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194部分

史上第一暴君-第194部分

小说: 史上第一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准备这些东西,史道人算是出了大力,不但亲自将一些刘轩急需的东西制造了出来,就连自己搞不定的也尽可能的通过各种关系给刘轩弄来。

    所以新的一年才过去没多久,刘轩本以为需要很久才能准备齐全的物品竟然已经凑齐,既然这样的话就没必要耽误下去了。

    “虽然这种做法显得有点那个什么了一点……不过,我不在乎!”

    伸手拍在了坚硬并且散发着寒冷气息的方盒上,刘轩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大量的药材以及矿物都需要进行处理,不过刘轩现在不准备用基础的法门进行处理,因为那样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要是一步步去做的话,恐怕没个两三年都无法完成这个工作。

    为了节省时间,刘轩这次是豁出去了,反正如今天下一统,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大麻烦,就算因此而大伤了元气,老老实实的待在皇宫里修养就是。

    反正新修建好的这座龙宫本身就可以聚集龙气帮助自己修炼,在恢复上自然也有相当大的助益。

    只见刘轩浑身金光缭绕,两大一小的三条金龙在金sè的氤氲中若隐若现,然后那无数的药草以及矿物慢慢的发生着变化,有的是融合到了一起,有的则没入到周围早就准备好的各种奇怪器具当中。

    当诸多变化慢慢停止之后,整个天机阁中散发出一阵阵诡异的气息,而刘轩也停止了自己的施为,更是将所有的龙气都收归会体内。

    “龙气虽然诸多益处,但是在施展这种诡异法术的时候却有诸多掣肘,看来有得必有失,终归没有十全十美的!”

    看着那些渐渐发生变化,不同散发着诡异气息的器具,刘轩呼出一口气:“不过好歹将这个阵法激活了,再配合冰玉中蕴含的强大冰霜之力,我帐下这 第 265 章 程罢了。

    “这次平定江东,吕布功劳甚大,升任卫将军没什么疑问,只是曹孟德今次没有出征,仅仅是举荐了几名将领,升其为后将军,怕是不大妥当。”武官做到极致既然是大将军,汉朝时大将军地位与三公差不多,时在其上时在其下。

    灵帝时期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到如今倒是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并非是刘轩对武将如何看重,而是他登基以来,朝廷就没有人任大将军。

    而在大将军之下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这三个将军号地位都与三公相当,当然实际权力比不上三公,所以只是位比三公。

    封吕布卫将军,已经算是相当高的封赏了,就目前朝廷的武将中,吕布无疑是最顶端的那个。

    卫将军之下就是四军将军,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虽然地位相当,但还是依照前、左、右、后的顺序有着高下之别。而在朝堂中地位在三公之下,但也比九卿略高。原本朝廷中的后将军是袁术,不过袁术已死,位置自然空出来了,另外三个到目前也还空悬,刘轩本以为升曹cāo一个后将军也没什么,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与刘轩一并坐在御房的,除却当朝三公之外,就是吏部尚荀彧了,而适才那句话则是当朝太尉皇甫嵩所言。

    他这话倒也没错,这次南下平定江东基本都可以算做吕布的功劳,毕竟身为先锋的吕布着实打了几场漂亮仗,升官无可厚非。

    但曹cāo……他好像就待在雒阳没离开?也升官?那将军位未免太不值钱了?

    刘轩想了想,倒也是,不过曹cāo推荐的几名将领的确出了大力,半点奖赏没有倒也说不过去。

    “赏赐些金银布帛?”

