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46部分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46部分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钢铁厂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因此陷入困境。张之洞没招惹他也跟着倒这个霉。),故“自制万吨巨舰,实为荒谬”,请皇帝立刻下令停办,“所有款项解部充饷”。

    孙纲听了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目前是还生产不了优质船钢,但如果借此机会引进设备和技术,不也有自己生产原料的可能吗?

    这些都是孙毓汶通过李莲英打探来的消息,让人通过北洋军情处“驻京办”告诉孙纲,早做防备,朝廷那里,他准备联合军机徐用仪及其他一些大臣走慈禧太后的门路看看,李鸿章拽着恭亲王还在帮他争取,至于能否成功,“尚属难料。”

    这次,孙纲再次有了想派人去搞掉翁师傅的冲动。

    他思前想后,还是强忍住了心头的怒火,清理了一下思路,再次写了个言辞恳切的折子,详细地说明了一下目前遇到的困难和实行造舰计划的可行性,并指出中国不能“因噎废食”,只要迈出这艰难的一步,以后的前途就是光明的了。

    可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这边还没等把折子递上去,朝廷那边的批复居然下来了。

    而且居然是同意他的计划!

    让他奇怪的是,上面居然是慈禧太后的批语!

    慈禧太后是这样说的,“筹办海防近三十年迄无成效,各局所造之船亦不合用,此番甲午逐倭之役,若非此巍巍铁舰两大艘,几酿巨变,所谓自强何在?此次自制万吨巨舰一事,着即拨款兴办,惟工繁费巨,该大臣等务当实力督促,毋得草率偷减,乃至有名无实。”

    孙纲万万没有想到,在后世好多史书中被描写成千古罪人的慈禧太后,居然在关键时刻向他伸出了援手,让中国自制战列舰的计划能够真正启动起来了!

    看着这长长的批语,他居然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自己上学时学的好多历史书,有的地方是不是都写得有问题呢?

    不管慈禧太后支持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孙纲也不想管了,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是怎么样能尽快把中国自己的战列舰造出来!

    李鸿章捎给他的,则是日本人那边的消息。

    李鸿章在日本人来交赔款的时候诘问日本公使小村寿太郎,那两艘在英国建造的战列舰是怎么回事,并威胁日本如敢轻举妄动,中国将立即派海军加以惩罚!小村答复说,这两艘战舰是战前向英国订购的,尚未完工,为了不违反《中日天津条约》关于限制日本海军的条款,日本已经将这两艘战列舰分别转售给厄瓜多尔和阿根廷了。李鸿章又问起港内捞起的那艘用日期命名的阿根廷装甲巡洋舰是怎么回事,小村说已经为非军用船只拆除了武器卖给了民间做商船使用,所得款项都用于支付赔款了。

    知道了这个消息,孙纲愣了好半天。

    日本人比他想象的还要狡诈,居然玩了这么一手!

    把船卖了?骗鬼去吧!

    两艘战列舰转售给第三国,绝不是小村嘴上说的那么简单轻松!日本人的目地应该是先让厄瓜多尔和阿根廷代为保管这两艘战列舰,中国方面也挑不出什么刺来,一旦战争爆发,这两艘战列舰一定会第一时间开回来参战!

    至于那艘捞起来的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号装甲巡洋舰,同理可证,拆掉武器就不是军舰了,由民间代为保管也就不算是违反条约了,一旦打起来,把炮一装上不就结了吗?

    日本人真T***高啊!

    “日本人比你想的还要聪明,还有件事,你和中堂大人都被他们耍了还不知道。”爱妻来了知道后白了他一眼,说道,“还银行出身的,这点帐都算不明白,我很怀疑你们银行都用了些什么人干活儿。”

    “啊?又怎么了?”孙纲吃了一惊,问道,

    “关于赔款的问题,你就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吗?”马玥说道,“我一开始不知道你和中堂大人已经同意了,等我想提醒你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光是觉得奇怪,日本人哪来这么些钱?”孙纲说道,

    “关键问题不是这里,傻瓜,是在他们要求一次性付清这块儿,”马玥不满地说道,“你没算过利息吗?如果是分期付,没付清的余额是要算利息的,那样的话如果分四次付清的话,咱们最少可以多占一千万两的便宜,够你再弄一个北洋船政局的了,现在他们一次性全付了,利息也免了。吃了这么大的亏,你居然还蒙在鼓里,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

    求票啊!

