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重生之聂小倩 >

第4部分

重生之聂小倩-第4部分

小说: 重生之聂小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王琼英的香闺里出来,聂小倩飘到了王家的前院。

    或许动物的感官比较敏感,感应到聂小倩这样的阴魂的到来,前院里的一头大黑狗突然眦牙咧齿狂吠了起来。几个护院刀客安抚都安抚住,惊诧之下他们努力睁大眼睛,朝大黑狗吼叫的方向看去,却又什么都没有看到,只能面面相觑不了了之。

    聂小倩没有理会这条看家护院的大黑狗,即便俗语有云,一黑二黄三花四白,这条大黑狗杀了能炖出一大锅来。

    倒是躲在暗处的四个人,让她不由朝他们的藏身之处多看了一眼。那四人,她虽然没有看见是什么样子,但他们气血旺盛得好像一炉熊熊烈火,在黑夜里鲜明而出众,那些护院刀客的气血与之一比,不过萤火之光,他们很可能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高手高高手。

    财帛动人心,王百万富甲一方,没点硬实力打底,可守不住那万贯家财。

    出了王家没多远,她就看见了一家书店——四宜斋。

    其实这家书店还有另外一个很俗气的店名——百万书店,顾名思义,是王百万家开的,据说还是大明连锁,大明二十六省,到处都有分店。

    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王家都会插上一脚。

    如今的大明,还是修文偃武的太平盛世,尽管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但到目前为止,文风还是极为鼎盛的,看书的人非常多,所以开书店能赚钱。

    只不过比较搞笑的是,那王百万,腰缠万贯,却是个扣完菊花还要嘬一嘬手指的老抠唆,自个家里人在书店里买书也要付钱。

    用王百万的话来说,发给你们零花的银子,总是要花出去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花给外人,还不如花到自家里。天上不会掉馅饼,整个大明更没有不要钱的晚宴。

    就像王琼英,王百万最疼爱的幼女,在百万书店里买书,该是什么价,就付多少钱。

    四宜斋里还开着门,就是灯火相对较暗,很难看清书本正文里的小字。

    负责看店的是王家的老人,白发苍苍,头戴方巾,穿月白色长衫,是与科考作斗争,斗了大半辈子都没赢过一场的老童生。

    这书店可以买书,不过以租书为主。

    在店门入口处立着一块告示牌子,上书:书业生涯,本大利细。涂抹撕扯,全部陪抵。勤换早还,轮流更替。三日为期,过期倍计。诸祈鉴原,特此告启。

    与聂小倩前世早期的那些租书店差相仿佛。

    进出书铺的人不少,从穿长衫的书生到穿短褂的白丁,甚至明显是当跑腿的大户人家的丫鬟,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写小说还是很有搞头的。

    聂小倩进去,视线在书架上逡巡。

    那些一叠堆着一叠,比板砖还要厚上几分的,她没有去看。因为那些都是时文,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买回去当参考资料的,就像前世的那些中考高考参考资料。

    她对时文没兴趣,对写时文更没兴趣。

    这个时代的时文,除非是时文大家一榜进士写出来的,不然都不怎么值钱,她记得《画中仙》里的穷书生崔鸿渐,写了一大叠几个板砖厚的时文,作价只有三钱,不到五百文,低贱到了泥土里。

    也不知道墨水纸张的钱收回来没有。

    从时文的书架上跳过,她看到了小说。

    只是让她感到失望的是,这些小说与王大小姐最喜欢的《桃花误》差不多,都是些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是好的,但当写小说的一拥而上,都是套路文,泛滥开来,读得多,就不免无味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来,这类小说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市场的。她看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有各色男女租走了好几套。

    书店里的小说没有参考价值,聂小倩写小说推陈出新的心反而是更坚定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小说界,合该我聂小倩独领风骚。”

    聂小倩想着,琢磨起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来。

    穿越到古代,写小说就必写的那一部《倩女幽魂》,她自己就是聂小倩,她不想把自己当成是女主角写进小说里去悦人耳目,自然是不会有了。

    “让我想想,历史上的大明朝,有什么比较有新意的本子,《金瓶梅》?”

