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54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54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皇后和费馨儿还是第一次看到崇祯皇帝如此对待王承恩,觉得有些意外,但没有感到特别突兀,因为她们都知道崇祯皇帝特别崇信王承恩。

    王承恩本想推迟,就他和崇祯皇帝两个人的时候,主仆二人阶级界限模糊,他还不感到有压力,现在有其他人在场,他的感觉就不那么好了,可又不想扰了崇祯皇帝难得的好心情,只好勉为其难得坐到了下首。

    “儿子呢?怎么没抱出来?”我吃了一口菜才想起没看到儿子,问一旁的周皇后。

    “刚睡着,煊儿最近晚上时常哭闹,白天就睡的勤一些。”周皇后听崇祯皇帝提到儿子,心情顿时好得不得了,她一多半的心思看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呢!

    这顿饭还没吃完,就有人来传报,刑部尚书乔允升求见。我连忙放下碗筷,道:“叫他在御书房等着,朕马上过去。”说完看看周皇后和费馨儿,道:“本来想好好的陪皇后吃顿饭,看来的下次再说了,老王,我们先过去吧!乔允升肯定是有事,否则不会去而复返。”

    我来到御书房,发现乔允升跪在那里,说道:“爱卿起来说话,有什么事情吗?难道是朱纯臣招了?”

    “皇上罪臣无能朱纯臣死了”跪在地上的乔允升说话的声音都变了,低着头看都不敢看崇祯皇帝。

    我没想到乔允升带来的是这样的消息,不能置信的问道:“不是刚刚把他送到刑部大牢吗?怎么会呢?”

    乔允升答道:“微臣派的力的差役将朱纯臣押送到刑部大牢,微臣则亲自去查封朱纯臣的家,想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往来信件之类的东西,哪曾想,微臣从朱纯臣家出来,就被大牢的典狱官告之,朱纯臣死了,微臣无能,辜负圣恩。”说心里话,这突发的变故出乎了乔允升得意料,本来他认为大白天的,不会出什么事,可万万没有想到,青天白日之下,朱纯臣真的就死了。

    我让有点乱的心情平静下来,问道:“是怎么死的?当时都有谁在场?”

    乔允升道:“微臣已经第一时间请卢象升卢大人帮忙,从大营调兵把刑部大牢封锁了,一干人等都在原地,微臣感到事态严重,所以亲自来向皇上禀报。”

    “还好,爱卿没有慌乱,保护好了现场,控制了全部的人员,也算是错中有对,朕现在就跟你去刑部大牢,朕要看一看究竟是谁在捣鬼。”我说着起身快步往外走,恨不得飞到刑部大牢。

    卢象升远远就看见了崇祯皇帝的身影,他吩咐亲兵几句之后亲自上前迎接,“皇上,此地微臣已经全部看护起来了,可以肯定微臣到来之后没有丝毫的变动。”他对此事极为小心谨慎,朱纯臣毕竟是一国王公,突然死在监狱里,太过匪夷所思了,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他现在不敢猜测。

    “爱卿做的好,一起进去吧!让典狱官带路。”我四下看了看发现典狱官身子几乎抖成了一团,说道:“事情没有查明之前朕不会找你的毛病治你的罪,带路吧!”

    典狱官早就吓的没魂了,听了崇祯皇帝这样说,悬着的心总算有了一点依靠,心里说话这可真的不关他的事啊!

    朱纯臣的监牢靠在刑部大牢的最里面,监牢里的设施还算可以,此时监牢内,朱纯臣仰面躺在地上,脸色青紫,七窍隐隐透出血丝,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破了,看样子是他自己撕破的。

    我看了朱纯臣的尸体几眼,问典狱官,“仵作呢?找两个最好的仵作来,朕要问话。”这个时候的刑侦手段跟后世的时候没办法相比,只能让仵作先看看了。

    仵作进来后仔细的检查朱纯臣的尸体,得出的结论是中毒而死,因为死前极为痛苦,所以身上的衣服都被自己撕破了,另外,仵作还提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朱纯臣不是通过食物中毒的,而是外因人为的伤害,在朱纯臣的头顶,有一个很细小的血洞就是佐证。

