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164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164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4“贼追急,短兵接,光武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光武,光武抚其肩而上,顾笑谓耿弇曰:‘几为虏嗤。’”25?对于《汉书》中“突骑”一词的含义,颜师古注为:“突骑,其言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26?颜师古是唐人,其注释未必就能代表汉代“突骑”的真正意义,那么在汉代史料记载中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光武北击群贼,(吴)汉常将突骑五千为军锋,数先登陷陈。”

    27“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28?可见至少在东汉初年,骑兵已经能够担当站在头排正面冲锋、“先登陷阵”的任务了,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冲垮敌阵、步兵随后跟进决定胜负的作战方式已经确立…………

第八十五章 打造() 
第八十五章打造

    如果说在同匈奴的近战中仅仅是用骑兵对抗骑兵,双方彼此处境相同,对骑手稳性的要求不一定很高的话,那么在此要面对的则是以步兵为主力的敌军,若想正面冲击其阵,只有同时装备了马鞍和马镫才有可能办到。

    尽管有这么多的文献证据证明汉代鞍镫的存在,缺乏考古方面的实证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所发现的最早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是东汉末年作品,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和鞍马彩绘木雕;而最早具备马镫的雕塑作品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中的骑马乐俑。

    因这批俑中有马镫者只是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型镫具,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侧则没有,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认为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致于最早的实物双马镫,则是辽宁北票十六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鎏金铜裹木质马镫。但迄今为止,对于西汉和东汉初年的高桥马鞍及两汉马镫,却始终没有发现其实物和能够证明它们存在的艺术作品。

    马蹄铁”,又称“马掌”,是马、牛等牲口装订在蹄上的铁制蹄型物。?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

    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马蹄铁可能是罗马人的创新,它在公元前1世纪的遗址里就很常见了。

    卡图鲁斯(catullus,约公元前85―前54年)提到过一匹骡子丢了一个蹄铁。常见的马蹄铁是铁制的,相当轻,从一边冲压出一个穿透的钉孔。

    马蹄铁的边缘经常呈波状的轮廓,未固定的两端弯成一个防滑刺。它与钉头一起,像在中世纪的马蹄铁上一样凸出,使马蹄坚实地踩踏地面。这种马蹄铁一直用到中世纪。但更平更重的马蹄铁从罗马时期也开始使用,并且成为其后中世纪最普遍的样式。在罗马社会,奇特的“马凉鞋”(hipposandal)也很常见。

    它是一种光滑的铁盘,在每端弯成环。显然它是系在马蹄上,无疑是用于保护马蹄的。少数“马凉鞋”带有尖钉,能帮助马抓牢地面。它可能被用于鹅卵石的或其他坎坷的地面。从用于牛的“细茎针草鞋”到使用紧扣的蹄铁,它延续了很长时间而很少改变。然而,马蹄铁并没有普遍使用,大量的牲畜是没有钉蹄铁的。

    “马蹄铁”主要对马蹄起保护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了因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摩擦,积水的腐蚀对马蹄的伤害。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

    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在特殊情况下,马蹄铁还有武器的作用。在钉马掌的时候,主要是去除一层薄薄的老化的角质,就像人剪指甲,方法得当是不会伤害到马蹄的。所以很多人以为,马蹄铁是用锤子,钉子,把这块厚铁残忍地钉进马的脚底的观念是错误的。

    马蹄铁的用处非常广泛,在新疆,裕民,阿勒泰等牧羊地区。

    马蹄铁的含义

    在很多国家,把马蹄铁钉在家门上的现象司空见惯,千万别拔掉马蹄铁,这样,你钉的马蹄铁存在多少年,你就会幸运多少年。并且。你的马蹄最好是别人送的,而不是自己买的。那么为什么马蹄铁会带来幸运呢?这是因为,从上古以来,马蹄铁和三件与幸运相关的事物密切相关:马、铁以及月牙形状。

    马被当作是神奇的动物而加以顶礼膜拜。从原始社会开始,铁就被认为是幸运的象征。当人类学会用铁制造武器之后,他们就发现,在进攻、搏斗中,铁的用处很大。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把铁作为自我防护的武器了。

