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252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252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糊涂,该死的很。

    来而不往非礼也,杨行密也想给朱温点颜色看看,光化二年(公元899年)五月,杨行密尽起精甲五万大举来犯,徐州告急。朱温听说杨行密得理不让人,心想:“真是给脸不要脸,我都撤军了,你这厮还来纠缠我?”朱温准备亲征,教训杨行密,给庞师古报仇。可杨行密一听朱温要来,二话没说就撤了。

    朱温其实也不想和杨行密玩命,毕竟北方事多,李克用是最大的威胁,还有占据幽州的刘仁恭、占据镇州(今河北正定)的王熔,以及魏博的罗宏信,犬牙交错,形势还不明朗。在北方形势没有稳定之前,不宜在南方大动干戈。

    朱温对时局的分析确实很正确,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出兵攻魏博军,陷屠贝州(今河北清河),罗宏信向朱温求救。汴军在内黄和幽州军大战,二下正打的难解难分之际,驻守山东的葛从周火速派兵支援,大败幽州军,斩首二万多。刘仁恭偷鸡不成蚀把米,败回沧州。

    打完刘仁恭,朱温又和李克用干上了。潞州是晋阳和汴州之间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谁得到潞州谁就占据有利地势。可这一仗朱温打的很不顺利,最终还是没有夺下潞州,这成了朱温的一块心病。

    朱温占不了李克用的便宜,又打起了刘仁恭的主意。光化三年(900年)的四月,朱温命葛从周率山东军北上攻打沧州,这一次比较顺利,连下沧州德州。刘仁恭前来找葛从周算账,结果被葛从周猛吃了一顿,死伤万余。刘仁恭其实也是不自量力,当时北方实力最强大的是李克用和朱温,刘仁恭实力有限,应该在学会在夹缝中生存,而不是四处招摇。

    李克用偷袭洺州,准备消灭魏博,朱温又不辞辛苦的去收复洺州。没想到河东的李进通听到朱温来了,吓的肝惊胆裂,溜了。朱温见李进通跑了,没地方发泄愤怒,便顺道去镇州收拾王镕。照例葛从周为前军,朱温坐纂中军。王镕差点没吓哭,忙派部下周式求和。

    朱温刚开始还怒气冲冲,周式的口才不错,娓娓而谈:“朱公是当世豪杰,是我朝的齐桓晋文。朱公的仁义不在齐桓晋文之下,何必把王镕逼上绝路,生人一命,胜造浮屠,朱公还是给王镕留条生路吧。”

    但凡残暴的人多喜欢听别人夸他仁义,朱温也不例外,激动的握住周式的手说:“周式同志说的太好了,就这样吧,王熔送个人质过来,我就撤兵。”王镕没有办法,只好送儿子王昭祚做人质,朱温撤军。

    朱温决定要北方开拓一个全新的局面,十一月间,派大将张存敬出征刘仁恭,攻下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莫县)。张存敬受朱温命令转攻定州(今河北定县),义武军节度使王郜(王处存之子)没有打过张存敬,擕家小逃到晋阳。王郜的叔叔王处直知道不是朱温的对手,向朱温请和。

    朱温写信质问定州“为什么经常拍李克用的马屁?”王处直回信说:“我哥哥和李克用在讨伐黄巢的时候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加上又是邻居,平时红白喜事也少不了来往,并没有什么别的企图。”

    朱温此次北征镇、定主要是战略威慑,让这几个实力不强但却可以左右他和李克用之间均势的军阀倒向自己,孤立李克用。王处直既然答应做自己的附属,其他的一些“地市级”军阀也纷纷向朱温臣服,东北局势稳定下来,便收兵回来。

    从战略形势上来说,朱温地控中原,北连魏赵,对死敌李克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赵魏是中原重要的战略侧翼,就如同淮南对江东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样,后来李存勖灭梁,也是先吃掉赵魏,打掉了梁朝的右侧纵深,奇袭汴梁得手的。

第四十七章 弱肉强食() 
第四十七章弱肉强食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古今不变之大理也,到了公元十世纪前后,许多小军阀已经被吞并了不少。这时能算上大镇诸侯的有中原的朱温、河东的李克用、成德的王镕、义武的王处直、魏博的罗绍威、河中的王珂、幽州有刘仁恭、青州的王师范、凤翔的李茂贞、定难军的李思谏、两川的王建、荆南的成汭、江西的钟传、淮南的杨行密、浙江的钱鏐、福建的王审知、湖南的马殷、广东的刘隐,各路好汉今天你攻我,明天我攻他,狗咬狗一嘴毛。

