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76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76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有一言,说了怕皇上会不高兴。”宋献策说完,见崇祯皇帝执意要他继续说,道:“皇上此次是否可以全盘的继续深化变革,不光在军事军制上,其他方面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点头道:“朕也有此意,以前的变革只是第一步,一定会继续深化下去,不过首先要确保军权,兵权的归属性,没有部队保驾护航,任何深化的改革都是不能长久的。”

    宋献策深以为然,道:“微臣早就知道皇上有一套新的军制方案,很想知道具体是如何计划的。”

    “说不上新的,总结前人的经验而已。”我特意找了一个托词,说道:“古人有将校尉一说,朕把军官的级别按这三个来划分,将分为上中少,校亦分为上中少,尉也是如此。将可管带一军,下辖校尉六级军官,以此类推,爱卿以为如何?”

    宋献策不住点头道:“如此一来,军队的上下级别很明了,指挥也通畅许多,晋升的渠道也由下而上,对士气也会有提升。”

    “不光是‘职称’改变,还要给他们配套的待遇,凡是取得军衔者,不管什么出身,都等同进士出身,跟文官的功名是一样的。”大明朝有重文轻武的传统,我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

    宋献策一愣,随即赞同道:“这太好了,保证让士兵们欢喜雀跃。”大明朝开国以来,军人的待遇就比较低,世代军籍的人家混的都不怎么样,崇祯皇帝这么一改,确实会让军队的士气为之一变。

    我又想到一点,道:“全国也划分几个重要的军事区域,比如说辽东,就划分为辽东军区,负责人嘛就是上将指挥官袁崇焕,这个叫法爱卿觉得怎么样?”

    “不错,既简洁又有威气,臣想袁崇焕也会喜欢,其他将军们也会喜欢的。”宋献策还真是佩服崇祯皇帝,这个叫法都想的出来。

    “这只是先这么叫着,等回到京城后让礼部再斟酌斟酌,弄的再严谨些才好,别让人挑出毛病来。”我知道一个人的想法总是有限的,人多了,想的也会完善些。

    和宋献策商量到深夜,很多问题随着深入的交谈浮现出来,越谈觉得问题越多,使我感到极大的压力和恐惧。一手掌握江山虽然很爽,但是也真够可怕的。

    一直到后半夜我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一阵猛烈的摇晃将我惊醒,急忙招呼近卫询问是怎么回事。

    “回皇上,似乎是地震。”回答的是一个北京地区的老兵,经历过那场史无前例的北京大地震,对这种摇晃的感觉记忆犹新。

    我啊了一声,感觉到大地还在摇晃,说道:“叫所有的人都撤离到空旷的地带,不要被倒塌的树木和建筑伤到了。”上一次的大地震实在太厉害,这次千万别把我这一点救命人马给吞掉了。

    摇晃一直持续到天亮,我的心也跟着悬到天亮,得知最后伤亡不过百多人,我长出了口气,看来这次地震不会超过里氏四级。

    就在我感到庆幸的时候,宋献策神色不安来到了我面前,我疑问道:“爱卿的脸色不大好,遇到了什么麻烦吗?”

    宋献策点头道:“皇上,昨晚的地震将前面的一座山崩塌了,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有人看到了一座坟墓,很是不妥。”

    我哦了一声道:“不就是一座坟墓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现在正缺钱,不如当一把摸金校尉,弥补一下军饷不足。”

    宋献策一脸苦色,道:“臣不敢说,皇上恕臣之罪,臣才敢说。”见崇祯皇帝顺嘴恕罪,他把头一低,道:“前面发现的墓葬是大明崇祯皇帝之墓”

    “咣当!”我顺着椅子出溜下来,坐到地上道:“你说什么?朕的坟墓?胡闹,一定是白莲教余孽所为,如此咒朕,罪该万死。”

    宋献策咳嗽一声,道:“起初臣也是这么认为,可是那墓葬在山下几十米处,不像是人工所为,观其墓碑也十分斑驳,像是年代极为久远”他亲自去看过那个墓碑,凭他的经验判断,那墓碑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说不会是白莲教的余孽弄的。

