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48部分

史上第一暴君-第48部分

小说: 史上第一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更加的肆无忌惮。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看,孔融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所以刘轩立刻下旨:废河南尹,复置河南太守,孔融从北海相迁河南太守,治雒阳。

    诏令一下,满朝文武觉得这么安排最是妥当。

    袁隗等人觉得皇帝用孔融,就是重用大族士人的意思,他们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一些寒门出身的又因为孔融威望隆重,又是孔子后人,也没什么觉得不妥的。

    倒是郭嘉坐在角落里,隐约猜出了刘轩真正的用意——皇上怕是不待见这位,否则以孔融威望,招入朝中不是更好?雒阳那地方本就被舍弃了,随便用谁不行?

    不过这话他却没说出来,只是坐在那里与众人没什么差别。

    随后刘轩又下旨:“袁绍讨贼有功,升任青州刺史。”

    原本他是想要袁绍任冀州刺史的,可是随后想起来韩馥正是冀州刺史,虽然他知道这货恐怕没多少好日子过了,但眼下没有地方安排他,总不能弄出两个冀州刺史吧?

    加上孔融离开北海国,青州那地方匪患又特别严重,总得派个能人前往治理。袁绍身为渤海太守,倒是就在青州不远,将他迁为青州刺史他也不会反对,同时渤海这个地方他肯定不会放手,那样的话他和韩馥之间的矛盾会更快的激化,早晚一场火并。

    随后又下令将刘虞招回朝中任职,先前因为诸多变故,刘虞还能推脱不能成行,此时道路通畅,再不回来那可就真的有问题了,少不得要让宗正寺派人查探一番,然后再以天子名下诏‘削藩平叛’了。

    “不过刘虞进朝,当任何职?”

    这个得先讨论出来,总不能连叫其担任什么职位都没定就直接叫回来吧?那太儿戏了。

    原本刘虞可以进京担任太傅的,但此时太傅是袁隗,这位老大人在那位置上坐的稳稳当当的,总不好直接给撤了吧?

    那么就只能在九卿与六部中寻找,还必须得是主官才行,否则不符合刘虞如今的地位。

    讨论来去,刘轩发现合适的也就是户部尚书、卫尉、廷尉、司农等几个职位,当然吏部尚书也没什么问题。

    与诸公讨论了一番,最后决定招刘虞进京担任司农,毕竟刘虞在幽州时期,地方上被其治理的相当不错,只是此人主张对外族采取怀柔政策,这一点被刘轩所不喜,所以就不准备让他去接触与兵事有关的位置。

    倒是搞搞后勤,治理治理天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商量一定,诏令立刻就下达:“公孙瓒讨贼有功,升幽州刺史!原幽州牧刘虞入朝为司农,诏令到达之日即刻启程。”

    这诏令中关键的就是最后那句,否则寻常诏令并不会将时间定的这么死,刘轩就是要看这刘虞到底是什么心思。

    忙了一天,总算是将这些比较麻烦的事情解决了,但是关东联军都有出力,也不能只部分封赏,不过余下的都是些小事,刘轩也不必事事都自己去费神,叫诸公们拟的奖赏章程上来,然后自己过目一下就可以下诏了。

    反正那些人都只是在各自的基础上进行一点变动,刘轩也不在意,反倒是先前那一番封赏,这天下间的局势立刻就是一阵变换,也不晓得最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而且……那南华老仙还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自从南华刺杀他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这一点让刘轩很是在意。

    南华老仙想要建立一个修行国度,或者说是建立一个类似后来西方教廷的体系,自己虽然不直接参与治理天下,但是却超然于整个国家之上。

    黄巾起义不过是他谋划下的产物,如今虽然平定,但诸多余孽还在,四方还有许多黄巾残党,若南华老仙揭竿而起,估计响应者并不会少,只是具体会在什么地方,让刘轩很是好奇。

    除此之外,南华的事情也提醒了刘轩,这个时期可不仅仅只黄巾军一支以宗教为名的势力存在,汉中那地方可还有一支五斗米教,也就是天师道(似乎是后来的天师教前身?),此时正在益州东北部和汉中地方闹的很是欢实,益州牧刘焉也上表说过几次这事。

    不过按照刘焉表中所言,闹事的只是其中一支,其贼首名为张修,现今天师道正统传人张鲁已经与刘焉取得联系,准备将这一支给铲除,若成功,则川地复平。当时刘轩也没多想,此时想起,才发觉这里面似乎没什么简单。

    “不晓得这天师道和那南华有没有什么牵扯?”