    似乎也只能这样了,即便曹cāo如今修为进步颇快,自己不怎么用的上这些,可他家里人终归是要用的,所以这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当然,刘轩少不得还要和曹cāo私下里谈谈话,让他知道并非是自己要打压他,反正顶尖的将军号空悬甚多,只要再立下功勋,自然会封赏给他。

    这两人有了定论,再下来就是作为平川都督的关羽。

    虽然关羽还没有班师回朝,但关羽那虎贲将军肯定是做不下去了,依照关羽如今的地位封个平西将军也是合适。

    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在朝堂上的地位次于三公,与六部九卿相当。如今公孙瓒也不过是个平北将军,关羽能升任平西将军,绝对该感到满意了。

    其余如张辽也需要提拔升迁,刘轩封其为平东将军,虽然张辽没有如关羽一样独领一军征讨一方,但这么多年来张辽勤勤恳恳,而且大战小战都有其身影,在河北的时候更是出了大力,因此这个提拔也没人说不妥。

    空下来的羽林将军之位刘轩直接给了马超,同时关羽留下的虎贲将军位置则是交给了太史慈,空出来的羽林校尉位置则让赵云递补了进去,至于另外一个空悬则还没有定论。

    另外,虎豹骑也进行了大调整,曹仁升任平南将军,曹洪则升偏将军,曹纯递补晋升为虎豹将军,刘轩顺势让徐晃进虎豹骑为校尉,这样虎豹骑的实力也没受什么影响,不过另外一个校尉位置也空着。

    同时,虎贲骑也并非没有变动,高顺升任裨将军,因此虎贲骑也空出了一个位置来,不过这个位置刘轩倒是想到个合适的人,直接让朱灵填补进去了。

    虎卫军没动,原本是想提拔许褚,但他的确没立下功勋,因此就没有去管。至于今次参与到大战中的余下将领,都各有赏赐,只是因为功劳不多所以没有得到升迁。

    倒是虎豹骑以及羽林骑空出来的两个校尉位置,又引发了不少人的在意,禁军中的校尉何其多?何况益州还有不少新归顺朝廷的人,这些人虽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若是能进天子看重的jīng锐兵马,那么以后的前程也更会更光明,所以两个校尉的位置,让许多人争破了头。

    ps:来回翻表格,眼都翻花了……原来领导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

     

第171章 汉室江山

          第 266 章  汉室江山

    武将们的升迁任用足够让这些官员讨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尤其是吏部尚荀彧,自打去年冬天一直忙到现在,但等待他处理的工作依旧多的让他忙不过来。

    这种事情,并不会因为的修为增加而又什么变化,尤其是在打下了扬州、荆州、益州以及还在收复中的交州后,整个南方广博的土地上都在等待着新的官员上任,而这些人选都要荀彧一一进行考察审核最后才能派往应去的地方。

    如果仅仅是如此,荀彧也就是忙一些罢了,可朝堂中哪个没有些亲戚之类的,或者说想要栽培的晚辈、弟子等等,这么多的空缺,自然也引来不少人来和荀彧套套近乎什么的,也不奢望这荀尚能够直接许下什么官位,只求在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自家人’就任。

    这么一来,荀彧家的大门都快被敲烂,若不是今rì刘轩唤他来议事,怕是此时还在家中应付那一群又一群的客人。

    即便此时大致的事情都已经谈完了,荀彧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陪着刘轩在御花园中散步——表面上是君臣之间聊聊天,实际上就是借故躲那些讨厌的家伙。

    “每天还那么多人上门?”

    “是!”

    关于荀彧家的情况刘轩自然知道的清楚,而且荀彧也没有隐瞒,回答的非常痛快。

    “若是嫌烦,就闭门拒客!”

    刘轩这句话就是告诉荀彧,你不必担心什么,反正即便没有所谓的人脉啊、交情啊之类的,只要有天子撑腰,那么在这朝堂上就不用害怕什么。

    何况,这群上门套交情的基本都不是刘轩的亲信,真正的亲信文武们没有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天子就不会亏待他们。

    而且,这些亲信们如今也知道了刘轩的野心,所以他们不用担心没有功劳可赚,只要汉帝国踏出征服四方的脚步,那么功劳就会一个接一个的等着他们去拿。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同时也对朝廷有信心。

    也就是一些不知道天子心中想法,以为大汉重归一统就已经是天子最终的目标的那一撮人,才会担心天下稳定后没有更多的机会往上爬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就是刚刚投奔到朝廷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这群人应该如何安排,朝廷同样没有定论。

    恰好荀彧看人极准,刘轩也想问问荀彧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觉得那诸葛亮,才学如何?”

