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富人的二十八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

第4部分

富人的二十八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第4部分

小说: 富人的二十八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财富。将债还得干干净净的,只不过是一种妨碍性行为,妨碍钱去为了你流通。”

  为此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下。

  2004年,美国美林投资集团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韩国的负债率从1997年的70%降到2004年的35%,资本结构变为“过度低负债率”

的国家。从股票价值的观念来看,负债率过低也是一个问题。企业大幅减少外债,固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稳定性”,但企业将利润都透支来

还债,必然会减少对新事业、新研发项目的投资,最终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支付利息从金融机构借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用来添置新设备,开发新项目,开辟新市场,企业发展壮大,这本属于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韩国现在的事实是企业连自己赚到的利润都不用来投资,把它关在保险箱里,让钱老老实实地待着,企业的发展势必会亮起红灯。一味

地追求稳定性,一味固执地只用自有资本来经营,企业终究会失去它的发展原动力。说不定随着时间的流逝,企业还会走向自我灭亡之路。

  美林投资集团在报告当中还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对于韩国企业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为了提升股票的价值,需要加大贷款的额度。”

  亚洲金融危机时,高负债率将韩国第二大财阀企业拉到破产的边缘,从此韩国企业最流行的口头禅就是:“欠什么都不能欠债。”不过看

问题要合时宜,像韩国现在这种负债率过低,大家都把钱抓在手里看行情,不敢大胆投资,进而导致韩国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情况,也是一种

国力衰退的表现。倘若能够正确掌握货币的特性,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如前所述,货币的真正价值只有在“流通”里才能体现出来,毕竟,“债”乃为“投资”所必需。

  道别时,赵贤浩先生对我说了如下这段话:“我们理应知晓该如何积极地活用债务,巧用他人的钱去投资,并取得较高的收益,这是成为

富人的第一步。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债务实际上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本钱。只要活用负债,债务就会成为提升收益的杠杆。债务不是令人

畏惧的魔鬼,而是你管理的对象。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时,要把握好机会,用借来的债投资时,要管理好风险。不知道管理风险、一味回避风

险的人是不会赚到钱的。轻视、嘲笑负债的人,自认为无债一身轻的人不会成为富人,这样的话你大概还是第一次听说吧?”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5)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20 

  巧用债务创造更多的收益

  在20世纪60年代曾任韩国副总理、主导60年代韩国经济开发政策的张基荣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负债也是一种资产”。因为那个时代什么

都没有,除了靠借债来开发事业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张基荣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今天韩国新生代富豪们最喜欢的名言之一。

  世界最大的零售卖场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讲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过:“沃尔玛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得益于各卖场的销售业绩良

好,这是事实。除此之外,活用银行贷款和就近招商也是沃尔玛成功的重要原因。”

  山姆年轻的时候在向银行贷款时的原则就是能贷多少就贷多少。因此,沃尔玛的规模越大,债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甚至到了从一

个银行贷款来还前一个银行债务的地步。但是,山姆知道如何将债务高效运转起来,并最终使自己的卖场登上全球第一大卖场的位置。

  如今,《福布斯》杂志所选定的全球十大富豪中,就有5人是沃尔玛的大股东——山姆?沃尔顿的家族成员。

  “有债即还,决不欠债”,这种成见经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更深入韩国国民的心。当时银行利息高得令人咋舌,即使连三星这样的

超优良企业为了周转资金,都到了撇开银行去借利息高达36%的高利贷的地步,一般市民对高利更是心生畏惧。在那个时代里,人们对债务的认

识已经超越了“借债很危险”的程度,而是坚信“债就是恶魔”。不过,世界总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的,韩国也早已从亚洲金融危机

的旋涡里拔出脚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调整改革中的韩国经济显示出有力的增长势头,并在早期归还了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因

此,投资战略也要与时俱进、有弹性地予以修订才行,如果还用保守的投资方式,则韩国只会在数字时代里又落伍下去。

  新生代富豪为何能够凭借不到1亿韩元的本钱成就今天的辉煌呢?首先我们要明白那微不足道的本钱并不是使他们成为富人的一等功臣,真

正的一等功臣是“投资”,即依靠银行贷款,高效地管理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积极通过投资跻身富豪之列。

  5年前,30岁出头的黄文豪先生用全部4 000万韩元的积蓄购置了中国某地房产,之后他就以其房产为抵押,从中国内地某银行和香港一家

银行里贷款,而后用贷款再次购入其他房产,如此循环,仅仅5年后,黄文豪先生的收益额已超24亿韩元。就在我写下上面的话的时候,黄文豪

正在办理手续,计划从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贷款,继续投资中国房地产。

  在东大门(位于首尔特别市)市场上靠批发经营饰品起家的姜昌根先生尽管才40岁,但已经是一家年销售额超过600亿韩元的贸易公司老总

了。

  我问他:“你的初期资本金是多少呢?”

  姜先生笑道:“你问初期资本金?跟朋友和亲戚借来的850万韩元就是我的全部。不过,开始盈利之后,我就想要尽可能地去借更多的钱,

因为我明白,对于干事业的人来说,只要合理地管理债务,就能将它转变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投资本钱。现在我的银行贷款已经超过了几十亿韩

元,大家也都知道我负债几十亿,可是谁又会说我不是富豪呢?”

