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282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282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大猷老脸一红,诚惶诚恐道:“礼不可废,末将已经调任福建,在大人的帐下听令。”

    “哎呦!”唐毅高兴地没法,俞大猷的底细唐毅可一清二楚,这位早年中过秀才,后来又考中武进士,典型的文武全才,更为难得的是他6战海战都行,论起领兵打仗的本事,丝毫不在戚继光之下。

    唐毅知道开海不是容易的事情,他特意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让这位派遣精兵强将给他,没想到竟然把俞大猷派了出来,唐毅简直高兴地来回乱转。

    “俞老哥,刚刚目睹一场海战,弟兄们真是英勇善战啊!”

    俞大猷憨笑道:“还多亏了唐大人。”

    “怎么说?”

    “几个月之前,末将不是带着人护航去天津吗,老天保佑,一路上船只没有什么损失,倭寇来偷袭两次,都被打退了。大家伙都说有人护航安心不少,这不主动付了护航费,走了一趟足够造三艘大船哩!”俞大猷抓了抓头,“末将觉得这是个来钱的路子,末将回来之后,就以护航的收入作为担保,一口气从交通行借了五十万两,这不,又造了二十艘战船。”

    唐毅听得哈哈大笑,“一贯严守规矩的俞总镇也学会借钱办事了?”

    俞大猷紫红的脸膛烧,连连讨饶,“末将也没有办法,朝廷不给钱,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不过您来了,末将可什么都不怕了,有唐大人点石成金,船队要不了多久就变出来了。”

    大家伙说说笑笑,俞大猷带着十艘战船,把唐毅的坐船紧紧保护在中间,众星拱月一般,进入了杭州湾。

    唐毅轻车熟路,进了省城,一直来到了巡抚衙门,说起这座衙门,唐毅极为熟悉,当初王忬就在这里住过,后来是李天宠,再后来是胡宗宪,眼下胡宗宪另造了更辉煌的总督府,衙门就留给了唐慎

    慎。

    短短几年之间,白云苍狗,变化无常。让唐毅也不由得感叹非常,令唐毅遗憾的是老爹并没有在衙门,而是给唐毅留下了一封信。

    “行之吾儿:汝过关斩将,连得六元,为父甚是欢喜,甚是欢喜!汝能推动开海,造福东南,为父更是引以为豪。”

    先是夸奖了一番,接着话锋一转,唐慎就写道:“漳州泉州,自古以来,百姓以海为田,以船为家,十家之中有九家仰赖大海生存,我朝海禁以来,百姓生息繁衍,地寡人稠,不堪重负,近几十年来,走私猖獗,泉州有海商不下四万,漳州偏僻,更是聚集无数海盗强人,盘踞海岛,大肆走私,竟如化外之地一般,率兽食人,凶险异常。泉州漳州之海盗于王直徐海不同,却又过从甚密,闽浙大族亦暗通款曲,牵连甚广。吾儿之才,为父深信不疑,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父特派元敬率兵五千,即刻南下泉州,助吾儿一臂之力,震慑宵小,早日开海成功!”

    看完了老爹留下的信,唐毅把桌子一拍,由衷叹道:“还是亲爹啊!”

    不怪唐毅失态,东南抗倭公认的两员悍将就是戚继光和俞大猷,并且给他们送了绰号,叫:“俞龙戚虎。”

    说俞大猷是海中蛟龙,戚继光是6上猛虎。

    这评价的确是恰如其分,俞大猷自从得到唐顺之支持,修战船,练水师,原本只敢在长江,在太湖混的水兵竟然能冲到海上大显威风。

    尤其是新近建造的船只,船都加了硕大的撞角,本身又度快,个头大,经常能把倭寇的船只撞碎,几次倭寇集中大军想要干掉俞大猷,结果非但没有吃掉人家,还损兵折将。要不是船只不够,东南的海面根本没有王直什么事了。

    至于戚继光,更是彪悍,他在乡勇的基础上,从义乌等山区挑选剽悍民兵,又在东南广征家人死于倭寇之手的年轻丁壮,用严酷的军法和血海深仇激烈,不到一年出头,练出一直令人闻风丧胆的铁血雄师。就在大半年前,三江所一战,戚继光就打了前锋,他用了不到一百五十人的代价,消灭了倭寇三千有余,尸体堆积如山。

    如此交换比例,简直是抗倭以来,从未有过,可是人家小戚回营之后,还飙了,把手下人骂了一个遍,挨个让他们写检查。他事后更是疯狂训练,还放出话来,下次这种战斗,阵亡一百个以上,就算是输!

