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54部分

大豪杰-第54部分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卒的军心,而吕闵仅仅只是一介都伯,多杀一个或少杀一个。其实对于附近多达上万人的战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吕闵却不打算接受来自于敌人的善意,他握紧了手中早已弯曲的铁枪,颤巍巍的身躯坚定不移地挡住了元邯欲追赶陈杞的去路。

    “你欲挡我?就凭你眼下这般狼狈。亦想阻挡元某?”元邯的眼中露出几许不悦,因为他感觉自己仿佛被轻视了。

    而面对着杀意大盛的元邯,吕闵的表情却犹自从容。

    “我乃……大汉士卒!”

    “……”元邯闻言为之动容,眼中的杀意稍稍退散了几分,沉声问道,“你认为你能挡下元某?”

    “死阻尔!”吕闵对此的答复很是简略。但是他的眼神却仿佛透露着某种惊人的讯息,那就是。哪怕是战死,亦要将元邯拖在此地。

    “说得好!”似乎元邯也被吕闵这份豪情给感染了。但是他全身上下散发的气息却不减反增。

    “既然你已有了这份觉悟,那么,来试试吧,试试看究竟能否……将元某挡下!”

    大喝一声,元邯奋力挥舞起手中铁枪,舞地破风声飒飒作响,这份力道,竟是比之前他应战陈杞还要沉重。

    '一定……将你挡下!'

    吕闵,这股被称之为海陵之虎的男人在心底发下誓言。

    6庄的战斗仍在继续,面对着多达近万的叛军的攻势,人数仅仅只有一千五、六的广陵军毫无悬念地呈现溃败之势。

    有许多广陵军的士卒们在心底大声呼问。

    杨琦将军在何处?他们第一军的大将杨琦将军在何处?

    其余几位裨将又在何处?

    他们并不知道,杨琦与他麾下除陈杞以外的其他几名裨将,还有其余一半兵力,其实此刻都不在6庄,而是在十余里外的品桥附近。

    杨琦去品桥做什么?

    很简单,他想偷袭宫酆。

    杨琦知道,今日白昼间他故意使昏招诱使叛军强渡长江的伎俩,虽说能瞒叛军大将宫酆一时,却也瞒不长久。过不了多久,宫酆就会察觉到这件事内中的蹊跷,继而推断后广陵军一方可能还有一支援军在后方袭他宫酆的尾巴。

    因此,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窘迫,宫酆就唯有尽快地击溃屯扎在6庄的杨琦军。此后,无论是他挥军威逼广陵江都,还是掉头迎战后方的广陵一方援军,宫酆都至于会出现太大的输面。

    而夜袭,就是一条不错的妙计,毕竟一般而言,若是两军在白昼打了一仗,夜里很少会再次发生厮杀,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却能将这条反过来运用,成为克敌制胜的奇兵。

    宫酆不愧是叛军的大将,他想到了当日夜袭这条妙计,而杨琦亦不愧是老刺史臧旻的副将,猜到宫酆会如此调度,因此提早一步带着一半的兵力偷偷迂回回到品桥附近,打算在宫酆派出偷袭6庄的军队后,反袭品桥叛军临时营地。

    然而有件事杨琦疏忽了,他没有想到之前带兵作战颇为谨慎仔细的宫酆。此时竟仿佛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般,将全部的兵力都投入在夜袭6庄的战斗中,以至于杨琦带着兵马去偷袭品桥时,竟是扑了个空。

    虽说从近几日的带兵能看出宫酆与杨琦的水准不相上下,都是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将军。但不可否认杨琦这个乌龙摆地实在冤枉,没按照计划偷袭到叛军不说,还害得6庄陷入了苦战。

    这不,得知6庄情况危急的杨琦,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再次带领那一半的兵力朝6庄赶。

    6庄的形式的确是极为严峻。指挥将领陈杞重伤被麾下士卒救走,而原本代替陈杞指挥作战的都伯吕闵也为了给陈杞断后,拼死阻挡叛军悍将元邯而身负重伤,这就使得广陵军士卒们的士气大为受创,在叛军凶猛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以至于在短短一会工夫内,竟然失去了对大半个6庄的控制。

    而为陈杞断后的吕闵更是浑身上下鲜血淋漓,比李通还要凄惨几倍,在耗尽了气、无法再施展刚体的情况下,他完全是靠着坚韧的意志支撑着。

    但是,尽管如此也已是到了极限。

    “砰——”

    在一次力拼中,吕闵手中的铁枪终于达到了极限,砰地一声断开。很难想象。铁质的枪杆竟然会被硬生生打断。

    眼瞅着元邯那杆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巨型铁枪,吕闵因为满脸鲜血而显得格外凶狠的脸,竟流露出几分如释重负的表情。

    '逃兵?'

