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46部分

史上第一暴君-第46部分

小说: 史上第一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刘轩不得不安抚了一阵,告诉她朝廷的情况还没糟糕到要靠一个女子出卖自己的婚姻来拯救的地步——话说即便真到了那个程度,估计满朝诸公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此时女子地位虽然并不如后世明朝时期那么低,但是也绝对不会高到天上去,这个时代依旧是男人做主的时代,一般人都有点大男人情节,何况朝中诸公哪个不自诩人中精英?

    就算王允在原本的‘历史’上施展了美人计,但真正奔走的却是王允这个家伙,来回挑拨的也是王允,最后成大事也是王允和吕布,貂蝉在其中扮演的更像是一个道具,所以王允自然不觉得不妥。

    可眼下按照刘姿所说的行事的话,那么所有人估计都没脸见人了,还做的什么大臣,直接去官还乡吧。

    但是刘轩解释了一阵后,刘姿不信,只当这个哥哥是不让自己担忧,所以故意把话往好了说,无奈下刘轩只得稍微展现了点神奇手段,这才将这妹妹安抚住。

    不得不说,这时候对于这些神鬼之论还是颇为敬畏的,即便是统治天下的朝廷,也有专门祭祀天地鬼神的部门,由九卿之一的太常卿负责。

    只从太常卿位居九卿之一,可见此时人对天地鬼神的态度了,所以当刘轩表示自己习得神仙妙法,乃是得上天眷顾之人后,刘姿也就收起了自己的心思了——这丫头之倔强也让刘轩侧目,若不是搬出神神鬼鬼的,估计还说服不了她。

    不过从今日这一次也叫刘轩知道了这个妹妹并非是个寻常女子,所以也有心栽培一番,这日叫她来看张辽修炼,自己在旁指点,也算是叫她先知道个大概,然后抽个时间他就可以开始教导这个妹妹了。

    教了没多久,张辽就完成了今日的修炼——他平日修炼自然不会是在这里,只是积累了不少疑问后才会一次性找皇帝请教,然后再继续自己的修炼,今日就是刘轩给他指定的来问问题的日子,适才解决了疑问,立刻就修炼了起来,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了后,只觉得一阵神清气爽,一下就从地上弹了起来。

    本来军中武将身披甲胄的时候是不能随便乱坐的,因为起身不方便,但张辽发现自己修炼后因为力量越来越强,对身体的操控也越发自如,即便有甲胄在身,倒是也没太大的妨碍。

    此时一跃而起,甚至有长啸一声的冲动,好在他记得皇帝就在旁边,不好造次,起身后就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

    刘轩其实并不介意这些,瞧了瞧张辽后,见其神完气足,知道他修为又往前迈了一步,若按照这个速度,也许很快就能追上吕布了——这倒是让刘轩颇为惊讶,要真出现了那种情况可有趣了,不晓得吕布会是什么反应?

    实际上让张辽任羽林中郎将,朝廷中诸多大臣是不怎么同意的,毕竟张辽出自吕布帐下,谁能保证羽林军也会被吕布顺势吞到手中?但刘轩根本不管那个,直接下诏封张辽为羽林中郎将,结果还惹来不少闲言,甚至有两三个冲动的,也不管吕布的脸色多难看,在朝堂上就说起刘轩的不是来,惹得刘轩一阵不爽,直接就把这几人给去了官职,赶出了皇城。

    这事情当时还闹出了些风波,因为刘轩登基不足一年,已经出了两次这种事情,士人中隐隐开始有人传言当今天子乃是一独断专行之君,不听良谏,恐怕非汉室之福。

    甚至这种传言这些日子里还传进了皇宫之中,惹得蔡琰一阵皱眉,这日回到寝宫中,就见蔡琰拧着眉头在那等着自己。

    **********************

    P。S:下榜了~下榜了~苦逼的日子来临了,多砸点推荐票安慰安慰我这颗脆弱的心灵吧。

第63章 进京?

