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82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82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中的两大巨头,李煜的左膀右臂张洎和方文正都跪下向李煜请罪了,其他一干朝臣又如何敢干坐着看两人领罪,立刻是慌忙的跪下向李煜请罪了。

    “哈,哈哈,列位这是作甚,此事事发突然,怕是出于某些有心之人处心积虑的谋划,连朕都是始料未及的,没事,这事不怪张爱卿,也不怪列位爱卿,再说现在事态尚未完全扩大,所以,现在的主要的任务并非是去计较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趁此事没有完全恶化之前,解决掉此事,众爱卿,以为然否?”李煜干笑了两声道。

    “吾皇圣明!”群臣闻言一喜,立刻轰然应道。

    “嗯,众爱卿快请起身吧,大家都给议议,看看此事当如何处理,当是比较稳妥的。”

    “启禀圣上,经老臣的调查,此番事情出现的主要源头还是在于粮价,民以食为天,这粮价不稳,一日三涨,百姓自是难以心安,所以老臣以为,解决此事的关键还是在于粮价上,但目前我大唐的国库已然枯竭,若是由朝廷出面开仓放粮,压低粮价解决此事的话,恐怕y是有心无力,所以老臣窃以为,此事若要解决还得从那些突然返乡收取租子田地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方面入手解决。”

    “呵呵,不错,不错,张爱卿所言有理。”

    沉吟片刻,李煜继续道:“朕拟擢升张爱卿为我南唐国相,继续代理我大唐政事,朕今后将专注于军事,执掌大军一扫六合,剿灭天下逆贼。不知张爱卿以为如何?”?李煜的这一番话说的平平淡淡,语气平和,但却将众人给骇的是同时大惊失色。

    一国封相,这个可是向来都是朝事的重中之重,而且古往今来,皇权与相权的斗争那可是持续了上千年的,一般情况下来说,像这种什么小国寡民的君主都是不会设立丞相的来分散自己的权力,给自己找不痛快的。

    而张洎此时亦是给震惊的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成为一国丞相,代理天下政事,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原本为人臣自己费尽心机、朝思暮想、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今天却在如此情景下被李煜轻飘飘的送进了自己怀里。

    幸福来的太过突然,任他张洎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执掌权柄起起落落也不禁在这霎那间失神了。

    坐在大殿中右首第一位的方文正以及左首第三位的常郢两人亦是一个猝不及防,同样被李煜这句毫无准备的话给说的一呆,看了看失神的张洎,又看了看一脸和旭笑容的李煜,嘴巴张了张,却最终没有说出口。

    “怎么,张…丞相不愿意为朕分忧吗?”李煜看着失神的张洎,笑容一敛。

    “不不不,老臣愿意。”张洎陡然清醒连忙道,随即想到自己如此是不是表现的太过急切了,连忙又道:“不不,臣不……”说到这里陡然又停住了口,追求一生的东西近在眼前却是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这时,张洎已经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顿觉脸上火辣辣般,无奈的长吁一口气,郑重的起身拜伏在地道:“还请圣上恕罪,老臣失态了。”

    “呵呵,嗯,爱卿愿意便是好的。”李煜深深的看了一眼张洎,这个从自己小的时候便是一直跟在自己的身旁,曾做幕僚,亦是老师的张洎,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有没有做错,或者说是有没有看错人……

    其实,若不是刚才张洎的一番坦诚无私之言,恭谨无误的禀报了此次的大乱的各方面的详尽事情,主动请罪,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现出一副精忠报国,大公无私的作态,李煜感动之余,方才想到任命他为丞相,如果是其他的时候,这么轻易的封候拜相,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圣上,臣恳请圣上收回成命,老臣恐自己难以担好丞相一职,更害怕有负圣上所托,坏了圣上的宏图霸业。”冷静了良久,张洎最后还是有些气馁的说道。

    李煜目光一凝,沉稳如山,波澜不惊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张洎看了半天,似乎是想要发现些什么,但半晌之后,却见李煜呵呵一笑道:“张爱卿不必推辞,朕自幼由老爱卿陪伴长大,更是由爱卿你一手教出来的,朕对于爱卿你的能力还是颇为放心的,再说,这世上,谁也不是生来便会做丞相的………”

