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有时他们回家 >

第3部分

有时他们回家-第3部分

小说: 有时他们回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舅舅驾到 
 子成一直不知道玉莹她们原来不喜欢她,人心叵测,又一例证,见了面,她们老是嘻嘻哈哈,送她们东西,也欣然大方接受。 
 原来,她们心理另一番想法。 
 应太太知道这件事,“什么,失踪了?” 
 子成轻声说:“不是失踪,只是不想见我们。” 
 应太太疑心:“你叫她们自卑?” 
 子成辩答:“我不是那样的人。” 
 应太太无奈:“也都成年,人各有志,算了,别放心上。” 
 “我自问已经尽心……” 
 “你奢望得到回报?傻子,记住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为着心安理得,不是希望人家感激。” 
 “是,母亲。” 
 “子成,我真担心你,差不多年纪,人家都已练成三刀两面,百毒不侵,你还如此幼稚,我死不瞑目。” 
 子成听母亲说得那么严重,反而笑出声。 
 现在想起来,玉莹玉洁的确故意笑得太多,是不想别人看低她们吧。 
 亲友往来,也讲缘分。 
 大舅舅驾到,子成亲自去飞机场迎接。 
 看到舅舅,大吃一惊,“舅,你似胖了五十磅。” 
 他哇哈哇哈地笑,“六十磅。” 
 “那差不多是一个我,我们两年前见面,你还只得百四,发生什么事?” 
 舅母在后边冷冷答:“吃。” 
 子成忍不住笑,把他们载到酒店。 
 大舅舅在车上说:“最美味的海鲜是阿拉斯加京王蟹,唯一出产地是白令海峡,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在冬日大风浪中捕捉回来。” 
 大舅舅常识丰富,子成自小最爱听他说故事。 
 应太太问兄长:“这次可有正经事?” 
 “我来吃海鲜,这边深海鱼获没有污染,十分安全。” 
 这时子成问:“大舅,你参加过韩战?” 
 “什么?”他收敛笑容。 
 子成提醒他:“南北韩战争,板门店、三八线、鸭绿江。” 
 “啊,”大舅舅耸然动容,“那是半世纪以上的事了。” 
 “这样的事,不会忘记。” 
 大舅却说:“像做梦一样。” 
 “不会啦,”子成迫他:“那年你十六岁,忽然放弃学业,跟志愿军往北朝鲜,外婆赶到火车站送行,听见整卡车的年轻人唱骊歌,火车轰隆轰隆,你们唱‘妈妈不要伤心,我们若为国捐躯……’外婆浑身战栗,哭倒在地……” 
 大舅舅不声响。 
过一会儿他问妹子:“是你告诉子成?” 
应太太答:“母亲告诉我,我告诉女儿。” 
“你们比我还清楚。” 
子成问:“后来怎样?我要搜集资料做报告。” 
大舅舅轻轻答:“我没去成。” 
“什么?” 
他眯着双眼又笑起来,“我天生一对平扁脚,不能步操,会拖累同伴,体检不合格,他们没收我入伍。” 

