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73部分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73部分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你要继续在德国订造铁甲巨舰?”李鸿章问道,“德国人的最新式铁甲巨舰是何种式样?英国人那里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上回英国人暗中阻挠中国在德国购买战列舰的事。老头子可一直是记忆犹新地。

    “是。德国人造的船质量极佳,定远镇远二舰即是明证。”孙纲说道。“此购舰之举其实也有向德人示好之意,英国现与我国交好,是不会阻挠的。德人现有一款新式之维切尔斯巴赫型铁甲巨舰,正在建造当中,然该舰船炮稍嫌短小,其行又慢,恐不适用于我国,晚辈准备让我之技师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然后将图纸交由德厂,让其按我之设计方案为我国建造铁甲巨舰。”

    “我出图式,由德厂建造,此法甚好,”李鸿章满意地点点头,提醒他说道,“我国船厂船台不敷,以此法正可解我之急。只是英国人知道了我们和德国人做生意,恐怕会不高兴的。呵呵。”

    “所以晚辈也想效法您当初定购巡洋舰那回啊。”孙纲笑了笑,说道,“当年我北洋靖远致远两舰购自英伦,经远来远两舰购自德国,晚辈这回也是一样,在英国也同时订购一艘同级舰,也是我出图式,由英厂建造,不偏不向,英国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原来是这样。不错不错,”李鸿章看着他,有些象小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一样的兴奋起来,又问道,“这新舰的样式,可有成议?说来给老夫听听。”

    “新舰设计吨位约为一万四千吨左右,主炮口径为三十点五生地,与我定远镇远二舰同,然身管较长,为四十倍径,炮塔为三座双联装,采用前二后一地背负式布置,甲厚九至十寸左右,速力17节左右,目前泰西诸国还未有此等新式巨舰,我国可谓开历史之先河。”孙纲大概的给李鸿章说了一下新式战列舰的设想。

    这个方案其实是北洋船政局的技术人员和海军众将探讨了数次海战的得失后“群策群力”想出来地结果,与北洋舰队的“龙扬”号和“龙乡”号战列舰相比,中国地第三级战列舰在设计思想上牺牲了一定的航速,换来了更加强大的火力和更高的防护性能。

    “三座双联炮塔?火力如此之强?这炮塔当如何布置?你说什么背负式?又是怎么回事?”李鸿章一听之下立刻追问道,他毕竟是创办中国近代海军的元老级人物,对海军的认识,现在已经相当的“专业”了。

    最起码,老头子不会想爬到主炮管子上去晾衣服。

    但孙纲一不小心说出来的“背负式”这个词,却的确把李鸿章搞糊涂了。

    “这背负式,就是两座炮塔沿中轴线纵列布置,紧挨的后一座炮塔高出前一座炮塔,后炮塔之炮管置于前炮塔顶上,远望之象前炮塔背着后炮塔,是以称之为背负式炮塔,”孙纲给李鸿章解释道,“火炮采用如此布置之法,可使各炮塔自由转动,无论舰首向敌,或是以侧舷向敌,我舰之投射火力皆可占优势,制敌于先。”

    “妙不可言啊!”李鸿章想明白了孙纲说地是怎么回事,不由得连声大叫起来,“此等布炮之局,当真匪夷所思,我国技师能作如此之想,仅此一端,已可同泰西诸国比肩了!”

    孙纲听了李鸿章地话很“无耻”地一笑,李鸿章当然不会知道,这个俄国人古列夫的“创意”,会让孙纲抢先“剽窃”了过来,用到了中国海军地战列舰设计上。

    如果有一天,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知道了这一切,死的时候恐怕都闭不上眼睛。

    “不过,我听说你已经从海外订了不少现成的船回来,国内船厂亦昼夜赶工,现在一下子同时再订造两艘巨舰,咱们的船款一下子能承受得了吗?”李鸿章赞叹之余,好象又想起来了什么,说道,“眼下百业待兴,部款已有不支之象,而各省今年所解之款又多未汇到,咱们可不能竭泽而渔啊。到时候船造出来了,咱们却拿不出钱来,可是会把人急死的。”

    李鸿章到现在还忘不了当年翁师傅一道“停购船械”的折子,差点让他就此没翻过来身的事。

    “这个晚辈知晓,”孙纲猜到了李鸿章在想什么,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船款目前已然不敷,现仅靠大连海关道拍卖追偿日货日本女人的事他还是没好意思提)所得及民间捐助勉力支撑,晚辈正尝试在海外发行公债,或可解我款绌之困。”

    他刚才已经想好了,还是把委托红发美女帮助他在海外募集资金的事告诉了李鸿章。

    “这种事日本人当初在英伦就曾干过,确实是个好办法。”李鸿章点点头,沉吟道,“只是这钱可不是白用的,公债期限一到,可是要连本带利往回还的,这钱是用在海军上的,只进不出,到了还钱的时候,恐怕会是个大麻烦。”

    “这个晚辈也想过,如果到期无法全部还本付息,可暂用滚动发行之法,在未到期之前再发行一批新公债,以此所得,偿还旧债,这样可以做到将还款时限延后,等到国富民充之时,再一举偿还即可。”孙纲说道,

    这个“滚动发行”债券的办法对李鸿章来说可能是破天荒头一遭,可对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来说,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后世的好多经营证券行业的公司,甚至包括一些“企业”,明明知道这么干违法,不也还是照旧发行不误吗?

