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94部分

大豪杰-第94部分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呕偷热税樟恕5比涣耍嗖慌懦鞍杂胝呕偷热酥就兑夂稀

    张煌如今毫无地位、毫无名气的身份,注定他很难受到一些豪杰们的亲睐,除非他能用人格魅力感染对方,就像他邀请李通、陈到、臧霸、太史慈、单福加入黑羽鸦那样。

    武人尚且如此。文士更不用多说。众所周知,但凡有些真才实学的文士,无不自重身份,要招揽他们,远比招揽武人更加困难。

    就好比荀彧,在瞧见此人的第一眼。张煌心中便生起了邀请的心思,但是瞬间,他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道理很简单,因为荀彧根本不会答应这个邀请。

    想想也是,荀彧可是荀家的少当家。颍川书院的继承者,况且自身又是饱读诗书,堪称是胸藏万策的顶尖谋士,如此赫赫身份,他又岂肯加入张煌那要啥没啥的黑羽鸦?毫不夸张地说,张煌等人之所以能逛到颍川书院的小舍里来,那无非就是凭借着徐福与荀彧的交情,若是没有徐福。相信荀彧根本就不会与张煌等人有什么交集。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生活在一个圈子里的人。

    说起来,荀彧应该是内政向的谋士,在历史中曾是曹魏一方的决断内政的重臣。官至尚书令,但是黑羽鸦并没有什么驻地城池,因此张煌想邀请荀彧的念头也不是很强烈。不过若是荀彧一时昏了头加入了黑羽鸦,张煌想来也不会傻地去拒绝。开玩笑,要知道就算是撇开荀家的丰厚家业不算,荀彧也绝对是媲美诸葛亮的当世大贤。绝对的内政能臣。

    不过说起张煌曾经真正考虑过,一旦有机会定要邀请的谋士。却不是荀彧,而是荀彧那位年长他几岁的侄子荀攸。那才是真正精于用兵的战略家,相信若是有荀攸加盟黑羽鸦,黑羽鸦的发展必定提升好几个档次。可惜的是,邀请荀攸的难度等同邀请荀彧,有财力丰厚、势力强大的荀家作为后盾的荀彧、荀攸叔侄,注定他们唯有可能加盟势力强大的诸侯,比如说袁绍、曹操。(荀家一开始选择的是袁绍,后来因为荀彧与荀攸更加看好曹操而改投后者,但是荀彧的弟弟荀谌却留在了袁绍那边,直到官渡战役后袁绍灭亡,才投入曹操麾下。)

    而除了荀攸之外,其实张煌还惦记着许多精于用兵的兵略谋士,比如说李儒、郭嘉、贾诩、诸葛亮、庞统等等,但是比起秉性优良的荀攸来说,这几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李儒就不必说了,董卓的心腹谋士,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别说此人对董卓忠心不二,就算他有意投入黑羽鸦,恐怕张煌也会仔细思量一番。

    至于贾诩,这家伙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比起什么天下,此人更看重的是他自己的小命。记得历史中此人曾一计击败了吕布与王允的联合,就连曹操也在他手中吃过亏。除了待他极好的张绣外,张煌并不记得贾诩还替谁出谋划策过,哪怕是在投降曹操之后,贾诩亦‘消失’在曹操的智囊团中,否则,很难想象曹操会在赤壁战役中计败退。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极难获得其真正效忠的天下顶尖谋士。

    至于诸葛亮以及庞统,这两人的地位与身份大致与荀彧、荀攸相似,尤其是诸葛亮,历史中还是继王睿之后的荆州刺史刘表的小舅子,根本不是张煌随意能够接触到的。(他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刘表,一个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即庞德公的儿子。)

    而在这些人中,唯独郭嘉是张煌记忆中唯一一位寒门出身、并且相对贾诩也比较容易获取其忠诚的未来顶尖谋士,临终一计平辽东,彻底断了袁绍的两个子嗣,简直与诸葛亮那所谓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所以加上最后一句,那是因为作者觉得司马懿在历史中一直‘让’着诸葛亮,倒不是说他比诸葛亮厉害,而是因为魏国的实力强于西蜀,使得司马懿只要不犯糊涂。随便打打就能打赢诸葛亮。但是,正所谓鸟尽弓藏,以司马懿的才智当然也晓得若是诸葛亮死了,他这位魏国的太尉多半也要被削去兵权,再次下野。因此。他养‘贼’自重,以打西蜀与诸葛亮为借口,逐步巩固在曹魏的势力。而诸葛亮也清楚这一点,丝毫不怕司马懿会真的谋害他。所谓的空城计,历史中其实没有。演义中的那一出,事实上也不过只是诸葛亮与司马懿联手演的一场戏而已。仅作者个人观点。)

