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32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32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信任感。

    “鞑子侵入长城,没有伤到一兵一卒,雷区对他们形同虚设,很显然鞑子已经知道了地雷的埋设部署情况,爱卿对此又是怎么看的?”我没等袁崇焕反应过来又接连发问。

    袁崇焕的额头和鼻尖沁出汗珠来,听崇祯皇帝的口气,是怀疑他通敌啊!可他自问清清白白,跟后金议和也是经过崇祯皇帝允许的,除此之外他没再跟后金有过深入接触啊!

    看着袁崇焕的表情,我确信那不是装出来的,看来后金确实是拿出了反间计啊!历史上袁崇焕不就是这么死的嘛!不过我很纳闷,如果不是袁崇焕通敌卖国,那后金是如何得到的羽箭和军事机密呢?难道是其他的高级军事将领有异心?那又会是谁呢?

    这个时候,王承恩来到崇祯皇帝身边,递过来几封信,“陛下,这是前辽东监军太监送来的,请皇上过目。”

    我拿过来一下,有几封是袁崇焕写给皇太极的,有两封是皇太极写给袁崇焕的,看过之后我递给袁崇焕,“爱卿看看吧!这可是爱卿通敌卖国的证据哟!”

    袁崇焕接过来一下,再也镇静不下去了,扑通跪倒道:“万岁明鉴,微臣微臣”他一着急上火,说话也不利索了。

    我伸手把袁崇焕搀扶起来,安慰他道:“爱卿!如果朕心存怀疑,又怎么会把这些当面跟爱卿说呢!爱卿的心,朕看得很明白,不要有什么顾虑,明白吗?”

    袁崇焕焉能不知这是崇祯皇帝推心置腹的表现,心怀激动的他眼眶中蕴满泪花,都说士为知己者死,他袁崇焕就是死,也知足了。

    “关外急报!”君臣等人正在交谈之时,紧急军报到了。

    就在袁崇焕回援之后不久,后金杀散了左良玉的援兵,攻破了大凌河城,何可刚战死,孔有德被俘,而后,皇太极又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右屯,右屯眼看不保,锦州业已告急,情势一下危急到极点。

    一时间,有三个男人拍起了脑门。我看着拍脑门的袁崇焕和满桂,无奈道:“现在才弄清楚鞑子得意图啊!我们都是笨蛋,笨到家了。”

    “不对。”袁崇焕眉头紧锁,“鞑子明显打了一个时间差,而我军联络极为不顺畅,否则不会受到如此大的损失,其中肯定有问题。”这一次的混乱败绩让他也看出很大的问题。

    此次战役暴露出的问题当然非常之严重,但是我觉得此时还不是清算的时候,后金已经打下了大凌河和右屯,锦州的形势非常危急,眼下的把后金赶走才是最紧要的事。

    “朕想去辽东,御驾亲征”我说完这话,发现袁崇焕等人脸色大变,随后齐齐跪倒在地劝阻。

    王承恩急的都快哭了,语带哭腔道:“陛下,大明的江山社稷都系于陛下一身,陛下千万不能涉险啊!”

    袁崇焕和满桂也道:“皇上万万不可,辽东形势危急,乃是百战之地,由我们出战即可,皇上绝对不能离开京城。”

    “这次咱们吃了一个大亏,不但先机尽失,大凌河也丢了,损兵折将不说,锦州宁远也都将直接面对鞑子的兵锋,此一战至为关键,倘若我军取胜,则有可能夺回大凌河一带,重新布成犄角之势,窥取广宁,倘若我军败了,辽东将士苦心经营的屏障将不复存在,所以说朕必须要亲自去看看,至于京城的保卫,则由满桂全权负责。”

    我见袁崇焕等人还在苦苦相劝,硬着心肠把脸一沉道:“尔等不要多说了,朕心意已决,不可挽回。”

    说着,我看到跪在地上磕头劝阻的王承恩,过来把他扶起,解释道:“朕不会是英宗,你也不会是那个王振,有新军和袁督师的关宁铁骑在,轻易不会出危险的。”

    我亲自率领八千新军将士和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开赴关外前线,看着尚未被工业文明蹂躏的东北大平原,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二次带兵打仗,出发前我拟定了十多个作战方案,很多种突发状况都想到了,希望不会再出现上次的糗事。

第63章 第一野战军() 
第六十三章第一野战军

    袁崇焕过了山海关之后,便跟携带火炮行军速度慢的崇祯皇帝分手,加快赶往宁远,回到宁远后马上制定了作战方案,他考虑的首要前提是把崇祯皇帝甩在后面,千万不能让崇祯皇帝涉险,因此尽提亲自训练出来的四万关宁铁骑赶赴锦州解围。当袁崇焕来到锦州附近的时候,皇太极也率领后金精锐主动迎了上来。