    '难道不是么?本将军派了麾下三名伯长。带领三支百人队伍去支援你东石村,若是你等有决心死守,在那三百兵士卒的帮助下,留住东石村两个时辰绰绰有余。两个时辰,足够杨琦将军带兵从军田营支援东石村了!可结果呢?你们这帮孬货却选择了不战而逃……'

    '将军慎言,我等也有守村。只是觉得是势不可违,这才决定撤退……'

    '去你娘的势不可违!就因为你这句势不可违。老子麾下三百名士卒葬送了……你觉得是你们撤离了东石村,因此那帮闽山族兵就不再怎么尽心追杀你们了?放屁!老子告诉你。那群闽山狗东西之所以不多派人追杀你们,是因为他们忙着追杀老子那三支百人队!'

    '怎么会……'

    '怎么会?老子那三百名将士给你们当了替死鬼,你给我来句怎么会?!你给老子记住了,吕闵!这笔账,陈某会跟你们这群孬货算的!'

    '……'

    缓缓地闭上眼睛,吕闵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那晚在营地与陈杞的对话。

    那是在双石峡之战后的夜里,整支百人队只剩下寥寥七人的吕闵愤怒地找到了陈杞,想从他嘴里问出个究竟,因为正是陈杞向杨琦将军请缨,留在双石峡断后,并且,将他二十六帐仅剩的二十二名战士拉下了水。

    然而,当时陈杞的神情却比他吕闵还要愤怒,细问之下吕闵这才了解到,原来杨琦将军早先觉得仅他吕闵一支百人队守东石村有些不安妥,因此叫身为裨将的陈杞从他麾下曲部中调了三支百人队,就安置在东石山,为的是当吕闵、张煌等人面临叛军猛烈攻击时好给予援助,可结果,不明究竟的吕闵、张煌等人却在惹来了闽山族兵的情况下选择了撤退,使得那无辜的三百名士卒成为了闽山族兵刀尖下的猎物。

    从那之后,吕闵终于明白了为何裨将陈杞左右瞧他们不顺眼,恨不得让他们全部死在战场上。恐怕换做是他吕闵,多半也是这样一种深刻的恨意吧?

    这件事,吕闵没有告诉张煌等人,因为他当时是二十六帐的伯长,是他们的上官,要担负罪责的,也只有他。

    “终于……”

    很奇怪的,仿佛感觉不到胸膛被元邯的巨大铁枪扫中,本来就颤巍巍站立不稳的吕闵,虽说整个人被扫飞了数丈远,甚至于像一块破抹布那样在地上狠狠地翻滚了几圈,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痛。

    仰躺在地的他望着夜空中那不算璀璨的稀落星星,心情竟然出奇地平静。

    可是,他心情平静,可不代表有些人也能做到这一点。

    “吕头?!”

    发觉事态不妙的张煌等人迅速地围了过来,很难想象平时里颇为冷静的张煌,此时望向元邯的双目竟是杀气腾腾。

    也是,毕竟吕闵手把手地教会了他军中基层武官该做的事与该注意的事项,侦查敌情、藏匿行踪、狩猎敌兵、设置陷阱,等等等等,还详细地解释了掌握刚体的途径,说他是黑羽鸦几名年轻人的军旅启蒙之师也不为过。

    “唔?”注意到适才杀了自己亲兵乐阔的年轻广陵军小卒子一脸杀气地望着自己,元邯微微皱眉问道,“你亦打算阻挡元某么?你等几个小家伙,可莫要白白坏了自己性命!”

    听闻此言,张煌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刃,怒气夹杂着杀气,恶狠狠地望向元邯。但是说实话,对上元邯这么一位叛军悍将,年轻的雏鹰们实在没有多大信心。

    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个人在张煌肩膀上拍了拍,继而缓缓走到前面,望着元邯淡淡说道,“那就换我来挡你好了……我认为,我的实力应该不比你逊色多少。”

    “……”包括元邯在内,附近众人微微一愣。张煌下意识转头望去,却发现说话的是一名三十来岁的男人。

    此人身上并没有身穿广陵军制式的皮甲,而是寻常百姓打扮,头上裹着一块红巾,看上去有些怪异。但是看此人的面容却是颇为不俗,大眼睛、大鼻子、大胡子,给人一种颇为英武的感觉。

    “你是?”张煌刚问出口,忽然6庄深处杀出一支兵力,一个个也俱是头裹红巾、身穿百姓服饰的人,与这个男人打扮颇为相仿。

    义军?

