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269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269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可唐毅的脸上,却没有那么多喜色,他推说路途疲惫,在大家不解的眼神中,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到了书房,唐毅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一双明亮的眸子闪动着光彩。

    要说起来,老爹出任浙江巡抚,虽然有揠苗助长的嫌疑,可是他们在东南的利益太大了,不得不让老爹走上高位,才能镇得住场面。

    但是自从和嘉靖接触多了,唐毅对这条怪龙越发忌惮,他能对陆炳那么无情,就代表别人根本没有看在他的眼里。

    唐毅自问,也只是一枚棋子,只是这枚棋子质地好,用着顺手,如此而已。

    以往唐毅也打算拱老爹出任浙江巡抚,可是后来他改变了主意,父子在一省,一个管军,一个管钱,太招眼,太惹人嫉妒了。唐毅宁可运作老爹去福建,或者广东。自己一个人去浙江,凭着他积累的人脉,和手上的势力,或许会有麻烦,但是他总有信心战胜困难的。

    不过如今老爹升任浙江巡抚,看起来开海的事情一马平川,再无障碍,可真的会如此吗?

    严党怎么看,内廷怎么看,嘉靖又怎么看,甚至徐阶会不会有想法……

    虽然进入官场时间不长,但是架不住唐毅勤奋好学,天天琢磨啊,从严阁老历次成功颠倒黑白,陷害忠良,唐毅得到了一个最深刻的体会,只有走到嘉靖的前头才能活下来,被嘉靖甩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福和祸从来都是连着的,当各种事情都顺遂的时候,

    ,就越要防止摔跟头。

    唐毅正在权衡接下来的事情,外面家丁跑了进来,黄锦冒着小雨来传旨,让唐毅即刻进宫。

    没别的说的,唐毅忙跟着黄锦向西苑赶去。

    在路上唐毅就不由得问道:“黄公公,陛下这段时间怎么说我?”

    黄锦眉开眼笑,“还能怎么说,唐大人能干呗!皇爷真是高兴得很,一个月十万两银子,一年上百万的收入,宫里面一下子就宽裕了。外面的人都以为宫里有金山银山花不完,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这些人的难只有自己知道……”

    “行行行!”唐毅连忙摆手:“我可不是听你诉苦的,我是问就没有什么不好的话?”

    “坏话啊?”

    黄锦心说你别是让雨水给浇糊涂了吧,人家都怕好话不够说,你倒是好,想要挨骂不是?

    黄锦没好气说道:“没人骂你,不过赵文华倒是挨骂了?”

    “哦,怎么回事?”唐毅来了兴趣。

    “还能是怎么回事,那个蠢材前些日子给皇爷献了一些丹药,皇爷吃着不错,昨天又管他讨要,他竟然说没了!”

    黄锦咬牙切齿,“你说这样的人可恶不可恶,我看他啊,吏部天官当不了多久,有人私下里说,不少御史都憋着要弹劾赵文华,严阁老的第一干将算是要倒霉了!”

    黄锦幸灾乐祸地说着,却没有注意到,唐毅脸上的忧虑之色。

    很快到了西苑,唐毅轻车熟路到了万寿宫,参见嘉靖之后,嘉靖眉开眼笑,毫不吝啬赞赏,“你好,你很好!没有辜负朕的希望。对了,黄锦去给唐毅搬个墩子。”

    “是。”

    唐毅谢恩之后,勉强坐了下来,不过只敢搭三分之一的屁股,两只手按在大腿上,那滋味比起扎马步还要命呢!

    嘉靖又说道:“阴雨天容易伤身,再给来一碗姜汤!”

    小太监急忙把姜汤给送了过来,热乎乎的大碗捧在手里,唐毅脑筋可就高速转了起来。他和陆炳呆了几个月,两个人经常切磋对付嘉靖的经验,没办法谁让这是保命的护身符呢!陆炳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不怕嘉靖骂,就怕嘉靖捧,他对你越好,你就越要小心提防,道君皇帝翻脸无情简直比喝凉水还容易。

    唐毅眼睛眨了眨,突然捧起大碗,咕嘟咕嘟地喝了个干净,擦了擦嘴巴,随口说道:“再来一碗!”

    看似放肆的举动,反倒惹得嘉靖哈哈大笑。

    “你要是愿意喝,别说一碗,就是一锅都成!”

