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重生之聂小倩 >

第72部分

重生之聂小倩-第72部分

小说: 重生之聂小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说得更准确一些,那其实是一间茅庐的遗址。

    大半的屋顶都倒塌了,墙壁也是三面都已经倾颓,只剩下被风雨日晒侵蚀得千苍百孔的残骸。

    陈玉词在聂小倩的搀扶下走近一看,不免感到失望。

    本以为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没想到是无路的,终归是无路。

    “姐姐,虎啸谷一向少有人烟,却有人曾经在这里建了茅庐,可能是某个世外高人曾经隐居避世于此也未定,要不我们过去看看。”陈玉词想到什么,突然又高兴了起来。

    “嗯。”聂小倩点点头。

    茅庐被建在一棵树下面,树大参天为盖,旁边有一条小溪环过,芋叶田田,环境很是清幽。

    为爱山中世事疏,看山终日坐茅庐。

    如果它不是已经彻底败落,倒很适合隐居。

    毕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庐不在陋,有德则馨。

    不过两人还没走到茅庐旁,天上突然飘落雨点。

    “啊,下雨了。”陈玉词见下雨了,不但不忧愁,反而好像遇到了什么惊喜似的,苍白的小脸起了一丝病态的红晕,她指着那已经无法住人的茅庐说,“姐姐,我们这是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呢?”

    事实上又岂止是屋漏,压根就没有屋,水是到处都在漏。

    下雨在民间的传说不仅仅是龙王施雨,还有一种说法称之为天漏水。

    这陈家兄妹长得不胖,一个两个倒是都心宽得很。

    这山谷幽深广阔,下雨了,瘴气冒出来,待久了可是会得病的。

    陈玉词的身子虚弱得紧,连风寒雨淋都受不起,更不用说瘴气。

    聂小倩想得多,便不会有像陈玉词那般的少女心态,她趁着雨还没下大,速速飘到了溪水边,在吓跑了几只青蛙的同时,摘下一大堆芋叶。

    这些野山芋的叶子,一片片都大如伞盖,临时遮雨是完全可以的,比宁采臣那把伞不知要好上多少。

    陈玉词见了芋叶,觉着好玩,还没等聂小倩动手就率先拿了一片盖到了自己的头顶上。

    雨打在芋叶上,噼啪作响。

    两人头顶着芋叶,来到了茅庐残存的最后一面墙壁下。

    屋顶倒塌,自然是遮不了雨了,聂小倩便用剩下的芋叶在头上搭了一个小小的遮雨棚,勉强遮住了大雨。(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船迟又遇打头风

    (非常感谢《执剑写春秋》的作者“殊彦”与《末日在线》的作者“朴零”两位作者朋友给予本书的章推,谢谢。)

    一场大雨浇落,虎啸谷烟笼雾罩。

    雨点打在芋叶上,碎成雨花,飞沫倒卷,仿佛屑玉腾珠,遥洒人衣面。

    陈玉词感觉着随风碎雨带来的丝丝冷意,伸手去接雨。

    不过她的手还没伸出去就被聂小倩一把给拉了回来:“又不是小孩子了,雨有什么好玩的,小心着凉。”

    陈玉词没接着雨,心下暖洋洋的,嘻嘻笑道:“一点雨而已,没事,我有神功护体,以前常常在雨中练剑来着。”

    她说得兴起,还有挥舞了两下手臂,可那气无力的柔弱感,只会让人一眼看穿她的外强中干。

    聂小倩自然是直摇头:“走路都要人搀扶着,还神功护体。”

    陈玉词混若无事的说道:“这不是受了点小伤嘛,待我运功疗伤,很快就好。”

    她刚醒过来没一会恶鬼就追杀过来了,之后是一路有惊无险的逃跑,哪里有空运功疗伤。

    现在安全下来了,也就想起了这事。

    她受的是内伤,只要搬运内力即可,不需用到草药辅助。

    在聂小倩的帮助下,陈玉词靠着墙壁盘膝坐好,开始运功。

    聂小倩饶有兴趣的在旁看着,以前看的武侠影视作品中,大侠们运功疗伤,脑袋上都会冒出丝丝白烟,她有点好奇,陈玉词是不是也会那样。

    可她没等到陈玉词的头上冒烟,因为陈玉词刚一运功,突然就猛地咳了起来。

    聂小倩连忙问道:“玉词,怎么了?”

