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19部分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19部分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他的话,孙纲其实心里也有同感。

    在装甲列车如此猛烈的炮火面前,这些哥萨克骑兵们不知是被什么驱使着,一个个前仆后继,踩踏着同伴的尸体向装甲列车猛冲,让孙纲看得直摇头。

    他们就这么冲过来。有什么用处吗?

    难道要用手中地马刀和长矛(哥萨克骑兵不光用马刀,也有不少用长矛地,用长矛的哥萨克骑兵孙纲也是头一次见)来攻击装甲列车不成?

    还活着地哥萨克骑兵们很快用实际行动给了他答案。零星的子弹激射了过来,打在了装甲列车的铁甲板上,发出刺耳的尖鸣,一队哥萨克骑兵冲到了近前,在马上开始用骑枪向装甲列车射击!

    金舜姬摆了摆手,两个女护卫借着列车铁门的掩护,操作着一挺加特林机枪。开始向哥萨克骑兵猛烈的开火射击。

    在她们开火的同时。旁边的一节战斗车厢里,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发出沉闷浑厚的射击声。也跟着开火了。

    侥幸冲上来的哥萨克骑兵们再次被机枪的火力扫翻在地,无数发子弹瞬间钻进了这些骑兵们的体内,由于距离过近,好多子弹穿透了他们的躯体,射中了后面冲上来的人!

    孙纲看见一个哥萨克骑兵的腿生生的被机枪射出的火流打断,他的身子居然还能坐在马上,发出惊骇万状的嚎叫,直到连同被击穿肚腹的战马一齐摔倒在地上!

    另一名哥萨克骑兵已经被打死,但已经遍体鳞伤的战马还在驮着他向前猛冲,直冲到装甲列车几步远的地方才倒了下来。

    战况变得空前惨烈。

    但俄国人就这么一批批的冲上来,倒下,再冲上来,再倒下,眼看着他们一个个就这么走向毁灭,好多军官的脸色都有些变了。

    孙纲现在也开始有些怀疑,俄国人这么呼喝着“乌拉”凭着一匹战马和手中的长刀“慷慨赴死”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阴谋”。

    如果不是的话,俄国人的行为,就只能用“最优秀的骑兵和最糟糕的指挥官”来解释和形容了。

    “哥萨克”这个词据说来自突厥语,是俄国的民间文学中的“绿林好汉”,很多书上都解释说是“自由自在的人”,但有学者认为其实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盲流”的意思。

    孙纲现在怀疑,弄不好这些哥萨克骑兵们的最高指挥官就是个“盲流”。

    哥萨克骑兵是优秀的不假,但他们死得毫无意义。

    攻击中**队阵地的哥萨克骑兵们也没有讨得了好,中国士兵虽然没有来得及挖堑壕,但却都以民房和险要地形为掩护,让冲上来的哥萨克骑兵们“无处下刀”,在中**队机枪的扫射和步枪的攒射下,哥萨克骑兵们只能徒劳地在中**队的阵线之间来回地跑来跑去,徒劳地挥动着手里的马刀和长矛,然后被突如其来的子弹击倒。

    孙纲望着那由哥萨克骑兵组成的涌动着的黑色巨浪,他们还在拼死地向前冲击着,但地上倒毙的人马尸体已经对他们的前进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孙纲看到,一处阵地上,两个中国机枪手停下了手中的马克沁机枪,拿起了步枪开始射击,孙纲知道,那是他们的机枪因为射击过久,已经“开锅”了的缘故,他们必须等待枪管冷却下来才可以继续射击。

    装甲列车这边也差不多,几挺马克沁重机枪先停了下来,然后,女射手们的加特林机枪也停了下来,这时,金舜姬倚在铁门旁,借着铁门的掩护,抬起了手中的加特林机枪,开始了射击!

