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36部分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36部分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到嘴里地东西又吐了出来。

    现在。历史地进程已经被孙纲给彻底改变了。变成了日本战败被瓜分。以及后来在日本本土上进行地“日俄战争”。和俄国进一步地入侵中国。目前俄国在远东地势力遭受到如此沉重地打击。而英国和美国地公开支持中国。会不会引起法国和德国地警觉。把法国和德国推向俄国一边。再出来一个不一样地“俄、德、法三国同盟”呢?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而是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地。

    法国本来就是俄国在欧洲地盟国。就不用说了。而且这次也在东方向俄国履行了盟国地“义务”。

    而德国,尽管在欧洲同俄法两国长期角逐,但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却十分热衷于和俄法两国“共同行动”,一来可以离间法俄同盟从中渔利。再一点就是可以转移俄国在欧洲地视线,减轻德国在欧洲的压力。

    现在,俄国在东方遭受的空前的挫败,而中国海陆军的令人吃惊的表现也让在青岛和日本的德军有“兔死狐悲”的感觉,他们生怕中国在打败俄国之后会调转枪口来打他们,伸手去帮俄国人“渡过难关”,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是那样地话,对中国来说,可是相当不利的。

    一旦这个俄、德、法“三国同盟”形成的话。中国将不可避免的加入到英美的阵营当中去,那样就成了中、英、美对俄、德、法的局面了,而现在英国忙于英布战争,美国忙于美菲战争,即使真心想帮助中国,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的。

    孙纲现在觉得,这个国际间的大势的火候把握,自己还是有一定地不足之处。

    他向爱妻说了自己的忧虑,马立刻就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老头子和德国人熟。让老头子想办法拉拢下德国人。”马说道,“只要德国人不表态。这个三国同盟就成不了。”

    “这样吧,让老头子对德国人说,青岛维持现状,让德国人放心,同时向德国人提出来购买枪炮军火。”孙纲说道,“德国人得到我们的暗示之后,就得考虑考虑了。”

    两个人商议已定,孙纲刚要动身去见李鸿章,有人来找他,说李鸿章急着见他。

    孙纲的心里隐隐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他随着来人来到了一间雅阁,李鸿章面色阴郁的在屋子里来回的踱着步,桌子上放着几份文件。

    “中堂,发生了什么事?”孙纲看老头子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立刻问道,

    李鸿章看见他来了,脸上露出一份欣慰地笑容,招手让他上前,“你看看吧。”李鸿章把桌子上地文件拿给他看,“今天早上刚送过来的,法德两国同时向咱们发出照会,对咱们和俄国重启战端和海参崴地战局表示担忧,希望咱们尽快和俄国达成持久和平,要求咱们放弃对海参崴的领土要求。”海参崴的战局?不会吧,晚辈没下令打啊?”孙纲“惊奇”地说道。

    没办法,现在只好在李鸿章面前“装糊涂”了。

    “据英国人提供的消息,是俄国太平洋舰队得知长崎陷落后,又发现我北洋师船重现海参崴港外,俄军大恐,有小舰数艘逃出港外,我海陆军闻讯发炮拦击,是以战火重燃。”李鸿章说道,“就是这两天的事,你那里可能还没得到战报吧?”

    居然是这么回事,孙纲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怎么会这样?”

    “英国人说,逃出港外的俄军舰艇皆为千吨左右之小船,二艘为我舰发炮击沉,其余皆逃入法占日本之港口。”李鸿章说道,“这是俄国人先不守约,咱们打他们堂堂正正,谁也说不出话来,只是这法德两国公开庇护俄国,却是可虑。”

    孙纲仔细地看完了法国和德国给中国的“照会”,从这些“照会”的字里行间里,已经闻到了些许火药味。

    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安,出于各自在东方的殖民利益,本来是世仇的法德两国这回才走到了一起的。

    当被称为“欧洲碾路机”的北极熊强大时,欧洲列强可能会考虑加强中国的力量,使中国有能力对抗俄国的侵略,以便最大限度的拖住北极熊的后腿。

    可当欧洲列强们突然发现,稍有些清醒的东方睡狮一爪子就把北极熊打得晕头转向满地找牙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担心中国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所以才玩了这么一手的。

