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155部分

大豪杰-第155部分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没有说你做得不对,圣人亦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只是你做得过了一些。”蔡琰闻言稍稍有些脸红,毕竟她不是没有注意到之前那些混小子盯着她脸蛋与前胸时的贪婪目光,若不是有张煌在,单她一人无疑便要遭到一场噩梦。可即便如此,张煌动起手来就将对方全部人揍地皮青脸肿、满头是包,蔡琰不能接受。

    “那些人连骨头都没断一根对不对?这算下手过重?……大叔你有事?”向蔡琰撇撇嘴说了一句,张煌一转头正好瞧见正在劈材的孙大丁站在自己家篱笆院子里目瞪口呆瞧着他们,疑惑地出言询问。

    孙大丁被这声询问所惊醒,连忙摇头。他可不愿招惹眼前这个赤手空拳便能打趴下三十几个壮小伙的煞星。

    见孙大丁眼中充满警惕与畏惧,张煌也不为意,隔着篱笆询问道,“大叔。你晓得哪里能找到太平道的人么?”

    张煌并没有问孙大丁有没有听说过太平道,因为这里是钜鹿,是太平道的发源地,别说街上许多头裹黄巾的平民百姓。哪怕是路边随便拉着三四岁的小孩子,也晓得什么叫做太平道。不过找那些人没用,张煌真正想找的。是能带他拜见大贤良师张角的太平道门徒,而非是由寻常百姓所组成的太平道信徒。

    门徒指的是会法术的太平道弟子,他们有自己特殊的联络方式;而信徒则大多是受过太平道恩惠的寻常百姓,别看他们信奉太平道,可实际上除了大贤良师张角,他们并不一定认得其他的太平道门徒,更遑论能帮张煌联络到张角。

    孙大丁这边正要开口,忽然远处那条主街上传来一阵极为沉重的踏步声,这种至少是上千人的整齐踏步声,顿时就吸引了张煌与蔡琰的注意。

    出于好奇,张煌与蔡琰连忙沿着小胡同来到了主街,而孙大丁似乎也同样好奇,丢下劈材的斧子跟着张煌他们跑了出来。

    来到主街一瞧,张煌脸上顿时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因为他发现主街上站满了手持兵器的平乡县兵,而在那些县兵当中,有一位体魄魁梧身披甲胄的将领正用他那双锐利的双目扫视着周围对此议论纷纷的百姓。

    '这家伙……'

    打量着那位将军,张煌心中暗暗有些吃惊,因为他惊骇地发觉,对方给予他直觉的压迫力,竟不比孙坚、常虎给他的压力逊色多少。

    “他是何人?”张煌喃喃自语道。

    话音刚落,就见跟着他们过来瞧热闹的孙大丁用带着几分骄傲的口吻说道,“那位乃是钜鹿太守,‘缚虎太守’郭典大人!”说着,他便滔滔不绝地向对此并不了解张煌解释,大意就是这位太守大人能空手缚虎、有万夫不当之勇。

    '能空手缚虎了不起啊?'

    张煌心不在焉地哦哦敷衍了两句,然而对于这位太守带给他的强大压迫力,他还是颇为在意的。当然了,他更在意的是,钜鹿太守怎么会在平乡呢?要知道太守不过是郡守的别称而已,就像城守又大多称作县令一样。既然如此,那郭典身为钜鹿郡的太守,不应该是在钜鹿郡、钜鹿县才对么?

    也不知是否是看出了张煌心中的纳闷,蔡琰见此噗嗤一笑,提醒道,“亏你还自称是钜鹿人士。……钜鹿郡的治所,便在此平乡县。”

    “是、是么?”张煌面色有些尴尬地干笑了两声。心中没好气地暗骂这钜鹿郡不按常理出牌,以至于让他在自己媳妇面前出了糗。

    而就在这时,那位钜鹿太守郭典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四周的百姓沉声喊道,“众县邻且细听:太平妖道前些日子涉嫌雒阳之变,险恶用心直指当今天子与朝廷。天子特此下诏着朝廷缉拿以自称是‘大贤良师’为首的张角与太平妖道其余一干人等。本守给诸位县邻一次机会,希望你等能认清太平妖道面目,摘掉尔等头上黄巾……”

    此言一出,附近那些围观的百姓顿时一片哗然。要知道大贤良师张角带着他的门徒近十年来在这块地域施符水之术,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更不知驱除了多少百姓身上的疾苦,毫不夸张地说,张角在钜鹿一带百姓心中的地位,简直犹如活神仙一般。而如今,身为钜鹿郡太守的郭典因为朝廷的缉拿令,一下子就将张角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反贼,这让钜鹿百姓如何能接受?

