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48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48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我看,不如从黄家的人开始问起,不管他们知不知道黄彦宏的所作所为,对黄彦宏的了解,我们是不如他们的。”

    孙传庭对这个之前被自己锁进大牢的宋康年现在的宋献策不敢轻视,这个宋献策极有可能成为崇祯皇帝的心腹,将来的品阶,恐怕比他还高呢!“献策的话不无道理,本官这就去办。”

    进一步的审查黄家上下,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线索,比如黄彦宏经常见一些连黄府老人儿都不认识的人,跟前大同知府马士英过从甚密等等,多方印证了黄彦宏是某个组织的成员。

    “万岁,在城外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具尸体,经过有人指认,证实是前大同知府马士英的尸体”马士英虽然被老王秘密安葬,可动手的人有些疏忽了,埋的不够深,被野狗刨了出来,有人看见报告了官府。

    吴三桂进来刚好听见这则报告,惊讶道:“还真是巧啊!我这刚查到马士英身上,他就死了。”原来派去探查唐诗家事的人经过缜密侦察,将马士英勾结奸商陷害唐家的经过查了个一清二楚,吴三桂得到报告就来跟崇祯皇帝汇报,哪曾想马士英竟然死了。

    我听了吴三桂的汇报,马上吩咐孙传庭将此案和黄彦宏一案并案审理,并且派人叫唐诗去认人,希望唐诗的妹妹唐笑真的在黄府。

    不管审讯的多么缜密,仍然毫无收获,使人稍感欣慰的是唐诗的妹妹唐笑果真在黄彦宏家里,不过唐笑的情况不容乐观,虽然没遭黄彦宏的辣手摧花,不过套用一句后世的医疗俗语,估计是心理有了某种问题,可能像是自闭症一类的疾病。

    山西的事情突然陷入无从下手的境地,我看着整日陷身此事的孙传庭一脸疲态,安慰道:“百雅,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查出端倪的事情,咱们在明,人家在暗,本身就不容易查,我看这个事情应该从长计议,朕不能总呆在山西不走,这样,此事朕就托付与你,你也不必把精力全都放在这上面,小心留意也就是了。”心中,我已经打算将此事托付心腹暗中调查。

    孙传庭这段时间忙的焦头烂额,可功夫全都白费,一点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无奈道:“万岁这是疼惜臣子,请万岁放心,微臣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万岁,不回京吗?”吴三桂以为崇祯皇帝处理完了山西的事情会打道回府,没想到他猜错了,崇祯皇帝居然选择继续前行。

    我点点头,道:“时间还早,趁着天气不热,再走动走动,否则到了盛夏,便不易出行了,走,取道河南,奔洛阳。”

    宋献策倒是无所谓,东家去哪他自然的跟着,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接口道:“献策的祖籍还是河南呢!很久没有去中原故土看看,这次回去,的替我爹在祖坟前烧两张纸,免得将来无颜去见地下的祖宗啊!”

    洛阳位于后世河南省的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中原之称。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的名。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市,隋唐时期号称人口百万,盛极一时。

    我对洛阳的印象并不深刻,前生从来没来过这个地方,后来读明朝的有关资料,福王朱常洵就藩于此,才有些印象。看着隐约可见的洛阳城,心中没什么特别的感慨。

    “万东家”王二虎刚想叫出万岁,想起崇祯皇帝的吩咐,马上改口了,“有两匹马过来了,好像不对劲。”

    因为我也是骑马前行,听了王二虎的话,回头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当心!”没等崇祯皇帝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身侧的王二虎飞跃到崇祯皇帝身前,用身体挡住了崇祯皇帝,哎呀一声,王二虎应声摔落在地。

    “有刺客。”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都是一等一的军中好手,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只愣了一下,便把崇祯皇帝围护起来。

    我看着两匹马风驰电掣一般从身边而过,马上两个人的模样看不清楚,曾经面对千军万马的我心中并没有害怕,一面命人去追刺客,一面叫人把王二虎搀扶起来。看着王二虎胳膊和肩胛各中一箭,我心略微放宽,都不是要害部位,应该没有大碍。

    王二虎的伤势并不严重,刚才是被吓的,如果崇祯皇帝在他身边出了意外,他死一万次都没用啊!伸手将身上的箭拔出来,“姥姥!”说着就想起身去追,这个亏他实在是咽不下去。

    “看看箭上有没有毒。”一旁反应过来的宋献策马上叫人查看王二虎所中之箭,说着他来到崇祯皇帝身边,道:“东家,这箭来得好蹊跷啊?”