    若是有牵扯,那么南华的势力也不可小看,西面有天师道,东面有大量太平道残余教众,只要南华登高一呼,估计又是个天下群起响应的局面,那时候这时节可就更加乱了。

    但是这事情他也只是猜测,何况就算真的有联系他也没有什么办法,眼下还是老老实实的种自己的田,将自身实力壮大了再谈旁的。

    正寻思着,突然见荀彧进来低声禀报道:“刘备刘玄德已经抵达潼关,不管其帐下幕僚简雍已经先一步到了长安,目前在卢子干府上。”

    卢子干就是卢植,刘备要进京,先派人去卢植府上打听些消息也是正常,刘轩并没太当回事,反而关注起旁的事情来了:“刘子扬那边可有消息传回?”

    “子扬去了这许多日,前些日终于有书信传回,言马腾答应进京面见陛下,目前正在做准备。”

    “准备?”刘轩一愣,随即醒悟了过来。那马腾所在的西凉与长安地方可不近,更重要的是中间拦着李傕郭汜,若真想进京,起码得打出一条通道来才行。

    否则马腾欲进京,李傕和郭汜两人会怎么想?自然不会乖乖的让开道路放马腾过去。马腾你带兵多了他们不敢放开路,带兵少了……你得问马腾敢走么?那两人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为了铲除后患,直接半路截杀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既然马腾答应进京见他,那就算是做出了一种表态了。

    “既然如此,朕当亲往迎之!”

    他这话自然不是什么真的出城迎接马腾,而是已经下了决心,要与马腾合力将这两个拦路的老虎给铲除的意思。

    荀彧自然听的明白,不过刘轩这么说莫非是要亲征?虽然并不代表朝廷立刻就要发兵,首先这临近冬季就不是个适合打仗的时节。

    不过,要真是亲征的话,那准备工作怕是要做的更多了。

第66章 中护军

    刘轩想要亲征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他修炼了这么久,总不能一直躲在皇宫里吧?何况以他目前的实力,即便是吕布杀到自己面前,也不可能就敢说能杀的了自己,何况自己周围还有那么多的护卫?那些人又不是摆设。

    又因为羽林骑的关系张辽需要随时护卫在他旁边,原本张辽的武力就不俗,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实力又升了一个台阶,若是按照以前游戏中的设定,张辽的武力绝对突破一百这个数值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吕布?那可就不清楚了,不过就目前来看,他还是比张辽强。

    在安全上没有了问题后,刘轩就想去看看这个时代的战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场面——虽然他曾经见过更壮观的战争,但不代表他就会对这个时代的战争场面不感兴趣了。

    这就和即便是几千年后,战争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模样后,依旧有大批的人喜爱几千年前的战争场面——战争方式的不同至多就是感觉不同,但是不代表就不够震撼了。

    更何况,御驾亲征也能够提升一下朝廷诸公对皇帝的信心,虽然前提是取得胜利,但刘轩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输。

    李傕与郭汜的实力的确不俗,手下兵马数万,而且还都是西凉军的精锐。

    而西凉因为地处西北,不但与匈奴频繁交战,还有羌氐时时在西面挑起事端,所以西凉军的士兵都是久经战阵之士,若没有诸多内乱的洗礼,恐怖刘轩手下的这批禁军比起对方的普通兵卒来还要逊色一些。

    但是现在刘轩将禁军改组,大肆扩充编制,让禁军成为了职业军人,有了足够的训练的保证,虽然无法瞬间就赶超过西凉军,但是配合上出色的将领指挥,打败李傕和郭汜并不难。

    更何况,李傕和郭汜的身后还有马腾,到时候两面夹击下,若是这场仗还打不赢,那刘轩还争霸什么天下啊?找个地方苦修个万八千年的也许报仇希望还大点。

    不过虽然这场战一定要打,刘轩也一定会亲征,但是不会是现在,最近也得是明年春天之后。

    毕竟此时还只是公元一九零年,没有什么温室效应,冬天非常的冷。加上这个时候的各种保暖措施也远不如后世,就算是平日躲在家中都多有冻死冻伤,更遑论行军打仗——冬天打仗,士兵战死的少,冻死的多,而且补给运送困难,若是雪天还容易迷路,骑兵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这种情况下,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是不会进行战争的。