    刘轩一回来就看到蔡琰这副表情,初时还道自己的这位皇后遇上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后来见其吃饭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便直接开口询问了起来。

    不想蔡琰的回答却是:“现今谣言四起,多言陛下不听良谏,久之恐误了朝廷大事。”

    刘轩一听,才知道如今长安城内谣言已经传的这么凶,都已经传进皇宫里来了——当然,眼下的皇宫也算不上什么秘密之处,简直就是四处漏风,从上次南华能够借傀儡操纵之类的术法前来刺杀他就可以瞧的出来,虽然那天之后张辽和吕布都调动兵马加强了防卫,但是再怎么防护,这口口相传的流言也是防不住的。

    同时他也没料到蔡琰担心的不是自己成为昏君,反而是担心流言越传越烈,会毁了刘轩的名声,那样的话对于眼下的汉室来说绝对是重大的创伤——皇帝不够贤明,天下间的才德之士再看到如今大乱的局势后,恐怕更加不会来朝廷效力了。

    那样一来,这天下岂非会越来越乱?

    她当然不晓得,刘轩根本不介意名声什么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巴不得把名声搞臭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些不老实的家伙引出来,最后再一网打尽,眼下这些流言不但无所谓,反而还帮了他一把。

    至于朝廷的运转?刘轩相信只要继续下去的话,朝廷的诸多事项一样会正常运转下去,而目前朝廷中的人才已经足够自己调用了——而随着朝廷的势力慢慢恢复,那些真正的有才之人不会看不出来局势,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还用担心人才?

    “无碍,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虽然开导了一番,不过蔡琰的眉宇间多少还是带着些忧愁,晚饭吃的也并不多,但是这种事情也没法立刻证明,刘轩只能先将其放到一旁去。

    不过说起人才,刘轩想起自己让卢植给刘备去了一封信,同时还有自己下的一封诏令,也不晓得如今怎么样了。

    这段日子,因为虎牢关被攻破,长安这边可以更快捷的收到关东联军那边的消息了,眼下关东联军围在雒阳城外,正和城内的一些董卓残余势力较劲,不过据说雒阳内部并不稳定,甚至有自己乱起来的征兆。

    除此之外,虎牢关破了之后,张济带着一部兵马南下冲向荆州,眼下在哪却不清楚,刘轩暗中猜测:这货不会又跑宛城去了吧?

    不过张济的事情和他关系不大,就算张济真的在宛城站稳了脚跟,刘轩现在也没功夫去收拾他,不过张济若取宛城,必然和刘表冲突,也许可以派使者往刘表处,让刘表和张济先打上一阵?

    说起刘表,前些日子终于收到了这位新任荆州牧的书信,据说其上任后重用当地贤才,借着当地大族的力量将当地匪患肃清,眼下正着手恢复民生。

    这么瞧来,这刘表也的确有几分能耐,不过想起他随后几年也不知道是在荆州住的太安逸还是如何,一下就没了上进心——但刘轩就喜欢这样的宗亲,有能力而且野心有限,看来刘表那边有可能不用浪费兵力就重归朝廷治下。

    麻烦的是荆州士族势力依旧盘根错节,掌控了当地许多事情,不能一一拔出,着实可惜了些。

    这一点,从刘表到荆州赴任,竟然被逼得无法带半个随从入荆州就可以得知——上官到任,荆州士族居然无一人前往接应?若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对,没看刘表表态重用当地大族后,立刻就把所谓的匪寇给杀了个一干二净么?

    往难听了说,这群家伙根本就是故意给刘表下马威,若你不用我,你这个荆州牧也就别当了,也许某一天就被贼寇剁了脑袋。

    你用我,我们就让你在这个位置上坐的安安稳稳的,不过大事小事你得问问我们的意见,同时绝对不能影响我们这些人在荆州本地的利益……

    经过刘表这事情,刘轩对于这些门阀大族愈发的厌恶了起来,不过一网打尽也不行,刘轩还是得继续奉行打一派拉一派的方法。

    其中荆家和蔡家似乎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倒是黄家,本身是荆州望族不说,其中也有几个值得刘轩拉拢的人才——倒是那庞氏,俨然有点鸡肋的意思。

    至于刘轩想要重用黄家,还是因为刘表上了一道表:因平乱有功,上表替黄忠黄汉升请功,并替其讨中郎将一职。

    中郎将在这时候还是相当高的武职,在将军名号没有泛滥之前,中郎将是真正的实权派,这点从当初黄巾之乱时,朱儁和皇甫嵩也不过是中郎将,却统领大军就可以得知。

    刘表虽然是州牧,但是这种重要的武职要任命与否还是得请示朝廷,本来这事情也不必请皇帝亲自决断,不过刘轩在意的是表上的黄忠此人,所以就将这表压住,暂时不做回应——皇上都不回应,大臣也不会说什么,何况黄忠也不在长安中,一个外地将领,他们也没太过放在心中。