疲劳轰炸 

子成没想过会得到如此意外答案,忍不住也大笑。 
“当时我不知多自卑气馁,唉。” 
可是,焉知非福,今日他可以活着吃到京王蟹。 
“那一仗十分惨烈。” 
大舅已不愿做答:“你到互联网上找资料好了。” 
子成契而不舍:“你有写信给外婆吗?” 
应太太说:“诸兄弟中,他做得最好,每月必有一信,毛笔楷书,蝇头小字,我看过那些信,印象深刻。” 
子成问:“都说些什么呢?” 
大舅这时轻轻答:“《红楼梦》。” 
子成愕然:“与外婆讨论《红楼梦》?外婆不是文盲吗?” 
应太太说:“外婆会得读书看报。” 
“母子谈红学?哗,文化高深,书香门第。” 
大舅答:“总不能同她说生活艰苦,衣破肚饿,前途茫茫。” 
子成慨叹:“你们那代真讲孝道。不像我们,从心理不正常到考试不及格,都赖父母不周到。” 
大舅说:“那些信,我预先写好,存在可靠友人处,嘱他每月一号寄出一封,免母亲挂信。” 
车厢内沉默。 
应太太说:“我记得母亲到了时候,便大早开信箱,那是我童年深刻记忆。” 
子成问:“为什么不跟着父母南下?” 
“已经长大了,应该独立。” 
“十多岁叫长大?” 
应太太握着女儿的手,“别问了。” 
“那些信还在吗?” 
“信没有了,那本绣像《红楼梦》仍然保存。” 
子成又问:“为什么都说《红楼梦》是中国第一小说?” 
大舅笑:“子成你别疲劳轰炸。” 
应太太答:“她小时有个绰号叫小人牌轰炸机。” 
子成心想:如果还有那些信就好了。 
不是每个军人都向母亲喊救命,抑或,那是因为大舅始终没去到前线。 
他们到一家中餐厅吃清蒸京王蟹。 
子成嫌烦,叫一碟子炒年糕,吃得香甜。 
大舅轻轻同妹妹说:“外国长大的小孩真有趣。” 
像他们,吃过那么多苦,经历过非人生活,最实际的是美食。 
回到家,应太太问:“怎么看舅舅?” 
“肯定是传奇人物。” 
应太太找出一只盒子,交给自成,“你的《红楼梦》。” 
打开盒子,看到一本灰色布面残旧书本,翻开,小小自描插图,最惹子成注目的是大舅少年时笔迹。 
真没想到自家就有好宝贝。 
子成把旧书放回盒子收好。 
上一代的人专喜把贵重文件装进盒子,他们这一代必定制成光碟,更易于保存。 
子成同母亲说:“我家没有一人不受战争影响吧。” 
应太太叹口气,“谈虎色变。” 
〃但你是和平后才出生的人。〃 
“战后满目疮痍,我随父母南下,过的是什么日子!举目无亲,四壁萧条,我记得租来的公寓厨厅都没有窗户,水门汀地,已经算好的了,不少人住山边木屋,连食水也没有。” 
“都过去了?” 
“但是迄今仍做噩梦,在街游荡,乘不到公路车回家,千辛万苦到了家附近,又找不到门牌,不知家在何处。” 
“可怜的母亲。” 
“孩子,你是反战的了?” 
子成答:“落实反战。” 