    西方列强的这种“力量均势”的手段,到了十九世纪末,已经可以说玩的“炉火纯青”了。

    虽然这些“劝告”中国的“照会”并不意味着现在俄、德、法三国“同盟”关系的成立,但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了。

    而且,俄国太平洋舰队的舰船开始逃往法属日本港口,这件事本身代表的意思就非常明显。

    如果他们真的突围成功了的话,对中国来说,就等于放虎归山了。

    “英国人和美国人没有说什么吗?”孙纲冷静地想了想,问道,

    “英国公使和美国公使也劝咱们退让一步,说中国没有力量同时和三个强国发生冲突。”李鸿章说道,

    “他们是怕惹火烧身。”孙纲冷笑了一声,说道,

    “老夫本想借你此次战胜之威,除了恢复伊犁故地,再收回一些黑龙江北岸的土地,现在黑龙江那边怕要不成了。”李鸿章苦笑了一声,说道,

    “等晚辈收拾出一支更强大的海陆大军出来,再一举夺回故土。”孙纲咬了咬牙,对李鸿章说道,“中堂大人可以继续和俄国人谈,土地暂时再议,咱们多要赔款,守住伯力为上,至于海参崴,反正现在已经没有停火了,就是留给俄国人,也得让他们重修五年。”

    “你想怎么做?”李鸿章看着眼前的阳光少年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奇怪的光芒,不由得担心地问道,

    “中堂大人在这里来个舌战群毛,晚辈这就去弄个火烧赤壁。”孙纲向李鸿章说了自己的计划。

    李鸿章听了后,不由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不由得苦笑道,“也只有你能想出来这么干,也好,这样,至少几年,俄国人就是想和咱们开仗,只怕也有心无力了。”他叹息了一声,“只是,这海参崴的平民可要遭受另一番劫难了。”

    “以此一城之牺牲,换两国长久之和平,晚辈以为是值得的。”孙纲说道,“若能顺手再毁俄舰数艘,则海疆亦可平安。”

    “好吧,”李鸿章笑了笑,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说道,“你就放手去做吧。”

    精品小说尽在,提供最新的全本小说、免费小说。

(三百八十)杆雷艇的“最后辉煌”

    孙纲从李鸿章那里出来后,立刻派人给前线海陆诸将发了电报,下达了秘密作战指令。

    虽然他现在人不在前线,但仍然能及时的通过各种通讯手段调动海陆军作战。

    所谓的“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孙纲现在已经有一定的体会了。

    他和李鸿章说的那个“火烧赤壁”的“创意”,其实并不是临时起意。

    当年刘步蟾率领北洋舰队“火烧马关”后,回来曾给他讲过燃烧性极佳的苦味酸炮弹给日本人的这座城市造成的巨大灾难,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留意了。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城市毁于战火,史学家们为什么要用“战火”这个词,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这些城市大都是被“火”烧毁的。

    现在,既然俄国人坚持不肯把海参崴“非军事化”,他就只有自己动手了。

    “你把飞机都弄到海参崴去做什么?”马看着他在签署电文发布指令,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那些飞机能当轰炸机用吗?”

    “当然不能了,但是要是用来点火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孙纲说道,“侦察气球也可以,老段和老叶久经战阵,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你确定这么做俄国人就能屈服?”马又问道,

    “这样还不够。最好能再打沉他们几艘军舰。”孙纲说道。

    “你不是说俄国人给咱们来了个沉船堵口。咱们地潜艇都没法进去了么?怎么打他们?”马问道。

    “从俄国小船还能跑出来逃命来看。他们堵地并不彻底。”孙纲笑着对她说道。“忘了我和苏鑫是怎么把东乡生酱给干掉地了?”

    “你还好意思说呢。”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说道。“背着我去干那么危险地事。一点也不管我知道了是什么感受。你后来接二连三地又有好几次。就是从那时候坐下地毛病!”