    唐毅忙笑道:“也不知怎么,姜汤经常喝,唯独陛下御赐的滋味不同,暖呼呼的,都热到了心坎里。浑身上下满是劲儿,忙活了这么多日子,一点也不累了。”

    唐毅一脸憨厚,说出来的话让人不由不信。

    嘉靖也猛地想起来,这小子为了自己忙活了一个夏天,才把开海的事情办好,的确是劳苦功高,不比寻常,嘉靖脸色柔和了许多。

    “唐毅,你办事朕很满意,朕准备任命你为宁波知府兼任市舶司提举,替朕把东南开海的事情也一并做好了,如何?”(。)

    ps:  哈哈,懒癌真的能治疗啊!加油!

第380章 摘桃子() 
嘉靖笑眯眯的,比起往常都要和气三分,说话声音更仿佛是邻居的大叔,舍不得粗声大气,生怕吓到了小孩子。

    可是他不知道,越是如此,唐毅就越害怕,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开玩笑严嵩当了那么多年三孙子,都捞不着这个待遇,凭什么给你?

    再说了,嘉靖要想给,直接封官就是了,还问自己干嘛,分明就是不想给吗!还装什么大方,虚伪的嘉靖!鄙视之!

    眼前绝对是个坑,但是怎么避过去,才能不引起嘉靖的怀疑,这可需要功力了!

    唐毅笑着一拍胸膛,“陛下,臣在天津几个月,治理地方颇有些心得,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只问当一个知府是没问题的,至于市舶司吗,臣在港口设计的税卡以及交易大厅,都运作良好,市舶司都能借鉴过去,您赏赐的官职,臣接了!”

    历来赐官,别管真假,都要推辞几句,哪有唐毅这么直接答应的,还把自己给吹嘘了一番,嘉靖也笑了。

    “你小子不用打马虎眼,当朕听不出来?你只说接知府和市舶司提举,可没有说是宁波知府,是不是你不打算在宁波开海?”

    唐毅嘿嘿一笑,“什么都瞒不过陛下的法眼,臣有时候就在想,您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高处不胜寒,嘉靖修道修得久了,臣子们对他都是小心翼翼,高山仰止,冷不丁冒出唐毅这么个胆大包天的东西,嘉靖还真另眼相看,不但没对他的放肆生气,反而笑道:“九洲万方,亿兆黎庶,朕当何等临渊履薄,夙兴夜寐啊!”嘉靖一脸我的苦楚你不懂得装蒜德行,唐毅不暗自腹诽。“你要是不愿意当,让出来,何必无病呻吟!”

    唐毅默不作声,嘉靖叹道:“市舶司原有三处。宁波、泉州和广州,按照地理位置,宁波最有优势,江浙的丝绸细布离着最近,他们都建议朕在宁波开海。你以为如何?”

    “启奏陛下,臣也以为宁波是极好的选择,其实要单纯考虑经济效率,杭州和松江要比宁波还好!只是东南眼下的状况,不适合在这些地方开海。”

    嘉靖皱着眉头,“你是说倭寇吗?”

    “有倭寇的因素。”唐毅略微沉吟说道:“陛下,虽然有些反对开海的意见臣不赞同,但是有一点他们说的是对的,开海之后,西洋的庞大需求必然造成东南大量种植棉花和桑树。肯定要占用农田,影响粮食产量。”

    唐毅憨笑道:“臣不是自打嘴巴,事缓则圆,每年的贸易量先控制住,给商人和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也给朝廷一个准备的时间。毕竟种棉花种桑树比种粮食赚的钱多,缺粮食可以从外省调拨,或者去海外购买,但是,必须要把分寸控制好。一年缺口三五十万石,还有办法可想,如果一年的缺口就几百万石,肯定要出乱子。为了控制贸易量。也为了防止倭寇趁机兴风作浪,臣以为把市舶司先放在泉州比较好。观察结果,可以随时增开市舶司,这样朝廷也能做到收放自如,稳妥可靠了许多!”

