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130部分

史上第一暴君-第130部分

小说: 史上第一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摆几年之后岁数也就大了,那时候自然就会离开朝堂。

    而且,这般处置谁也说不出来什么,毕竟名义上这也是升迁。

    王允升迁太傅,那么三公的位置就全都空了出来,选出新的三公是目下让刘轩最头疼的事情。

    如果换个抓权抓的厉害的皇帝,可能直接就裁撤了三公了,可是刘轩却不愿意,因为那样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很容易造成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送到自己手上让自己裁定。

    何况,三公的存在,也能给手下文武们一个往上爬的动力,他考虑到哪怕以后自己手下们都长生不老了,官员们也要经常进行调整变动。

    你干的好,就升迁,做的不好就降职。

    所谓人争一口气,加上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好意思前一rì自己还是他上司第二天就被人指挥?

    这般丢脸的事情,肯定要竭力避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命的将事情做好。

    不过考虑到这个因素,刘轩觉得朝堂上还真就不能全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修士,需要适当的进来一些新鲜血液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倒是武将那边不用太过限制,这样的话也许可以将更多的人才往军事方面培养?

    “这样的话,诸如司马懿这样文武皆能的以后还是去带兵去吧!”

    思考了一阵,刘轩本想让荀彧接任三公中的一个,可是想来想去,发现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太过重要。

    吏部号称六部之首,吏部尚书甚至有大尚书的称呼,地位也是在六部尚书中排名第一的,刘轩让荀彧担任这个位置,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掌控吏部进而掌控住整个六部。

    若是换个人,有没有这个能力管好吏部先不说,在管理好吏部的同时还要帮自己督查六部中的其余部门,这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因此,荀彧不能动,起码在找到合适的人接任之前,荀彧只能一直待在这个位置上了。

    而户部又是朝廷根本,户部若出了问题,让天下百姓归心那就是个笑话,所以户部也不能动,这就让刘轩郁闷了。

    “难道将曹cāo提拔为三公?”

    想了想,提拔的太快也不好,不说曹cāo目前还没真正的归心,就目前天下的情势来看,若直接让曹cāo一步登天,难免叫他生出异心来,还是让他一步步往上升,等天下平定之后,让他再帮大汉开疆拓土。

    那个时候,才是让曹cāo接任三公的最佳时机,现在……还是继续做他的将军去吧!

    如此一来,新的三公人选还得重新考虑:

    “卢植还是朱儁呢?”

    别的位置还可以马虎一阵,可是这太尉刘轩必须掌控在手里,谁叫太尉在职权上有掌管天下兵马的职责,虽然在刘轩这里太尉军事上的权力受到了很大压制,可太尉还有一个权力一样让皇帝重视——那就是考核官员成绩。

    只不过在刘轩的六部制度下,中下级的官员考核任务是由吏部负责,而太尉负责的则是朝堂上这些高级官员,但这丝毫不影响太尉的权柄和威望,所以这个位置必须慎重考虑。

    “朱儁吧!”

    相比起卢植,朱儁算是与自己比较熟悉的大臣了,也算是最早一批支持自己的人,加上朱儁品德也不差,由他接任太尉刘轩也放心。

    瞧了瞧天sè,似乎已经不早了,这事情议论到这里就算完,让荀彧先回去安排好目前这些事情就行。

    只是没想到的是,那张温、杨彪、袁隗等人来没来得及上表请辞回家养老,朱儁居然先上了请辞的奏表。

    原因竟然是身体抱恙,遍寻名医无法,难以再为朝廷出力。

    此表一上,不但刘轩愣了,满朝文武也怔愣了好一阵,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最近一段时间里,朱儁上朝的确是断断续续的,只是都没想到病情居然恶劣到了这种程度,居然要辞官养病?

    因为朱儁的这个意外,导致刘轩不得不重新安排自己的计划,可在他还没有头绪的时候,孔融又跑来给自己捣乱来了。

    “陛下,那河北甄家小女入太学一事实在太过儿戏,此事万万不可为之!”

    ……

第83章 又要种田?