    。。。。。。。。。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土地隐患() 
第七十八章土地隐患

    “皇上不以臣身份卑微,学识浅薄,委臣以如此重任,老臣张洎今日当着这满朝文武重臣立誓,此生此世必定忠于我大唐,忠于圣上,尽心竭虑为圣上,为大唐,为天下百姓办事,有违此誓,天诛地灭,不得好死,老臣张洎,顿首!”看到李煜竟是如此的信任自己,张洎顿时给感动的老泪纵横,向着李煜重重的一个叩首,当着众臣便是振声发誓道。

    他不曾想,这一生起起伏伏,几番风云波折,没曾想,老了老了竟是还真能被封侯拜相,位极人臣,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的最高的位置上。

    若是将来这南唐真的一统了天下,成就了一代皇朝,那他张洎青史留名,千载流芳,成就一世贤臣丞相梦,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这一刻,张洎骤然觉得,他这一生做的最好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便是效忠了李煜,到了南唐为官。

    李煜俊朗眉目一动,眼神闪动间,再次深深的看了跪伏在地的张洎一眼,抬手道:“丞相请起身吧,爱卿之心,朕甚是明了,朕心甚慰。”

    方文正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凝重的目光一刻不停的看着张洎,神色深沉,不知是在想些什么,他跟张洎交情深厚,当初他方文正初至南唐,还未得封任何官职的时候就一直在张洎府中小住。

    而张洎亦是因为确实十分欣赏他的才学和刚直的个性,所以才将他引荐入朝为官,甚至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还壮着胆子将他举荐给了李煜,他方文正今日能坐到这朝中的第二交椅,可以说一路走来,几乎全是张洎一手造成的。

    其实,他对张洎之心他一直都很清楚,他知道,此前张洎之所以在南唐将亡之时,一力向李煜劝降,同时也对朝政之事并不上心,就是因为李煜没有给他一个恰当的位置,合乎他的身份和地位的位置。

    千百年来,文人所好,无非三样,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吟风弄月,风花雪月;千古流芳,名留青史;而这其中,最重要,也是他们心中看的最重的便是这千古流芳,名留青史,但方才他见张洎如此失态,嘴角动了动,想要上前劝说张洎,最终却还是化作颓然的一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以说他方文正如今是最明白李煜的心思的,如果将李煜大病初愈,初归朝堂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认为是理想的话,那么如今的李煜已经渐渐开始面对现实,开始正视南唐的这汹涌激荡的朝堂,打从李煜离朝旬月,这一次重归朝堂之时,他便发现了李煜的不对劲,但,具体的是在什么地方,他却也说不上来。

    伴君如伴虎,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李煜今日突然的将他张洎封为丞相,这其中的意义和想法,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他李煜一人知道。

    方文正感觉自己虽是大概其的能够猜到一些,但却是还不够清楚,只是有个朦胧的想法罢了。

    在经过如今的南唐商贾,世家,地主联合作乱的这一事件之后,李煜骤然对张洎看的明白,在回来之时,刚才一番朝议之时,李煜突然对这南唐的朝堂亦是看的有些清楚了,他隐约的有种感觉,但却不是很明确,方才一番飞快的思索之后,他很明智的放弃了跟朝中众臣博弈的想法,很干脆的将这个担子甩给了张洎,却始终紧紧抓住了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南唐的军权。

    “呵呵,看来,有些事,有些东西,真的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啊。”李煜的嘴角扯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心中喟然道。

    他明白,自己在一回来便是亲政,大举削弱张洎的权柄,这必然招致张洎的反弹,政令当然可以发出,但是张洎却可以让你政令出得了朝堂,却落实不到地方,甚至张洎还可以如前面那样,光吃饭,不做事,就这么晾着你,晾着朝政,他李煜拿他却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的。

    此时此刻,张洎官升丞相,位极人臣,让张洎理政,则李煜想做什么可以直接对张洎下令,剩余的一切都将有张洎来搞定,不管是朝堂中众臣的反弹也好,还是民间的骂名也好,都将有张洎来面对。