    呜呜转动的枪管喷吐着致命的火焰,枪口发出的橙红色火光照亮了她艳丽的脸庞,她的长发在微风中飞扬,一张脸涨红如桃花。

    哥萨克骑兵们在弹雨中再次惨叫着纷纷落马,好多人的脸上全是垂死前惊恐万状难以置信的表情。

    一向剽悍的哥萨克骑兵们,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这一回,在中国的这条钢铁巨龙面前,终于碰得头破血流。

    黑色的哥萨克浪潮中突然又传来了阵阵的爆炸声,一些中国掷弹兵在用掷弹筒向敌人射击,黑色的人流终于开始出现了退缩。

    在中**队几乎没完没了的强大火力攻击面前,一向勇悍的哥萨克人的意志终于无法承受,一点点的陷入了崩溃。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冲在前面的哥萨克骑兵们停止了冲击,开始调转马头转身后退,没有意想之中的军官们的叫骂驱赶,象是被疾病传染了一样,所有的人都开始调转马头,潮水一样的向后退去。

    中**队的大炮还在轰鸣,仍然不断有炮弹落在哥萨克骑兵们的阵列当中,将他们炸下马来,但是很快的,哥萨克骑兵们向来的时候一样迅速,很快脱离了战场,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支持文学,支持

(三百五十四)来他个“夹馅饼”

    战场上的枪炮声终于慢慢的沉寂下来。转载自中文网

    装甲列车上的军官们都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

    孙纲望着那战场上的尸横遍野的敌人,心中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胜利带来的喜悦。

    到处都是哥萨克骑兵们的尸体,好多尸体上的枪眼还在冒着烟,一些未死的人在满是血水的泥泞中挣扎着,发出凄厉恐怖的悲号,在战场上空回荡,一些中国士兵小心地从隐蔽处钻了出来,看到那些侥幸未死的哥萨克骑兵,中国士兵们面无表情的举刀或劈或刺,结果了他们的性命。

    看到这一幕,孙纲的心中隐隐有一种莫名的复仇快感。

    眼前的情景,如果让一些西方的新闻记者看到的话,可能又会说中**队凶残野蛮、不宽容怜悯了。

    可那些双手粘满无辜的中国各族人民鲜血的侵略者、刽子手,当他们高举屠刀的时候,心中可曾有过一丝怜悯和宽容?!

    象上次哈尔滨保卫战结束后,所有的俄国俘虏无一不被中**民杀死,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好多观察家们都表示难以理解,甚至干脆将此归结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当中缺乏宽容,没有骑士风度。

    孙纲知道,西方人不了解,这更多的是因为双方从事的战争有着根本不同的含义。

    对西方人来说,西方国家的军队在过去几百年的战争中很多时候是为了征服、竞争、利益或者荣誉而战,不杀俘虏是西方军队对军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对中**队而言,中国近代的一次次战争,几乎都只有一个目的,那都是“保家卫国”!

    在这样地战争中。如果对敌人怜悯。那是自己对自己地生命不负责任!

    而中**人一旦战败。就等于是把他们身后手无寸铁地父老姊妹交给敌人!

    因此。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军队之间地战争。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生死。

    所以。中**人地肩膀上不仅有军人地职守。还有一个民族地尊严。男人地责任!

    在这种战争中。战场上地中**人不但是军人。也是男人!

    只要是一个男人。就不能眼看着自己地父母兄弟姊妹被敌人屠戮!对敌人怜悯?见鬼去吧!

    他才不会害怕将来有人责怪,是他内心深处的不宽容塑造了这样一支残忍暴戾没有怜悯的中**队!

    “抓两个活的过来问问。”孙纲冷冷地望着眼前地狱般地景象,沉声道。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中**队开始重新巩固阵地,补充弹药,救护伤员,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孙纲看了看坐在车门旁休息的金舜姬,她身边的加特林机枪的枪口还在冒着烟,她看见他正在看她,向他露出一个安慰的甜美笑容。

    她身边的女护卫们一边在救护伤员,一边在兴奋地相互说着什么,但是也有几个女孩子看着远处血腥的战场。可能闻到了硝烟和尸体焚烧发出的肉焦味,开始脸色苍白地在那里想要呕吐地样子,她们的同伴们哈哈大笑着。把她们扶下了车,不让她们吐在装甲列车上。

    孙纲看着这一幕,脸上不由得现出了一丝笑意。

    战争,确实不适合天性温柔善良的女人。

    不一会儿,中国士兵们拖着一些受伤未死地哥萨克骑兵来到了装甲列车上,孙纲开始向他们询问俄军的有关情况。这些俄国人有的被刚才中**队的炮火打蒙了,话都说不出来;有的可能知道自己说了也不会有好下场,咬着牙不出声;在孙纲亲自动手用斧头刀在自己的指挥车厢里连着把三个俄国兵大卸了八块,当场又吓死一个俄国兵后,剩下地俄国人终于肯开口了。