    我人还没死,就出现坟墓了,这在封建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尽管以往的帝王也是在活着的时候建造自己的坟墓,可是没有先把墓碑立好的,都是死了之后才树立墓碑、“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我决定如果知道的人不是很多,那就杀人灭口,可当宋献策说前去观看的士兵有数千人,让我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我站起来,来回走了几趟,道:“带朕去看看,去看看自己的坟墓是什么样子。”如此古怪的事情让我很想亲眼看看。

    我没有见过山崩地裂是什么样子,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地上近米宽,数十米长的裂缝让人看的眼晕,无数条裂缝像是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我看着乱哄哄的士兵围着大坑,心说这是什么素质啊!一看就知道军纪涣散,马上命令近卫将附近的士兵驱散。走到大坑之前,看着一块高达四五米的墓碑矗立在那里,定睛一看,果然是大明崇祯之墓,这几个繁体字我还是很熟悉的,不会看错。

第157章 明墟之门() 
第一五七章'明墟之门'

    看着墓碑,我觉得不可能是谁故意要布什么局,或者是要散布什么谣言,因为那古朴的墓碑不是现在的技术手段能做旧的,尤其是处在地下二十几米深处,更不是人力在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痴愣在那里,咳嗽一声道:“皇上,现在该怎么办?”他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件事透露着万分的诡异,他不敢乱出主意。

    “噢!”我定了定神,目光又落到那墓碑上,问道:“爱卿通晓易经八卦,风水术数,你觉得这里的风水怎么样?如果要建造墓葬,这里合适吗?”

    宋献策没想到崇祯皇帝突然问起了这个,迟疑一下,道:“风水之术微臣略知一二,古人说地理之道首重龙,龙即山脉,是地的生气,这里的地势抱砂环水,是不错的风水宝地,不过此地常年刮风,再好的龙穴,一经风吹也难免破损,是美中不足之处”

    我长出了一口气,道:“原来是这样,爱卿认为这下面能有墓穴吗?”我对地理风水一窍不通,我想知道的是这里是否真的埋葬着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我的?还是真正的崇祯皇帝的?在我心里,浮起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一问把宋献策问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得知识和经验告诉他,下面保证有墓葬,可是他却不能说有,因为那墓碑写的名字是崇祯皇帝,他一时呆在当场。

    我从宋献策的神情中判断出下面肯定有墓穴,心脏不禁剧烈的跳动起来,强烈的未知让我不得不把下面的墓葬揭开。“传朕的命令,将地下的墓葬炸开”

    宋献策听了这话,马上道:“皇上且慢,这墓葬不能随便炸,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墓葬,爆炸容易将墓穴崩塌,破坏了墓穴的结构什么都发掘不了,最好是找到墓穴的门户”

    我听宋献策说的头头是道,不由的怀疑他以前干没干过盗墓这个行当,吩咐道:“既然爱卿这么了解,那就由爱卿负责将这个墓葬打开,不过没朕的命令,任何人不的进入。”

    宋献策也只是听别人说过而已,他哪知道怎么盗墓啊!不过崇祯皇帝把问题扔给了他,他不得不干,心里念叨着挖坟伤损阴德,口上吩咐士兵开出一条道路,他好下去仔细看看。

    开凿道路以及探索墓穴的门户都需要不少时间,我看了一会便回到了住处,刚坐下没多久,京城送来了一份卢象升的奏折,这是卢象升受伤后第一份奏折,我赶紧展开观看。

    卢象升的奏折内容很简单,是建议朝廷不要先管北方的鞑子,一定要把中原稳定住,外敌眼下只要应付就好。

    我将奏折放到桌子上。日前袁崇焕上书,说北疆形式日益严重,皇太极不但打通了跟蒙古诸部的联系,还把势力向北向西扩张,建议朝廷要极力遏制鞑子的发展,我当时离开京城的时候曾经跟袁崇焕交代过要稳妥为主,他上书这么说,可见形势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形势对我肯定不利。

    面对皇太极和八旗子弟,我此时拿不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应对方案,不过总的方向就是遏制,不急于消灭他们,首先要练好自己的内功,把自己发展起来,有了真正的实力后再拿皇太极以及满洲八旗开刀,这个战略没有错。

    “皇上,孙传庭大人求见。”我正在想着北边的事情,近卫说孙传庭求见,我让孙传庭进来,问道:“爱卿有什么事情吗?”