    没办法,提到大明的小说,是离不开《金瓶梅》的,就像说起蒸汽机离不开瓦特,谈到微积分绕不过牛顿。

    《金瓶梅》也的确好,太祖都曾赞说,“搞经济的读《金瓶梅》,搞政治的读《红楼梦》”。

    然而聂小倩左思右想,踌躇难定,因为《金瓶梅》好则好矣,却有一个不大方便拿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的地方,秽亵文字太多,还是**。

    雪夜围炉读**,当事人是很美,但写的那个,就不会感觉太好了,毕竟遭禁的禁。

    她记得,这个大明朝那位诸葛卧龙老先生在牢里对宁采臣说的那番话。

    “我祖宗没眼光,让我追求学问,让我著书传世。谁知道写游记,他们说我泄露国家机密;写历史,他们说我借古讽今;注解兵法,又说我策动谋反;写神话故事,又说我导人迷信;到最后改写名人传记,结果这个名人失势,被定为乱党,我跟他一起被判了个终生监禁。”

    虽然在聂小倩看来,这位老先生会坐牢,纯属欲加之罪,他人生,注定就是个监牢。但还是不得不提防,**要排除,不能冒险。

    殷实人家里的小家碧玉,月上柳梢头,伏窗画春(宫),她女鬼里的大家闺秀,艳情小说却是写不得的。一个女儿家,写艳情小说,还是专门给一个妙龄女子看,先别说那妙龄女子会不会看,就这事本身在古代就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跳过《金瓶梅》,聂小倩又想到了另一部同样伟大的作品《红楼梦》。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只是《红楼梦》似乎也是**。

    算了,想想别的,不动歪脑筋了,即便穿越者的事,抄书不能说抄,是再创造。

    聂小倩一番思索下来,决定先不想那些神怪科幻的,不能否认,她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之间是存在着严重的代沟的。

    所以她想要先写一部不那么超前的爱情小说出来,试试水。

    例如某个王朝的一座城市里,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在同一天被迫出嫁的美丽姑娘,因为下雨偶遇相识,互诉衷肠义结金兰,却阴差阳错的错上了对方的花轿,从此各自踏上意外的人生之路,却找到了各自真爱的故事。

    不是美貌小姐后花园赠金;落魄书生高中状元那一类的才子佳人小说,但于情之一字上一脉相承,是一个很有新意很有趣的爱情故事。

    (行文三千,求一张推荐票可好?)

第六章 小倩提笔着长篇

    聂小倩心中有了主意,决定在郭北县驻留些日子,写这一部小说。

    接下来她去了就在四宜斋隔壁不远的幽悠画斋,画中自有黄金屋,画中自有颜如玉,一家专门卖画的画店。

    幽悠画斋的老板是一个头戴方巾的中年男子,额上贴着一张狗皮药膏,贼眉鼠眼,鼻下留着两撇八字鼠须,与聂小倩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画摊老板形容差不多。

    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嫌贫爱富是人之常情,但聂小倩要在他这里取走父亲的遗物,是不准备付钱的。

    画斋老板的住宅不在这边,眼看夜已近深,又无生意上门,于是收店关门准备回去睡觉。

    在把门锁上,正要转身离去的刹那间,他忽觉一阵阴风拂过,不由自主打了个冷战。

    “这鬼天气,唉,忽冷忽热的,不让人安生,不让人安生。”

    画斋老板假模假样叹了两句,浑然不知他的画斋里面已有幽魂暗度。

    从来只闻鬼吹灯,没听说过鬼点灯的。

    画斋里黑灯瞎火,聂小倩却不用亮灯,只凭着鬼能夜视这一项本领,很容易就找到了那一幅她的画像。

    “天下名山胜水,奇花异鸟,惟美人一身可兼之,虽使荆、关泼墨,崔、艾挥毫,不若士女之集大成也。”