    也就是宗正刘艾时时来提醒刘轩一句:“刘荆州任一中郎将之衔还上表咨询,可见对朝廷极为忠心,此等忠臣又是汉室宗亲,绝不能寒了其心。陛下无论准还是不准,须得早做回应才是。”

    这番话无非就是提醒,刘表都已经是州牧了,还和朝廷请示,可见刘表还是向着朝廷的。若朝廷对其不看重,最后逼得刘表心生怨气,那荆州可就彻底的和朝廷说拜拜了。

    刘轩虽然不是全部认可,但是这番话也是好的建议,他刘轩毕竟不是个昏君,好话还是坏话还是能够分出来的,所以中郎将一职虽然还没许下,但却已经回了书信——朝廷各部整编,中郎将职衔存与不存都是两可之间,黄忠平乱有功自当封赏,不过具体职衔要等过阵子才能定下。

    其中还表示除却官衔,其余封赏刘表可自行决断,也算是表现出了朝廷对刘表的重视。

    至于黄忠……

    实际上刘轩是想找个理由将黄忠调到朝廷中来,眼下刘轩手里虽然将领不少,但能独当一面的其实并不多,何况黄忠这等猛将,能早点挖来总比晚点好。

    如今刘表的这份请功表正好合了刘轩的意思,只是禁军还在改组,黄忠来了似乎也没法安排,所以只能先押后一段时间。

    倒是刘备那边,始终不见动静,刘轩都想去封信催一催了。

    “按理说这刘备不应该拒绝征召啊!难不成他还看出了本人的心思?”

    实际上就在此时的雒阳城下,公孙瓒的大营之中,刘备和自己的两个兄弟以及手下唯一一个能给他出点主意的简雍也都望着手中的诏令以及书信发愁。

    “先前与伯珪共讨国贼,所以此事就未曾与二弟、三弟以及宪和讨论,此时大军围住雒阳却攻势渐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下雒阳,此事却不能继续拖延下去,遂将你们唤来,也好讨论一番。”

    刘备这话才一说完,也不等他继续将事情再详细说说,张飞就已经等不住的问了出来:“什么事情?竟然这般慎重?”

    关羽瞪了一眼自己这个三弟:“听大哥说话!”然后也略带好奇的看向刘备。

    刘备也没卖什么关子,取出了诏书,随后又取出卢植的书信,本来诏书来的时候他就想启程,只不过那时候围攻雒阳甚急,一时脱不开身,加上卢植信上也说此事不必着急,等战事稍缓再来不迟,所以就拖到了现今。

    这些日子里,因为没什么大的战事,他也时时思索此事,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只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就砸自己脑袋上了。

    “许是恩师举荐?”

    本来这个可能并不高,他刘备虽然有大志向,但却也颇有自知之明,当初在卢植那里学习的时候,自己是个什么表现,卢植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他自己清楚的很,也许唯一的好印象就是黄巾之战的时候带乡勇助战留下的。

    这似乎不足以让卢植举荐自己入朝为官吧?毕竟那入朝为官可与地方上任职大不相同。

    想来想去没个头绪,今日得了空闲就和自己亲近之人详细说了一番,结果话才一说完,这帐中一下就变得十分安静。

    可惜只维持了不过数秒,张飞就大叫道:“这有什么好犹豫的?朝廷招大哥进京任职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也许还能认祖归宗呢!”

    刘备和关羽本想呵斥他一声,可是随即一想:的确是好事没错,不管怎么说,进京任职对于刘备来说都有天大的好处,尤其是那宗亲的名分,若真能得到朝廷承认,好处可是数不胜数。倒是刘备自己想的多了,只觉得这事情太过突然,其中又透着点古怪,所以才坐在这里没个决定。

    此时被张飞一嚷嚷,刘备才意识到想那么多无用,就算真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也得等自己进京了之后再说。

    不过唯一值得忧虑的是,此番进京,还能继续统御兵马否?若失去了兵马依仗,自己在朝堂上又能做到哪一步?

    正思考着这一点,恰好关羽也开口问了句:“此番进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