    孙传庭参礼过后,道:“皇上,微臣有一件事忘记说了,近日传言山西的名儒傅山决定出山,微臣觉得傅山有才学,如此人才千万不可遗之草泽,所以微臣举荐傅山入仕”

    我哦了一声道:“是傅山吗?朕见过他一面,他确实不错,就是脾气有些古怪,如果真能放弃那种隐于世的想法,倒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爱卿保举他,那么朕就下一道诏书,宣他入朝为官。”我早就有招揽傅山得意思,可是傅山似乎对仕途不太热衷,今次下一道诏书也算给他十分荣耀,如果他还矜持,那么不用也罢!

    我和孙传庭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外面那个大坑上面,时间也过去不短了,我起身道:“爱卿陪朕走一趟,去看看所谓朕的坟墓。”

    孙传庭早就听说了这件事,可是他和宋献策一样,有些话不好说,这种事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乱开口,弄不好就惹的崇祯皇帝不高兴,触谁的霉头都可以,就是不能触崇祯皇帝的霉头啊!

    宋献策找到进入墓穴的门户,正准备叫人去找崇祯皇帝,就看见了和孙传庭一块走来的崇祯皇帝,他紧走几步来到崇祯皇帝面前,道:“皇上,进入墓穴的门户已经找到了,通道完好无损。”

    我看着仿佛洞口的通道,犹豫片刻,道:“二十名近卫开道,宋爱卿和孙爱卿跟朕进去。”让我自己走进坟墓,似乎不大吉利,再说宋献策等人也不会答应。

    近卫都是经过生死考验的无比忠诚的士兵,他们手拿火把头前开路。我和宋献策还有孙传庭一边走一边打量墓道,墓道的两旁和上面都描绘着漂亮的壁画,不过内容都是人们朝拜的图像,可是其绘画工艺,绝对举世无双。

    宋献策的身材比较矮小,当他走到墓道的尽头,看着朝拜的人中有一个身材同样矮小的大臣画像,心扑通的跳了一下,如果这真是崇祯皇帝的墓葬,那么那个矮小的画像不言而喻就是他了,这么一想,让他觉得后脖子凉飕飕的。

    “皇上,前面没有路了。”近卫走了二十多分钟,走到了墓道的尽头,像是走进了死胡同一样,前面被堵死了。

    孙传庭借着火把的光亮,发现堵头的墙壁上有字,定睛看了看,小声念道:“一世繁华梦已醒可怜百代化奚人早知今日累累罪绝不游魂到今生。”

第158章 人生的转折() 
第一五八章'人生的转折'

    冷汗顺着我的脸颊慢慢滑落,有的汗珠滴落到衣襟里。我看着墙壁上的诗词,想到的是李自成临死前说的那段话,说心里话我不太相信,可是今天出现的坟墓和墙壁上的绝命诗,前后一对比,处处透露着诡异。

    别人不知道我的身世,我自己清楚得很,诗的最后一句不是说绝不游魂到今生吗!毫无疑问说的就是我魂魄穿越的事。

    我的判断肯定不会错,难道,这真是我的坟墓吗?可即便是我的坟墓,又怎么会在我活着的时候出现,为什么又像是经过了很多年的样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孙传庭见身边的崇祯皇帝呆愣无语,不由的有些着急,他们这些人也不能愣在这里不走啊!他咳嗽一声道:“皇上,前面已经没路了,这里不是久留之所,还是出去吧!”

    我被孙传庭的言语唤回神智来,看着面前的死胡同,不甘心道:“前面一定还有路,叫人挖挖看。”我已经进来了,一定要看看这里掩藏着什么,埋葬着什么,不看看,今后睡觉都不会踏实。

    一铲铲破土的声音,听起来似乎像老鼠在打洞,墙壁已经被挖深了两三米,仍然看不到通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前面真的是死胡同的时候,一个近卫突然连人带铲向前倒去,撞塌了一大片泥土后发出惨叫声。

    进入坟墓,是人都会在心理上特别紧张,神经绷紧的超乎想象,一碰可能就会断,就在那名近卫出了意外,所有人的心都突突了几下。

    “前面有路”那个出了意外的近卫并没有像人们想象那样死掉,而是又爬了起来,说他发现了通向下面的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