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45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45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被众才子和学士们捧做天之娇女的才女江玉若明显感觉到了李煜对她的排斥和不屑,心气难平,娇蛮之念涌上脑中,自是不愿就如此轻易的放过李煜,便想着今日非要给他个难看不可,也不多想,脱口而出便道:“?方才公子半步成诗,这下公子一共走了十七步,不知公子又有多少锦绣诗文成竹在胸了呢?”?”

    李煜闻言,脚步一顿,面无表情的停了下来,众人见江玉若有些恼怒李煜了,李煜似乎也是有些不满,却不知如何是好,这两方都不好劝,不好说,只的神色紧张的看着。

    “呵呵,”李煜思付片刻,随即淡然一笑置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圣人诚不欺我啊,想了想,自己又何必和她一个小女子?计较这许多,她想玩就陪她玩便是,反正坑的又不是自己,还可以顺便在这些才子文士中为自己扬名,何乐而不为呢。

    示意周女英给自己满上一鐏,李煜举目四视,定定的看着墙上的诗画,目光深邃不知在思索些什么,不一会儿便又端着一杯美酒踱了几步,一旁的文会记事员,见李煜又开始踱步,知道李煜这是又有锦绣文章要出炉了的节奏,急忙立马振作精神,提起笔来,将文案继续翻在李煜文事记录的那一页时刻准备着。

    这时,却只见李煜踱了几步,随即停住,神色呼的变的沧桑和不可琢磨起来,顿了片刻,李煜沉声吟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众人听闻,皆是不禁同时赞赏的点了点头,为这首咏舒壮志的诗文在心底竖起了大拇指。

    此时却见李煜吟罢,蓦然停了片刻,望了一眼窗外朦胧的烟雨,回过头却是蓦然看到了墙上挂着的那一幅桃李芬芳图,突然嘴角浮现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却又是吟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好!哈哈,?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好!妙极!妙极啊!”所有的才子学士听罢不由的朗声赞道,心服口服。

    却在众人尚未从这一首上佳的词的绝美的意境中回味过来之时,只见李煜晃了晃酒杯,一饮而尽杯中的美酒,再次沉声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妙!妙不可言!”李煜脱口而出的这首绝美的词曲,?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他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

    这绝美的意境和高超的手法却是又一次把一众人等给雷了个外焦里嫩,众人情不自禁的出声赞扬道。

    …………

    随后,李煜很是没有节操的抄袭了自己能想到的各色诗人,词人,苏大爷,辛大爷,陆大爷等等的数十首上佳诗词,而且很是不要脸的还做出一副这些都是我写的,你们别怀疑,也别惊讶的样子,装模做样,腔调拿捏的也极是准确。

    李煜当场所赋的每一首诗词皆是上上之佳作,直把众人给骇的麻木了,他方才借着不胜酒力,趁机隐遁,留下被骇的莫名万分的一众才子学士。

    卢倌,徐玹璔等人此时看李煜的神色已是敬仰如滔滔江水一般,绵绵不绝,对李煜的才华叹服的五体投地了。

    “他,到底是何人,怎会,怎会有如此大才,杯酒之里,几步之间,连赋诗词数十首,这是究竟是何等的才华,竟如此厉害。”望着李煜蹒跚远去的背影,江玉若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当着众人追上去,只是默默的在心中记下了这个人,情不自已的喃喃轻道。

    同样被震惊的心神皆乱的上一任江南第一才子,也是金陵第一才子,柳随州亦是在心中暗道:“这李煜端的厉害,此前只闻他有才,却不知竟是有如此经天纬地,博学渊源之大才,看来此前我却是小瞧他了,他有如此才华,在加上此前的一番作为,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看样子得回去立刻禀报尊使让他对李煜再加些重视。”思索着,柳随州的脸上却是蓦然浮现一抹莫名其妙的神色,让人无法琢磨。

    当日的江南文会由于李煜近乎捣乱式的现场做诗词表演,众人的不愿上前“献丑”,作出自己的拙作,而无法继续再办下去,只得做罢。

    开玩笑,李煜的杯酒中里,尺步之间

    便成上佳诗词数十首的强大实力摆在那里,?如此牛叉的一朵红花,谁还敢厚颜上去去做那一片绿叶,萤火之光比皓月之辉,相形见拙,那不成心给自己找不自在,找打击嘛,这群才子文人们还是有自己的傲气和自知之明的,比不过,不比了便是,谁让人李煜这么有才,这么博学呢。

    所以,今年,李煜以绝对的强势,和绝对的实力,压倒性的摘夺的了江南第一才子的桂冠,但奇妙的是今年的江南文会,本应选出的江南最好的四名才子,却是只选出了江南第一才子南唐皇帝李煜,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众人见了李煜的品了李煜的诗词,感觉自己的才华和李煜一比,简直如同瀚海中的一页孤舟一般,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词帝,千古第一词帝啊。”突然,不知?是谁率先感叹了一句,一众才子学士亦是异口同声的开始赞了起来。

    “词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词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时,不知是在谁的带领下,一众才子学士竟是同时向着李煜的方向?躬身一揖,朗声拜道。

    “噗!”刚上到马车之上的李煜听到背后突然响起的拜颂之声,霎时没忍住,胃中的一口美酒喷涌而出,不用回头看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能让这帮子才子学士放下架子拜颂的人,除了刚刚风头出尽,牛逼到爆的自己还有何人。

    “皇上,你怎么啦,”这时,李煜的娇妻小甜心周女英,见状急忙凑了上来,抚了抚李煜的后背,白嫩精致的小脸上满是关切的出言轻声询问道。

    “是不是方才饮酒饮多了,哪里不舒服吗?”