    陈玉词猛烈地咳嗽了好一会儿。才缓和了下来。

    待得停止了咳嗽,她又尝试着运功,但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听了聂小倩的话,她几乎快要哭出来了,神色充满了不知所措的恐慌:“姐姐,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体会不到气感了,丹田也是空的。”

    气感,那是修炼内功入门的第一步。

    丹田,那是储存内力的地方。内功的根本。

    然而陈玉词现在连气感都体会不到,内力又没有了,就好像一个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的后天高手突然一下子变成了没学过内功的普通人。

    聂小倩看过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学了一点脉络之术,当即给陈玉词号脉。

    号脉的结果无喜亦无忧,她语重心长地解释道:“玉词,不要着急。内功,练的是一口气,你身子很差。精气神极其虚弱,体会不到气感,很正常。先好好休息,等回去养好身体。气感自然而然也就回来了。”

    陈玉词想了想,觉着有道理。而且有姐姐在身边,即便无法运功,也没事。她也就放宽了心。

    是时夜深人静,醒来就是好一阵辗转奔波和担惊受怕的陈玉词,在聂小倩的柔声安慰下打起了哈欠来。没多久,靠着聂小倩肩膀的脑袋一沉,睡了过去。

    待得陈玉词入睡之后,聂小倩将她小心转到了墙角处。

    因为她是阴魂之身,温度天然就比较低,陈玉词长时间靠着她,身子可能会变得更差。

    所以俗话所说的人鬼殊途,倒不完全说的鬼害人。

    聂小倩飘离陈玉词身旁,正静静的看着虎啸谷的幽暗,感受着虎啸谷的清寂时,陈玉词突然说起了梦话来。

    “姐姐,对不起。”

    “浮生,早知道会这样,我就不让你看白娘子了。”

    “姐姐,好冷。”

    ……

    聂小倩回头去看陈玉词,发现陈玉词的一双柳眉紧蹙了起来,神情好像有点难受的样子,心下一紧,赶紧靠了过去,柔荑在陈玉词那光洁如玉的额头上轻轻一探。

    果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陈玉词竟然在这个时候发起烧来。

    更糟糕的是,这深山老林,一时之间压根就找不着大夫来治疗。

    “我应该怎么做?”

    聂小倩嘴里念念有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既然是发烧,当务之急便是将体温降下来。不然任由体温上涨,很快就会把人给烧坏了。”

    要给陈玉词降温,她第一个想到的是酒精降温法,但随即就否决了,她找不到酒精。

    然后她又想到了毛巾敷额法,陈玉词目前的体温还不是很高,用湿毛巾敷额降温应该也是可行的。

    不过与酒精降温法一样,她也没有毛巾。

    只是她很快就想起,自己的温度比较低,是不是能代替湿毛巾的作用?

    最后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貌似行得通,她便用手抚在陈玉词的额头。

    她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低,如此冷热交替,没多久,她感觉到陈玉词的额头不那么汤了,而且仔细观察时,身子好像微微在发汗的样子。

    这是起作用的征兆!

    聂小倩心下大喜,手不动,继续充当湿毛巾帮助陈玉词降温。

    这样一个时辰过去,陈玉词的热症消退不少,大概是感觉到轻松了一些,原先蹙起的眉头略略舒展了开来。

    聂小倩又给她号了一次脉,便松了手。

    此时云开雨歇,月亮露出面庞来,偶尔一阵风吹过,树木簌簌作响,洒落雨珠无数。

    聂小倩飘出茅庐遗址,在四周转了起来。

    陈玉词暂时是退烧了,但她不知道会不会再次烧起来,毕竟她用的降温方法实在是太过粗糙了,很可能治标不治本,留有后患。

    她脑中记了不少《本草纲目》里面的草药学问,晓得一些常用疾病的方子,如发汗解表去寒的麻黄汤。

    所以这一转,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采到一些甘草、麻黄和桂枝等草药。

    亏得她是鬼,有着夜视的本领,不然想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老林里,就是个睁眼瞎,更不用说采药什么的了。

    因为惦记着沉睡当中的陈玉词的安危,她没敢走得太远。

    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她只是转了一会就采到了麻黄汤的主药麻黄,但甘草和桂枝不见踪影。