    俞龙戚虎,放在东南,那就是三国的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的角色。

    这下子可好,胡宗宪给了俞大猷,老爹放出了戚继光,有这二位保驾护航,龙行有雨,虎行有风,看看谁还敢和自己玩横的!

    龙虎在手,天下我有!

    一瞬间,唐毅的信心爆棚,“来吧,让老子见识一下,你们这些大海商有什么手段!”(。)

    ps:  好多人都说忘了女主,是小的不太会写女人,不过女主不会花瓶的,接下来会有很多戏份的……

第397章 海笔架() 
有了龙虎两员大将,唐毅腰杆一下子就直了,他没在杭州多留,立刻动身,除了他之外,有不少江浙的商人也闻风而动。※%,

    他们早就知道唐毅要去泉州开海,一旦海禁开放,商机就扑面而来,别人办事他们还有些犹豫,可是唐毅多年的金字招牌,跟着唐状元有肉吃,那是大家伙早有的共识。

    从太仓南下的时候,只有三艘船,遇到了俞大猷,船只一下子多了十几艘,从杭州出来,大小船只一下子超过一百艘。

    不说别的,光是这份号召力,就不得不让人惊叹。

    如果换成别人开海,哪怕本事再强,两三个月的时间,也没法让船只出海,就白白荒废了一年,从这个角度看,嘉靖还是知人善任的。

    唐毅也放松了不少,他这个人啊,其实挺惫懒的,放松下来,就变得贪图安逸起来,日上三竿,也舍不得爬起来。

    王悦影端着早餐送进了船舱,放在了唐毅的面前,“大官人,快点吃吧,下回再送来就是中午饭了。”

    “嘻嘻,好媳妇,你喂我怎么样?”

    王悦影霎时间脸涨得通红,愤怒地揪住唐毅的耳朵,怒道:“你看看你,还有个大老爷的样子吗?我都怀疑你的状元是怎么来的!”

    “错,大错特错了!”唐毅大言不惭道:“人这一生,吃得苦和享得福是相等的,比如有人一辈子平淡,有人呢,则是大起大落,有山峰,有谷底。我呢。就是头些年啊,吃得苦太多了,付出的汗水都能装满好几个浴桶,所以啊,老天爷让我有了个好媳妇,能轻松轻松。”

    王悦影被他给气乐了。“一肚子歪理,让我喂你可以,不过你可要答应我一件事。”

    “别说一件,十件八件都行。”

    “没有那么多,光是一件就行。”王悦影抓起油条,塞进了唐毅的嘴里,又喂了他两口稀粥,而后叹道:“帮帮梅君妹妹吧。”

    “梅君,谁啊?”唐毅茫然。

    “就是沈小姐。人家大名叫沈梅君。”王悦影气呼呼道:“带了人家一路,怎么连个名字都不知道问。”

    “问她干什么,女人的名字我记住一个就够了,那就是你!”唐毅放肆地笑道。

    王悦影总算是彻底相信唐毅对沈姑娘没什么想法了,她又是羞又是喜,甜蜜蜜的,在心头弥漫。

    “哥,梅君妹妹的确是太可怜了。”

    唐毅咬着油条。含混道:“天底下可怜的人多了,对了。你没把她送去绍兴啊?”

    王悦影叹了口气,“哥,你让我怎么送,眼下绍兴还在打仗,一路上都是倭寇,我让人打听了。沈青霞先生的两个儿子,还有侄儿都被发配保安州,在绍兴只有长子沈襄一人,由于受老父牵连,经常被官府抓去。朝不保夕。沈氏族人倒是不少,可谁能有胆子,有财力照顾一个孤女啊!”

    “可是我们身边也不能留个拖油瓶啊!”唐毅哀叹道:“悦影,沈炼是心学中人,和我师父荆川先生是好朋友,徐渭那家伙早年也向人家请教过学问。论公论私,我都该帮这个忙,可是把他的女儿带在身边,事情就变了味,黄土泥掉到了裤裆里。”

    “怎么讲?”

    “不是屎也是屎了!”

    王悦影羞得满脸通红,啐骂道:“亏你还是状元郎呢,真是粗俗!反正我不管了,你不收沈姑娘,我收,我让她给我做丫鬟,这样你总没话说了吧?”

    “我是一肚子话啊!”

