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国江山 >

第489部分

南国江山-第489部分

小说: 南国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镐,这次若是能大幅度降低我军的伤亡,你就是立下大功了,将来老夫定要给你请功!”他拍了拍边镐的肩膀大声说道。

    “多谢都督!”边镐大喜道。

    刘信当即下令将城外的火炮运到城内来,同时派出信使,将这个提议转告给周本和李承鼎二人,让他们也这样去做。

    不过城内的街道毕竟地方狭小,摆放不了太多的火炮,所以东城这边最后运来十门火炮就是极限了。

    等到火炮运到以后,刘信当即下令将其布置到第一线,用来封锁街道。

    一切都准备好后,敌军控制的区域内突然响起隆隆的战鼓声。

    “咚,咚,咚……”

    “敌军要发动反击了吗?”刘信精神一震,顿时下令道:“做好迎敌准备!火炮不要急于发射,等到敌军靠近以后再发射!”

    ……

    街道的另外一侧,望着周围熟悉而又陌生的将士们,李存勖的心头一阵恍惚:“自己有多久没有与这些将士们一同策马奔驰过了?也怪不得他们会与自己疏远。”

    不过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当重新跨上战马,拔出佩剑后,他顿时感觉到仿佛一切都不相同了,那些曾经战斗过的场面再次浮现在心头,深藏起来的武勇似乎正在恢复。

    “将士们,敌军已经攻入城中,将局势已经非常危险,但现在还不是说放弃的时候。咱们要立即反击,要将敌军赶出城去,要告诉他们,咱们依旧是不可战胜的!”

    “朕今日将带着你们一起冲锋,与尔等同生共死。若是今日一战能够取胜,朕向你们保证,每一个士卒都会得到比平时多十倍的赏赐,每一个有功的将士都会得到应有的奖赏。朕绝不会辜负每一个为国牺牲的人!”

    “将士们,随朕一起,誓死奋战到底!”他拔出长剑高高指向天空,同时大声对士卒们狂呼。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杰出统帅,即便这几年意志有些消沉,但当李存勖再次领兵的时候,那早已深入骨子里的领兵才能立即得到发挥。

    仅仅几句话,他就成功激发了士卒们的求战欲望,让正在涣散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誓死奋战到底!”伴随着震天的高呼声,无数士卒挥舞着手中兵器,开始缓缓向吴军阵前进发。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对面吴军阵前静悄悄的,似乎对后唐军队的反击没有任何防备一般。

    李存勖心情紧张的骑在战马上,等到前方的步兵已经接近敌军五十步了,他这才催动战马,缓缓向前移动。

    身边的侍卫们也都策马向前,跟在他身边进行保护。

    突然,对面街道上冒出大片烟雾,随即便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巨响。

    “轰!”

    接着,李存勖便看到一个黑色铁球飞快的向后唐军中砸来,那铁球的速度并不算快,似乎只要伸手就能将其接住。

    然而,当铁球扫过密集的士卒时,所过之处却满是残肢断臂,仿佛一把利刃切割过去一般。

    “啊!”惨叫声到处传来,刚才还在以坚定步伐向前行军的后唐军顿时肝胆俱裂。

    对于这些士卒来说,昨天白天的炮击就如同吴军在使用妖法一般,即便那些军官们极力安抚,取得的效果也是寥寥。

    好在之后的巷战里,吴军并没有使用火炮,而是与他们一样用刀枪弓弩进行厮杀,所以士卒们才能坚持下来。

    然而此时,吴军将火炮运到阵前来进行射击后,顿时就让他们想起来昨天白天的场景。

    那种上百门火炮一齐发射时的震撼场面,让他们只要以回响起来就感到头皮发麻。

    “轰轰轰!”

