚣张吗?莫说天下忠臣义士尽在此间;就算只有我家主公一路;也足以将汝等碾为齑粉”

    “哼;话谁不会说?可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吧?当日在梁东;也不知是谁全军覆灭;靠手下脱帻代之;方才得以脱逃;偏偏不知羞耻;在这里胡吹大气。徐公卿在我西凉军中;不过一无名老将而已;胜他者众多;不消我家丞相亲自出马;汝岂不闻李稚然之名?”

    李儒显然是打算将揭短战术进行到底了;顺带着还要虚张声势一番。

    王羽饶有兴致的看向黄盖;想看看对方如何反唇相讥;结果他惊讶的看到;黄盖眼神中居然闪过一丝犹疑之色;气势顿时也是一滞。

    王羽心下微惊;李傕;此人也是深藏不露的?居然报个名字;就能将黄盖的气势给压回去。不过转念想想;他也是释然;毕竟此人也是能打赢吕布和马腾的牛人;应该也是被低估的武将之一。

    转头看看许久未见的杨奉;王羽心中暗自庆幸;好在自己误打误撞的往河东走了一趟;否则董卓未必会这么容易认输;少不得再跟李傕、郭汜等人过过招。

    放在先前;王羽乐不得继续打;可现在么;他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时间一下子就变得紧迫起来;哪还有时间跟西凉军耗下去?

    当然;他的想法;别人是猜不透的;而与会的各路诸侯的想法;却尽在王羽的掌控之中。

    所以;尽管在场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人物;但王羽仍然有把握让这些人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

    他依仗;当然不仅仅是谋略;大丈夫行事;靠的是拳头。

    ()

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 
王羽稍稍出了会儿神,会场的形势却是风云变幻。

    黄盖的口才算是过得去,但跟李儒这种人比起来,就差得远了,没多长时间,就被全面压制了。但李儒也没得意多久,因为他的对手不是一个人,压倒黄盖,顶多算是个良好的开端罢了。

    先锋黄盖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众人的士气,反倒是李儒的尖酸刻薄激起了众人的新仇旧恨,于是一场激烈的骂战开始了。

    没错,是骂战,不是论战,因为李儒根本就没打算跟众人好好的辩论,真辩论的话,面对在场这帮人,别说是他,就算是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也不可能赢。

    “路中捍鬼袁长水,大名鼎鼎,在京师可止小儿夜啼,让寡妇闭户不出,让道儒名士掩面而走!袁司空因何英年早逝?还不是被他荒淫无耻,倒行逆施的儿子给气的?”

    “徒具其表刘景升……窝里强横袁本初……专偷人妻曹孟德……笑里藏刀刘公山……好掘祖坟张稚叔……”

    李儒在洛阳这近一年的时间可不是混的,他为董卓执掌谍报工作,在京城各大世家都安插了眼线,得到的各种私密不计其数。李儒的名声不好,但他也是博闻强记的才子,来之前也是做足了准备,当下揭短骂街,揭得不亦乐乎。

    众谋臣各有长才,但哪曾想李儒不按正经套路来啊?

    他们可没学过泼妇骂街,也没有针锋相对的资料,翻来覆去的也只能骂几句国贼、奸佞,哪有李儒不重样的揭短来的给力?

    “各位,各位,且听授一言。此人已经丧心病狂,我等也不须与他多说,只管各自回禀,再兴义兵。将一众凶顽一网打尽,到时在洛阳城中聚首,再议会盟之事岂不更好?”

    王羽认得说话之人正是代袁绍出使的沮授,心中不由暗赞一声,此人的眼光果然独到,一眼就看破了李儒外强中干的表象。

    顺便还将了自己一招。如果李儒引起公愤,自己再按兵不动,用仁义道德什么的可就搪塞不过去了。沮授的确很厉害,不过,这招没用。

    “围攻洛阳?”李儒怒哼一声。冷冷的说道:“你们以为我军真的全无抗力了吗?且不说关中西凉的十数万大军,单说我军手中的筹码,有人敢攻进洛阳的城门。就别怪我西凉人玉石俱焚!”

    “什么?”众人大惊。

    李儒咬牙切齿的叫道:“你们不给我们活路,那就一拍两散,谁也别想好过!”

    他心里恨啊!此言一出口,西凉军的名声就算是彻底完了,可他还不敢不说,因为这是王羽指使……应该说是暗示的。

    李儒若是不当众发出要挟,就必须把皇帝留下,否则王羽就要不客气。思来想去。李儒和董卓还是决定,咽下这颗苦果,反正他们也没什么名声可言。权且顾得眼前吧。

    所以,适才他才毫不客气的揭短骂街,其实就是个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名声彻底臭了。还怕再多得罪几个人吗?

    “李儒!你还是大汉朝的臣子吗?怎么敢当众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若尽早回头,还有挽回的机会,一意孤行,负隅顽抗的话,只有身败名裂,粉身碎骨一个下场!”