    皇太极看着阵容整齐,衣甲鲜明的明军大队,只见百余将领各带本部人马列队,骑兵为护翼,步兵居中,火器在阵中,与昔日的大明军队有天壤之别,不仅感慨道:“袁崇焕真是会带兵啊!大明皇帝的此一人,几乎顶的上一座长城。”

    后金先锋阿敏非常不服气,带马上前道:“袁蛮子有什么了不起,阿敏愿意带本部人马杀杀他的锐气。”

    皇太极看看莽撞的二哥,摇摇头道:“明军最少有三万之众,你部只有几千人马,如何打呀!阿敏、阿济格听令。”

    阿济格和阿敏闻听,马上来到皇太极近前。皇太极一指明军阵地道:“你二人各带本部人马,冲击明军的骑兵,莽古尔泰,你率本部人马探取明军的中路,目标是袁崇焕。”

    袁崇焕已经料到皇太极会以逸待劳主动寻衅,看到烟尘四起,后金八旗大军黑压压的如风袭来,压力似乎扑面而来,让人的脸绷的非常紧,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见后金军队加速奔驰,立即知道皇太极要趁自己立足未稳冲阵,马上命令全军准备。阵中的弓箭手、火枪手,操炮手都做好了准备,只等袁崇焕一声令下了。

    阿敏和阿济格都是善战之将,两部人马离开本队后风驰电掣一般冲向明军阵地,犹如一支利箭离弦似的。

    袁崇焕一声令下,火炮齐鸣,羽箭迭飞,瞬时,战场上人喊马嘶,血性沸腾,先是后金兵马出现伤亡,不断有人从马鞍上掉下来,被马蹄踏成肉饼,可当弓马娴熟的八旗精锐离明军阵地近了一些,用弓箭还击后,明军也开始出现伤亡了。

    眼看后金兵马要冲入己军阵地,袁崇焕下令出击,护翼在明军两侧的骑兵迎着八旗劲旅冲杀上去。中阵中的步兵也不甘示弱,佛朗机排排齐射,长矛羽箭不断飞舞,把矛头对准冲击中军的八旗莽古尔泰部。

    莽古尔泰非常之骁勇善战,本部人马的冲锋能力极其强悍,头两排人马被明军放倒后,便不再给明军机会了,犹如一把利刃把明军阵地撕开一道口子;但是明军似乎没有使全力应战,而是慢慢的有序的后撤,莽古尔泰见状,挥舞大刀加劲冲杀,可是杀了一个有两个顶上来,使他和本部人马如水中行走,冲击力迅速减弱。

    两侧,明军的骑兵和后金骑兵绞杀在一起,战马嘶鸣之声震人耳膜,马背上的将士们根本就不管座下的战马是死是活了,眼中只有马上的敌人,你来我往,全部都是用兵刃打招呼,你给我一刀,我就还你一枪,杀的眼珠子通红,不死不休。

    皇太极冷眼看着战场,见两侧的战事呈胶着状态,进攻中军的莽古尔泰兵锋也被削弱,马上将手上的鞭子扬起,大声道:“全军出击,目标袁崇焕,的袁崇焕人头者,赏银万两,连升三级。”说完,他把鞭子一落,八旗劲旅全军冲击。

    袁崇焕本来是想往后拖,等到把进攻中军的鞑子消灭后再全线出击,可他见皇太极比他还早发动全军作战,也不能再有所保留了。

    先是试探的作战,而后是激战,最后则变成了鏖战,当双方罢战后,战场上尸骸遍地,血腥味顺风飘出很远很远。

    此战,后金八旗大军死两千人,轻重伤者四千有余;明军死三千五百余人,轻重伤者四千有余,可以说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陛下,前面就快到锦州了。”说话的是王承恩,他是冒着成为王振第二的危险跟随崇祯皇帝出征的。

    我带住马匹,看看前面又看看身后的八千新军将士,发现他们和我一样精神抖擞,新式武器也都整齐配备,此次出战我把北京城外的兵工厂都掏空了,八千人马,光中小型的火炮就上千门,几乎是我自己的血本啊!