    我摆摆手让仵作离开,问一旁的典狱官,道:“你是这里的负责人,说说当时的情况吧!不要紧张,不要把重要的事情遗忘了。”

    “是小人”典狱官无论如何也镇定不下来,不管怎么说人死在了监狱里,他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小人知道人犯非常重要所以特意把他安排在这里除了狱卒之外,绝对不会有人接触到他”

    乔允升对大牢熟悉,知道典狱官说的都是实话,朱纯臣被安排在这间牢房,除了狱卒和典狱官,其他人根本不能靠近,那么就是说,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典狱官和狱卒了,这个范围不是很大,立即就可以清查。

第110章 孕妇和遗书() 
第一一零章孕妇和遗书

    我正想告诉乔允升,把所有的狱卒都召集起来。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跑到近前道:“报大老爷,狱卒张的生上吊了,就在外间的厕所里”

    卢象升心中哎哟一声,眼睛顿时立了起来,道:“不是告诉你们看住吗?怎么会让他上吊呢?”不用问,这个张的生就是行凶人了,这是畏罪自杀,亦或被人灭口,总之线索是断了。他看看脸色难看的崇祯皇帝,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叹了口气,吩咐乔允升道:“派人去那个狱卒处看看,把这里也收拾收拾吧!”被人算计的如此利落,想要找到线索是不可能的了,真是使人丧气啊!

    “皇上,这里”崇祯皇帝转身刚要走,负责收拾的士兵们抬走朱纯臣,发现地上有异样,卢象升马上叫住了崇祯皇帝。

    我闻言回头,发现朱纯臣的身下确实不一样,心说难道朱纯臣想要挖地道逃走吗?他还想学肖森克的救赎?等我走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地上是被挖了几下,但绝对不是想要挖地洞逃走,看样子像是写的什么字,只不过笔画凌乱,看不清楚。

    乔允升久历刑名,经验丰富,他看了看,道:“皇上,朱纯臣肯定是想在临死之前写什么东西,其中定然隐藏着症结所在”

    “这好像是个妾字”卢象升皱着眉头看着地上凌乱的笔画,“对,就是一个妾字,虽然没有写完,但是微臣可以肯定,皇上,朱纯臣的小妾肯定知道一些什么,微臣请旨现在就去提审她。”

    乔允升听崇祯皇帝应允了,急道:“且慢,皇上不要心急,更不要声张,朱纯臣会死,他的小妾也不见的就安全,微臣看,还是保险一些,皇上亲自过去为好。”

    我真的不想被“憋死牛”,觉得乔允升说的不无道理,道:“爱卿说的不错,朕这就移驾前往。”

    为了朱纯臣的小妾,可以说是兴师动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好那个小妾的人身安全,确保可能存在的线索不要再断了。

    “你们就是朱纯臣的小妾?”我看着被带上来的四个面容憔悴的女人问道:“给她们每人一把椅子,让她们坐着回话。”

    这些女人几乎被吓破了胆子,浑浑噩噩的,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此对崇祯皇帝的问话没做出应有的反应,椅子拿来了也没人坐下。

    “朕问你们,朱纯臣在入狱之前,有没有跟你们说过什么特别的话,交代过什么事情没有?给没给你们什么东西”

    那个朱纯臣最为宠爱的小妾突然如梦方醒,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道:“罪妇罪妇有话说”

    我的心像是被注射了大剂量的兴奋剂,抖声说道:“坐下说话,坐下说话,来人,给她水”

    “罪妇罪妇已经有孕在身,恳请皇上能饶过罪妇性命,给朱家留下一点香烟”

    我被她这几句话说的打回原形,原本以为有什么线索呢!原来是要求生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我正懊恼呢!她又接着说了。

    “我家老爷曾经交给罪妇一封信,说是让罪妇万不得已的时候保命用,罪妇不知道信上写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是不是皇上需要的”

    我的心又揪了起来,这一起一落真像是坐过山车啊!迫不及待的问道:“信在哪里?如果真是朕需要的,饶了朱纯臣全家都没问题。”

    我看着手里的信,字迹非常潦草,说是信,还不如说是朱纯臣的遗书更合适些,而且肯定是他在入狱之前就写好的,否则字迹不会如此仓促潦草,难道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某种预感吗?

