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344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344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将军,请准许末将出阵搦战,末将定斩周仓、严纲于阵前!”蹋顿亦切齿怒道,“周仓匹夫乃马屠夫心腹爱将,末将誓欲将之千刀万剐、方消心头之恨。”

    “本将准了!”公孙康一甩披风,朗声道,“传令,击鼓点兵、准备出战~~”

    公孙康一声令下,大营便如沸腾起来一般,人声鼎沸,一队队兵甲森严的士卒从辕门里开了出来,离柳城三里射住阵脚。但见柳城城门开处,周仓地五百精兵以及严纲的两千精兵也汹涌而出,在公孙康大军正面针锋相对地摆开了阵势~~

    三通鼓罢、两军阵圆。

    蹋顿跃马挺枪,出阵来搦战,引枪厉骂道:“周仓~匹夫!严纲~小儿!蹋顿在此,还不快快前来受死~~”

    “受死~”

    “受死~”

    “受死~”

    公孙康阵中,追随蹋顿的八百勇士三呼响应,声势震天,周仓勃然大怒,拍马舞刀,出阵直取蹋顿。

    ……

    “圣旨到~~”

    活祭仪式刚刚结束,刘虞的尸体还没来得及抬下去,校场外陡然响起亮的号子声,在马跃及三军将士惊愕的眼神注视下,一支威严的仪仗队汹涌而入,却是威风凛凛的金吾卫簇拥着中常侍宋典直入校场。

    宋典手持天使符节,昂然直上阅兵台,从侍从手中接过圣旨往头顶一举,朗声大喝道:“大汉伏波中郎将、护乌桓校尉~~马跃接旨~~”

    马跃翻身拜倒在阅兵台上,朗声道:“臣马跃~~接旨~~”

    “~~大汉皇帝诏曰~~马跃自至漠北,与鲜卑大小十余战、无有不胜,斩获无数,拓大汉疆域于漠北、扬华夏天威于蛮荒,武功赫赫,满朝文武所不及也,朕心甚慰~~敕封马跃为伏波将军,爵进鹿亭侯,领护乌桓中郎将,钦此~~”

    马跃叩拜于地,三呼万岁。

    宋典笑吟吟地说道:“马

    还不接旨?”

    马跃恭敬地高举双手,从宋典手里接过圣旨,这才长身而起,肃立身后的许褚、高顺、典韦诸将以及贾诩、郭图纷纷簇拥前来,向马跃道贺,正好赶来吊管亥及三百将士亡灵的公孙瓒、关靖也上前道贺。

    公孙瓒曾入朝为郎官,于洛阳呆了不少年头,宋典眼尖一眼就认了出来,急上前向公孙瓒道:“哎呀,不曾想公孙大人也在宁县,如此甚好,倒免去咱家跑一趟右北平了,嘻嘻,公孙大人,咱家这里还有圣旨一封,却是给你的,还不跪下接旨?”

    “呃~”公孙瓒不敢怠慢,急翻身跪倒?:旨~~”

    马跃舒了口气,只得自叹倒霉,跟着又跪了下来,天大地大,这个时候皇帝最大,纵然满心不愿,却也不能不跪。

    瞧着眼前跪倒一地的文官武将,以及阅兵台下浩浩一片的虎狼大军,宋典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从随行侍从手中取过一封黄绫,取出圣旨缓缓展开,尖着嗓子念了起来:“~~大汉皇帝诏曰(查了许多资料,无法查到明清以前圣旨的开场白,但绝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求助),公孙瓒自任右北平太守……治理有方、百姓拥戴,出兵协助马卿破鲜卑有功,进爵徐无亭侯、食邑五百户,钦此~~”

    “臣~~谢主龙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孙瓒三呼万岁。膝行上前接过圣旨。

    宋典微微一笑,正欲趁机向马跃、公孙瓒索要贿赂。一转眼忽然看见身后不远处竖立一根木桩,桩上居然绑着一具死尸,死尸的喉结已经整个被人割开,鲜血溅了一地,如此惨状顿时吓了宋典一跳,惊道:“哎呀。马跃将军,这杀地什么人哪?咦,这不是刘虞刘刺史~~吓~~”

    宋典认出被杀之人竟然是幽州刺史刘虞,不由吃了一惊,脸色顷刻煞白,吃声道:“马~~马将军~这~~”

    马跃眉头一蹙,以眼色示意贾诩,贾诩会意上前扶住宋典,低声道:“宋公,请借一步说话。”

    ……

    “哈~”

    “哈~”

    周仓、蹋顿同时催马疾进。两马堪堪相交。

    “哼!”

