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107部分

大豪杰-第107部分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这还只是游戏中而已,而倘若这一幕发生在现实,那么,恐怕臧霸整支军早已全军覆没在那片火海,绝不可能还有撤走的可能。

    颍川鬼才,名符其实!

    颍川书院有许多学子们不经意地抬起了头,因为郭嘉的出色发挥让他们亦感到面上有光。甚至于,就连之前对郭嘉吹胡子瞪眼的大儒荀爽,此时亦是满脸春风得意之色,罕见地笑得合不拢嘴。

    而对此最为震撼的,恐怕就要属臧霸了,他此时再看郭嘉,却惊愕发现郭嘉冲着他眨眨眼睛,一脸的揶揄笑容,臧霸这才意识到,前一回合郭嘉那看似惊慌失措的表情,恐怕纯粹就是摆给他看的。

    '军师……当真能给战况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么?'

    臧霸震惊地注视着郭嘉,情绪不禁有些起伏不定。

    “吃了这么大的亏,这家伙也该老实点听我们书院亮的建议了吧?”

    “我就说这莽夫不听良劝肯定要吃亏!”

    几名襄阳书院的学子们在旁冷嘲热讽着,想来臧霸弃军师诸葛亮不用的做法,着实也让那些襄阳书院的学子们感到愤慨。

    然而他们却不知,出身泰山郡武家的臧霸本来就是要强的人。要他服软,这断没可能。

    于是乎,臧霸索性一意孤行到底,别说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连他的建议也不再看。继续与张煌纠缠不休,急地诸葛亮那是无可奈何。

    场中的战况,从这时开始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在郭嘉亲自出马替张煌献策之后,张煌军一改之前对阵臧霸军的羸弱,频频反制对方。尤其是第十七回合时,郭嘉直接建议张煌军甩掉了纠缠他不休的臧霸军,长奔袭击了正与陈到僵持的李通军。

    “张煌军急行军……损失兵力三十,机动力临时翻倍,趁李通军攻打陈到军营寨之后袭其后。李通军溃败,兵力损失一百二十。”

    戏志才的判定让殿内众人心头狂震,震撼之余,心智机敏的一些人亦推算出了一些规则。

    比如说,在一般情况下,战败的一方最多只会出现三十名兵力上的损失,但若是出现溃败,则受到的损失翻倍。

    而溃败的判定有多种。第一种是正面交锋时战败。比如说第一回合臧霸与张煌的交锋,若臧霸不是有隐藏的正面交锋不出现溃败的规则,那一场交锋。臧霸的损失将会翻倍。第二种则是夜袭,附加加强夜袭隐藏规则的陈到夜袭李通得逞,李通军的兵力损失翻倍。而第三种则是奇谋,就好比臧霸那回中了郭嘉的火攻加前后夹击奇策,兵力损失高达九十名。

    不过,臧霸与陈到分别拥有某个情况下溃败豁免的隐藏规则。不同在于臧霸不会在正面交锋时溃败,而陈到不会在夜袭失败时溃败。

    随着逐渐剖析这场游戏的规则。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游戏愈加感兴趣,同时。他们心中亦是佩服戏志才竟能想出这一条条有趣的隐藏规则,让这场游戏变得更加有趣之余,胜负亦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然而话说回来,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显然是郭嘉一方的张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郭嘉的出色发挥,使得荀彧一方的陈到也逐渐在与李通的交锋中建立起优势,尽管这种优势现在还不明显,但是众人毫不怀疑,只要再过几个回合,李通恐怕再也难以对陈到造成什么威胁。

    不得不说,在此之后的几个回合,仿佛变成了郭嘉个人的表现,只见他或配合陈到袭击李通,或迂回设下伏兵,伏击追赶而来的臧霸,短短两回合间,轻而易举地便拿下了两场胜事,使张煌军的士气再次恢复到了八点。

    “你你你……你干嘛不听我的?!”

    终于,四位军师当中有人忍不住了,庞统指着李通气愤叫道,“人家援军都来了,你傻傻地还攻陈到……”

    “警告一回。”戏志才及时出声制止了庞统。

    此时围观的众人才意识到,原来除了郭嘉与张煌配合地颇为默契外,其余三位军师或多或少地都会各自的大将心生了怨气。哪怕是老好人荀彧亦不能避免,神色复杂地望着陈到,索性之后几回合不再给陈到建议,任凭他与李通拼个你死我活。

    庞统的话,仿佛导火索般,迅速点燃了围观学子们对臧霸、陈到、李通三人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这场仿佛游戏的比试,那可是他们文士之间的比试,四个大将说得难听点只不过是站桩、只不过是绿叶罢了,而现在倒是好,绿叶彻底盖过了红花,就差把红花给压死了。

    “我等可不想看你们这种毫无计略可言的交锋!”