    解围之战已经是第六天了,明军在这段时间损失非常大,后金八旗劲旅依仗勇猛来反复冲击明军阵地,而明军只能依靠人多和配合来抵抗八旗劲旅的冲击。

    战场之上,赵率教放倒了几个八旗兵后,看到不远处的八旗兵势头很猛,马上带兵冲杀过去,手上钢刀挥舞间,杀开一条道路。

    赵率教看到势头猛的八旗兵,乃是贝勒阿敏的本部人马,阿敏也看到了赵率教,他毫无畏惧,“干你娘的,跟我上!”一队八旗兵随着阿敏冲过去,跟赵率教绞杀在一起。

    论武力,三个赵率教也不如阿敏,而且他的兵器也吃亏,钢刀碰上阿敏的大刀,“当啷”一声就飞了,虎口鲜血迸流。赵率教的亲兵见主将遇险,马上过来抵挡住阿敏,把赵率教救回本队。阿敏所部见赵率教退缩,士气大振,纷纷奋勇上前加紧冲击明军阵地。

    袁崇焕的中军承受的压力更大,明军步兵结成的紧密阵形抵挡八旗劲旅非常吃力,阿济格,莽古尔泰等八旗名将一遍又一遍的冲击着明军阵地,一点点的向前推进,而明军将士也是拼死抵抗,这个时候根本就是玩命,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

    帅旗下,袁崇焕不断的下达命令,似乎没有看到几乎杀到他跟前的后金兵马,他身边的亲兵们紧张的张望四周,生怕飞来的流矢把主帅伤了。

    当袁崇焕看到皇太极的大队人马冲向向后紧锁的赵率教部,心弦不由绷紧,看来又的全军投入作战了,当他下达全线作战的命令后,不由自主的看看锦州方向,心道退回锦州的左良玉和吴襄是怎么回事,怎么不出来与自己里外夹击呢?

第64章 拨乱反正() 
第六十四章拨乱反正

    听到袁崇焕的命令,中军的副将们各提人马冲上前去,已经快支撑不住的明军步兵见己军有新的生力军参战,一个个又平添了几分力气,把冲杀正欢的八旗兵逼退了。袁崇焕见自己这边不会有危险,马上拨出一队人马去支援逐步后撤的赵率教。

    赵率教的阵地危险得很,他的副将已经战死了,八旗大军似乎找到了突破口,铁了心的想要撕开这道口子。

    赵率教已经换使长枪,扎死了几个八旗骑兵,看见自己的亲兵被八旗兵包围住,他虎喉一声冲上去,而八旗大军中也闪出两名大将,把他截住了。

    明军中,一名小将见赵率教陷入险境,拍马过来支援,手中大刀挥舞偷袭八旗的大将。那名八旗大将见斜里有人偷袭,回手就是一锤,兵刃相交,八旗大将只觉得手腕发麻,大锤几乎都要脱手了,心惊之余仔细一看,对手竟然是明军中一个小小的百总,很是不忿的他将大锤抡圆了砸过去。

    年轻的百总挥舞手中大刀迎战,几刀就把八旗大将的战马削死,回手一刀又将八旗大将斩于马下。小将斩落八旗大将后来到赵率教身边,和赵率教一同抵挡八旗兵。

    赵率教没想到自己军中还有如此骁勇之将,等小将靠在自己身边,他才看清来人并不是隶属自己的人马,而是副将吴襄的儿子,吴三桂。

    当我率领八千将士开赴到战场后,面对犬牙交错的战况,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机会,总不能让火炮乱轰一气吧!

    “传朕的命令,绕道去锦州。”此地离锦州尚有二十里,与其耗在此地,不如去锦州解围,以我的八千新军和实力强大的火器,解锦州之围想必不是问题,待锦州之围解了之后,再回头和袁崇焕夹击皇太极。

    袁崇焕之前想到的和锦州守军夹击皇太极,其实锦州守军此时也不轻快,因为执行闪电战的岳托和济尔哈朗已经回来了,而锦州守军不过万余,面对八旗劲旅和五十余门火炮,城池守的甚是吃力。

    “传我将令,死守锦州,决不能让鞑子踏进锦州城一步。”当八旗大军新一轮的攻势展开后,锦州临时守将左良玉死命的喊道。

    城下,八旗兵面对明军顽强的抵抗,不停的调换攻城坚车的方向,成排的箭努射向城内,压的明军抬不起头来,城墙下的八旗兵趁势加紧攻城,有几个勇悍之辈已经攀到了城头。

    济尔哈朗见明军的抵抗仍然有序,皱着眉头道:“我军是不是放慢一些节奏,大汗只命我们拖住锦州守军,并没有让我们攻下锦州啊!”

    岳托一脸凝重道:“其实大汗下此命令是有苦心的,大汗明知道我军无法在袁崇焕回援前夺下锦州,不得不抽调主要兵力围城打援,此乃下策,万一失利,我们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