    在翻译的帮助下,孙纲从这些俄国俘虏的嘴里,知道了好多重要的情况。

    原来,在哈尔滨保卫战俄军遭到重大失败后,俄军意识到了中**队的强大。就象孙纲估计的那样。损失了大量火炮的俄军开始后撤,退出了中国的国土。到自己的后方修整,准备在开阔地带向追击地中**队发动反攻,但没想到中**队收复了故土,攻占了黑龙江附近地铁路沿线之后,就停止了前进,开始就地转入防守(因为兵力不足)。让俄军想在开阔地带用哥萨克骑兵和步兵同中**队决战的战略成了泡影。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即海兰泡,俄国人给起地这个名字意思是“报喜城”)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被中**队攻克后,缺少重炮的俄军已经被中**队的强大火力吓破了胆,没有敢贸然发动反攻,而是向国内求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已经在远东的陆军大将阿历克谢。库罗帕特金率军前来协助远东总督阿历克谢耶夫指挥对中国的反攻,库罗帕特金已经到任了,集中了所有的哥萨克骑兵编成了一支骑兵军,并把能搜罗到的火炮都集中在了一起,当听说中**队主力正从海陆两个方向围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时,库罗帕特金担心这个俄国在东方的最大军事要塞有失,所以便率军向南下,援救太平洋舰队,但发现中**队突然间放弃了对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进攻,俄国人猜测可能是中**队没有了后援,所以就壮着胆子发动了反攻。

    俄国人从中国人最后几天那“微弱”的炮击判断,中**队的炮兵已经没有多少弹药了,而且据俄国侦察人员发现,中**队的指挥中枢已经撤到了“尼科利斯克”(就是双城子),所以远东总督阿历克谢耶夫不顾库罗帕特金的劝阻,不等炮兵赶到就让哥萨克骑兵军先行一步,趁中**队立足未稳之时攻击中**队,结果就发生了刚刚的战斗。

    据说库罗帕特金分出一部分兵力牵制黑龙江方向的中**队,自己正率领炮兵和步兵往这里赶呢。

    军官们知道后都有些吃惊,俄军来势凶猛,这是想要一口吃掉他们了。

    俄军哥萨克骑兵刚才的进攻,完全是因为阿历克谢耶夫的愚蠢,使哥萨克骑兵军遭受了一场可怕的“大屠杀”浩劫,如果俄军的炮兵过来的话,恐怕就要有麻烦了。

    孙纲倒是不太在意俄军的炮兵,据他所知,这个时候的俄军每个师的炮兵“理论”上最多有不到70门炮(每个师6到8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8门炮),听上去很是强大,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这个数目,而且俄军装备的大都是老式火炮,新式的普提洛夫76毫米速射炮需要1902年才能生产出来装备部队,而且远东俄军的火炮大都在哈尔滨保卫战当中被段祺瑞用“炮兵决斗”解决掉了,那次“炮兵决斗”其实也幸亏了左宝贵的英勇抵抗让俄军暴露了炮兵阵地,不然,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想把敌人隐蔽的炮兵阵地“揪”出来并加以消灭,其实是很困难的。

    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修完,俄军在短时间内已经根本没有办法再得到同样数目的火炮包括弹药和补给了,现在俄国炮兵的力量,根本达不到在哈尔滨城下时的水平。

    再说了,那6门305毫米口径重炮还有部分炮弹,因为笨重难移,段祺瑞为了能让炮兵快速机动,没有带上这些巨型攻城炮,这些重炮也随着孙纲的装甲列车开到了双城子,如果俄国人敢来的话,正好派上用场。

    而且,孙纲其实是担心俄国人不来。

    如果俄国人为了包围消灭自己,向双城子投入主要兵力的话,自己就可以牢牢的把他们吸引在这里,利用城市阵地、装甲列车、大炮和机枪,死死的拖住他们,然后再让段祺瑞他们赶来,在俄国人的背后发动攻击,象夹馅饼一样的把俄国人消灭掉!

    如果战役目的达成,即使不能全歼俄军,也会给俄军造成极大的伤亡,这样一来,远东的中俄双方的军事实力,就将彻底扭转过来,由原先的俄国强,中国弱变成了双方大体实力相当,甚至是中国更胜一筹!

    那样的话,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就象张之洞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