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38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38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有些财产,但是祖上几辈子都没有做官的,宋康年的父亲便想让儿子改换一下门庭,而宋康年也争气得很,读书读的非常好,游学天下,颇有才名。

    宋康年的父亲想在儿子身上实现改换门庭的梦想,虽然儿子十分争气,对科举十分自信,但是老爹却不自信,认为自己的儿子还差那么一点,荣登解元不是十分保险,所以花大钱四处托关系找门路为儿子疏通,当然了,这一切做儿子的宋康年一点都不知道。

    可惜老宋的父亲想错了,自从崇祯皇帝任命孙传庭为山西巡抚后,卢象升又在省城刮了一波三肃运动,使宋老爹的银子不是没找对门路花不出去,就是打了水瓢,最后更是遇到了无良奸商——倒卖虚假考题的贩子,花大钱把虚假的考题买来了,强迫儿子按照虚假考题的范围准备,后果可想而知。

    发榜那日,宋康年见自己名列第三,虽然不太满意,但是也没说什么,毕竟这是乡试,会试的时候还有机会取得更好的名次,可惜他愿意,他老爹却不干了,原本美梦中的解元变成了第三,谁干啊!径直去找主考官袁继咸算账,谁让那倒卖虚假考题的人说自己是袁继咸的小舅子呢!

    不管哪个朝代,发榜的时候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当然有人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是埋怨出题太偏颇就是怀疑有人从中舞弊,宋老爹这么一闹,等于是火上浇油,外加吹风。

    那袁继咸正在贡院中处理一些琐事,听到外面人声鼎沸,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等他出来一看,贡院的牌子都被砸碎了,领头之人正是宋老爹。

    这宋老爹也真是厉害,指着袁继咸的鼻子骂,什么难听骂什么,最后简直就是污蔑了,而那些饱受经书熏陶,承蒙诗礼庭训的书生们憋屈的火气彻底被激发起来,有一个人动手了,便有第二个跟从,如果不是听闻的巡抚孙传庭带兵赶到,驱散了考生,估计袁继咸能被考生们拆了吃喽!

    事后,孙传庭过问此事,查明真相后将宋老爹逮捕治罪,宋康年不服,再次为老爹申冤而闹事,最后宋康年爷俩一个没跑了,宋康年不但被从第三名被开除出榜,还陪着老爹去蹲大狱去了。

第75章 打板算卦两头堵() 
第七十五章打板算卦两头堵

    我听了一个大概,心中疑问重重,按理说考生大闹贡院的事不是小事,孙传庭没理由不呈报我知道,而且这个事发生已经三四个月了,我当即想去问问孙传庭,可刚站起来又觉得不妥,还是先从侧面了解一下吧!“长白,让店家准备三间客房,走了一路劳累得很,东家想休息了。”

    吴三桂马上去安排,当他跟随崇祯皇帝走进客房后,说道:“小子已经打听明白了,那个宋康年被关押在太原大牢,东家要不要去看看。”

    我笑着对吴三桂道:“长白行啊!揣摩东家的心思很正确嘛!那就先去大牢看看宋康年,之后再去袁继咸那里拜访拜访。”

    探监也是一门学问,当我和吴三桂来到太原府大牢,对牢头说想要看看宋康年的时候,话还没等说完呢就被牢头给轰出来了。

    “真应了那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我摇摇头,对吴三桂说道:“进去塞给牢头一点银子,否则咱们想见宋康年,估计没戏。”

    吴三桂点头称是,心里说话,“牢头真是不想活了,按照大明律,即便是死刑犯人临死前还有被探视的权利呢!等着这个事过了,非得让牢头哭爹喊娘不可。”

    有钱能使鬼推磨,牢头收了吴三桂的银子,自然是高抬贵手放行了,手里掂量着一块碎银子,简直心花怒放,“没想到那个矮子还有人来看望,真是稀奇啊!”牢头自言自语,猛地想起什么,跟手下交代几句后匆忙离开了。

    在狱卒的指引下,我和吴三桂来到一个单间前,大牢里的气味熏的我几乎要吐,看着死气沉沉的大牢,我一时没看见要见的人在哪里。

    “宋矮子,有人来看你了,还不起来?装死呢!”狱卒没好气的说道,一边说一边用脚踹了几下牢门。

    “稀奇真稀奇,竟然会有人来看我,难道不怕沾染一身晦气吗?”