    对于这样的混乱局面,坐在长安城中被人当菩萨来拜的唐昭宗李晔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得过且过,听天由命。别说出兵讨伐逆臣,就是长安城中,李晔也没多大的发言权。安史作乱以来尾大不掉的宦官势力到这时依然能闹出点动静,田令孜是跑了,可其他的太监们照样把皇帝捏在手里玩。李晔对内受制于左军中尉刘季述,对外受制于朱温的哈巴狗宰相崔胤,生存环境极度恶劣,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当命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唯一能暂时解脱痛苦的也许只有饮酒,能喝死最好,喝不死醉中挨上一刀也不觉痛。李晔经常喝酒,醉后喜怒无常,甚至因醉手刃好几个太监宫女,天亮后不开宫门,宫外人不知内情,人情汹然。

    刘季述做为皇帝的“监护人”,自然要来过问,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刘季述率禁军千余人闯门而入内宫,问了其他宫人,得知昭宗醉后杀人,心中暗喜。刘季述早就想寻机废掉李晔,现在机会来了,岂肯错过?刘季述出宫会集宰辅相议:“皇帝如此昏悖,岂可复为天下主!今日为社稷所谋,当行伊尹故事,诸公勿疑。”让众人签名,以便日后有个证据,众人摄于刘季述有兵,不得已都签了名状。

    随后刘季述复率兵入宫,李晔酒醒,见状大惊,何皇后吓的花容失色:“军容大人勿伤官家,有事好商量。”刘季述没理何后,出百官署名状,冷言:“大臣均请陛下退位,由太子监国,陛下可颐养天年。”李晔还在做最后挣扎:“昨天朕喝多了,以致杀人事,悔之甚矣,军容何必如此?”

    何皇后知道刘季述心狠手辣,怕把他惹急了,忙劝昭宗:“陛下今日就听军容大人的吧。”捧国宝交给刘季述,然后和李晔一起乘车去东宫,被刘季述软禁在少阳院,由太监王仲先看管。刘季述率百官拥立太子李柷,奉李晔为太上皇帝。

    刘季述如此胆大妄为,百官多为不满,宰相崔胤和前仆射张浚都是朱温的好朋友,暗思现在唯一能除这帮宦官的也只有朱温了,密信飞传汴州。而刘季述也想到了朱温,派侄子刘希贞来找朱温,请朱温承认小皇帝。此时朱温还留在河北,闻着宫变,急速还于汴州,召文武议事,不过朱温对是否抛弃李晔承认李柷还有些犹豫。

    刚从长安办事回来的李振劝朱温:“季述阉丑小人,敢废天子,自专朝廷,是谓国耻,大王若不讨逆此臣,如何号令天下?何况自古得天子者成大事,魏武所行事,大王亦其效之。”朱温大悟,决定甩开刘季述,派李振入长安,联结崔胤等人谋诛宦官。

    刘季述擅行废立,已经激起众怒,盐州都将孙德昭、董从实曾经因为偷盗库钱被王仲先发现,羞辱过他们,所以密谋诛宦官。崔胤知道他们和太监有仇,密劝他们:“若诛夷逆阉,复迎上皇,公等实天下功臣。”二人大喜,复联系周承诲、董彦弼等人,以本部兵先攻王仲先。此时王仲先正准备入朝,众人拥出,击斩王仲先,然后来到少阳院,劫出李晔。李晔怕有诈,不敢出,众人将王仲先的人头丢到院中,李晔大喜。

    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正月,李晔临御长乐门,安慰群臣。这时,刘季述等太监已经擒,象死狗一样拎到了长乐门下,李晔大骂刘季述。崔胤与京兆尹郑元规带着万余人各持大棍来到楼下,李晔命杀刘季述。万棍齐下,将刘季述等人打成肉泥,并夷三族。

    孙德昭等人复立有功,皆厚加封赏。朱温得知李晔复立,开始自我吹嘘,握李振手笑道:“兴绪所言,也正是我的想法,天地可以做证(刘崇家的锅也可以做证)。”自后更加信用李振,视为腹心人。

    虽然这次李晔复位后并没有多少朱温的功劳,但李晔还是封朱温为东平王,以表彰他的“反正之功”。李晔其实是想拉拢朱温,给自己找一个更安全的靠山,朱温当然心领神会。

    朱温知道昭宗对他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当年曹操如果不是听从荀彧“要天子讨不臣”的战略主张,取得政治优势,能否战胜袁绍都很难说。朱温所处的形势和曹操非常相似,朱温照抄曹操的老文章就行了。

    朱温要想尊奖王室,独令中原,就必须扫清周边那帮碍事的,而已经投靠李克用的河中节度使王珂不幸成了朱温的第一盘甜点。河中居晋、汴之侧翼,拿下王珂,就能从左翼牵制河东。朱温大会文武,慷慨言之:“王珂仆竖小才,自持李克用为奥援,狂悖无以加,今日我当断孽蛇之腰,诸公请予我一绳,往缚此獠!”