    而好多贪图高利息的老百姓,偏偏就愿意上这个当。

    “可你想过没有,要就是还不上这些钱,应该怎么办?”李鸿章想了半天,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是国内唯一一个致力于收集最热门的全本小说阅读网站。

(四百三十三)海关居然是这么丢的

    (四百三十三)海关居然是这么丢的“晚辈亦有应对之法,您放心好了。'中文。cn_com'”孙纲说道,“总之,绝不会影响到国家主权和民生大计。”

    他敢和李鸿章说这个话,并不是在用空话安慰老头子。

    他确实还留了一手,专门用来对付那位罗斯彻尔德家的公主。

    至于这个方法是什么,他目前还不便于向李鸿章以及任何人说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是一些YY书当中常用的“猪脚美男计之以身相许”。

    不和李鸿章讲怎么回事,是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在从现在开始的这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只要有了一定的起色,由国家财政来负担这些募集海军经费的“公债”,应该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毕竟,历史上让中国经济濒于崩溃的甲午和庚子两大赔款,现在都已经没有了。

    这些目前还存在于民间的宝贵财富,如果中国人能够好好的利用到正经地方的话,中国其实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能够快速崛起!

    据孙纲所知,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一个是一战时趁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黄金时期”,另一个就是二战结束之后。

    在这两个时间段,中国都是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快速发展起来了!

    现在,自己已经让中国的和平发展时间大大的提前了,只要做好规划,小心从事,让中国保持住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就可以在西方列强反应过来之前,提前变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如此规模之海军。异日方可与俄海军一较短长。眼下虽投入巨大,但事关国运,不可吝惜一时之花费,遗无穷无尽之后患。”孙纲对李鸿章说道。“不然,等俄国人准备好了来打咱们的时候。一切可就都晚了。”

    “如今已经不是大清朝廷那会儿了。”李鸿章当然明白了孙纲话里地意思,知道他在提醒自己不要走清廷临时抱佛脚的老路。“国之大政,当预先谋画妥当,统筹全局,然后施行,”他看着孙纲笑道。“好钢必须得用在刀刃上,这个。老夫晓得。”

    “您这么说,晚辈就放心了。”孙纲笑道,

    “不过有一件事,老夫心里甚以为忧,而你对这些恐怕并不熟悉,帮不上忙。”李鸿章象是想起来了什么事,叹息了一声,对孙纲说道,“也许你说的那个帮你筹款的英国女子会有办法,可事关各国利益。她身为英人。当以本国利益为重,恐难为中国出谋划策。”

    “您说说看。晚辈能不能想出办法来,”孙纲看着李鸿章,微微一笑,说道,“记得是您教导晚辈地,遇人挡路绕着走,晚辈一直铭记在心,不敢或忘。”

    “你这孩子只是怕这回不好绕啊!”李鸿章有些好笑地看着他说道,“老夫现在愁的,是如何把这进口税率提上来。海关关税那里,现在真是象吃刺猬一样,无处下口啊!”

    孙纲一听李鸿章这么说,知道李鸿章现在也懂得了这个进口关税税率问题地重要性。

    这些天他们几个政务院巨头在一起开会时商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中国工业和商业如何发展地问题,在孙纲的提议下,工业部、商业部和全国工商总会已经受命联合制定一个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五年计划”,并让“议政院”也参与了讨论,在“议政院”和“全国工商总会”里,以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为首的好多人提出来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目前存在的一个极为严重地问题,就是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过低,导致洋货地大量输入,给中国的民族工商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无力和外国竞争,因此发展极为缓慢,甚至于出现了萎缩。

    由于过低的进口关税使中国海关丧失了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保护作用,“议政院”和全国工商总会的代表们纷纷要求“重订新章,一律加征”,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未来发展扫除障碍。

    郑观应对此激烈的指出,“关税定税之权应操诸本国,虽至大之国不能制小国之轻重,虽至小之国不致受大国之挠阻”,他坚决否定中英《南京条约》当中的“协定关税”条款,要求以国际公法为准绳,“争国家之主权”。

    郑观应向政务院指出了保护性关税政策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地重要意义,说“凡我国所有者,当轻税以广去路;凡我国所无者,当重税以扼来源。收我权利,富我商民酌盈济虚,莫要如此千万巨款权自,不致阴袒西人阻挠税则,不特税政大有俾益,而于中国国体所保全者为尤大也。”,他尤其反对中国海关雇佣外国人,说“税则既定专条章程尽人能解,何用碧眼黄发之徒,越俎而代治乎?”

    郑观应地要求实行“保护性关税政策”以促进中国民族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地主张,得到了“议政院”大多数人的赞同。

    “议政院”和“全国工商总会”的人都认为,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即使有了好的规划,中国的工商业也会因为无法和洋人平等竞争而最终陷入困境。

    这个如何修改中国进口关税税率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问题,现在就这么的摆在了李鸿章等人的面前。

    中国的海关多年来一直是由外国人把持,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奇特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其实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和英国以及其它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中的“协定关税”条款,而后来中国海关彻底为外国人所把持,则是因为上海小刀会起义导致中国海关无法正常运行,结果为外国人趁火打劫所造成的。

    而李鸿章告诉孙纲,中国海关为外国所把持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语言障碍!

    海关掌握进出口贸易税收,是中国和外国之间打交道最为频繁的地方,而不排除语言障碍即无从开展业务。当时的中国严重缺乏外语人才,这是清朝政府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盖因积习相沿,耻与外人相交,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而外国人的情况正相反,外国人跟外国人之间根本不存在语言障碍;而外国人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不少的外国人已经熟悉掌握了汉语,和中国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这也是当时中国官员不得不承认的,“互市二十年来,彼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优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中国历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耻于向西方学习,“习洋文者称洋鬼子徒弟,人多非之”,可就没有人想想连懂外语的人都没有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结果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国海关的业务,让会汉语的外国人来掌管中国海关的事务,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西方列强就此提出“兹因难得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执行约章关章上一切事务,唯有加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