  如前所述,“借债致富”的人不计其数,为何自己有钱还要去借钱呢?因为借钱投资,投资回报收益比利息要多得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用借来的100万韩元投资赚了15万韩元,除去利息5万韩元,还能净赚10万韩元,就是这个道理。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6)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20 

  借债一定是为了投资

  希特勒入侵波兰的1939年,也是美国经济比较萧条的时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1股连1美元都不到的股票不计其数。当时26

岁的青年约翰?邓普顿向公司老板借了1万美元,将每个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买了100股。

  据这小伙子的判断,战时各种物品的需求量将会猛增,连二流或三流企业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因此,他下决心哪怕是借钱也要投资。时

间验证了约翰投资战略的正确性,借来的1万美元为他挣下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这里值得借鉴的就是他的“借钱投资哲学”。

  我们许多人借钱只是为了买一辆高档小轿车,以便炫耀自己,还有人即便借钱也要到海外去旅游一趟,但富人只为了投资而借钱。在以消

费为目的的贷款中,比如买车、旅行,轿车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休假中使用的钱随着消费其价值也随之消失,最终剩下的除了债

还是债。但是为了投资而借钱却不同,因为借钱投资除了还利息之外,还能额外获利,这就是新生代富豪活用债务的秘诀之一。新生代富豪们

借债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投资,欠的贷款虽然越来越多,但获利也越来越大。

  2005年,《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对美国排名前10位的富豪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分析,并公布了分析结果。难道这些富豪就不欠债吗?非也!

报道显示,美国最有钱的这10位富豪都是“负翁”,不过其共同点就是他们欠的都不是消费债,而是投资债。在超低利持续的时代里,这些巨

富们从银行借出巨额贷款,充当自己的事业资金,并将它投资到前景良好的房地产、股票和海外基金领域里。1995年,美国富豪排行榜前10位

富豪的负债额高达2 530亿美元,2001年增长到3 460亿美元,并有持续增长的势头。在谈到借债投资时,文章的作者甚至使用“战略”这个词

来形容富豪们的做法。一般人为了购买高档家电、豪华小轿车等奢侈品,而“不得不”欠债,而富人为了扩张自己的资产,“战略”性地借债



  结论显而易见。

  人们看问题的观点不同,结论也不一样。普通人担心自己会成为“高利贷”的奴隶,而对借债敬而远之,富人则活用债务,使自己的投资

收益更上一层楼。换言之,富人积极地将他人的钱活用做自己的投资本钱,创造出了巨大的收益。

  我曾向许多新生代富豪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请问你们用信用卡吗?”

  出乎意料的是,富豪们对此的回答竟惊人地一致:“信用卡?啊!没有。”

  “有一张,从来都没用过,我自己都不知道放哪儿去了。”

  他们都极其讨厌刷卡消费的行为。

  “信用卡先消费后结算可以透支,自然就为过度消费埋下了诱惑的种子,最终为自己招来的是债务。没有则不用,也没有感到特别的不方

便。”

  新生代富豪们告诫说,在活用债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只有当确信自己能从投资中获得收益时才能借债。

  “你可以借来钱,但你借不到大脑。活用投资知识和信息来赚钱的智慧,是从任何地方都借不到的。”

  这句话强调了会借钱不是一种成功,源源不断地积累自己独具一格的投资秘籍才是正道。

  第二,不要借短期债,要借偿还期长的债。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用一条蚯蚓便能钓上一条大鱼,几乎是不可能的,短期债务只会让你的投资风险更大。”

  正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一样,投资回报与“时间”直接挂钩,借短期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证券公司的“信用交易”。坚信自己看

中的股票一定能回涨,于是向证券公司借入资金,买进、卖出证券的交易活动,又称为融资融券交易,即短期负债。为了投资,吹着愉悦的口

哨去借钱的新生代富豪们绝对不使用的一招就是“信用交易”。

  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总裁沃伦?巴菲特曾在自家网站上这样写道:“借钱去炒股,这是聪明人自取灭亡的最佳

途径。”

  这也说明:当你希望活用贷款来投资时,其“贷款”必须具备能长期低利使用的特征。

  第三,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贷款。

  新生代富豪卢绅镐(37岁)先生说:“至少你要有支付利息的能力才行。从根本上说,不管自身条件如何,完全指望‘借鸡生蛋’的人是

傻瓜,不要陷入这种误区。约翰?邓普顿说:‘生产性的贷款是必要的,然而无止境地贷款也不是一种高明的做法。’如果想挣大钱,首先就要

转换思维,改变对‘负债’的片面认识。此外,高超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及自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算天塌下来,也要保住本钱(1)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21 

  投资原则一:绝对不能把本钱丢了

  投资原则二:一定要坚守投资原则一

  徐泰洙(36岁)是韩国某消费信贷公司的总裁,掌管着数百亿韩元的流动。

  消费信贷事业听起来有点玄,说白了就是“放高利贷的”。 徐泰洙从小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运动员潜质,也迷恋花花绿绿的杂志,不过

要提起读书,他顿时没了兴趣。

  他说:“我真的对读书不感兴趣,当时父亲还经营着一家园林公司。他也知道以我这成绩想进大学算是没指望了,于是就给某私立大学‘

栽树’,让我进了那家私立大学体育系读书,说白了就是花钱‘走后门’让我进了大学。但是,在进大学校门的前一天,父亲的话也给了我当

头一棒,他说到大学毕业之前我要把他‘走后门’用的钱全部还给他。”

  徐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儿子去学习谋生的手段,既然儿子不能靠读书挣碗饭吃,那就只能另辟蹊径,父亲这样做也是为了儿子的未来

着想。事实证明,徐先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徐父的严格教导。

  徐先生说:“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