    收录的所有作品均由热心网友免费上传分享!

(七十八)漫漫造船路

    孙纲终于知道肠子都悔青了是什么滋味了。

    肉痛啊!后悔啊!居然连这个都没想到,脑子里整天都想什么了!

    “都已经这样了,就别后悔了。”看他一脸懊恼的样子,马玥安慰他说道,“吃一堑长一智,好好想想怎么把船厂的事办好,造出中国版‘君权’,将来在战场上把丢的东西都找回来。”

    “夫人说的对,大人不必懊悔,来日方长,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金舜姬也在旁边说道,她有些担心地看着他,生怕他悔出什么病来。

    “学得可够快的啊。”马玥瞥了金舜姬一眼,取笑了一句,看她羞红了脸,笑着走过去揽住了她的肩膀,自从上回金舜姬救过他们夫妇后,她们俩就好起来了。

    看着两个大美女亲热地在一起说着悄悄话看着他,孙纲恍惚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这也算是幸福吧?

    终于没有了阻力,北洋船政局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办起来了。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对于一项事业,一旦拿定主意,投入全部关注,很快便能做出令全世界震惊的成就,虽然很多都因为无法做到持久专注而慢慢趋于没落,那但一瞬间的辉煌,仍足以光耀千古!

    而今天,孙纲这只小小蝴蝶,却要让这种辉煌,永远持续下去!

    原本孙纲想吸纳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的多余人员来北洋,但现在他郁闷地发现,可能性不太大了。

    自打上次朝会后,光绪皇帝决定快速扩充海军,并得到了慈禧的首肯,中国再次掀起了新一轮造舰和购舰的浪潮,沿海各省向外国购买新式巡洋舰的同时,也开始谋求自制,本来在惨淡经营的福州船政局一时间让大批的定单弄得晕头转向,立刻开始把闲置的人员全部招了回来,连一直闲着没事的江南制造总局(即江南造船所,由于李鸿章那几年认为造船不如买船,江南造船所才有了四年就造了一条船的“纪录”。)都跟着迎来了“第二春”,闲置人员也都被利用了起来,虽然这两处造船厂都向北洋方面表示了支持,但孙纲现在不得不考虑,自己想办法弄人来了。

    裴荫森老爷子这时候发挥了他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他想办法找来了当年好多的留法学习造船的学生到北洋来,包括当年监造“平远”舰的魏瀚,陈兆翱,李寿田等专业技术人员。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也都力所能及的支援了部分技术人员,又在旅顺船械局调了一些,但还很不够,这时马玥发挥了她商业上的才能,她多方打听,联系了美国两家较大的制造轮船的民营企业,准备花重金把他们的部分技术人员和设备将来也都弄到北洋,才算勉强垫定了北洋船政局的技术员工骨干的基础。

    在李鸿章的协调下,法国政府安排拉瑟耶尼造船厂(智利来的“开远”就是在那里造的)和北洋船政局取得了联系,多方商议后,决定由北洋船政局出资,拉瑟耶尼造船厂帮助采购所有的机器设备和钢材,装船运至大连,造船技术人员也将随同到达,届时希望北洋方面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以便人员和装备到后可以尽早开工。

    “你可得小心一点。”这一天马玥对他说道,“你现在手里把着这么多钱,小心遭人嫉妒。”