    不过这段时间倒是适合进行最后的准备——兵卒的最后训练以及整编,军械的打造,那长枪、长刀等武器可不是说打出了一柄就能一直用的,许多兵器只参加一次战斗就会报废,所以需要准备大量的武器。

    还有箭矢,以及征调准备用来运输粮草的民夫——这一点刘轩早就给出了建议,以后在大战需要民夫的时候,优先抽调郡国兵——但是刘轩手下现在没有郡国兵,所以只好征调真正的民夫。

    好在因为天下混乱,不少人都跑到司隶地区避祸,加上刘轩年初的时候下令招纳流民,所以京兆地区别的缺,就是不缺人,刘轩这边刚刚确定明年春天对李傕和郭汜用兵,这边立刻就进行起了征调工作。

    随后这段时间刘轩又与吕布一起在校场转了转,吕布听闻要开战了,显得很是兴奋,估计是想要展示一下自己再次提升的武力,叫那些跳梁小丑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厉害。

    同时虎贲郎在吕布的率领下日趋强悍,眼下已经有了几分天下精锐的影子,对此吕布倒也没独占功劳,对刘轩解释道:“臣帐下部将高顺,擅长练兵,又极擅打恶战,臣手中有八百劲卒,皆由其训练,每战但凡不下,便由这八百人出,一战可定。”

    其实即便吕布不说,刘轩也知道高顺这个人的,只不过一直不曾见到,今日才算是见到真身了。

    高顺相貌平凡,虽然顶盔披甲,但一眼瞧去依旧不像是个大将的模样,倒像是一些大将身旁的披甲近卫,就这么一个不起眼之人,却是吕布帐下最出色的人才之一。

    要刘轩去评价吕布帐下部将,最出色者应该是张辽,因为张辽不但武艺强横,还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官,可以独当一面。

    其次就是高顺,高顺可能做不了独领一军的指挥官,却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他是更擅长统领一部劲卒冲锋在前解决对方钉子的那种将领。

    当然,若仅只如此高顺也当不得这么高评价,关键还在于高顺擅长练兵,这点就不容易了——此时武将虽然都懂得练兵,但是能练出精兵的却没多少。

    刘轩记忆中,一为于禁,另一人就是高顺——剩下擅长练兵的倒多是那些能文能武之辈。但是他们练出的也都只是善战士兵,而非精锐士卒。

    见过了高顺,刘轩并没有立刻就提拔他,他准备让高顺在立上几场大功,然后就有正式的理由将其提升了。

    吕布可不知道刘轩在那寻思着挖自己墙角,而是指着远处曹性所督的一部弓箭兵说道:“眼下兵马强健,军械齐备,只是这箭矢稍微少了一些,须得趁着这段时间多造些箭矢,以免交战之时不够用。”

    弓箭在古代战争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胜过骑兵。刘轩听了也点头,对身旁随行的张让说了句:“记下来,回去下诏给工部,让其尽快将需要的军械准备妥当。”

    此时工部尚书乃是马日磾,这人是当世经学大师,也是知名的文士,素有名望,本来刘轩是想找个更适合之人担任工部尚书一职,因为这工部在他的计划中是个很重要的位置,奈何眼下朝中并无合适人选,只好使马日磾暂时任此位,等以后寻到了技术狂人再把这个位置让出来。

    可惜他能想到的这个时期的技术狂还真不多,似乎也就诸葛亮算是一个技术高手——即便是刘晔在官渡之时出了投石车的计策,但投石车却并非其发明的,至多算是进行了些改良。

    想来想去,似乎只能靠自己培养了?

    将念头收回来,又在校场中转了两圈,又与其余将校说了两句后,径直离开了校场。

    虎贲军这边看完,刘轩又去羽林骑那边瞧了瞧,羽林骑这边实际上没什么好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