    蹋顿闷哼一声,手中银枪疾如闪电般探出。直取周仓咽喉。

    “呔!”

    周仓对蹋顿刺向自己咽喉的银枪竟是视若无睹,仰天大喝一声,厚重地斩马刀已经毫无花巧地照着蹋顿的脑门劈砍而下,一刀挥出,无比惨烈的杀伐之气便随之而倾泄而出,漫无边际地向着蹋顿奔涌而来。纵然被蹋顿一枪洞穿了咽喉,也誓要将蹋顿劈成两片~~

    蹋顿毕竟年轻,战阵经验不够丰富,顿时被周仓以命博命的气势所摄,急回枪硬磕周仓的斩马刀,周仓森然一笑,目露无比狰狞的厉色,小子,想和周爷爷过招,你还嫩得很~~给老子过来吧~~

    瞬时之间。周仓直劈而下地斩马刀陡然诡异地一转,蹋顿勉强回磕的一枪顿时磕空。堪堪失去重心之时,周仓故意劈空的斩马刀已然兜空横扫而回,宽阔的刀面重重地拍在了蹋顿的背甲之上,只听仆的一声闷响,蹋顿雄伟的身躯在马背上剧烈地晃了晃,却居然奇迹般没有摔下来~~

    “咦~”

    周仓惊咦一声,感到颇有些意外,这势在必得的一扫竟然没能将这小子扫落马下?惊疑间,两马已然交错而过,直往前冲出数十步,周仓才堪堪勒住战马,急回只见蹋顿正拍马奔回本阵。

    “哈哈哈,小子休走,留下命来~~”

    周仓仰天长笑三声,拍马来追蹋顿,肃立阵中观战的公孙康勃然大怒,双腿狠狠一挟马腹,拍马舞刀来战周仓,厉声高喝道:“周仓~~匹夫!休要猖狂,某来会你~~”

    “嗯!?”

    周仓目光一寒,正欲策马去迎公孙康,脑子里忽然闪电般掠过马跃的军令,旋即眸子里掠过一丝罕见地狡诈,佯装胆怯、拔转马头径直奔回本阵,公孙康不知是计,策马穷追不舍,边追边高喊道:“懦夫,休走,吃某一刀~~”

    残阳西斜,恰好将公孙康的影子长长地拉在冰冷地雪原上,周仓悠然低下头来,只见公孙康拍马舞刀的影子正距离自己越来越强,倏忽之间,那柄沉重的长刀已经高高举起、蓄势欲砍~~

    辽东军阵中,三军将士已经爆起震天般的欢呼,皆以为周仓已经必死无疑,反观辽西军将士以及周仓的五百精兵则尽皆目露震惊之色,唯有久经战阵的严纲目露激赏之色,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周仓窥准时机,当公孙康地长刀将砍未砍之际,整个人陡然往后一倒,仰卧在了马背上,手中那柄沉重的斩马刀已经疾如闪电般往后刺出,公孙康正催马疾追,整个人的精神已经高度集中在周仓身上,此时陡见周仓不可思议地仰面后倒,不由一愣。

    便是这一愣,葬送了公赵匡胤的性命!

    ?

    、寒光一闪,斩马刀锋利的刀尖已经狠狠地戳进了赵匡胤的咽喉,赵匡胤雄壮的身躯猛地一颤,两眼死死地凸出,难以置信地看着已经戳进自己咽喉的斩马刀,有殷红的热血顺着斩马刀锃亮冰冷的刀面淌下、凄艳夺目~~

    本文由小说“”阅读。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统天下() 
第一百六十二章一统天下

    公元九百七十六年,唐军大破宋国百万大军,攻破汴梁城,赵匡胤身死,赵广义下落不明,自此天下一统,南唐建都长安,国号南唐帝国,李煜史称唐高祖。

    钱王对开发和繁荣两浙经济,文化之功,代有评述。着名的宋代铁面御史赵汴的《表忠观记》,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分别撰写的《武肃王传》中,均有详细记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苏东坡称道钱王有保卫两浙之功,并说“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德于斯民甚厚。”综上所述,钱王让吴越为“人间天堂”苏杭的奠基人已当之无愧了。