    同月,朱温派都指挥使张存敬率军攻河中,史称张存敬“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是朱温手下一流大将,没多久,张存敬军就拿下绛州(今山西新绛)、晋州(今山西临汾),把刀尖伸到了李克用的鼻子下面,大大了扭转了对李克用的不利局势。

    张存敬围攻河中,王珂穷急无法,先后向盘踞在凤翔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李克用求救,但都被拒绝了。王珂穷急无路,只好投降,不过王珂想起了朱温曾认王重荣做干舅舅的风流雅事,告诉张存敬:“我与朱公是亲戚,希望朱公能来河中,我自降之。”张存敬便发信给朱温说明情况。

    朱温速赶至河中,先是假模假样的拜奠了干舅舅王重荣,哭的惊天动地,河中士人多受感动。见朱温如此不忘本,王珂这才放心,出城来见朱温,朱温表演天赋极高,和王珂抱头痛哭。王珂心想这个干老表真不错,便跟着朱温去汴州享福,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被朱温杀掉了。

第四十八章 举城投降() 
第四十八章举城投降

    朱温又胜一阵,李晔也毫不吝啬,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三月,进朱温为梁王,后来朱温称帝建梁,国号即始于此。扫掉碍事的王珂,朱温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河东的李克用,这厮太讨人嫌了。

    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三月,朱温大举进攻李克用,氏叔琮为一路,出太行;晋州刺史侯言为一路,出阴地关(今山西汾西东北);洺州刺史张归厚为一路,出马岭关(今山西太谷东南);葛从周为一路,出土门(即大名鼎鼎的井径口)。四路汴军会同出飞狐(今河北涞源)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部和出新口(今河北磁县附近)的天雄军节度使罗宏信所属张文恭部,共六路大军,直捣李克用的老巢太原府。

    河东的一些滑头将军哪见过这个阵式,知道朱温找的李克用,何苦把自己的小命搭下,纷纷向汴军投降。拜李克用的码头和拜朱温的码头有什么区别没有?反正都是混口饭吃。

    汴军氏叔琮部进攻太原南部门户潞州(今山西长治),昭义军节度使孟迁出降。四月,张归厚部攻辽州(今山西左权),辽州刺史张鄂投降。南路汴军连过芒车关、腰鼓岭、石会关(均在今山西武乡西北),越秦城(今山西太谷南),直扑到太原城下,诸路军马将太原城围个水泄不通。同月,李晔下诏改光化四年为天复元年。

    李克用知道朱温善者不来,在内部深挖战争潜力,男女老少全都上城防御。老天也不长眼,阴雨不断,李克用冒雨指挥,有时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当然要先保住太原了,否则脖子上那个吃饭的家伙没了,一切也就无从谈起。

    汴军开始攻城,但太原可是唐朝起家的地方,城墙高大,加上河东军同仇敌忾,没有得手。李克用手下的两员大将李嗣源和李嗣昭率敢死士在雨夜中趁汴军不备,冲出城去杀了个汴军措手不及,汴军死伤不少。雁门都知兵马使李存进率另一路河东军在洞涡驿(今山西清徐东)大败汴军氏叔综部,给了汴军当头一个大棒。

    汴军屡攻不下,加上军粮不济,军中疟疾肆传,军心不稳。朱温只好下令撤军,汴军回撤的时候又被士气大盛的河东军周德威、李嗣昭部狠摆了一刀,死伤甚多,汴军狼狈回去。

    李克用和朱温交手二十多年,屡有胜败,但这次是李克用所遇到的最危险的一次,险些丧命。朱温虽然没有消灭李克用,但却将军事重镇泽州和潞州夺了回来,还算没亏本,朱温取得了这一回合的胜利,留下丁会守潞州重镇。

    搞定了李克用,朱温把目光转移到长安,困居长安的李晔虽然有名无实,但却是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