    而在四周围观的百姓一片哗然之际,张煌的面色亦是微微一变。

    '朝廷的缉拿令这么快就来了?'

    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同样吃惊的蔡琰,张煌不禁稍稍有些脸红。毕竟在他与蔡琰结伴通行的那些日子中。他无意识地放缓了赶路的行程,以至于如此,朝廷彻底缉查抓捕太平道的命令已经对地方下达,他却还未将这个消息带给太平道的领袖、大贤良师张角。以完成马元义临死前对他的嘱托。

    不过幸运的是,郭典下令缉拿太平道一干等人的话,并没有被当地深受张角恩泽的百姓所认可,以至于当郭典说完了那番惊煞钜鹿百姓的话后。四周的百姓们当即喊出了反对的呼声。

    “郭大人,大贤良师可是咱钜鹿郡的活神仙呐!”

    “郭大人不可啊!”

    “朝廷糊涂,难道郭大人你也糊涂么?!”

    眼瞅着四周百姓反对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郭典心中又急又气。平心而论,郭典对张角的确没有什么好感,这倒不是说在钜鹿郡张角的名声与威望比身为太守的他更胜一筹,郭典担心的,是张角携这份民意,做出威胁到朝廷的事来。

    试想,当张角那一介草民的一句话,在百姓们心中竟比天子加封、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府官员还要管用,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件事?

    而事实证明,他郭典的猜测是准确的。因为据官府渠道的消息说,张角派了一个叫马元义的人到雒阳收买人心,笼络了一大批朝臣,甚至于,就连内廷当中的黄门侍郎,亦有几个曾会见马元义。

    这是何等充满威胁的讯号!

    瞅了一眼神色激愤的众多百姓,郭典毫不怀疑这其中定然有太平道的眼线,为了尽可能地挫伤张角乃至太平道的元气,他已经决定不打算再拖延下去。

    “众县兵听令!”郭典放开嗓门大喝一声,竟盖过了满街百姓沸闹的嘈杂声:“本守授予你等缉拿太平道妖人之权,但凡头裹黄巾者……缉捕!若有反抗者……杀!”

    郭典那咬着牙吐出的一个杀字,不但震住了那些县兵,就连那些方才还吵闹纷纷的百姓们,亦是目瞪口呆。

    “大人,当真非要这样么?县里县邻的……”郭典身后的佐官瞅了一眼表情呆滞的众县兵,悄声对郭典说道。要知道县兵可不同于正规军,他们大多都是出身于本地的儿郎子弟,要他们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县邻举刀,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更别说那些百姓们当中说不定还有他们的亲戚家眷。

    “闭嘴!”郭典沉声喝断了佐官的话,大声喝道,“此乃天子诏令,谁敢不从?!”说着,他凶狠地扫视了一眼脸露难色、面面相觑的众县兵,怒声骂道,“尔等皆欲为太平妖道殉葬耶?!”

    听闻此言,众县兵浑身一震。要知道此番既然是当今天子的诏令,他们若是不从,那就是欺君枉令之罪,若是再被太平道牵扯上一条叛国谋反之罪,那可就是诛六族的大罪了。

    而周围的百姓们亦被郭典这番恐吓的话给吓住了,一时间内整条主街道竟是鸦雀无声。

    “动手——!”

    伴随着郭典一声令喝,那上千县兵蜂拥散开,提着兵器涌入了那些尚呆若木鸡的百姓人群当中。不过因为毕竟是本地县邻,那些县兵们并没有像郭典所说的那样大开杀戒,几乎就是将面前那些百姓脑袋上的黄巾扯下就算完事,哪怕是一些出手反抗的,也不过是被县兵用刀背或敲晕或制服,然后摘掉头上的黄巾而已。

    而对此,郭典只装作没看到。想想也是,要知道他亦是受到当地百姓推崇敬爱的太守,又岂会真的狠下心来对治下的百姓大开杀戒呢?之前说得那么严厉,那样斩钉截铁,只不过是为了显示他要按照天子诏令对太平道动武的决心而已,让更多的百姓们会为了爱惜自己性命而与太平道撇清关系。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郭典宁可此时背负骂名,也不希望钜鹿百姓因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继续与太平道牵扯不清,以至于死伤大片。

    不得不说,这位钜鹿太守郭典大人也算是用心良苦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准确估计出大贤良师张角以及太平道在此间百姓们心目中的地位。

    一时间,整条主街道鸡飞狗跳、不得安生,尽管并没有出现多少死伤,但是郭典的这个举动,却给了张煌一个莫大的警示。

    “走!”