    说谎话最高明的境界,就是连自己都信了。

    其实唐毅这套说辞根本就是欺人之谈。担心挤占粮食用地,直接规定贸易额就可以了,担心倭寇,就多准备人马,总而言之,方法绝对比问题多。根本不用舍近求远,把市舶司弄到泉州。

    谁让嘉靖有疑心呢,唐毅也不得不随之起舞。

    还真别说,唐毅这番话又在嘉靖的心里激荡起涟漪。

    在廷推唐慎担任浙江巡抚的时候,嘉靖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当六七个人的名单送上来,只有唐慎一个通过,嘉靖就犯了嘀咕。

    名单中,有好几位都是熬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干吏,唐慎和他们唯一能比较的就是功劳,其他的全都不值一提。

    偏偏唐慎又能轻松碾压这些人,不得不让嘉靖多想,这么一想可不要紧,他发现唐毅在东南已经有了颇为强大的人脉,文有兵部尚书唐顺之,武有大将卢镗,戚继光,士绅大户里面有太仓王家,有华亭徐家……

    如果再让唐毅去浙江开海,凭着他能折腾的本事,还不把胡宗宪给架空了,浙江就成了他们唐家父子的天下,俨然间海外天子,嘉靖岂能容忍!

    不过话又说回来,嘉靖对唐慎和唐毅爷俩还有些不同,这对父子一直替自己出生入死,风里来雨里去,办成了那么多事,怎么也要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才有了这场奏对。

    如果唐毅欣然接受,嘉靖也未必出尔反尔,不过他的手段可就来了,一定会给老唐和小唐按上链子,套上枷锁,甚至必要的时候,就像对付张经那样,直接给拿下。

    可出乎嘉靖的预料,唐毅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反而提出了在泉州开海。

    从他的话中,嘉靖没读到任何自私自利的想法,有的只是老成谋国,有的只是赤子之心。

    或者说,唐毅这小子还不大懂得结党营私,他一心就是给自己办事,就是忠于大明皇帝!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嘉靖想到这里,甚至有那么一丢丢儿的愧疚,多好的娃啊,疑心他做什么?

    嘉靖的愧疚来得快去得也快,在他看来,破格提拔唐毅和他爹,已经是天大的君恩,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哪怕没了命,那也是荣幸!不用怀疑,嘉靖就是这么自恋!

    “唐毅,朕就听你的意见,回去好好写一份市舶司的规划上来,通过了朕就让你南下,通不过就留在翰林院吧!”

    又是恩威并施的那一套,唐毅诚惶诚恐,给嘉靖磕头之后,才出了西苑,回到家中,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外面的雨停了,阵阵寒风吹来,唐毅打了一个喷嚏。

    “娘的,看来要添衣服了!”

    匆匆回到府中,唐毅让人准备了一大碗姜汤,不同于皇宫的做法,唐家的姜汤还添了蜂蜜,枸杞,贝母,黄连,既能预防,又能治病。苦涩和甜腻之中,夹杂着百花蜜的芳香。

    “论起吃啊,朱厚熜你还是比不上我的!”

    唐毅就仿佛阿q附体,傻笑了几声,找到了平衡。

    他不敢怠慢,如今已经九月份了,帆船必须借助季风,要冬天从大明出发,赶到了印度等地之后,再借助夏季风回来。

    也就是说,最迟明年一二月份就必须出发,否则就要耽搁一年的时间,实际上唐毅选择在泉州开海,还有一项好

    好处,那就是眼下的泉州知府是杨继盛,没别的说的,他们之间关系够铁,而且杨继盛又是一个干吏,在唐毅打算选择泉州的时候,就给杨继盛写了一封长信,又派遣吴天成拿着信南下,立即去泉州筹备,把前面的工作准备好。不然就算唐毅是个神仙,到了两眼一抹黑的地方,也别想一两个月就理出头绪来。

    就算有杨继盛这么一个帮手,唐毅也不敢怠慢,他赶快撰写计划,前面是针对天津的经验总结,后面则是对泉州开海的规划设计。

    为了这篇文章,唐毅可谓是废寝忘食,一连五天,除了上厕所,连书房都没出,总算写的差不多了。

    中午时分,写好了最后一个字,唐毅对着小丫鬟说道:“我去花厅吃饭了,不用送过来。”

    弄了点清水,洗洗脸,唐毅就兴冲冲到了花厅,徐渭,王世贞,王世懋三个人都在座。

    “怎么没看到诸大授和陶大临啊,他们跑哪去了?”

    徐渭笑道:“还能跑哪去,在翰林院写青词呗。”

    “你不用写啊?”唐毅不解道。

    徐渭小脸发苦,随即笑道:“也要写,不过你怎么不看看哥哥是什么人,区区青词,挥笔而就,容易得很!”

    徐渭吊儿郎当的德行,让唐毅抓狂,“我说文长兄,你长点脑子好不?青词是孝敬陛下的,马虎不得,你是文采不错,可是袁炜、严讷、李春芳、陈谨、曹大章,这些人能比你差多少!他们都把写青词当成往上爬的终南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