    这幅小倩浴发图,以细匀的淡墨线绘成,小倩赤足跪坐在水边,手拂青丝,神情文雅恬静,画面清雅秀润,透着温柔娟秀的美感,韵致天成,在画丛里面锥坡囊出,一眼就能瞧见。

    聂小倩卷了她的画像,穿窗而出。

    此时这条大街上灯火一盏随着一盏暗下,四宜斋也不例外。

    正好,她少不得又穿透四宜斋的窗户,进了王百万家的书铺子里,挑贵的,取了些笔墨纸砚。

    读书人偷书不能说偷,说窃。

    对于女鬼来说,偷笔墨纸砚当然也不能说偷,应该说劫富济贫。

    她一只女鬼,连鬼身都不属于自己,真正是两袖清风,穷得无立锥之地。

    聂小倩卷着画卷和笔墨纸砚等一应写书物事,出了四宜斋,此外,手上又多了一个顺手牵来的竹篮子。

    把东西放进竹篮子,她窈窕的身姿一转,然后,随云髻插步摇簪钗,一身素练瞬间换了蓝色的纱裙。

    比之原先一身素白的飘逸出尘,多了几分大户人家女子的知性端庄,简而言之就是多了人味。

    她要是不显形,三更半夜的,长街上凭空飘着一个竹篮子,怕不要把行人吓个半死,传出个郭北县有鬼夜行,那就是祸事了。

    如今显了形,提着装着各种物事的竹篮子,倒是可以大大方方的走了。

    聂小倩决定在县城里逗留自然要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毕竟鬼可不同于人,见不得阳光。

    不过她进得郭北县,倒不是一味的游玩,也听来了一些街知巷闻,晓得一个好去处。

    离开了文曲街,她往槐树胡同走去。

    巡夜更夫恰好从槐树胡同巷口经过,看见聂小倩那一抹渐渐远去的婀娜倩影,下意识就想叫一句“小娘子”。他以为黑灯瞎火的,聂小倩走错了路,不小心闯进槐树胡同,想把她叫住。

    可他嘴里的“小娘子”三个字还未出口,倩影就没入了黑暗之中。

    “黄汤灌多,眼花了?”更夫打了个饱饱的酒嗝,揉揉眼睛,喃喃自语了一句,终究没敢踏入槐树胡同看个究竟。

    在槐树胡同的尽头有一座庄园,原属于郭北县仅次于王百万,姓李的一户有钱人家,然而在一年前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遭遇蒙面贼寇灭门,鸡犬不留,鲜血甚至流到了大街上,惨绝人寰。

    自那一晚以后,这座庄园就成了远近闻名,恐怖之处不下于兰若寺的鬼宅,传闻至今依然能在夜里听见有喊杀声和哭泣声,无人敢近。就连庄园附近好几户人家也不堪其扰,搬离了槐树胡同。

    死寂的胡同尽头,李家庄园大门紧闭,门楣上挂着两个饱经风吹雨打已然苍白的破灯笼,在簌簌风中晃荡个不停。

    聂小倩柳眉微蹙,站定在门前。

    鬼宅鬼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有鬼。

    人吓人吓死人,鬼吓鬼呢?

    她倒是不担心被鬼吓死,毕竟鬼连真正意义上的心脏都没有,徒具其形,哪里可能被吓死。

    没有推门而入,聂小倩缅怀了一番看看左右无人直接飘起,越过墙头。

    庄园里头,依稀可见旧日的亭榭楼台,在月光下暗影幢幢,显得隐晦迷离。

    踩着被落叶埋住了的石径,她拐过一方影壁,经过一潭破败的幽荷,走过长满了萧萧秋草的空庭,进了庄园大厅,飒飒西风吹来,附近洞开的窗棂被吹得啪啪作响。

    在大厅里,聂小倩没有感觉到庄园里有什么特别阴沉晦涩的地方,顿时明白过来,这什么鬼宅,多半是道听途说的荒唐臆言。

    因为是人见人怕的鬼宅,宅子里的物事都还一一保持着那个刀光剑影的晚上的原状,月光穿过漏屋,处处可见暗黑色的血迹。

    聂小倩不是能够夜审阴日审阳的包青天,她连白天的阳光都见不到,自也无力查探李家惨遭灭门的真相。

    穿堂过屋,她到了中庭的一间阁楼上。

    站得高,望得远。

    月色皎然,如梦如幻,这座庄园里最高的阁楼,风景独好。

    聂小倩推开阁楼的门,看到楼里蛛网牵连灰尘满铺,柳眉蹙起来就是一拂袖。

    呼,一阵阴风过处,焕然一新是不可能了,但蛛网尘土被吹拂一空,干净了许多倒是真的。

    把一张倒在地上的绣墩扶起来,提到窗的条案前坐下,竹篮子的物事一一取出,整齐摆放好。

    烛光点亮,水上砚台,浓墨妍开,纤指拈毫蘸得笔饱,抬腕就是笔走龙蛇。

    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