    孙纲有些歉疚地看着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啊。自己在外面出生入死。而她在家里默默忍受着那种为爱人担惊受怕地痛苦。别人是难以想象地。

    无论是哪个时代,军人的妻子,都是可敬地。

    据孙纲了解到的,大东沟海战结束两个月后,牺牲的北洋海军官兵的遗体被运回原籍,这些官兵的遗孀们在接到遗体的当夜全都守节殉情,自杀身亡。

    当孙纲知道这个消息后,痛惜震惊之余。面对自己地爱妻,感觉到了自己对她的责任。

    据詹淑啸的妻子香芸告诉他的,每有战事。她们这些这个时代的“军属”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样必备的东西,就是鸦片。

    只要听到丈夫殉国的消息,她们都会选择自杀殉情,随自己的丈夫而去。

    自己就算是为了心爱的妻子,也不应该再去亲身冒险。

    更何况,还有心中地那个“强国”之梦!

    马看见孙纲看着自己的眼光满是歉疚之色,明白了他的心意,很大度地冲他摆了摆手,表示这个“话题”结束。她已经“原谅”他了。她看着他,接着又问道,“水鬼队进去当然没问题,可你说过,那种小水雷地威力有限,你打算用什么去炸俄国人的船?”

    “咱们的水雷厂已经能够生产大的了,”孙纲答道,“军械司也弄出来了功率更大的水下推进器,只是一直找不到用武之地。现在机会来了。”

    马点了点头,虽然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是很懂军事,但她现在也已经能想象到,海参崴的俄军和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就要大祸临头了。

    孙纲布置下去后不久,在旅顺的北洋军情处发来了最新的战报,让孙纲了解了日本人攻克长崎地真相,以及目前海参崴海陆两方面的战况。

    日本人在长崎使用的杆雷艇。居然是南洋舰队提供的!

    原来。当南洋舰队移驻琉球之后,南洋水师提督林国祥和南洋海军的将领们就一直在关注着九州岛上发生的“日俄战争”。海军将士们一直在那里观战,并时不时的把通过国内运输船运来的物资高价转卖给日本人,一边观战一边作生意,“生活”可以说十分“惬意”,南洋水师卖给日本人的军需物资当中,就有两艘已经淘汰不用了地杆雷艇。

    自打能装备自航式鱼雷的鱼雷艇出现之后,曾经在中国海军中装备着的杆雷艇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渐渐的退出了海军军列。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十九世纪最后的一年,在遥远的东方岛国日本,杆雷艇这种已经被淘汰了的武器,迎来了它一生中最后的“辉煌”!

    因为,失去了海军地日本,连“米宁”号这样地俄国老式巡洋舰都敢打上门来了。

    自打“米宁”号从佐世保逃得一劫,来到了长崎后,在法国人的帮助下,抢修完毕,基本上恢复了战斗力,立刻成了长崎港内地“水上浮动炮台”,开始给据守长崎的俄国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一度给进攻中的日本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米宁”号整天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横晃,日本人对这个“扎在长崎港内的毒刺”恨得咬牙切齿,在全部损失了英国人支援的“中国重炮”之后,偏偏又没有对付的办法,日本人只好在一些别的进攻手段上打主意了。

    日本人一开始想的办法,居然是“人操鱼雷”!

    日本人在“起义”前,据说曾经购买了几十条鱼雷,准备用于对俄作战,日本人的举动曾经让幕后支持日本人的英国人大惑不解,不明白连鱼雷艇都让人给瓜分了的日本人拿这些鱼雷作什么用,难道说要把商船改成鱼雷艇不成?

    观战的世界各国海军官兵后来从日本人的实际行动中才知道,日本人想干什么。

    日本人的办法是,由数名潜水员携带鱼雷潜渡到俄**舰附近,然后以手动的方法让鱼雷在水中行进,击沉俄舰!

    日本人还真是敢想敢干啊。

    这个时期的日本人还算“理智”,没有后来二战时那种被称为“鱼雷肉弹”的“回天人操鱼雷”那种“疯狂”想法。

    当然了,目前的技术条件也不允许。

    虽然“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