    张煌等人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要知道6庄除了他们近三千广陵第一军外,还有不少前来助拳的义军,只不过大多良莠不齐,因此不被重视罢了。

    可这支人人头裹红巾的义军,却硬是帮助广陵军止住了溃败之势,并且呈现出反攻的势头,将攻向6庄深处的叛军,又再一次地赶了回来。

    虽说除了这群人外,其余的义军也纷纷出手相助,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拯救了广陵军的,正是这支人数仅仅只有三百多人的义军。

    难以置信!

    而元邯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在神色凝重地望了一眼两军的战况后,皱眉打量着张煌身旁那位大胡子义军首领,沉声问道,“你是何人?是那群头裹红巾的义军的首领么?”

    “首领?不不不,我只是代行首领之务,其实不过是副手而已。”张煌身旁那位大胡子义军首领闻言笑了笑,提着手中铁枪走上前几步,朝着元邯微微欠腰抱了抱拳。

    “赤帻军副将程普,请赐教!”(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五十五章 赤帻军(二)() 
大豪杰;第五十五章 赤帻军(二)

    军田营,广陵郡在东石山西侧设立的军屯田。茇阺畱尚

    数日之前,这座堡垒般的军事屯田营还是大将杨琦与他广陵第一军屯扎的场所,而眼下,数十里的营田却化作了一片焦土。

    “广陵郡此次的损失可实在不小啊……”

    已率领着丹阳精兵抵达军田营废墟的丹阳太守徐夤眼瞅着那荒凉的一幕摇头叹了口气。要知道近几年来大汉各地天灾不断,干旱、洪涝、蝗灾,这种种灾祸使得大汉朝的粮食变得尤为珍贵,就算不提某些黑心商人借此大肆囤积米粮、哄抬价格,米价还是每年都在涨,而且上涨的幅度相当的凶猛。据说某些断粮的地方已出现粮尽食人的惨剧,至于什么易子相食,这在灾情严重的州县简直就是司空见惯。

    在粮食如此紧缺的当下,军田营这座可供广陵军自给自足的军屯田就变得尤其重要,而广陵郡此番却损失了军营田,不难想象在日后的数年内,广陵军的军粮问题多半要面临地巨大的挑战。

    “并没有打斗厮杀的痕迹,看样子是杨琦主动撤退的。”

    孙坚下马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以此最终做出了结论。

    徐夤闻言点了点头,捋着微微花白的胡须分析道,“据消息,这路叛军有万人上下,而杨琦却仅三千兵,在失去了东石山这个可以与叛军周旋的复杂山地后,单凭军田营,确实很难与叛军起正面冲突。杨琦撤地好,虽说还年轻,倒也不失是一个知晓进退的将才。老夫只是觉得可惜……可惜了这座军田营。来年开春。臧旻那老家伙恐怕要多费点心思在军屯田上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想,就算杨琦将军选择不退,结局恐怕还要坏上三分吧?”孙坚在一旁轻笑着安慰道。

    “何止!”徐夤苦笑着摇了摇头。毕竟这位老太守心中原本就是肯定杨琦撤兵的做法,他只是单纯为广陵郡失去了这座军田营而感到惋惜罢了。他很清楚。就算杨琦不撤兵后退,结局也不会比当下好上些许,相反地还会令杨琦失去反击的军事力量。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白白浪费仅有的兵力,那才叫做愚将!

    要怪就怪起兵作乱的叛军,至于杨琦,徐夤觉得此人已尽到了身为大将的职责。

    “报告。附近并没有叛军踪迹!”

    几员哨骑安然返回,向徐夤与孙坚汇报了附近的敌况。

    徐夤闻言对孙坚说道,“杨琦撤兵多半是往品桥了,叛军多半亦在彼处……文台,待与叛军短兵交接。就要仰仗‘富春猛虎’的勇武了!”

    “承蒙太守大人器重,孙坚愧不敢当!”

    年仅二十八岁的孙坚正值武人最璀璨的岁月,无可厚非是一位少壮代的优秀将领,但由于涉世未深,这位历史中赫赫有名的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