    “果然是不学无术的匹夫!”

    “一群只晓得操刀的匹夫,一辈子充其量也就只是士卒!”

    莫道文士不会出口伤人,文士骂起人来可远比武夫难听地多。

    而就在这个时候,殿内响起一声吵弄。

    “一帮蠢材!……自己没本事折服于人,就莫怪人家不听你建议。难不成日后你等投奔了人主,主公不重用你等,你等亦要破口大骂?哈,真是该杀的狂士也!”

    殿内众人下意识转头望去。愕然瞧见一个年纪与诸葛亮、庞统相仿的小童满脸嘲讽之色。

    '咦?'

    荀爽惊讶地望着小童身边那位满脸苦笑的中年人,挤开人群走上前去,拱手说道,“不想孔明兄竟也到访我颍川书院,荀爽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此人是谁?为何荀慈明对其如此客气?'

    庞德公愣了愣,便听得司马徽在旁惊讶地喃喃自语道,“不想连此人都来了……”

    “是谁?”庞德公不解地望向司马徽。

    见此,司马徽压低声音解释道,“此亦乃颍川名士也,姓胡名昭。字孔明……徽不服荀慈明,但对此人却心服口服。”

    '……'

    庞德公吃惊地望着司马徽,因为他从司马徽的话中听出,那胡昭似乎还要比荀爽更加有学问。

    而这时,那位中年人胡昭则是满脸苦笑朝着荀爽拱了拱手。谢罪说道,“方才乃是小儿之论,荀师可莫要在意。”

    “哪里哪里。”荀爽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旋即目视着胡昭身边那名嘲讽众人的小童,疑惑问道,“此子是?”

    “乃是小徒。”胡昭谦逊地解释道。

    荀爽闻言面色微微一变,惊讶问道,“孔明兄竟然收徒了?”

    胡昭闻言刚要解释。忽听得他那位学生冷笑着说道,“怎么?难不成只有你荀氏可以开学院授徒?”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荀爽有些意外于自己竟被一个小童给奚落了,朗笑着对胡昭说道。“孔明兄不是向来只顾自己做学问,从不授徒的么?……要不是晓得孔明兄素来喜欢独自一人隐居,爽怕是怎么也要将孔明兄请到我书院来。”

    “慈明兄言重了。”胡昭捂着他那学生的嘴,表情十分尴尬地说道。

    见胡昭似乎不愿他那位学生再说话,因而捂着他的嘴,荀爽瞧着心中有些好笑。忍不住逗那小童道,“你方才讥讽众人。虽是有理,但亦不近人情。你倒是说说。他们有何失误?”荀爽指着除郭嘉以外的其余三位军师问道。

    那小童闻言挣脱了自己老师的手,嗤笑道,“此三人最大的疏忽,便是将自己摆在‘军师’的位置,而将那四人摆在‘将’的位置。”

    “有什么不对么?”荀爽细细梳理了一遍戏志才制定的规则,并没有发现这有什么不对。

    “当然有错!”小童冷笑一声,反问道,“若是寻常将领,可以自由无视军师的建议?……在我看来,那四人并非是‘将’,而是‘帅’!是‘主’!”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寂静一片,所有学子无不对此震惊。

    “……”戏志才惊讶地望了一眼那名小童,嘴角泛起几分仿佛得逞般笑容。

    殿内众学子瞧见戏志才脸上的诡异笑容,哪里还会不明白,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戏志才给诓了。想想也是,只有一军之帅,一方之主,才有权利漠视军师的建议,若是一般将领这么做的话,置军法于何地?

    '好个戏志才!'

    殿内,两个书院的学子们不由的在心中嘀咕起来。

    而至于诸葛亮、庞统、荀彧三人,闻言更是浑身一颤,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哪里出现了疏忽。疏忽在于,他们之前始终将自己的位置摆在比场中大将更高的位置,用仿佛下令般的语气,驱使对方按令行事。可若对方是一军之帅、一方之主的话,他们岂会听从?