    “虽年岁尚轻,然才学过人,而且所学极为广博,若是好生历练数年,可为一国之丞相!”

    丞相,这个官位早就被废除掉了,因为权力太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对皇位是极大的威胁。

    可想要坐这个位置,没有能力也是不行的,荀彧这番话倒不是说诸葛亮有野心,而是说其能力过人,就算是做丞相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荀彧也点出了诸葛亮目前最大的问题:年纪太轻。

    今年诸葛亮不过才二十出头,许多人这个年纪还在四处求学,实际上诸葛亮也不过是刚刚从司马徽那里出师,想要真正的成才,还需要增加些阅历,提升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才行。

    “以你看来,这诸葛亮如何安排合适?”

    听到天子问这个话,荀彧不免犹豫了一阵。

    诸葛亮这个人,在刚刚归顺朝廷不久荀彧就去了解了一番,并且好好试探了下他的才学,发现诸葛亮无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颇为擅长,同时还jīng通天文地理、玄门杂学以及些许机关知识,也许最不擅长的就是那领兵作战的战术指挥能力了——不过荀彧不认为诸葛亮会被天子安排军中做一将领。

    而即便是这最弱的能力,荀彧认为以诸葛亮表现出来的小心谨慎,就算不能成为一代名将,但也足够胜任。

    只是要诸葛亮做一名单纯的将领,未免浪费了他的别的才能,尤其是在大局观上的犀利眼光。

    想次这个,荀彧就想起那天与诸葛亮谈话之时,这位年轻人直言不讳的就点出:“当今天子其志向之大,千百年来无人可比。”

    荀彧闻言一阵惊讶,但也没再多问什么,他明白和聪明人说话,有的时候不需要说那么多,也许彼此间几个眼神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

    就比如诸葛亮,在朝廷征辟他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而且也没摆什么高人隐士的谱(如今年纪轻轻的他也摆不出来),而在接受征辟之后他没有留在荆州,而是主动选择入京,都可以知道这个年轻人很聪明,他知道有的手段在当今天子面前就是自找没趣。

    同时也明白只有入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若是留在荆州,可能他以后也能出头,但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朝廷的重视,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还是自己到皇帝面前展示才学最好。

    何况从天子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来看,天子对老臣虽然也算礼遇有加,但提不上重视,如今朝堂上权势最重的,都是一些年轻人或者是正值壮年之人。

    从这一点也可以瞧出天子的目光很长远,知道只有这些人才能够随着自己打下一片广阔并且安定强悍的汉室江山。

    而他的选择明显是正确的,和与自己一同学艺,却依旧留在荆州的庞统不同,诸葛亮已经引起了刘轩的重视,甚至亲自过问起荀彧要怎么安排。

    荀彧给出的安排倒也合适:“不若先入朝做议郎?”

    议郎算是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或者说刚刚步入官场的名士最佳的选择。

    议郎没有具体的职务,但是却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位置,任何事情他们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在天子垂询的时候有义务帮天子解决一些疑问。

    说白了,就是类似皇帝的助理团队,在让这个新人熟悉官场的同时,朝堂大佬以及天子也能就近考察这个人的才学,然后在其积累到了足够经验后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诸葛亮虽然才学过人,而且在荆州颇有名气,但终归是个年轻人,先在议郎位置上熟悉熟悉也未尝不可——何况在别的位置上,刘轩也怕局限了这位三国第一妖人的才华。

    “嗯,就这么定下了!”

    说话间定下了诸葛亮的官位,刘轩又想起了那个与其齐名的庞统庞士元,这个年轻人出身要比诸葛亮好很多,才学也是不俗,只可惜这人略微有点自傲,虽然接受了朝廷征辟,但因为天子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器重,所以这货居然留在荆州没有随诸葛亮一道来雒阳。

    对于这一点,刘轩倒是不怎么在乎。

    他虽然很看重这位凤雏先生,但也不是非将其纳入麾下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