    第83章又要种田?看着孔融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刘轩也挺无语的

    其实下诏让甄宓来长安进太学的诏令早就发出去了,按照目前来看可能已经过了黄河进入河北地界,他还以为已经这种情况,孔融即便有所不满也不会再多说什么,就算要找事情也得等甄宓来了之后吧?哪料到这位孔融还特意跑了来,直接就和自己说:“请陛下收回诏令!”

    相比起孔融,朝堂上其余人可就要识趣的多,因为他们觉得一女子罢了,也没什么好争的,纵使甄宓真的进了太学,但真正要补缺的时候还不是要朝堂诸公商议而定?到时候朝堂上这些人怕是没有一个人会愿意用一女子补缺吧?

    加上看陛下这意思,似乎是对那甄家小女颇为欣赏,而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共识:此女早晚会入宫为妃,肯定不会跑到朝堂上做什么官员,因此他们犯不上为这种事情和皇帝较劲。

    真正觉得不满的,其实是一些儒家学者—汉朝中期开始尊崇儒家学术,但在那之前一直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当今学者也不全都是儒家的学者,就比如天子比较器重的郭嘉,他就不是学习儒家学说的文再比如此时还是个小屁孩的诸葛亮,根据他后来奉行的政策,刘轩推测诸葛亮应该是身兼墨家、法家以及道家诸多学识于一身的能人。

    同时,这些人不甚在意还有一个原因,汉朝时代女子的地位虽然比夏商周三朝时期下降了许多,甚至比汉朝初期都有很明显的下降,但是女子依旧比较zì yóu。

    皇宫中有女官任职、民间女子对自己婚姻不满意可以离婚,甚至私奔也不算稀罕事,同时寡妇再嫁也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事情——根本原因在于皇室中经常有寡妇再嫁的事情发生。天珠变最新章节

    甚至在汉朝初期,吕后掌握大权,接连封了数个女子侯爵之位可见汉朝女子的地位并不低。

    但是这种情况从汉朝中期开始渐渐有所改变,因为一些原因加上一些地位显赫之人个人的私**子地位受到打压,其中儒家文士在这件事情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刘轩之前的数位皇帝也因为个人的一些**鼓励贞洁观念,除却物质奖励外,并以‘牺牲一己,光耀全族,来满足许多家族的虚荣心。

    同时列女传、女诫等书的出世也给了这种行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准则,同时开始强调女子在社会上应该屈从男子,并且在社会分工上也更加倾向于内宅以及辅助丈夫等。

    但终究时间不算特别的久,所有不少人并不在意这些事情只有一直信奉儒家大道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但刘轩觉得他们这种反对并非是他们真的认为这样是荒唐的事情,而是这种事情预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儒家在汉室的地位开始下降了。

    因为那些理论都是儒家文士提出来的,前几十年在汉朝江山能够行的通,就是因为当时有着皇帝独尊儒术,打压其它几派学说的大环境,否则怎么可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放以前早就有看他们不顺眼的家伙再出一本XX传来驳斥了。

    而现今刘轩的作为,明显就是在推翻之前的一切这么做简直就是**裸的在打儒家文士们的脸,而且从刘轩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了当今天子对儒家学说并不感冒,甚至舂天子的所作所为孔融觉得当今天子的做派更接近法家?只有刘轩自己知道,他根本就哪派都不算,甚至别看他是仙人,但和这个时代的道家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但是他知道,当初汉朝皇帝打压其它几家中人,其中儒家人在其中造谣中伤之举可不少,他又不像那些皇帝真的以为什么道家的‘争,是要和自己争皇位的思想,那些不过是一些有野心人故意歪曲出来的理论,就和后来越走越偏的儒家一样。

    加上刘轩明白手下一家独大不是好事,百家争鸣反而会更有活力同时也能保证这些文士始终保持竞争力,不停的对自家学说钻研,然后成为真正的贤者,而不是变着法的为了迎合天子而篡改曲解,最后鼓捣出一堆乱七八糟的糟粕。看了看面前的孔融,刘轩在想明白了他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件事之后也就懒得理会了。“汉朝什么时候规定过女子不能入太学?”