    “识己不明啊!”小童的哈哈笑声,让诸葛亮、庞统甚至是荀彧都是面红耳赤,尤其是荀彧,要知道他在见陈到三番两次不听从他的建议后,索性就不再为其出谋划策。

    用那名小童的话来说,倘若你荀文若有朝一日投奔了主公,莫非也是这样?!

    '此子……不同凡响!'

    荀爽惊讶地注视着那名小童,毕竟此子看出了一条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的隐藏规则。哪怕是郭嘉也没有发现,他之所以能发挥出色,皆是因为张煌欣赏他的才华罢了。

    “那……事到如今,你有何主意?”指了指场上,荀爽轻声问那小童道,“你也瞧见了。那三方将……唔,是‘帅’与‘军师’不合,若你在场中,你该如何叫那几名大将听从你的建议?”

    “这有何难?”那小童晃了晃脑袋,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按照那几名将的性格出谋划策不就得了?察言观色,这可是谋士之道的基本啊。……明知主上的心意,却还要背道而驰,岂会得主上亲睐?”

    '……'

    诸葛亮、庞统、荀彧三人闻言剧震,这才开始仔细打量起各自的大将来,准确地说。应该是‘帅’,是‘主公’。

    '若是主公的话……'

    诸葛亮脸上的焦虑之色逐渐消融,挥笔在建议牌上写了一段,并且张口说道,“请阁下一定要看!”

    “军师不得开口。特此警告!”戏志才笑眯眯地对诸葛亮说道。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惩罚。

    “……”臧霸闻言回头瞧了一眼诸葛亮,见诸葛亮眼神真挚诚恳,面上不由一愣,犹豫了一下,终于接过‘传令兵’递来的军师建议,仔细阅读起来。

    与之前几回不同,诸葛亮这次并没有指出臧霸在用兵方面的不足,而是详细地向臧霸分析了眼下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并且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每条计策都附加行动后可能会发生的事,若成功如何如何。若失败如何如何,至于选择权,则是交给了臧霸自己。

    很罕见地,臧霸在仔细观阅了一遍后,竟朝着诸葛亮点了点头,尽管还是面无表情的样子。但是一看就知道比前几回合他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明显要好得多。

    整个殿内顿时就沸腾了,尤其是颍川书院的学子们。毕竟臧霸的举止,无疑是意味着他将再次采用诸葛亮的建议。

    而与此同时。庞统与荀彧亦分别写了一份建议牌由传令兵交到了李通与陈到二人手中,与臧霸的反应相似,这两位‘主公’在深思之后,皆朝着自己的军师点了点头。

    “哎呀,这下可麻烦了……”郭嘉表情玩味地说了句,结果却遭到了戏志才的警告。

    第二十一回合开始了。

    “陈到军,弃营下山,攻臧霸军,并于营中放火。……李通军,北上设伏,成功伏击陈到军,陈到军战败,兵力损失三十名。……张煌军支援陈到军,成功击退李通军……李通军放弃斗将,李通军溃败,损失兵力六十名。臧霸军……向南行动,率军插入张煌军与陈到军之间。一番混战,张煌军与陈到军皆损失兵力二十名,臧霸损失兵力三十名,并且,溃败豁免,成功分隔张煌军与陈到军。”

    原本简单的战况,在这一回合突然变得错综复杂起来,首先是荀彧建议陈到弃营放火,只可惜,李通很聪明地这回并没有再攻营,否则,李通军恐怕要蒙受巨大的损失。在庞统的建议下,李通看破了陈到弃营要与张煌合兵一处的行动,率先伏击了陈到,成功地扳回二十名兵力以及一点士气。

    但是,郭嘉似乎亦料到庞统有此一招,叫张煌前往援助,总算是没有叫陈到军出现溃败,反而击溃了李通军,叫其蒙受了六十名兵力的损失。而这时,臧霸突然插入了张煌与陈到之间,叫刚刚与李通打了一场的张煌与陈到分别蒙受了二十名兵力的损失,并且阻止了两军的合兵。

    殿内众学子清楚地注意到,臧霸在结果出来后一反常态地朝着诸葛亮点了点头,仿佛是赞许,叫年仅十一岁的诸葛亮不由地面红耳赤,不过他眼中的欢喜之色那是谁都瞧得出来的。而另外一边,李通亦冲着庞统嘿嘿笑了笑。

    看上去,仿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