    “我都分给南边那么多了,还有人敢说什么!”孙纲有些郁闷地答道,

    也是,海军专款现在都把在他手中,一共有1300万两白银,原本朝廷答应把日本人的赔款给他2000万两专门用于海军建设,可由于民间帮着又凑了1000万两,翁师傅立刻就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打着皇帝的旗号硬划走了一半!剩下的他为了让南方三支舰队也有发展的经费,就从中拨了700万两分给了他们,其中南洋水师200万两,福建水师200万两,广东水师300万两,虽说有些肉痛,但他也是有所考虑的,一是为了防止朝廷猜忌北洋独大,二是为了和南方三支舰队搞好关系,一旦再打起来,三支舰队和北洋舰队互相不能配合,可是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滴。

    “还有一件事你得注意,”爱妻又对他说道,“你想办成事,必须得打点好上下关系,我想了,那些‘带诅咒的金子’折成银子也就30万两左右,顶多够造几艘潜艇的,你造船现在不缺钱了,不如用来作为打点人情的经费或买点日本人的东西还给他们好了,老放在我那里我心里堵的慌。”看样子她对这个什么风水的也是深信不疑的。

    “也好,用来造船我都怕船沉了。”孙纲笑道,

    “有个问题我早就想问你,中国即使能造出战列舰,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你想过吗?”她瞅瞅没有别人,偏着头问道,“我们现在所‘服务’的这个王朝其实是很腐朽的,你想办成什么事都得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弄一些毫不相干却又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说贿赂,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只是延缓了这个王朝的衰老过程,你能肯定这种延缓对这个国家有利吗?”

    “你考虑问题终于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去了,呵呵,可喜可贺呀,”孙纲笑道,“你这个样子可是让我很有成就感的哦。”

    “我和你说真的呢。”爱妻眨着大眼睛说道,“快,回答我。”

    “你说的对,其实我也不能确定,这个蝴蝶效应会把整个国家带向何方,”孙纲有些怅然若失地说道,“我不是政治家,其实对政治可以说一窍不通,我也当不了什么领导者,只要我把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做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虽然不是我想要的回答,”她温柔地看着他,给了他一个调皮的吻,“可我还是会帮你。”

    一忙起来,孙纲就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本来冬天不太适合开工,但孙纲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还是让裴荫森想办法破土动工了,反正目前手头经费充裕,多花两个就多花两个吧。

    因为中堂大人也说了,就是不够他也有办法从翁师傅那里抠。

    翁师傅上次借着中国不能生产船钢的事顺手黑了张之洞一把,但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还帮了孙纲一个大忙,张之洞正想为手中的南洋舰队造新舰,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勃然大怒,为了争这口气,他立刻开始向德国引进设备给汉阳钢厂,又重金聘请德国技师来主持教导中国技师工人生产船钢和其他各种钢材,而且向北洋方面发出了邀约,“北洋造巨舰所需钢种,请速列单报来,愿为提供,如不能用,不取分文。”看了张之洞气急败坏发来的电报,孙纲不由得又是好笑又是高兴,中国的钢铁工业无意中又有上了一个新台阶的可能,算不算是蝴蝶效应呢?

    孙纲这回有想写封表扬信谢谢翁师傅的冲动了。

    如果优质船钢中国可以自己生产,这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可就不是一星半点的了。

    虽然自制战列舰计划在顺利进行,但其中的一些意外问题也是很令他这个银行小职员出身的船政大臣头痛的。

    由于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都塞满了其它三支舰队的订单,它们现在根本腾不出手来帮孙纲造战列舰,而且它们的条件也不允许,两处船厂的船台和船坞都不够大,无法进行万吨巨舰的制造,现在扩建船台船坞也来不及了,让孙纲原来设想的两艘战列舰一同开工的计划成了泡影,没办法,只能等北洋这边基础设施完成了,先开工一艘了。

    听说法国人已经开始着手采购设备和原材料了,部分技术人员也准备好一起跟着上路了,可一天没到,他的心里就不踏实。

    计划没有变化快啊!

    几个月过去了,不知不觉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北洋舰队就快从南方回来了,可这一天,孙纲和爱妻刚刚庆贺过他的“穿越”一周年纪念日,金舜姬跑来告诉他,福州船政局派人把新潜艇给他开回来了。

    ****************

    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