    眼看着天快亮了,她担心陈玉词的病情有变化,便抱着一揽子麻黄飘了回去。

    药书里说发汗用茎,止汗用根,如果陈玉词又烧回去,有麻黄在手,至少能起得了一定的作用。(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虚神秘紫砂壶

    聂小倩抱着一揽子麻黄回到茅庐遗址的时候,陈玉词还没醒。

    她将麻黄放到一边上,探了探陈玉词的额头,微微有些温热,并没有烧回来。

    她稍稍放下心来,又给陈玉词号了号脉,脉象略显浮紧,显然还未全好。

    她决定还是熬一锅麻黄汤出来,等陈玉词醒来喝一点,有备无患。

    不过想要熬草药汤,总得有熬汤的用具,所以她在扫了一眼茅庐遗址之后,搜寻起茅庐遗址来。

    有人曾在这里隐居,或许还留有一些家用物事。就是找到一口锅或者一个陶瓮出来,也是好的。

    茅庐的架子几乎都已经倒塌,各种野草植根其上,茂盛的枝叶已经掩盖了大半。

    但聂小倩是鬼,茅庐毁得再彻底,草丛生长得再密,也阻挡不了她透入其中。

    很快这个不大的茅庐遗址地上的部分就被她翻找了个遍,找到疑似桌椅的残骸几把,残破的杯盆若干,奇形怪状的玉石几块……

    哦,还有不知名的长虫褪掉的,俗称蛇蜕的东西。

    在药书上面说,蛇蜕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和皮肤瘙痒等等。

    聂小倩没有将这一味药收集起来的意思,因为这味药看着恶心,想着毛骨耸然。

    从溪水边站起来,她打量着刚清洗干净的茶杯。

    茶杯是从遗址里找出来的众多杯盆中的一个,杯子样式精细纹饰美观,不是一般人家能用的事物。不过茶杯的杯口有一个被摔出来的豁缺,当然,豁缺瑕不掩瑜。

    茅庐曾经的主人,大概是个很注重生活质量的家伙,也许是陈浮生那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富家公子。

    当然,住着茅庐的富家公子。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

    但能隐居到虎啸谷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人,如果不是仙人,那肯定是奇怪的人。

    备了茶具,就是喜欢喝茶了。喝茶的人,是不是需要吃饭呢?

    聂小倩想着辟谷这种事,身形一晃,回到了遗址之上。

    不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她也不希望会是个辟谷的隐士。

    “会不会被泥土埋到了地底下去?”

    聂小倩打着到地底下探究一番的念头,沉入了地表之下。

    在地下探索了一会,她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炊具。倒是发现了一个泡茶的器皿——紫砂壶。

    紫砂壶有着历久弥新,一尘不染的精致感,壶身上面篆刻了无数看起来极为古朴繁复,而又神秘大气的符文。她看不懂这些符文,只是感觉像是一道道法术禁咒和一个个微型法阵。

    聂小倩前世看过太多修真仙侠文了,不能怪她想太多,何况这还是一个被深埋在地上不知多少年的紫砂壶。

    万一里面被囚禁了一个她不小心触动了禁制,就跳出来大声吼吾被囚禁了十万年,又被逐出了自己的故乡。这种大话的老神仙,老妖怪也不一定。

    因为紫砂壶与阿拉丁神灯很像,天知道为什么神灯会像一个茶壶,所以聂小倩在将紫砂壶从地下起出来的时候。对它是抱有一丝期待的。

    有许多年头的事物,总有可观之处。

    遗憾的是,可能紫砂壶本就是比较精致的紫砂壶,不是神壶。里面也没藏着神仙和妖怪。

    也有可能是聂小倩看不出来这个完好无缺的紫砂壶隐藏起来的门道,她在把玩了一会,发现无法召唤出来能实现她几个愿望的神仙妖怪之后。决定用它来煮麻黄汤。

    刚出土就能物尽其用,而不是送进博物馆展览,紫砂壶应该偷笑的。

    仔细清洗了一遍本就很干净的紫砂壶,聂小倩按药书里面的步骤,把麻黄去掉叶子,用青霜宝剑将其切碎放进壶里,注满水,用几根树枝架起来,然后在下面放火烧。

    紫砂壶质量果然是极好的,本色细腻,自发黯然之光。

    武火猛烧了小半个时辰,别说膨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