    我循着声音往里看,好半天才看见一个人从里面站起来,看清楚了,我也憋不住笑了,原因无他,里面的分明是一个小孩子嘛!难道说他就是宋康年?

    “咦!小哥真是好面相啊!我这辈子还没遇到过如此好面相之人,就是死了也知足啦!”

    我实在忍不住了,笑问道:“你就是宋康年?怎么看起来像是一个孩子,口气更像是算命先生,真是有趣。”

    宋康年也笑道:“有趣?谁不是孩子变来的,我不过是这个过程慢了一些,不急,慢慢还是会长高的。”

    狱卒似乎对宋康年如此情态已经很熟悉了,笑道:“就你还想长高呢?我看除非回到你娘的肚子里再炼炼,否则,这辈子是没指望喽!”

    宋康年一翻眼珠,道:“我看我不用回去炼,正好赶得上你的丧礼,就你天天吃豆腐,还用菠菜蘸酱,用不了多久就的去给阎王爷办差啦!”

    “哼!懒的跟你斗嘴,回去吃着豆腐就着菠菜,不是好很多嘛!”狱卒吐了一口唾沫,悻悻离去。

    我听了孩子似的犯人的话,有所触动,如果里面的人真是宋康年,那么看来传言他博学多才不假,这小子一定受过很好的新知识熏陶,否则不会知道菠菜和豆腐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化学反应啊!

    宋康年气走了狱卒,转首看看来看望自己的两个人,问道:“我与二位非亲非故,因何来看望我?实在让人猜不透,如果有心,可否给宋某准备几个荤菜,有一壶小酒就更好啦!”

    吴三桂见崇祯皇帝点头,马上道:“东家先在这里候着,饭馆离这里并不远,小子去去就回来。”

    我咳嗽了一声,“我是北边来的客商,偶然在客栈里听见有人谈论你的事情,觉得很有趣,便过来看看,还望先生不要嫌我打扰。”此时离的近了,我见宋康年虽然犹如孩子模样,但是面目上留有须髯,年纪最少也有三十岁了。

    “不会,不会,被闷在这里,都淡出鸟来了,有人聊聊很不错,不过我看你不像商人,商人追逐利益,哪有闲情逸致用在无用之事上,小哥是骗我啊!”

    我突然觉得这个宋康年有些意思,问道:“既然先生说我不像商人,又先生觉得我像什么呢?”

    宋康年哈哈一笑道:“小哥是个爽快人,看在小哥请我一顿的分上,我就免费给小哥相相面,说得对与不对,小哥就一笑了之吧!”

    “愿闻先生之言。”我特意走的近了些,让宋康年看得仔细。

    “刚才我就说了,小哥好面相啊!尊贵之气悠然而生,乃是大贵之人,全无半点商人的市侩之气,又怎么会是商人呢!”宋康年顿了顿,接着道:“小哥的面相是先苦后甜,少时父母缘薄,如浮萍无依,过的十五岁后,运势逐渐勃发,弱冠之年必会发达,封侯富贵啊!”宋康年的相术学的不错,不过也仅此而已,他看出面前之人是富贵之相,却万万没有想到那富贵是到了天顶上的富贵,人间的帝王。

    我略微吃惊,不是说打卦算命的都是两头堵的货色嘛!这个宋康年还真有两下子啊!“先生如此说,是希望我救你一救吗?”我忽然觉得这个宋康年不会是变相的拍我马屁吧!说完又觉得不太可能,宋康年又不知道我是皇帝,拍我马屁干什么?糊弄吃喝吗?

    宋康年没说话,而是长长吸了口气,道:“真香啊!都是我喜欢吃的菜,多谢小哥了。”他的话音刚落,吴三桂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串钥匙。

    “东家,我给狱卒留了一壶酒,他就把牢门的钥匙给小子了,东家是否”

    我点点头,道:“把牢门打开吧!我陪着宋先生喝几杯。”

    宋康年见崇祯皇帝和吴三桂进来了,抢过酒壶喝了一大口,咂嘴道:“好酒,正宗的汾酒,正对我的胃口。”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就是有缘,我敬先生一杯。”我觉得宋康年的脾气秉性甚是可爱,这样的人就是讨人喜欢。

    宋康年喝了一口酒道:“小哥是想知道那件事的来龙去脉吧?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今日痛快,小哥既然想知道,那宋某就说道说道。”

第76章 听戏() 
第七十六章听戏

    宋康年说着放下酒杯道:“宋某今日身陷囹圄,自我感觉一点都不冤枉。”见对面之人一愣,他笑道:“二位看我这个模样,能当官嘛?做官起码的有官威才是,就我这个模样往大堂上一坐,恐怕连堂都镇不住啊!都怪我那老爹,官迷的不得了,把自己和儿子都送进来,他也不折腾了。”

    我见宋康年主动提起这个事,发问道:“外面都说宋老伯为了先生撒银子跑门路,不知道是真是假?”