    然而。这样一位未来的顶尖谋士郭嘉、郭奉孝,却说笑般有意向加入张煌的黑羽鸦,哪怕就算这是一个玩笑,也难免会让张煌砰然心动。

    不过,张煌、徐福清楚郭嘉的本事。却不代表黑羽鸦其余人也了解郭嘉。

    见郭嘉夸口说什么只有张煌打动了他他才会考虑加入黑羽鸦,李通、陈到、臧霸、太史慈等人顿时就露出了不悦地神色。

    尽管他们一开始或许出于种种原因选择与张煌一道,但是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那份兄弟情却使得他们与黑羽鸦这个义军名号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若是有人看不起黑羽鸦,那无异于当面抽他们的脸。

    这不,陈到与李通先后向郭嘉发难了。

    “好大的口气!”

    “阁下以为我黑羽鸦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

    '……'

    张煌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正要开口。却见臧霸亦冷笑对郭嘉说道,“不知阁下有什么本事?敢这般大放阙词!”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寂静了下来。张煌与徐福自然是满脸的惊愕,然而荀彧、郭嘉以及另外那位身穿朴素布衣的戏志才,脸上却露出了难以琢磨的笑容。

    “妙哉!妙哉!……奉孝,有人冲你发难呢!”戏志才哈哈大笑地揶揄道。

    看得出来郭嘉的胸襟亦是开阔,闻言丝毫不恼,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李通、陈到、臧霸、太史慈。在注意到张煌尴尬而又紧张的神色后,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即便是自荐,当然得展露学问。不知几位想考验在下什么?在下包诸位满意就是!”

    听闻此言。这下连太史慈亦不觉皱了皱眉,心道:包诸位满意?真是好大的口气!

    尽管李通等人心中憋着气想让眼前这个狂儒出出丑,但遗憾的是,没读多少书的他们却想不出什么可以用来测试郭嘉本事的考题。

    就在这时,忽然徐福语气莫测地说道,“奉孝兄,徐福可否接下命题之事?”

    戏志才嘿嘿笑道,“哟,小元直出去一回可是能耐了,打算考验学兄才识?”

    “不敢不敢……”徐福连声说道,但是他眼中的神色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或许徐福也想试探一下吧,看看自己与郭嘉这位颍川书院第一俊才到底存在着多少差距。

    郭嘉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徐福几眼,点头说道,“无妨,尽管命题!”

    徐福思忖了一下,沉声说道,“我黑羽鸦乃义军,有幸加入广陵军,在扬州刺史臧旻臧大人麾下,与会稽叛首许昭的叛乱军作战。首战曾在临江平原战败,随后东石山战败、军田营战败、双石峡战败、品桥战败,随后逐步逆转败局,经6庄大胜、尹桥大胜、田桥大胜、朱家镇大胜,一度将叛军主帅申荥围困于任五军屯。此后,我黑羽鸦与一位将军奇袭会稽,成功杀死叛乱军首领许昭。……且请奉孝兄以此详细阐述此战过程!”说着,他随手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墨,在一旁桌案上的白纸上简单罗列了所说的几个地点的位置。

    '这算哪门子的考验?'

    李通、陈到、臧霸、太史慈四人面面相觑,毕竟徐福所处的这道命题实在是太难了,难地让人摸不着头脑。仅仅凭借几句什么战事胜利、什么战事失败,就让人以此阐述整场战事的过程?这不是故意刁难人嘛!

    但是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待徐福说完之后,屋内再次寂静了下来,戏志才不再玩笑揶揄,荀彧亦流露出思忖之色,而作为当事人的郭嘉,亦扳着手指细数着什么。仿佛这三位真的在盘算那场战役的过程。

    “真的假的?这也猜得到?”李通目瞪口呆。

    “嘘!”张煌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想来他也想亲眼见识一下颍川书院首屈一指的众学子究竟拥有着何等惊世骇俗的才能。

    大概一炷香过后。就在徐福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之际,忽听郭嘉哈哈一笑,说道,“嘉知矣!”

    '什么?'

    饶是出题的徐福亦是面色大变,结结巴巴问道。“你……奉孝兄你猜出来了?”