    “呵呵,朕没事儿,爱妃你不用担心。”说着李煜拍了拍周女英的小手,随后紧紧握住,将她拉到马车内的软榻之上紧挨着自己坐下。

    “皇上,刚才你真是太厉害了,一连做出如此之多的诗词,臣妾真是太佩服皇上你了,臣妾相信,依皇上的才华。哪怕便是遍寻天下,恐也没有几人能赶上吧,嘻嘻。”周女英轻柔,乖顺的在李煜的胸口躺了片刻,想了想情不自禁的太起头,睁大了一双水灵灵的明眸,出声赞道。

    “呵呵,”李煜轻笑一声,抬起手刮了下周女英精致可爱的小琼鼻,旋即又将她柔若无骨的娇躯紧紧的搂在怀中。

    蓦然回首,李煜目光忧郁的看着车窗外,这在风雨中的金陵,风雨中的南唐,风雨中的天下。

    “词帝么,呵呵,终于还是成了自己,历史的的车轮不论自己这个泊来客如何努力改变,却还是有些在朝着原本既定的轨迹之上前行,无法撼动啊…………”

    不知不觉间,此时已是午时时分了。雨越下越大,马车道路外的街道两旁建筑门窗之上的雨滴,渐渐滴落成一条细线的雨水,带起一阵烟雨朦胧,不由迷人身心,李煜面无表情,目光深邃的望着车窗外的雨帘,不知是喜是悲,也不知他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全军整训() 
第二十八章全军整训

    当日下午,李煜应邀而往观花楼赴江南文会,杯酒尺步连赋绝佳诗词数十首的消息便迅速的传了开来。

    众人先是震惊,感叹李煜无与伦比的绝世才华,随后又是深深的担心,担心李煜又会变回如同原来一般,醉心风月,只作诗词歌赋,不再理会朝政。

    就在众人满心忧愁的准备在翌日上朝之时上书劝谏,李煜却是提前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回宫小息片刻,便开始处理政事,批阅奏折,当天夜里李煜更是还将张洎,文则和常郢等人召到宫中商议政事,李煜的这一番动作,态度可谓是放的极为端正,让众臣不由暗叹,有如此高才的李煜将政事放在心上,却是不知会将这南唐发展到何等高度,同时一众原本御史台的谏言官却是悲喜交加,喜的是李煜还好没有本性回归,但当看到自己手中已是写好的长篇大论,上纲上线的万言书,劝政书,却又是忍不住捶胸顿足,扼腕叹息。

    翌日,李煜早早的起床,忙完了朝中政事,便驱车前往环城大营了,因为根据他的放假条例,今天却正是一众士卒回营开始接受整训的日子。

    “禀报皇上,所有的士卒皆已归营,应到十二万六千九百人五十一人,实际………”中军大帐之内,正拿着一本厚厚的大军名册禀报的猛虎营都指挥使马诚彦在念至大军实际回归的人数之时,突然一顿,沉默下来,不知如何向李煜禀报。

    “可是有士卒不尊军级,逾假不归?”李煜听罢,目光一凝,沉声问道。

    “哦,那倒不是,所有的士卒都已按时归营,开始准备集训了,只是,随他们跟来的还约十万有余的各地流民乞丐和青壮汉子,前来投军。”

    “募兵不是一月份便已然结束了嘛,为何还会有如此多的人前来投军?”

    “圣上明鉴,这些前来投军之人,大都是些穷苦百姓青壮和军中士卒的同乡好友,或是自北方逃难过来的流民,听闻了我军的月奉待遇和军功赐爵制,所以特意从各个地方赶来投军。”

    “这可如何是好?”说着李煜把目光投向端居下首的常郢,这事办的,让他都有些纠结了,你说留下吧,没有那么多的军俸不说,怕就是连基本的粮食什么的都凑不出来,不留吧,又怕寒了这些人的心,打击了他们投军的热情。

    “咳咳,秉圣上,臣以为,这十余万流民青壮当是福不是祸,眼下辽宋大战估计要不了多少时日便会结束,而宋国在缓上一时三刻,必定会兴大军南下平乱,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应当是抓紧练军,同时,大肆招募新军,扩充军力,方能确保与宋国有一战之力。”

    顿了顿,常郢继续道:“这十余万人,臣以为当可来一次考核,择忧录取,将通过考核的人编为预备役军卒,开展基础性的军事训练,然后再次考核,将其中优秀的士卒编入各军营。”

    “嗯,常爱卿此举正合朕意,这样,此事便由常爱卿你和马爱卿去办。”

    “诺!”两人闻言,轰然应道。

    “启禀圣上,大军列队完毕,请圣上检阅!”这时,风风火火的严丑掀帘而入,躬身拜道。

    “嗯,朕知道了。”李煜应了声,便摆了摆手,让严丑出去了。

    李煜理了理身上的滚龙金袍,旋即望着常郢和马诚彦,沉声道:“军训的开训仪式两位爱卿便不必去了,下去将朕方才交给你们的事办好吧。”

    “遵旨!”两人异口同声的应道。

    随后,李煜在大帐内收拾了下自己的行装,佩戴上自御用的天子佩剑便出去,前往参加全军整训的开幕式了。

    只见,此时的环城大营城中长约数千丈,长约数百丈的城中校场内,早已是人头攒动,十余万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目光灼灼的望着高约三丈的空荡荡点将台,和台前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奇怪喇叭状物什,所有的士卒都在安静的等待着李煜的到来。

    不一会儿,却见李煜手按佩剑,龙行虎步的自左侧走上点将台,神色肃穆的扫视了一眼众士卒,一股蓦然弥漫来的帝王威势让所有的士卒不由的变得更加庄重和严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霎时,十二万余士卒同时单膝跪地,异口同声的三呼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浩荡之势扑面而来,没有见过,体会过,便永远不会知道十几万人同时向你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