    而他李煜则可以安心的操练大军,为一统天下,与宋一战做准备,不用再面对朝中众臣的各样心思。

    哪怕天下官吏都是出自张洎之门,只要天下所有军队都在李煜手中,那么李煜今日可以给,他日就同样可以取。

    这一点,方文正看的清楚,李煜同样明白。

    当然如果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张洎本人经历,那么他一定可以看的比方文正更加清楚,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惜心魔在心的张洎已然失去了平日运筹帷幄的状态。

    “谢圣上!”张洎谢恩起身。

    “如此朕就将我大唐的诸事拜托丞相了,万事只需将结果上报给朕即可,朕会着人加盖印玺。但朕有一个要求,爱卿务必谨记。”李煜话锋一转道。

    “老臣谨遵圣上旨意!”

    “施政当以仁德为主,律法为辅;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为主,政绩政功为辅;兴农业,开工商;还有免天下瑶赋之诏令之事,若有官吏敢私收赋税,夷九族!清丈土地统计人丁牲畜和授田等事朕也一并交给爱卿了。

    爱卿只需将每郡之结果禀告于朕即可。官吏之中若有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之人,夷九族!不日之后朕将亲自领军与宋,与天下逆贼一决雌雄,而爱卿当为朕守好我大唐之根本。”李煜冷然道。

    “吾皇圣明!老臣遵旨!”张洎恭敬的跪伏在地道。?待张洎一脸激动的重新坐下时,顷刻便已经回复了往日不动如山的沉着冷静和一贯的云淡风轻。

    平静下来的张洎很快就想到了李煜如此的用意,但是那又如何?如果给张洎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李斯同样会毫不犹豫的答应李煜,不仅仅因为这是他的心中最大得目标,更因为这是此世此生唯一的追求。

    “对了,丞相方才说回家去取一重要的物什,现在可否告知与朕,爱卿所言之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顿了顿,李煜骤然说道。

    “哦,看我这记性,竟是险些误了大事,启禀圣上,老臣所言之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臣暗中打探的——此次作乱的参与者与领头者的名单。”张洎一拍脑门,歉声说道。

    “哦?竟是此物!不过,爱卿政事繁多,偶尔有些遗漏也是颇为正常的事,此刻能够想到,那便是极好的,朕相信你,也是十分理解你的,爱卿不必自责。”就在刚才的那一刻,李煜明显的见到了张洎的脸上悄无声息的闪过了一丝不自然,李煜虽然是纳闷,但是他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不动声色,假做没看见的给顺势带过去。

    这时,却只有常郢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煜,一脸的轻松,端起一杯香茗浅酌,开始怡然自得起来。

    “老臣多谢圣上信任!”

    “嗯,丞相即是有了此次祸乱我大唐的乱党贼子的名单,又有了处理此次作乱事件的对策,呵呵,朕相信丞相定是早已成竹在胸,一定能把这一次的大乱处理的很好,朕就在此静候丞相佳音了。”

    “老臣必定殚精竭虑,尽心竭力为圣上处理好此番祸事,不使其再继续殃及我大唐的无辜百姓。”

    “丞相当记住,现在我大唐尚且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经不起一点的大挫折的,若是丞相在处理此次祸乱事件之时,遇到有任何的反抗力量或是不服管制之辈时,当抓便抓,该杀便杀,若是遇到有罪大恶极之徒时,诛其九族,亦是无甚不可,总之处理起来断不可有丝毫的心慈手软,丞相可是明白朕的意思?”沉寂了不到片刻的时间,端坐在高贵华丽,庄重神圣的龙椅之上的李煜忽然幽幽的说道。

    群臣愕然,不约而同的同时感觉到后背一股森森的寒意逐渐在浑身蔓延,李煜这一诏令一下,不知在大唐又会掀起多少的血雨腥风啊。

    “诺!”张洎愕然片刻,率先反应过来,神色坚定的沉声应道。

    灯火辉煌,此事一商议完毕,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再一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顿了顿,李煜干咳了两声,神色一缓,继续道:?咳咳,今日,朕深夜将诸位爱卿召来,其实除了上述几件事情外,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大唐当前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