    唐毅仰天长叹,可又有什么法子,船只在大海之上,他总不能派一艘船,掉头把人送回去吧!的确是王悦影所说,要是人有了点差错,反倒成了自己的不是。

    “成了,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这是虱子多了不要,债多了不愁。反正都得罪了严党,多一桩我也不在乎!”

    王悦影兴奋之下,又大口大口地塞东西给唐毅,弄得他腮帮子鼓起,和仓鼠似的。不得不说女人之间非常奇妙,当得知唐毅对沈梅君一点意思没有,王悦影和她迅速成为了闺蜜,王姑娘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懂得还真不少,至于沈梅君,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厨艺,偏偏王悦影十指不沾阳春水,这两位倒是相得益彰,成天黏在一起,弄得唐毅都想把沈姑娘扔到海里算了。

    大船队离着泉州越来越近,一路上并不算太平,遇到了三次倭寇,也遇到了几次明军的水师。有俞大猷这位猛将兄在,很多倭寇都望风而逃,有那些不开眼的,直接被俞大猷给解决了。

    唐毅有空也把俞大猷请过来,了解倭寇的情况。

    其实自从推行乡勇以来,东南抗倭的大局就在不断好转之中,也苏松和浙江为例,一般的村镇都会有几十名经过训练的乡勇,几个周边村镇组成联防体系,就能拿出两三百名青壮士兵。

    他们只要守着坚固的村寨,没有三五百名倭寇,休想打得下来。

    也就是说,以往横行无忌的小股倭寇彻底没戏了,要想抢,就必须集中兵力,明刀明枪对着干。

    明军除了少数精锐,战力总体还是比不上倭寇,但是明军有一点好处,就是不怕损失,杀敌八百,自损一千都是大胜,很快能得到补充,倭寇却没有这个便利。

    按照俞大猷所说,现在双方已经进入了僵持期,如果能顺利开海,让更多的人有了工作,釜底抽薪,整个抗倭的势头儿就会扭转过来。

    俞大猷十分感叹:“一想到倭寇平定有望,心里头是真高兴,可是也有些空落落的。”

    “呵呵,俞老哥,你用害怕,以后的仗只会越来越多。”唐毅望着起伏的海水说道:“所谓倭寇之乱,其本质是海洋和陆地之争,我中华传承数千年,从来都是海陆并重,固然靠着海洋吃饭的人不占主流,但是总人数比起一般西夷小国还是要多得多!他们能开疆拓土,驰骋海上,没有理由我们做不到,总有一天,要让我们的旗号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要让日月照耀之下,即为大明疆土!”

    唐毅不断说着,俞大猷默默听着,说实话,他觉得唐毅都在胡说八道,可偏偏每一句都触动了他的心头,就像是天边的彩虹,在海面升起……真有那么一天,即便是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船队进入了福建地面,这一天早晨,沐浴着初升的朝霞,在船队面前出现了连绵的陆地线,在岸边,有不少人正在翘着脚张望。

    “来

    了,总算来了!”

    说话的正是泉州知府杨继盛,不过他很快就不是了,知府已经落到了唐毅身上,不过他也不用离开泉州,吏部的任命已经下达,杨继盛因为政绩卓著,被提拔为兴泉道参议,从四品,主管兴化、泉州、漳州三府,算是唐毅的半个上司。

    其实这么安排,也算不得什么好心,摆明了是要把杨继盛按在福建,不让他动弹。但杨继盛倒是甘之如饴,当了地方官的几年,杨继盛变了许多,他依旧嫉恶如仇,依旧为民请命,可是他也知道很多事情要妥协,要学会刚柔相济,要重视人情往来……

    就拿对唐毅的欢迎来说,杨继盛是不惜血本,泉州府,晋江县,大大小小,文武官吏,一个不少,全都到了码头。

    致仕的官员,士绅,名流,地主,商人,能来的全都来了,甚至连府学和县学的学生都跑来凑热闹,争着一睹文曲星的风采。

    当唐毅的船只靠岸,搭好了跳板,唐毅还没下来,杨继盛就疾步走了过来,和唐毅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行之,真是想不到,我们竟然能在泉州重逢!”

    “椒山先生,晚生想起当年先生一路上的教诲,至今记忆犹新,获益匪浅。”

    杨继盛连忙摆手,“行之又在说笑了,我的那些都是书生意气,说说可以,却当不得真,倒是行之说的才是办事的道理,这几年我磕磕绊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