    “这有何难?且听嘉细细道来!”轻笑一声,郭嘉一脸正色徐徐说道,“临江平原之战败,若不是扬州刺史臧旻欲试探叛军实力,便是欲告知叛军广陵郡已有防备。……然臧旻此人嘉素有闻名,刚直不阿。绝不可能徇私将你等编入广陵军,唯一的解释是,当时臧旻还调集了一批新兵入伍,因此,即便加入你们几个。也不算什么……那边那位自称是臧霸的小哥,与臧旻或有亲眷之情,对吧?”

    “……”臧霸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这就对了!”郭嘉瞧了一眼臧霸的反应,继续说道,“臧霸小哥的反应证明嘉的推断没错。可臧旻为何要弃老兵不用,征调新兵呢?依嘉推断,臧旻多半是命先前的广陵军前往长江阻挡叛军。临时征调周边县的精锐……既然已有那一批赴死的广陵军,臧旻实在不必在临江平原再去试探叛军的实力,换而言之。你等临江平原那一战,乃是臧旻有意要告知叛军:你等袭我广陵我已知晓,并且,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应对!……是也不是?”

    徐福面色微微一变,要知道临江平原那一仗的真正用意,他可是花了好些时日才猜到的。可是郭嘉,却在瞬间破析了扬州刺史臧旻的真正用意。这如何让他不惊?

    注意到徐福的表情,郭嘉轻笑一声。继续沉声说道,“既然臧旻早有防备,可你等还是历经了数场战败,这不合常理。唯一的解释是,臧旻有意诱引叛军深入广陵江都腹地。……从你所画的位置来看,品桥、尹桥、田桥皆在一条横线上,多半这三条桥梁皆位于长江支流之上……叛军有可能分兵了。唔,应该说,是你广陵军先分兵,分别把守三座桥梁,叛军才后分兵……而既然你等是在品桥扭转败局,就说明你等所在的那一支广陵军,是这场战事的关键……”

    “……”徐福面无表情。

    “不过有点奇怪,你等接连四场败仗,按理来说不可能打赢士气如虹的叛军,唯一的解释是,你等有援军至!……想来这支援军的到来,才是你广陵军以接二连三的败仗诱引叛军深入广陵江都的真正目的!”说到这里,郭嘉抬头望了一眼徐福,似笑非笑地问道,“莫非是丹阳兵?……能让臧旻不惜冒着如此损失也要将叛军引诱过来,想来他对于援军的实力有着绝对的信任。如此想来,除了精锐丹阳兵恐怕也不会有别的解释了。”

    “……”徐福眼角肌肉微微抽搐。

    “丹阳兵加盟战场,因此你等在品桥打败了叛军,随后沿江前往下游,分别击溃尹桥、田桥的叛乱军,随后在朱家镇又一次击败叛军,最终将叛军困在任五军屯……”说到这里,郭嘉脸上露出几许捉狭,望着徐福似笑非笑说道,“嘉本以为下一场胜仗应该是任五军屯大捷,却不想你等却长途跋涉去袭了会稽,这不合常理!……依嘉看来,当时想必是发生了一件比攻打任五军屯更加紧迫的事!”

    “……奉孝兄以为是什么呢?”徐福强忍着心中惊骇问道。

    只见郭嘉嘿嘿笑着望了徐福半响,忽然说道,“是被叛军袭了后方吧?”

    徐福闻言面色大变,勉强笑道,“奉孝兄是糊涂了吧?江都未破,叛军如何袭广陵郡后方?”

    “究竟是嘉糊涂还是元直有心耍诈?”郭嘉揶揄了几句,似笑非笑地说道,“要从吴郡抵达广陵,唯有坐船。……元直以为嘉会忽略‘叛军有战船’这条重要讯息?叛军,是依靠战船迂回袭了广陵郡后方!所以,你等没有办法,唯有在战况糜烂之前,奇袭诛杀叛军之首许昭。以断叛军士气!”

    “……”徐福张了张嘴,无言以对。他知道,他输了。

    “有意思。”摸了摸下巴,郭嘉嘴角扬起几分轻佻笑容,似笑非笑说道。“想不到叛乱军中亦有能人呐!……臧刺史的诱惑之计虽不算巧妙但也中规中矩,却不想反而被叛军所利用……这天下,真是大啊!”说着,他感慨地摇了摇头,这才转头望向徐福,问道。“这般苏阐述,可否满意?”

    徐福长长叹了口气,拱拱手心服口服地说道,“奉孝兄之才,举世无双!……在下服了!”

    而一旁。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