    拉起蔡琰的手,张煌迅速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眼下的他,急着要找到见到大贤良师张角的门路,通知他朝廷已全面对他太平道展开征剿的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难解之谜() 
在碰巧远远地见过了那位钜鹿郡太守郭典之后,张煌心中对于立马联络到太平道、最好是大贤良师张角本人的念头变得尤为迫切。他说不清这是因为什么,可能是潜意识中对郭典产生了忌惮,断定此人恐怕会成为太平道的劲敌之一。

    但是让张煌更为着急的是,在紧接着的几日里,他发现平日里在钜鹿境内随处可见的头裹黄巾的那帮人,此时仿佛都消失了,再没有露头。

    “看来太平道内部还是有能人的,听闻太守郭典公然拿他们开刀问罪的消息,立马便隐藏起来了……如此看来,就算马元义的口讯没能及时送至,想来太平道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

    可能是见张煌满脸忧愁之色,蔡琰在旁小心地宽慰道。

    “话,可不是那么说的……”

    张煌闻言长长叹了口气,他当然清楚两军交锋谁若是占据先机谁便占尽上风的道理。假如这场无法避免的太平道动乱由朝廷率先出击,那么理所当然地,本来就不占据什么优势的太平道黄巾军,恐怕就真要像历史中记载的那样,如绚丽的烟火,一闪即逝,刨除造就了像孙坚、曹操、刘备、袁绍、袁术、董卓等各地方豪强以打着围剿黄巾的名义迅速扩大麾下的私人势力,太平道什么都没能改变。说得好听是扭转了大汉朝中央强而地方弱的局面,或者说是动摇了大汉朝的根基,可实际上呢?当后来天下十余支地方诸侯因为权力与地位而相互厮杀、攻伐时,太平道一心想要改变的目标,即寻常的百姓。他们的日子甚至还不如之前。

    毫不夸张地说,领袖张角所领导的太平道,非但没能完成他们的夙愿,反而将全天下的百姓推入了军阀混战的火坑。相信历史中这时张角若不是早已病故,恐怕他会万分后悔自己所作出的决定。而这。恰恰也是张煌所不希望看到的。

    自打告别义父张解下山匡扶天下以来,张煌见过太多太多的人间惨剧,他真的不希望再有什么灾难降临到那些朴实而坚韧的穷苦百姓身上。

    或许就连张煌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踏足过雒阳之后,他对世间事物的看法,已渐渐趋同于太平道。若是用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来概括。张煌或许也希望着这个国家能改朝换代,至少改头换面,只不过他暂时还未想明白如何真正去实行而已。

    而就在张煌与蔡琰为如何与太平道搭上线而苦恼时,前几日在张煌在平乡县教训了一顿的地痞无赖儿们,簇拥着一位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找到了已离开平乡县而来到钜鹿县的张煌与蔡琰二人。

    “宝哥,就是这个小子,将咱们三十多号弟兄都打伤了……”

    在张煌错愕的目光下,前几日还被他揍得鼻青脸肿的王家二狗子,带着那一干同样尝过了张煌拳头滋味的无赖儿们,将张煌与蔡琰给团团为主了。而在这些人当中,一个被称呼为‘宝哥’的生面孔正用凶狠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张煌。

    “小子,就是你打伤了老子手底下的弟兄?”那位宝哥指着张煌质问道。气焰何其嚣张,嚣张到张煌一时间竟有些愣神。

    “足下是何许人?”张煌不经意间皱了皱眉,神色亦有些不善。想想也是。他这边正急着联络太平道内部的话事人,没想到却有一帮跳梁小丑找上麻烦来,这如何不令他恼怒。

    “连老子都不认得?”宝哥眼睛一瞪,右手攥拳,伸出大拇指反向指自己,语气嚣张跋扈地说道。“这钜鹿,竟还有不认得老子的?”

    “足下好大的口气!”纵然张煌心中不悦。亦被宝哥这句话说得不怒反笑,他似笑非笑地问道。“敢问足下尊姓大名?”

    话音刚落,就见宝哥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