    城区的扩大,钱镠担任杭州刺史后,于大顺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扩大杭城。史书记载:“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第二次扩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围70里。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帝王都会》记载,罗城的城门有十:朝天门,在吴山下,今镇海楼即鼓楼;龙山门,在六和塔西;竹车门,在望仙桥东南;新门,在炭桥东;南土门,在荐桥门外;北土门,在菜市桥门外;盐桥门,在盐桥西;西关门,在雷峰塔下;北关门,在夹城巷;宝德门,在艮山门外无星桥。

    凤凰山麓王宫,凤凰山麓,为隋唐两朝的州治所在,吴越国时扩建王宫,南边有通越门,北边为双门,范围数里。相当于南宋皇城九里的范围。内有八会堂、功臣堂、天宠堂、天册堂、阅武堂、握发殿、思政堂、仙居堂、丽春院等十多处殿堂建筑,规制恢宏。

    建造扞海石塘,消除了钱塘江潮对杭州的危害。扞海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门外。

    保护西湖环绕,从钱鏐起,设立撩湖军兵千人,专事清理西湖葑草之事。

    佛教名胜,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着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其中着名的寺院、经幢等名胜如下:

    名胜,钱塘门外昭庆寺龙井延恩衍庆院雷峰下显严寺庙,宝莲山宝仁寺,月轮山开化寺,凤山梵天寺,南高峰荣国寺,孤山玛瑙寺,赤山埠六通寺,赤山埠高丽寺。吴山海会寺,南屏山净慈寺,宝石山崇寿寺,五云山云栖寺,九溪理安寺,灵峰灵峰寺,紫阳山宝成寺,天竺法喜寺,水乐洞净化院,龙山天真寺。

    塔幢,六和塔,闸口白塔,保俶塔,雷峰塔,梵天寺两座经幢,灵隐寺内两座经幢。

    石窟艺术与佛像,慈云岭石窟佛像,烟霞洞石窟佛像,天龙寺石窟佛像,凤凰山三石佛与十六罗汉,飞来峰佛像。

    太祖武肃王?钱镠,(字具美852年…932年在位907年…932年),世宗文穆王?钱元瓘(字明宝887年…941年在位932年…941年),忠献王?钱佐(字符佑928年…947年在位941年…947年),忠逊王?钱宗(字隆道929年?…971年在位947年),忠懿王?钱俶(字文徳929年…988年在位948年…978年。

    吴越国五位国王钱镠:(公元852年…932年),吴越国开创者,字具美,小名婆留,临安人。钱镠出身微贱,但却是一位传奇人物,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跑马射箭,他也把大家编起队来操练,相士惊为“真贵人也”。长大后,不务正业,贩盐为盗,奔走两浙之地,深知习武才是同路,十七岁开始苦练硬弓、使长矛,读《孙子兵法》,二十岁到石镜镇投军当“义兵”,改名为钱镠。黄巢起义时,钱镠成为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屡立战功。

    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就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鏐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唐封他为越王。后梁又封他为吴越王。923年后梁国主又册封钱镠为吴越国国王。

    钱镠在政治上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平息藩镇战乱,维护两浙安宁,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修筑海塘,疏浚湖浦,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使两浙安定繁荣。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世人奉之为“海龙王”。又加之战争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吴越对江浙地区的开发是有一定贡献的。钱镠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卒。终年八十一岁,谥武肃,葬临安钱王陵。

    钱元瓘,字明宝,原名钱传瓘,五代时期吴越国君主,是吴越国建立者钱镠之子。

    开平元年(907年),升为衙内都指挥史。天成三年(928年)升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嗣王位,在位十年。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卒,享年55岁,谥文穆。他承继了父王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又发展了与日本、朝鲜半岛古国的友好交流。旧时西湖边的涌金池上石刻“涌金门”三字为他亲书,今已废。元瓘爱好文学,喜赋诗,有诗数百首,编集为《锦楼集》。

    钱弘佐,(公元928…947年),字玄佑,钱元瓘第六子。母许氏。少儿时便封官至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天福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