    “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众谋士都是又惊又怒。

    他们和他们背后的诸侯,都不怕王羽搞会盟,怕的是他私下里搞串联。

    说到底,不是每个人都对洛阳和朝廷有兴趣的,他们最怕的是自己的对头得了这个好处。

    袁绍和袁术肯定不希望对方攻下洛阳;张邈和刘岱也是同样;刘表自己够不着洛阳,但他也不希望刘岱成功,两人的地盘离的虽然很远,但血缘却很近,他们都是宗室,都是有希望效法汉光武的,当然不希望对方得到这个巨大的政治资本。

    王羽搞这个会盟,虽然会因为首倡之功,赢得威望和名声,但也把事情摊到了台面上。

    名士们最佳的选择,以大义之名形成合议,逼着王羽在得名声和打洛阳之间做选择,只要洛阳是王羽打下的,哪怕他在转让给谁,都不要紧。

    接收洛阳和光复洛阳能是一回事吗?后者是擎天之功,对未来的政治生涯大有助益;前者则像是个乞丐,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王羽不让洛阳更好,大家一起打他就行了。

    所以,名士们不约而同的把矛头对准了李儒,为的就是逼李儒恼羞成怒,进而引起公愤,然后就可以顺势将矛头转向王羽这个正主儿了。

    谁知道,李儒却来了这么一招。

    众人惊怒交集,一时却没什么应对的办法,只能苦口婆心的劝李儒回心转意。

    他们的努力当然是白费的,李儒自己也不是心甘情愿才出此下策的啊。

    强压心中的怨恨,他冷笑着面对众人,表现得桀骜异常。

    “王将军,您怎么说?”众人拿他没办法,只能转向王羽求援。

    “此事,须得从长计议。”王羽愁眉苦脸的说道:“若非董卓行此下策,羽早就挥军北上了,哪里还须劳烦各位来此?各位都是当世俊彦,可在此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来,以免真有不测之祸啊。”

    王羽在这里表演,他身后的贾诩强忍着才没翻白眼。

    他心知肚明,从始至终,这位主公就没考虑过带皇帝一起走,天知道他怎么表演得这么逼真。而在场的这么多高人,偏偏没一个出来质疑他的,真是老天不开眼啊。

    王羽说的情真意切,众人面面相觑之余,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其实,反应快的人已经琢磨出了阴谋的味道。

    李儒既然当众说出来了,那就是下定决心了,这么一来,谁还敢打洛阳?打赢了,就把天子给害死了;不打,眼睁睁看着董卓逃跑,又岂能说得过去?

    王羽和李儒之间到底有没有密谋不好说,但毫无疑问。王羽召开这场会盟,就是为了找人分担责任,免得独自担上救援不力的名声。

    这是阴谋,赤裸裸的阴谋!

    这小子,真不是一般的坏!

    “各位都发表一下看法吧?没人说话?”王羽往两边看了看,开始点名:“沮先生。袁将军是前任盟主,是羽最为敬重的人,沮先生的大名,羽也是如雷贯耳,不如就请沮先生先说说如何?”

    看到王羽的视线转过来。沮授心中就暗叫不妙了,王羽一开口,他心中更是大骂。

    从前听外间传说。都只说了此子的豪壮和狠辣,今天一见才知道,这小子阴损起来,也全然不在名士同行之下呢。

    自己能说什么?说放董卓走?说攻打洛阳?得,还是祸水东引吧。

    沮授转向了田丰,虚心问道:“元皓兄,你怎么看?”

    田丰是巨鹿人,跟沮授的老家广平不远。两人算是老乡,又都是名士,彼此间也打过交道。他哪还不知道老朋友的那点小心思?

    他也毛了,这种难题,关系极大。一时三刻哪里想得明白?万一说错,不光自己倒霉,还会连累韩冀州,哪能随便开口?

    他有样学样,转向了有过一面之缘的董昭,“公仁虑事周详,屡有先见之明,世人谓之奇士,不知……”

    沮授和田丰都束手无策了,董昭能有什么办法?他只能继续往别人身上推,他找上的是兖州同乡程昱……于是,王羽这个问题像是传花鼓似的,传来传去,谁都不肯接茬,场面颇为滑稽。

    王羽肚里好笑,在场这些人,在小说里都是很正经的角色。偶尔笑笑,也是那种成竹在胸,或者有会于心的笑;要么就是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严肃表情,劝谏主公什么的。

    但实际上,这些有名的谋士也是活生生的人,会腹黑,会推托,没谁会真的认为世界黑白分明,有正义和邪恶之分,决定他们立场的,终究还是各自所处的阵营。

    名士们一边推来推去,一边暗自思忖,倒还不觉如何,但黄盖却不耐烦了,他猛然站起身,指着李儒喝道:“好了,都别推来推去的了,要某说,商议此事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将这酸儒赶出去?”

    “是极。黄将军言之有理。”此刻正好轮到荀彧答疑,他正在犯愁要推给谁好,结果黄盖这么一打岔,正中了他的下怀,他抚掌笑道:“李博士,就请你暂避如何?”

    “有何不可?”李儒冷笑一声,拂袖而去,出了门,才松了口气,被千夫所指的滋味,当真不好受,尤其还是替人受过。

    李儒走了,荀彧转向了同乡钟繇,这次却不是为了推托,而是问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元常兄,你认为李儒是在虚张声势,还是确有悖逆之心?”

    黄门侍郎就是在宫内办事的郎官,是天子的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但却不是宦官,和小黄门是两码事,与明朝初期的大学士比较相似,就是天子的秘书官。

    在场众人中,钟繇对宫中和洛阳的形势是最了解的,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

    “人心难测,他和董卓到底如何作想,繇自然不知,不过……”

    钟繇抬头看看王羽,惨笑一声道:“董卓此人胡性太重,被逼急了,确实什么都干得出来,各位可能还没接到消息,就在繇动身之前,董卓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