    我点点头道:“二虎不要妄动,包扎伤口。这是有些蹊跷,看刺客的架势不像是盲目的刺杀,难道行藏暴露了?”以前看就经常出现当朝天子被刺杀的桥段,除此之外我还真想不出为什么会出现刺客。

    宋献策觉得有这个可能,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肯定是黄彦宏一案的延续,否则没有道理呀!看来那些人的胆子实在是大,我看东家在洛阳打一站就回京吧!免得出差错。”

    “东家千军万马都闯过,还怕了这样的阵势不成?两个刺客算什么,小心一些也就是了,告诉后面的吴三桂,就地扎营。”我说着冲宋献策一摆手,心想如果真是黄彦宏一党所为,的跟宋献策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揪出一点线索来。

第97章 关公会秦琼() 
第九十七章'关公会秦琼'

    什么叫战略眼光,朱由崧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每走的一步棋都蕴含深意,连带的,使他的眼光也变得长远起来。

    朱由崧放下手中的一本学科书籍,书籍是崇祯皇帝颁布的科考必考科目,其中所言可谓前无古人,给人以很深的启迪,他无聊的时候也会拿出来看上几眼。

    崇祯皇帝出京微服私访,朱由崧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隐隐感到崇祯皇帝这次出巡可能要集中处理一下个别的突出问题,这其中就跟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少王爷,王爷请您过去。”

    朱由崧嗯了一声,道:“晚上做一些清淡的小菜,王爷的身体不大好,太油腻的东西吃不得。”

    来到福王朱常洵的书房,朱由崧见父亲脸色铁青,就知道所为何事,他咳嗽一声道:“父王,您的脸色不大好,让医官看过了吗?”

    朱常洵伸出那肥大肉厚的手掌在桌子上一拍,道:“你干的好事,在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王吗?”

    知子者莫过于父,知父者莫过于子,这句话在这里似乎讲不通,因为朱由崧很了解他的父亲,但是他的父亲却一点都不了解他。

    朱由崧嘿嘿笑了两声,道:“父王,儿臣知道父王为何生气,不就是把福王府名下的土地都送出去了嘛!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得事情呀!王府少了那些进项,也不会危及根本,不是吗?”

    “你说的倒是轻巧,那可是两万顷良田啊!对了,还有盐引的进项,你是不是越活越糊涂啊?”朱常洵越来越不了解他的儿子了,在他看来,儿子已经疯了。

    朱由崧略微叹了口气,道:“父王,记得您就藩洛阳的时候,的庄田两万顷,盐引千计,后来又在万历爷那里的了不少赏赐,说白了,那可是真金白银啊!想我福王府,除了当今朝廷,就的属我们最富足”他说着见父亲的脸上泛起得意之色,心中摇头,接着道:“可父王想过没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天下人都在盯着我们呢!”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本王乃是大明帝国的亲王,堂堂万历爷的儿子,这天下除了当今万岁,难道不就该是我吗?”想当年,朱常洵差一点就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而崇祯皇帝继位,他也算间接出过力,因此有这种心态很正常。

    朱由崧觉得他跟自己的父亲说不到一起去,正应了那句话,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而他也不敢跟父亲交代实底,虽然有些事情他都是打着父亲的旗号做的,可那些万万不能让父亲知道,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从书房出来,朱由崧长出了一口气,觉得松快不少,一个人匆忙跑来在他耳边细语几句,他点了点头,道:“很好,一定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行踪,时刻监视,一点差错都不能出,适当的时候,我会去见见他。”

    朱由崧回到自己的房间,见心腹李信正在品茶,笑道:“你倒是好兴致,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吗?”