    在全世界,铁都被当成幸运物,用来对付妖魔鬼怪以及邪恶的力量。用铁做成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当武器。据说,爱尔兰人还曾经认为,不行永远不会发生在铁匠身上!此外,马蹄铁还可以用火加热,重新加以利用,所以就像字面意义一样,很多先哲在精神上把火堪称是提炼与升华的象征。

    但是,在这些象征意义中,最强有力的恐怕要数马蹄铁的月牙形状了。马蹄铁就像是一弯新月,它象征着那些生命的缔造者、伟大的母亲形象,比如古埃及掌管生育和繁殖的女神阿尔特弥斯。所以把一块马蹄铁钉在门上就是用强大的生命力来对抗死神的力量。

    马蹄铁的故事

    见于歌德的《叙事谣诗》,说的是磐石彼得有次随老师出行徒中见路旁有一个马蹄铁,老师要彼得去捡起来。彼得没有理睬,但他的老师去捡了,之后在城里换了三个子,又用三个子买了十八颗樱桃,放在袖子里。当师徒两人在穿越荒漠的时候,彼得感到又饥又渴。

    突然他看见老师的袖子里,落下一颗樱桃,于是他连忙上前弯腰捡食,接着又是一颗,他又去捡,周而复始,过了一会他老师,回过头来对彼得说:“要是你当初弯一次腰去捡那个马蹄铁?,现在就不用没完没了地弯腰低头了……”其实人们将马蹄铁作为幸运符的真正含义不是谋求好运而是企求一次值得把握的机遇反过来说不懂得把握,有再好的运气也是白搭天上掉的馅饼也是要弯腰去捡的,直接落嘴里是会噎死人的。

第八十六章 最后一搏() 
第八十六章最后一搏(求订阅!)

    泉州,泽县,平海军大营,陈文显在盐津山伏击常郢和一千唐军失利之后,便被调回了泉州清剿匪患,镇守城池,眼下陈文显刚从安阳城剿匪返回泽县屯兵,不曾想却陡然得知漳州城被破,刺史刘守一身亡的消息,来不及通禀父亲陈洪进,当即便立刻击鼓点将。

    三通鼓罢,平海军各路将领都尉偕泽县的大小官员已然齐聚袁术大营。

    陈文显凛然扫视一周,朗声道:“此次前往漳州城,虽然凶险却也收获颇丰,唐军这部溃兵的具体情况,本将已然尽知,破贼当在旬日之内,范舸听令!”

    只见铁塔似的范舸上前一步立于账中,朗声道:“在。”

    陈文显凝声道:“命你领清河县令职,率三千精锐士卒即刻赶赴清河县,在清河县之境内布下天罗地网,截断唐军溃兵后路。”

    范舸抱拳道:“遵命。”

    “魏虎听令!”

    只见一国字脸的中年大汉上前一步,霍然道:“在。”

    “领两厢精锐士卒,率军四千,伏于逐县以西里二十里,待我大军杀至,发出信号即刻率军往东南方向掩杀。”

    魏虎当即轰然应道:“遵命!”

    “尉迟振听令!”

    “在。”

    “率军一千,伏于漳州城以东三十里,看到信号后即率军往西南方向掩杀。”

    “遵命。”

    “方谓听令。”

    “在。”

    “率骑兵八百,伏于漳州城西二十里,一件信号即挥军向南掩杀。”

    “遵命。”

    “其余诸将,各统本部、随本将坐镇大营。”

    陈文显分派停当,诸将皆深信不疑,唯有魏虎皱紧眉头思索片刻,终是忍不住提醒道:“将军,虎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文显微笑道:“魏都尉但说无妨。”

    魏虎道:“如若方谓将军骑兵南出截断唐军溃兵退路,尔后将军自领中军从北面掩杀,则可在漳州城城下四面合围,唐军溃兵及常郢插翅难飞矣。”

    陈文显眸子里浮起一抹诡异的笑意,说道:“漳州之战,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救回张老太爷,安定民心,也有其余人的心,至于击灭唐军溃兵、克复漳州城,目前时机尚未成熟,容后再议。”