    就在这时,对面街道上火炮齐鸣,一颗颗铁弹以极快的速度向后唐军队飞来。

    街道上的空间毕竟较为狭窄,而且为了加强反击的力度,后唐军队又特意将士卒布置得很密集,然而此时面对敌军火炮的轰击时,顿时损失惨重。

    每一枚炮弹射入人群后,都会在人群中犁出一条血路来,残缺的肢体,倒在地上呻吟的士卒,慌乱的人群,这一幕幕如同一场哑剧般,让在场每一个人都感到大汗淋漓。

    仅仅一瞬间,发动反击的后唐军队就彻底崩溃了。

    或许还有一些理智的军官将领,此时还明白必须尽快冲入敌阵才有一丝希望,然而在当前的局势下,这些依旧清醒的人难有任何作为。

    土崩瓦解,李存勖费尽心思组织起来的反击,才刚刚开始就被吴军击溃了。

    “这就是敌军的火炮吗?果然是人力无法抵挡啊!”李存勖心中一片绝望。

    就在这时,对面一枚炮弹呼啸着向他所处的地方飞来。

    “陛下小心!”跟在身旁的侍卫们一边大喊,一边奋不顾身的扑上来,想要用自己的身体为李存勖挡住致命一击。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血肉之躯在冰冷的炮弹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扑上来的几个侍卫除了丢掉性命外,并没能让炮弹停下来。

    “轰!”

    “啊!”

    “陛下!”

    侍卫们一片大乱,手忙脚乱的冲上去,然而此时,身穿金色铠甲的李存勖已然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坐下战马被直接命中,当场就战死了;而李存勖的运气要好一些,仅仅被炮弹擦过左腿,但也将他的左腿打得血肉模糊,当场晕了过去。

    “陛下,陛下!快,快把陛下抬回去!”侍卫们不敢耽搁,慌忙抬起李存勖便往宫中赶去。

    当天晚上,后唐皇帝李存勖因失血过多在兴唐府宫中驾崩,时年四十二岁。

    后唐文武上庙号庄宗,并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

    几个时辰后,吴军攻破内城,将包括刘皇后在内的后唐宗室、百官悉数俘虏,立国仅三年的后唐政权就此灭亡。

    几个月后,李存勖长子魏王李继岌在太原称帝,继承其父大统,并立志要恢复大唐,然而那时他所能控制的地盘却只剩下太原周边十州之地,原本后唐册封的诸多藩镇,不是投降吴国,便是选择自立一方。

    所以李继岌的政权完全无法与李存勖建立的后唐相比,后世人们更愿意将其称为北唐。

    :。:

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 
攻占兴唐府后,吴军没有就此停手,而是趁着大胜继续向北进攻。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吴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横海、镇州、定州三大藩镇,符习、任圜、王都三人先后向吴国投降。

    不过在这三个月的战争里,吴军同样有较大折损,且士卒疲惫,再加上此时冬季已经到来,以南方人为主的吴军对于北方寒冷的冬天感到不适应,所以吴军的攻势暂时停止。

    而李存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则趁此机会在孟知祥等人的拥护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建立北唐。

    可惜此时人心纷乱,北唐能够掌控的地盘也就太原周边的十个州而已,其实力与之前的后唐完全没法相比。

    第二年二月,寒冷的冬季过去后,春天再次到来。

    吴军再次向北进攻,目标便是盘踞幽州的卢龙节度使石敬瑭。

    面对吴军的大举进攻,石敬瑭自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于是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称臣纳贡。

    此时的契丹,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二人之间的争夺已经处在关键时期,不愿旁生枝节,但实际掌控契丹大权的述律后却意识到,若是让吴国夺取幽州,完成统一,那么将来契丹的日子将不好过。

    所以述律后力排众议,派遣三万精骑入幽州救援。

    当契丹精骑抵达幽州时,吴军已经在幽州城下猛攻了一个多月,士卒早已疲惫,而敌军援军又至,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吴军统帅李承鼎下令退军。

    对于李承鼎的命令,杨渥并没有感到不满。

    他不是宋太宗,不会搞出坐镇洛阳遥控指挥的事情,对于前方的战事他向来只把控大局,具体实施则托付给前方的将领。

    既然李承鼎认为要退兵,那肯定是局势所迫,不得不退。

    当然,吴军虽然撤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放过石敬瑭。

    就在这年七月,一万吴军水军,载着五千禁军将士在辽西走廊渝关附近登陆,并且在旧城的基础上修筑新的城池。

    这榆关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地势非常险要,隋开皇三年时就在此修筑渝关关城,此后一直都是边关重镇,有重兵驻防。