做个笔友 

那天晚上,范朋又与子成联络。 
“子成,也许是我多管闲事,但是我想,一年后,大品回来,或者你们可以另有发展,届时,双方都比较成熟,在这段时间,你们不妨做一下笔友。” 
子成不禁颓然,“我应允过家母、、、、” 
“你以一个笔友身份与大品通讯好了。” 
“一个笔友?” 
“军人有不少笔友,都是故乡平民,逢节日寄送礼物像糖果给我们。” 
子成意外,“有这样的事?” 
“许多时候我们回信感谢,我的朋友史提夫就是这样认识琳达,他们此刻已经结婚,育有两子,结婚指环内侧刻着'永恒笔友'。” 
“多动人又完美结局的战时恋爱故事。” 
“看,有异于《魂断蓝桥》。” 
子成不禁大声笑,她问:“你们可好?” 
“美军已将注意力转向伊拉克,我么在此暂无动作,但是随时戒备,空军非常忙碌,战斗飞机呼啸之声使人耳鸣,半夜,似听见尖锐引擎划过长空,惊醒,发觉静寂寒冷。” 
子成听后十分感动,“范朋你的文字优秀。” 
“汗颜。” 
“你可有女友,抑或已婚?” 
“我仍单身,女友嫌我身无长物,三年前分手。” 
子成感慨,总是一方嫌另一方没钱。 
“今晚聊到这里为止。” 
这时应太太敲门,“子成,苏银来访。” 
苏银推门进房,“我来吃你家著名的雪菜肉丝面。” 
应太太说:“我马上去做。” 
苏银说:“伯母真好。” 
子成答:“在我未出世之前,她读过一篇报告,儿童最注意三件事:干净衣物、鲜热食物在适当时候出现、以及朋友获得尊重,多年来家母不忘实施,我所有衣物脱下她即洗净。” 
“我知道她还做得一手好劳作。” 
“小学劳作真杀死人,什么地球及月球立体模型之类。” 
苏银百般无赖翻阅书本杂志。 
子成看着她,“找我有事?” 
“我觉得闷,那些极速约会帮不了我。” 
“如果帮得了忙我才替你担心,都会里每年不知多少不够小心的女子死于非命。” 
“你不觉寂寞?” 
“我可以随时大哭。” 
“男伴真的那么难找?”苏银颓然,“很多人以为女子弱质虚荣,至今仍希望婚后幸福,可是我一先一后两个男友都因看穿我没有嫁妆而拒绝进一步发展。” 
“苏银你太多心。” 
“真的,阿陈不久娶了饼店女继承人,小王同华侨银行总裁的女儿在一起。” 
子成把报纸周刊递到苏银面前,“这又如何解释?” 
报上新闻报道:韩国三星集团二十六岁女继承人在美国公寓自杀身亡,据说是因父母反对她的婚事而感到抑郁。 
苏银看完后叹气,“我不能解释。” 
“你看她,貌美一如女明星,富有,又具学识,何故?” 
苏银转过身去,“太娇纵了。” 
“也好似只得这样解释。” 
苏问:“我在《加拿大法裔与英裔之争》文上拿一百分,男生会否因此爱我更多?” 
子成吃一惊,“你真拿了一百分?你这疯子。” 
“还有,英国历代争取民主过程及与君主之争,我取得一百零五分,另五分是奖品。” 
“他们会尊重你。” 
苏银答:“我要的是热吻、拥抱、甜言蜜语。” 
这时应太太捧着两碗面上来,“慢慢吃。” 
子成在她身后关上门。 
母亲不明白女儿的意向。 
她们并不希冀高攀,甚至门当户对,她们自有个人学历收入,她们最需要的是一双强壮手臂。 
苏银说:“要会让我笑。” 
子成答:“是,笑得牙龈发炎,笑得前仰后合,成天疯疯癫癫过日子。” 
“夏日带我云钓鱼、爬山、滑水,冬季教我溜冰、到育空云乘狗拖雪橇,春季往欧洲观光,秋季在后园做烧烤……换言之,玩玩玩。” 
子成接上:“我自己会动工赚钱,我自己有房子车子,他只需拥抱我说:‘在我眼中,你永远最好最美’。” 
苏银突然想起来,“大品不正是那样的人吗?” 
“不错。”子成双眼发红。 
“你怎可放他走?” 
子成掩脸哭泣,“我也后悔。” 
“追上去也许还来得及。” 
“他在坎达哈。” 
“世上无难事。” 
“家母……” 
苏银也食不下咽,“我晚上约了人看电影,你可要一起?” 
子成抹干眼泪。 
“是战争电影,你会喜欢。” 
子成说:“今日的战争电影再也不歌颂牺牲壮烈伟大了。” 
苏银说:“是二次大战血战班丹岛故事,这次电影分开两部分,一半由美军角度出发,另一半由日人观点拍摄,效果震撼。” 
“我想早点休息。” 
“你这般恹恹不是办法,来,我介绍男伴给你。” 
“我不喜欢盲约。” 
苏银又恢复乐观,“也许有缘份。” 
子成跟出去看电影,电影剧力万钧,美方赢得惨烈,日军输得壮烈,是一部美化了战争的反战电影,矛盾到极点,正好是一般公众看战争的心情。 
散场后有人建议喝咖啡。 
子成说:“我请客好了。” 
大家坐下来,子成才看清楚她是晚伴侣是个脸上长满雀斑的华裔青年。 
这叫他看上去特别可爱稚气。 
苏银介绍:“周曙博士在加州理工做高温物理研究。” 
子成沉默一会,终于忍不住轻轻说:“世人至今总算明白,美国何以整个世纪不惜人力物力钻研原子物理,那是因为要研制更加强大的武器吧。” 
那些活泼的雀斑忽然沉默。 
“为何在摄氏一百万度高温做物理研究?是因为念念不忘氢弹吧……先把铀原子核分裂,产生极大能量,再用高温把核子融合,引致连锁反应,这便是可怕的氢弹。” 
子成的声音极低,有点阴森,使人不安。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约会应该说的话,她应该轻松评一下梅洛红酒与苏维浓白酒的优劣。 
子成说下去:“爱因斯坦一封致罗斯福总统的信件最近拍卖成交价百余万美元,他恳请迅速发展核弹,因为希特勒正在炼制重水,重水用途正是缓和剂原子堆中使中子减速的物质,说到底,伟大的E=MC2是杀人武器。” 
周博士回过神来,看着今晚这个清瘦秀丽的女伴,不胜讶异。 
“相反地,发现原子分裂的第一人梅纳夫人则拒绝参与曼克顿计划,几位女性科学家包括居里夫人爱好和平。” 
周曙忍不住说:“你这个题材可以写一本论文。” 
“我正想这么做。” 
“我无意讽刺,你是反战人士?” 
“我只是厌恶战争。” 
周博士微笑,“在应小姐心目中,每个人都最好成为悬壶济世的医生吧。” 
苏银诧异,“你们两人喁喁细语,谈些什么?” 
周曙笑而不答。 
“好像很投契呢,下次还有约会机会?” 
子成答:“我想不,我闷坏了周博士。” 
“不,下次我们可以谈人类学最近发表的报告《全人类始于非洲》是否可信。” 
苏银大笑,“我们去跳骚沙,可要一起?” 
子成摇头,“我累了。” 
周曙说:“我说你回家。” 
在路上,子成说:“对不起,毁了你的雅兴。” 
“刚相反,子成,你若想到我校攻读物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