    魏虎默然,虽然不解却不再说什么了。

    陈文显眸子里掠过一丝凛然。

    事实上,魏虎说的没错,即将到来的漳州之战,唐军并未得到平海军大军发兵的消息,如果这时候谴方谓骑军截断常郢和唐军溃兵归路,大军四面合围,则一般情况下来说是常郢及所部唐军溃兵十死无生。

    但是,陈文显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他还有更妙更绝的狠招,而且这唐军溃兵和常郢也并非是寻常的人马可比,上次在盐津山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那那般的天罗地网式的埋伏和偷袭,那样的绝境,不是依旧没我打败常郢,仍旧让唐军从容离去了,所以,陈文显知道,对付非常之人,非常之兵,更当行非常之招。

    午时一刻,漳州城。

    陈广平、张揾、萧黎平几人各怀心事,相继走进大厅,只见里面已然备下酒席(古时宴席,主客人手一桌,各置酒肉,并不像现在这样共桌而食),令几人备尝俘虏滋味的唐军将领常郢,已然神色儒雅地坐在主位之上,向几名俘虏肃手道:“诸位请坐。”

    四人反应各不相同,却把各自心性和胆魄表露无遗。

    张揾冲常郢谄媚地点了点头,然后战战兢兢地落座,显然,此乃贪生怕死之辈。

    张家老太爷顷刻间脸色煞白,忽然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心忖常郢这桌酒宴,只怕是鸿门宴,来者不善哪,这却是生性多疑。

    萧黎平却是洒然一笑,拂袖掸去席上灰尘,施施然落座,然后也不等常郢招呼,居然反客为主开始自斟自饮起来,虽然身为阶下囚,却丝毫没有自卑之意、自怜之色,一看便知是性情豪爽之人,这样的人,往往也是信念最为坚定之人。

    陈广平则一脚将面前的酒筵踢翻,森然道:“汝这老匹夫!要杀便杀,何必多此一举!?”

    陈广平此话一出,张老太爷立刻一抖擞,张揾更是吓得跪了起来,唯有萧黎平滋的一声吸干了盅中美酒,砸舌道:“广平贤弟多虑矣,常大人今日设宴相待,并无杀人之意。”

    常郢目光凛然,望着萧黎平道:“足下不愧是逐县名士,一语中的。”

    陈广平不依不挠道:“然则汝又待如何?”

    常郢道:“实不相瞒,老朽已与张家的张朔张二爷达成协议,张家以降我大唐,尽献漳泉二州,易换张老太爷的性命,老朽已然应允,时间定在三日之后。不过在放走张老太爷之前,老朽还有一语想问问你们其余三位,委实不吐不快!”

    张老太爷闻言面露喜色,一张老脸乐的跟朵菊花似的。

    萧黎平道:“足下可是想说,大唐国势雄大,兵多将广,士卒精锐,劝我等一道归降你南唐?”

    陈广平道:“汝这老匹夫及手下唐军溃兵之所作所为,上悖天理,下逆仁德,倒行逆施、神人共愤,虽车裂亦不足赎其罪,夷九族亦不为过也!投降你等贼军?哼!休想!”

    常郢霍地站了起来,心中震怒已极,知道今天这顿酒是白请了,心中准备好的那些说辞也白废了。

    要想改观这些士族家伙心中对南唐的看法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逼他们改换门庭投效更是想也别想。

    常郢心中火起,厉声道:“罢了,既然不领情,那就仍旧蹲你们的大牢去罢,来人,给我带下去好生看管,从现在开始,不给吃,不给喝,先饿上几天。”

    一众唐军士卒上前,当即便将几人又给压了下去。

    “巫小将军!且过来。”常郢沉吟片刻,对着侯在门外的巫马招了招手道。

    “常大人,寻我是有何事?”巫马迈着大步子走了进来,疑声问道。

    “你即刻带两百人马去将全城和这附近的马匹全部收拢起来,然后送往匠坊!安装好打造出来的器械。”常郢沉声说道,原本打算的通过收降陈广平几人来实施自己下一步的计划,现在看来,却是只能另谋他路了。

    “是!”

    巫马也没问为什么,拱了拱手便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