    开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交代一些家事,后面一页却笔锋反转,说到了我最希望得到答案的地方。答案是得到了,可我清晰的感觉到,仿佛处身在寒冷的北极,我的心已经凉了,几乎结冰。

    乔允升、卢象升等人看着崇祯皇帝苍白的脸色,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让崇祯皇帝如此失态。

    “起驾,回宫。”我将信件揣到怀里,走了几步回头对乔允升道:“将朱纯臣的家眷另行看押,不要放任,但也不要为难他们。”

    回到紫禁城,看着日渐破败的宫殿,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脚下跟着一阵踉跄,险些摔倒。

    “陛下小心。”王承恩快步跑过来搀扶住崇祯皇帝,大热的天,他感觉崇祯皇帝身上冰冷,把他吓了一跳。

    我看看王承恩,苦笑道:“朕现在知道他为什么又走回老路了,因为人心隔肚皮,确实是找不到比你们更值的他信任的人了,起码在他的心里是如此想的。”我所说的他是指原版的崇祯皇帝,他拔除了魏忠贤一党,最后却不得不又宠信太监,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因为在他看来,还是太监更靠近他一些,而我,现在竟然也有了这种感觉,难道这就是历史的必然吗?

    王承恩不知道崇祯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看出崇祯皇帝有些不对劲,一边搀扶一边道:“陛下,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眼前就是过不去的坎啊!”我示意王承恩松开我,“如果,朕最信任的人背叛了朕,你说,这个坎能过去吗?”

    王承恩的心颤悠了几下,崇祯皇帝的话让他也突然感到很冷,说道:“陛下,朝中的几个大臣,我都有印象,他们是不会背叛陛下的,陛下不要想的太过,那样反而不好。”

    “这两年,朕疏忽了很多事情,不是,不是疏忽,而是压根就没筹划到位,才酿成今日的局面,再则,也是朕太天真了,以为有理想,有行动就能成功,岂不知成事的内因和外因同样重要,朕这叫自食其果啊!”我越发觉得是这样。

第111章 革命革掉谁的命() 
第一一一章革命革掉谁的命

    王承恩听的云山雾罩,不明白崇祯皇帝是因何而发此言,但是他感觉到事情真得很严重了,否则崇祯皇帝不会如此模样,到底是怎么了呢?“陛下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是要解决的,还望陛下振作,大明的江山社稷还需要陛下担当下去呢!”

    “江山社稷?朕看还不如做隋炀帝,同样是亡国之君,人家活的那才叫潇洒呢!什么福都享到了,哪像我,没日没夜的像个老黄牛,到头来白忙活一场,遭的都是罪,哪里享福了。”我越想越是这个理,发起了牢骚。

    朱纯臣的遗书揭露的是冰山的一角,然而就是这一角,足以让崇祯皇帝丧失原本就不坚强的信心。

    这位“崇祯皇帝”得到来,确实改变了历史,使真实的历史越来越偏离属于它的轨迹,然而,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改变了历史,历史也改变了很多人。

    拿崇祯皇帝的改革来说,袁崇焕不但没有死,反而受到重用,成为大明帝国北方的军队统帅,卢象升被提前发掘提拔,成为帝国的新星,后金皇太极的实力被数次削弱不知不觉在培养新的利益集团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靠近崇祯皇帝改革思想的利益集团,商人、农民等新兴利益集团得到了实惠,也真正的拥护了崇祯皇帝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可是坏的方面绝对不比这少多少,在崇祯皇帝的打压下,大明帝国的内部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起来,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下,新旧势力的碰撞是无形的,可危害却真实的显现出来,这一过程中,极个别的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大发利市,将所得不多的改革成果收归囊中,最为可恨。

    在朱纯臣的遗书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徐光启的儿子徐龙星,正史中的徐光启是没有得到重用得很有思想的人才,而在这个历史时空,徐光启却得到了崇祯皇帝毫不怀疑的信任,出任国家的宰辅,荣耀一时无二;正史中的徐龙星是个大孝子,惟父命是从,可这个历史时空中的徐龙星变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蛔虫。

    徐龙星的发迹和徐光启的崛起密不可分,徐光启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负责监造火器后,徐龙星也逐渐的步入官场,开始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从最初的户科给事中,到吏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