    不过到了晋国时期,李存勖夺取幽州后,负责镇守幽州的老将周德威凭恃勇力,不修边备,导致榆关就此遭到废弃,而契丹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年年入寇。

    此时吴军在这里登陆,并且修筑新城,消息传开,立即就引起了石敬瑭的极大恐慌。

    意识到吴军的行动将给自己带来极大威胁后,石敬瑭一面调集兵力,一面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陈述利害关系。

    这年八月,石敬瑭派出三万大军,联合五万契丹军队,抵达榆关。

    然而此时的榆关早就修建起一座全新的坚城,城中储备了大批粮草辎重,更重要的是,在城墙上还列置了数十门火炮,防御之坚固,足以令人胆寒。

    而负责镇守榆关的,乃是吴军大将刘仁赡统领的五千步军,兵力虽然不多,但全都是最精锐的士卒。

    面对石敬瑭军和契丹联军的进攻,刘仁赡不慌不忙,依托坚固城池进行抵抗。

    在此后的十个月时间里,石敬瑭与契丹的联军将榆关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军日夜攻城。

    然而吴军却依靠海船,可以不断得到补给;而且刘仁赡深得守城之道,虽然身处敌军重围,却沉心静气,将城池守得稳如泰山。

    石敬瑭和契丹人的联军非但没能攻破榆关,反而在关城下损兵折将无数。

    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两万吴军精锐从海上而来,直接在石敬瑭和契丹联军的身后登陆,并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大败敌军。

    接着吴军又追击敌军至柳城,在此与敌军交战,再次大获全胜,并向北夺取了平州。

    等到联军残部终于逃回幽州时,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人。

    经过这一次的惨败,石敬瑭元气大伤,而契丹人更是损失惨重,耶律倍趁此机会在国中大肆抨击,指着述律平贸然干涉中原战事,给契丹带来灾祸。

    七月,李承鼎再一次统领大军讨伐石敬瑭,这一次,契丹人刚刚经历惨败,所以没有派出援军。

    而石敬瑭的主力在此之前已经被消灭,所以此次出兵吴军一路上打得极为顺利,到九月份时就已经将石敬瑭的地盘全部夺取,只有幽州还在石敬瑭手中。

    不过到了此时,石敬瑭也明白大势已去,于是向吴军请降,但杨渥却以石敬瑭勾结契丹人为祸中原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请降,并下令吴军攻城。

    十月,吴军攻破幽州,石敬瑭带着全家人在府中自焚而亡。

    接着,吴军继续向西,对大同、代州、蔚州等地发起进攻,这些地方的势力包括府州折家、麟州杨家在内,先后都向吴军投降。

    至此,历史上原本落入契丹手中,并对中原造成极大影响的燕云十六州彻底被吴军占领,而吴军在北方的防线就此形成。

    接下来,吴军将目标放在了盘踞太原的北唐政权。

    北唐的实力远远无法与后唐相比,面对吴军的进攻很快就招架不住,到武义二十三年八月,李继岌见大势已去,最终向吴国投降。

    至此,自中唐以来,天下藩镇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在杨渥的手中终于走向一统。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杨渥坚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同时致力于消除藩镇割据带来的影响。

    朔方节度使韩洙和凤翔节度使李从儼,都在吴国统一天下后自发上书,请求内迁,并交出手中大权;唯有夏州的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却没有任何动作。

    武义二十六年(933年),李仁福在夏州病逝,其子李彝超继承大权,同时派遣使者到洛阳,希望能得到杨渥的册封。

    然而杨渥原本就对夏州虎视眈眈,如今哪里愿意再放任李彝超继位?所以杨渥下诏要求李彝超亲自来洛阳朝见。

    李彝超担心自己到了洛阳后会被囚禁,回不了夏州,所以不敢亲自前来,只派遣其子前来,同时在洛阳大肆结交收买朝中权贵,希望他们帮忙说项,好让李彝超顺利继位。

    然而此事却被新任长剑都指挥使程宗打探到,并将其上报给杨渥。

    得知消息后,杨渥当即大怒,一面下令彻查此事,一面下令由刘仁赡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夏州。

    夏州城池极为坚固,故老传言说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