    李信见是朱由崧忙起身道:“都料理完了,家里人虽然都不赞同,但是我想他们以后会明白的。”

    “是啊!与其现在收些租子,不如以后的实惠呀!当今万岁很快就会对我们这些藩王下手,富户恐怕也在其中,前天传来的消息,山西算是完了,这个时候走错一步,满盘皆输啊!”朱由崧对自己的处境很是忧虑,也不知道自己如今的举措是对是错,利弊如何。

    李信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朱由崧,他摸不清朱由崧到底是如何打算的,说朱由崧有谋逆之心,所作所为又不像,说没有不臣之心,也不大对,按照李信的理解,可能很大程度是自保吧!因为凡是有点眼光的人都看的出来,崇祯皇帝要削藩,而作为天下藩王第一家的福王府,肯定是首当其冲。外人都认为作为福王世子的朱由崧昏庸无能,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其实能真正了解朱由崧的人才知道,这个福王世子委实不一般,心机城府非常人所能企及。

    “你回来的正好,事情虽然办的差不多了,但是该有的宣传还没有到位,你拟一个告示,在福王府的辖地张贴,大意嘛!就按照你之前替我写的那个折子,最好写的煽情一点,因为他已经来了。”朱由崧见李信没言语,吩咐道。

    李信知道朱由崧口中的他是谁,本来李信对崇祯皇帝颇有成见,而且他的父亲之前跟魏忠贤纠缠不清,遭到了崇祯皇帝的打击,可以说结下了一定的仇恨,但是李信仍然很佩服崇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崇祯皇帝是合格的,尤其是外击女真鞑子,可以说获得了万历以来最为有利的局面。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的内政,他不敢苟同,都说民为贵,君为轻,可是这天下的根基仍然在乡绅富户手里,在官僚手里,在朱家手里,这个秩序一旦被打破,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让他担心的是,崇祯皇帝正在打破这个秩序,而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又不明朗,这个潜在危机的危害,此时已经凸显出来,他竟然有些担心,一旦崇祯皇帝陷入内政纠缠不清的泥潭,整个大明帝国恐怕会更加艰难。

    写文章对李信来说没有丝毫难度,如果不是报答朱由崧的恩情,他去年秋闱夺魁没有任何疑问。将写好的张贴递给朱由崧过目,道:“少王爷,这个张贴最好再加上河南地方官衙的印信,那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朱由崧很恨自己前些年为什么不多读点书,现在让他读都读不进去了,他大略看了一遍道:“你看行就差不多了,我身边如果再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才就好啦!”

第98章 玩的就是心跳() 
第九十八章玩的就是心跳

    “不是吧!”我看着对面客栈的招牌,“真不愧是古代最大的连锁客栈,在哪都能遇到啊!”想起前生的互联网上有个帖子说‘悦来客栈’是古代最大的连锁客栈,因为几乎每部武侠都有这家客栈的影子,没想到今天误打误撞又遇到了一个。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一脸愕然,不解道:“东家我们住这里不好吗?”

    “不是,没什么,就住这里吧!”我不能跟宋献策解释什么,叫宋献策安排住宿事宜,好在客栈还有一个小跨院,将将能住下我们一行人。

    洗过一个热水澡,我感觉乏累之感尽去,喝了口茶问一旁的宋献策,道:“献策,刺客一事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来听听。”

    追拿刺客最后不了了之,这在宋献策得意料之中,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他沉吟一声道:“刺客在暗,我们在明,这对我们非常不利,而且刺客因何行刺也不清楚,很难从动机来推断幕后主使之人,如今,也只能加强戒备静观其变,只要做到内紧外松,说不定那幕后黑手还会出手,那个时候才是我们收网的最佳时机。”

    我知道宋献策再有谋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幕后的黑手犹如天外飞仙一般无法寻觅踪影,恐怕即使拿住了刺客,也问不出什么来。到底是谁在拆我的台,想要置我于死地呢?“好啦!不说刺客的事情,献策,能否猜到东家为何执意要来河南走一趟吗?”

    宋献策略微迟疑道:“东家,是为财而来吧!老百姓都知道福王之富,强于国库,听说当年福王就藩的时候,光是金银财宝就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