    宋康年点点头道:“这个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我那老爹呀!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连风向都不会看,当今万岁登基以来,屡行新政,政通人和气象万新,又明言此次科考不同以往,像从前那样营私舞弊不太可能,可惜我那老爹一时昏了脑袋,想儿子当官想疯了,竟然会相信试题会泄漏,泄漏者还是一向清名在外的袁继咸,花费千两白银买来试题,那可能嘛?这也罢了,我压根都没往心里去,乡试第三虽然也让我觉得失落,但是完全可以接受,文无第一嘛!可我那老爹太过糊涂,竟然去找提学大人理论,落榜考生趁机捣乱,致使我们爷俩有牢狱之灾,说白了谁也不怨,就怨我那老爹,吃饱了没事干啊!”

    吴三桂见宋康年说得有趣,道:“听着还真是这个道理,可世事无绝对,难道试题真的不会泄漏吗?袁继咸清名有加,可是其他能够接触到试题的人呢?他们不会泄漏吗?听说贩卖的试题和乡试时的试题,近六成都是相同的,不能不让人怀疑。”

    宋康年击掌道:“说得不错,当我老爹拿试题给我的时候,我还不屑,因为上面的问题我基本都回答的出,可当我步入考场看到试卷后,心中也是一惊,如果说试题是假的,那么做假试题之人也太厉害了一些,因此我怀疑是有人看到了试题,将试题半真半假的盗拓出来贩卖。”

    “有这等事?”我听了宋康年的话,有些不相信道:“如果说真有人盗拓试题贩卖,为何不盗拓全部呢?那样岂不是可以赚的更多银子。”

    “小哥还是毛嫩啊!”宋康年摇头道:“这正显示出盗拓试题之人的高明之处,山西近来是什么风气,自从孙传庭和卢象升主理山西以来,别的不说,单在吏治方面就让某些别有用心和浑水摸鱼之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触到霉头,因此各种贪赃枉法的行径越发的隐秘,想要抓住那些人的把柄,比以前困难多了。”

    我赞同得道:“不错,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贪佞之徒永远都是贪佞之徒,本质是不会改变得,改变得只是手段罢了。”

    “好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好,说的妙。”宋康年又喝了口酒道:“上面的政策再好,下面的管事之人不贯彻,不玩活,等于没有啊!”

    “话题扯的有些远了,还是谈谈先生这件事吧!”我不能忘了来这里的初衷,问道:“像考生大闹贡院,打伤考官这么重大的事情,竟然没传开,着实让人觉得奇怪,先生可知道其中的内情吗?”

    宋康年摇摇头,道:“对此我也很纳闷,事后想了想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山西巡抚孙传庭以稳定为第一要务,稳定压倒一切,所以以一人之力将此事压了下来;二是孙传庭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只是没有真凭实据不好下手,因此才隐匿不报,免得那些手眼通天的人有所准备,不好一网打尽。”

    我更倾向宋康年后者的猜测,孙传庭固然有很高的才能,但是还没笨到想要一直隐瞒这件事,但是这也更糟糕,说明在京城也有不妥的地方,否则孙传庭不会连我都瞒着。

    “提学袁大人没有跟孙大人过多的争执,可见袁大人还是知道一些内情的,我也不敢妄加猜测,小哥如果真想知道其中是否有隐情,除了问孙传庭之外,就只能去问袁继咸了。”宋康年慢吞吞的说道。

    我深以为然,之后又跟宋康年聊了聊,越发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深藏不露啊!这不正是我所苦苦寻觅的嘛!此事之后,一定要大力提拔他才是。

    出了大牢,我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转头问吴三桂,道:“长白,你怎么看?”

    吴三桂的智商不低,否则在历史上也混不出名堂来,他沉吟一声道:“东家,这个宋康年总是让人觉得神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