    孔融听了后也是一脸郁闷,因为汉朝的确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别说入太学,就算是做官也是准许的——因为内宫的女官就是明确的官身,只不过朝堂上没有女官的位置罢了。现在他就怕刘轩说这个,而且怕刘轩以后真的封女子为官,那样的话儒家先贤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一切,都将彼推翻。

    也许现在说什么天子用女子入朝为官还是一个没影的事情,但现在已经有了这么苗头,就要尽快的将其毁去,否则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岂非更加没有办法应对?他今天来此,就是为了将这个可能扼杀在萌芽之间,只不过如今看来,自己似乎成功的可能不大。

    挥了挥手,刘轩直接示意孔融离去,他现在已经懒得再和孔融多说什么了,哪怕这人还想在自己面前长篇大论,想要让他改变自己的心意从而收回诏令。可刘轩是能被随便就忽悠过去的吗?加上他本就懒得听孔融在那扯淡,直接将他赶走也能免去一番烦人的聒噪。孔融闷闷不乐的离开了,刘轩则继续着自己的事情。比如司马懿在炼器司做的不错,刘轩直接将其升为郎中,算是炼器司一把手了,史道人虽然没有正式挂个职位,但以后也要听司马懿调遣和安排。

    同时刘轩还查看了下司马懿的修为进度,发现这个年轻人在修炼上也颇有资质,如今修为已经渐渐追了上来,按照这个速度恐怕很快就能达到他心中那个标准了。“等那时候就把司马懿派到军中历练,至于这炼器司······若史道人做的好,以后倒是不介意将他扶正!”正寻思着,恰好史道人跑来求见,刘轩顺势就让他进来。

    一来才知道,原来是例行禀报炼器司的情况,因为刘轩这些阵子一直在关注炼器司,同时又给炼器司下了新的命令,所以隔三差五史道人和司马懿就会轮番前来禀报一番。“陛下所提的那种盔甲·……虽然材料充足,但是想要制作的话很是困难,按照炼器司目前的情况,每个月能够造出一副已经是快的了!”

    史道人口中说的战甲,自然就是刘轩先前给吕布以及刘备分别打造的战甲,只不过这种战甲他制造起来还算快捷,但要这些人来制作,就有点困难了。

    虽然炼器司的修士们经过这几年刘轩的栽培,修为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见识也开阔了许多,炼器或者炼丹手段都提升了不少——甚至史道人提议过再组建一个炼丹司,只不过刘轩觉得现在没必要专门组建这么一个部门,所以表示等以后再说,这炼丹司就没组建起来。可刘轩要求的这套铠甲制造繁杂,其中又用了不少比较难的手段和技术,想要真正的掌握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是吗?”

    刘轩沉吟了一阵,最后说了句:“不用着急,回去慢慢做,一年之内要熟练掌握这种战甲的制造技巧,因为以后这种战甲将会成为朝廷将校们的必备之物!”

    这种盔甲是可以长久使用的,而且造出一套就能用上一套,若是使用者能够妥善将其淬炼好,盔甲甚至具备一定的进化能力,也就是说拿到盔甲后以后都不用再为战甲问题发愁了。

    目前造的慢,刘轩大可以将其优先赏赐给一些有功之臣,这样将领们也会更加想要立功,等以后立功的将领多了,制造的速度也会提升,慢慢的也就普及开来。至于羽林骑使用的那种士兵铠甲……依旧还是要制作的,甚至虎豹骑以后也要换上一些特别的铠甲。但士兵们的战甲和将校们的永远不会是同等级的,这种差异也能让底层的人有向上爬的动力。

    又询问了下史道人炼器司目前的情况,以及那些修士们在长安住的如何?最后得到的答案都不错,那些修士在有更高深功法以及更好丹药的环境中已经不想走了,甚至他们觉得在这里为皇帝效力比他们自己在外面瞎晃荡有前途的多。

    虽然史道人没有说自己,但刘轩也察觉的出来,史道人也是这般想的,看出这一点后,刘轩顺手递过去一个玉片,什么也没说直接就让史道人下去了。不过史道人一接过玉片,立刻神sè大变,随后恭恭敬敬对刘轩施了一个大礼,这才慢慢的退去。“这史道人如今算是真正的为我所用,想想今年还真是做了不少事情啊!”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